華文網

《尋夢環遊記》中,關於音樂和記憶哪些方面是正確的

皮克斯的年度動畫《尋夢環遊記》中,一個名叫Miguel的小男孩在一次意外的旅程中穿越死亡之地。

他和一個已經去世的名叫Hector的男人結了緣,Hector迫切地想讓他在世間的女兒Coco記住他。但是Coco的年紀已經非常大了,她的記憶正在衰退。在電影中Coco一直安靜地坐著,思維退化,無法認出她的家人。

當Miguel回到人世間後,他為Coco演奏了一首歌曲,

這首歌是Coco小的時候他的爸爸為她寫的。Coco因此恢復了精神,她開心地和Miguel一起唱。她恢復了說話的能力,也能夠認出她的女兒,她清晰地向家人們講述她的童年。

電影中骷髏能唱會跳的情節並不真實,但這部電影依然非常感人。雖然電影中Coco的恢復程度並不現實,

但是專家稱這部電影在關於音樂和記憶方面的很多事情都是正確的。

Coco的記憶衰退似乎是由於癡呆症,一系列的大腦變化使得思維、記憶、交流和大腦功能變得異常困難。全世界目前有超過4700萬人罹患癡呆症,儘管電影中並沒有確切提及這種疾病的名字,但是65歲以上人群患癡呆症的最主要原因是阿爾茲海默症。這是一種漸進式的疾病,會使人的記憶和自我意識逐漸消失。

但是有證據表明與音樂相關的記憶會保存下來,因此人們開始爭論這種現象是否普遍,以及如何利用音樂來説明癡呆症患者。

倫敦大學學院的神經學教授Jason Warren說:“在健康的大腦中,音樂是恢復記憶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是我們不確定對於大腦系統受損的癡呆症患者來說,音樂是否能夠使患者回憶起熟悉的經歷,或者是否能夠使患者想起一些細節。

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研究生Joern-Henrik Jacobsen的經歷可以帶來一些啟示。像Coco一樣,Jacobsen的妻子的祖母也患有嚴重的癡呆症,無法認出自己的家人。但是她能夠記住歌曲。他說:“如果你陪她唱兒歌,她會和你一起唱。”

一些小型觀測性研究也表明Jacobsen的經歷是可信的。

一個案例報告描述了一位患阿爾茲海默症的鋼琴家能夠完整地演奏一首歌曲,前提是如果有人為他開個頭的話。但是其他一些“name-that-tune”式的關於阿爾茲海默症患者是否能夠記憶音樂的研究卻得到了不同的結果。“name-that-tune”是美國的一個電視節目,節目中兩位選手比拼自己知道的歌名。這也許是因為癡呆症使人很難記住歌曲的名字,即使旋律非常熟悉。

關於這方面的原因還存在另一個挑戰:音樂有很多種類,而所有的研究都不是針對相同的音樂種類。存在這樣一種關於生活事件的記憶:思維穿越時間回到某個重要時刻,比如一場特殊的演奏會或音樂會。還有更多的普通記憶形成了人類的自我認知,比如Coco回憶起她曾經與父親共同唱的那首歌。還存在關於如何執行特定任務的動作記憶,比如Coco的唱歌。Warren認為Coco的這部分記憶最有可能恢復。他說:“皮克斯的動畫確實有點科學道理。”

Jacobsen的大腦成像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這項研究於2015年發表在《Brain》期刊上。該研究的發現仍處於早期而且只表明了相關性,但是它表明參與做出預測和計畫一系列動作的大腦區域對於音樂記憶非常重要。即使是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中這些區域也仍然保持了相對有效的功能。

Jacobsen與:“如果把音樂作為某種動作的順序來考慮的話,那這就很有意義了。”

Warren認為,Coco回憶起與父親唱歌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對於父母的記憶非常深刻的。但是她恢復了說話的能力並且能夠認出家人的情況似乎不太可能出現。他說:“這需要包括音樂在內的非常多的刺激因素才能修復衰退的大腦組織。然而對於這種嚴重的疾病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記憶和衰老研究中心的科學家Renaud La Joie同意這一觀點,他說:“語言能力是無法恢復的。但是最近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在能夠治癒癡呆症之前,音樂療法似乎是能夠説明改善患者情緒的。能夠看出患者看到一些符號後的面部變化,甚至微笑等。”

在這部電影中,Coco和她的曾孫子一起唱歌時表現出的快樂是非常正確的。但是La Joie認為這部電影中比真實更重要的是:它表達出了癡呆症患者在生命最後的時候需要得到尊重並與自己愛的人在一起。La Joie說:“我認為電影中的敘事方式非常唯美,Coco得到了家人的尊重。在其他的電影和文藝作品中我們很難看到這一點。”

相關閱讀: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注: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線上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資訊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回復關鍵字“熱點”可閱讀熱點專題文章,包括“施一公”、“腸道菌群”、“腫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熱文TOP15(統計週期:2017.2.1-2017.12.20)

直接點擊文字即可流覽!

而所有的研究都不是針對相同的音樂種類。存在這樣一種關於生活事件的記憶:思維穿越時間回到某個重要時刻,比如一場特殊的演奏會或音樂會。還有更多的普通記憶形成了人類的自我認知,比如Coco回憶起她曾經與父親共同唱的那首歌。還存在關於如何執行特定任務的動作記憶,比如Coco的唱歌。Warren認為Coco的這部分記憶最有可能恢復。他說:“皮克斯的動畫確實有點科學道理。”

Jacobsen的大腦成像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這項研究於2015年發表在《Brain》期刊上。該研究的發現仍處於早期而且只表明了相關性,但是它表明參與做出預測和計畫一系列動作的大腦區域對於音樂記憶非常重要。即使是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中這些區域也仍然保持了相對有效的功能。

Jacobsen與:“如果把音樂作為某種動作的順序來考慮的話,那這就很有意義了。”

Warren認為,Coco回憶起與父親唱歌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對於父母的記憶非常深刻的。但是她恢復了說話的能力並且能夠認出家人的情況似乎不太可能出現。他說:“這需要包括音樂在內的非常多的刺激因素才能修復衰退的大腦組織。然而對於這種嚴重的疾病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記憶和衰老研究中心的科學家Renaud La Joie同意這一觀點,他說:“語言能力是無法恢復的。但是最近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在能夠治癒癡呆症之前,音樂療法似乎是能夠説明改善患者情緒的。能夠看出患者看到一些符號後的面部變化,甚至微笑等。”

在這部電影中,Coco和她的曾孫子一起唱歌時表現出的快樂是非常正確的。但是La Joie認為這部電影中比真實更重要的是:它表達出了癡呆症患者在生命最後的時候需要得到尊重並與自己愛的人在一起。La Joie說:“我認為電影中的敘事方式非常唯美,Coco得到了家人的尊重。在其他的電影和文藝作品中我們很難看到這一點。”

相關閱讀: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注: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線上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資訊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回復關鍵字“熱點”可閱讀熱點專題文章,包括“施一公”、“腸道菌群”、“腫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熱文TOP15(統計週期:2017.2.1-2017.12.20)

直接點擊文字即可流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