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釋行貴禪師:當年蘇東坡說了句什麼話,成為後人眼中的養生經典?

釋行貴 鄭州佛光寺住持

古人說:天有三寶日、月、星,

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由此可見,“精氣神”三者,是人體生命狀態的關鍵,只要保持精足、氣充、神全,自然祛病延年。若你感覺自己精力不充沛、氣短、乏力,恐怕就要注意了。

前段時間,寺院裡新來了一個義工,家庭條件特別好,她自己說,“在家閑得心慌,出來找點事兒做,給佛祖打打下手,也給家人祈點福。”慢慢接觸多了,我才知道,她只比我大兩歲,但已被高血壓、高血脂纏身,

精神狀態非常差,體質也不好,三層樓房都爬不上,整日吃過飯就打瞌睡。用中醫的養生觀點講,就是精、氣、神全無。

一碗三白飯,俱補精氣神

於是,我給她講了一個故事:

北宋有一個大文豪叫蘇東坡,一天,蘇東坡與文友劉貢父閒談時,洋洋得意地自誇:“我與弟弟當年在家鄉讀書時,

每天都吃‘三白飯’,那味道真是鮮美極了,我不相信人間還有比這更好吃的‘八珍’!”劉貢父好奇地問:“三白飯是哪三白呀?比八珍還好吃?”蘇東坡賣起關子,請劉貢父猜測。劉猜測了半天都猜不出來,蘇東坡這才笑嘻嘻地說:“一撮鹽、一碟白蘿蔔、一碗飯,這不就是‘三白飯’嗎?”劉貢父聽了,恍然大悟,不由拍掌大笑,連連說妙。

過了一些日子,劉貢父派人送請帖給蘇東坡,

說是要請蘇東坡吃“皛飯”。蘇東坡搞不清楚“皛飯”是什麼飯,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好對家裡人說:“劉貢父書讀得多,知識淵博,請我吃‘皛飯’,一定有出處!我得去見識一下!”等到他去劉貢父家中一看,只見桌上擺著鹽、蘿蔔、米飯三樣,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劉貢父把“三白飯”變了個花樣,稱之為“皛飯”,而“皛”字正是由三個“白”組合而成的。此時正當中午,蘇東坡腹中饑餓,明知道上了兄弟的當,
也只得狼吞虎嚥地把桌上的飯菜吃得所剩無幾。

可這“虧”是不能白吃的,蘇東坡一邊吃飯一邊就想,怎麼來收拾一下劉貢父,可一直沒有想到好的法子,眼看天色已晚,只得鬱悶地告別劉貢父,走到門口時,蘇東坡靈光一閃,計上心來,回頭笑嘻嘻地對送他的劉貢父說:“請先生明天中午過來吃飯,我家新請了一個廚子,手藝高超,我將以最好吃的‘毳飯’款待先生!”劉貢父聽了有些困惑,

怕被蘇東坡戲弄,但又不知“毳飯”是什麼飯,可想想蘇東坡確實是個美食家,他這麼說,肯定有好吃的,便答應到蘇東坡家品嘗。

第二天,劉貢父來到蘇東坡家,坐在客廳裡和主人高談闊論起來。不知不覺,過了午餐時間,劉貢父腹中唱起了“空城計”,便要求蘇東坡開飯。蘇東坡說:“等一會兒!還有朋友要來!”又吹了一會兒牛,劉貢父先後催了3次開飯,蘇東坡只是笑笑說:“再等一會兒!”劉貢父這時餓得受不了,直叫起來:“蘇東坡,朋友怎麼還沒有來?我快要餓死了!”這時,蘇東坡才慢悠悠地笑道:“鹽也毛,蘿蔔也毛,飯也毛,這不是‘毳飯’又是什麼呀!”

原來,按蘇東坡四川老家方言,“沒”字讀音為“毛”,三樣東西都沒有,所以戲稱為“毳飯”,以此和老朋友開了一個玩笑。等到劉貢父弄清楚“毳飯”的意思後,蘇東坡這才命人備飯款待老友。

三白:大米、白蘿蔔、鹽

這個義工聽了哈哈大笑,笑完了她也明白了,說:“師父,您是不是讓我也天天吃三白飯啊?”

我點了點頭,然後說:“大米性味甘平,有補中益氣,益精強志的功效,你看漢字‘精’旁邊不就是一個‘米’字嘛;而白蘿蔔呢,則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消化,幫助胃腸蠕動,促進新陳代謝,最重要的是補氣;食鹽則是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鹹入腎臟,激發腎氣,而腎中元氣是維持生命的原動力,所以人吃了鹽才會有勁。

所以,別小看這一碗食材簡單的三白飯,它可是精、氣、神全補呀。《千金要方》中說:“飲食當令節儉,若貪味傷多,老人脾胃皮薄,多則不消。”因此,人老了,大魚大肉什麼的最好少吃為妙,還是多吃點三白飯吧。做飯的時候,不用過度拘泥三種食材的比例,按照自己的口味做就可以了。

一個月後,她見到我說,她的身體比以前輕了,也比以前更有勁了。三個月以後,她已經跟剛來寺院做義工時判若兩人。■

直叫起來:“蘇東坡,朋友怎麼還沒有來?我快要餓死了!”這時,蘇東坡才慢悠悠地笑道:“鹽也毛,蘿蔔也毛,飯也毛,這不是‘毳飯’又是什麼呀!”

原來,按蘇東坡四川老家方言,“沒”字讀音為“毛”,三樣東西都沒有,所以戲稱為“毳飯”,以此和老朋友開了一個玩笑。等到劉貢父弄清楚“毳飯”的意思後,蘇東坡這才命人備飯款待老友。

三白:大米、白蘿蔔、鹽

這個義工聽了哈哈大笑,笑完了她也明白了,說:“師父,您是不是讓我也天天吃三白飯啊?”

我點了點頭,然後說:“大米性味甘平,有補中益氣,益精強志的功效,你看漢字‘精’旁邊不就是一個‘米’字嘛;而白蘿蔔呢,則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消化,幫助胃腸蠕動,促進新陳代謝,最重要的是補氣;食鹽則是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鹹入腎臟,激發腎氣,而腎中元氣是維持生命的原動力,所以人吃了鹽才會有勁。

所以,別小看這一碗食材簡單的三白飯,它可是精、氣、神全補呀。《千金要方》中說:“飲食當令節儉,若貪味傷多,老人脾胃皮薄,多則不消。”因此,人老了,大魚大肉什麼的最好少吃為妙,還是多吃點三白飯吧。做飯的時候,不用過度拘泥三種食材的比例,按照自己的口味做就可以了。

一個月後,她見到我說,她的身體比以前輕了,也比以前更有勁了。三個月以後,她已經跟剛來寺院做義工時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