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蒲城有唐宋兩座古塔,一個比大雁塔早25年,一個由一人出資而建

曾經聽老人說過,古城蒲城縣城的形狀像一頭臥牛,最神奇之處是連兩隻犄角都活靈活現、清晰可見。仔細看的話,這兩隻犄角其實就是兩座高塔,聳立於城中南北,遙相呼應、巍峨挺拔。

雙塔一為北寺宋塔,一為南寺唐塔。千百年間,雙塔不知疲倦的矗立在此,見證著歷史風雲的滄桑變遷。今天,咱們就來講講蒲城城內這一唐一宋兩座古塔的歷史風雲。

蒲城全貌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南寺唐塔 比大雁塔早25年

南寺唐塔正名叫“慧徹寺諸佛舍利寶塔”,

在蒲城縣城的西南角。原來這裡有一座慧徹寺,如今已經成為蒲城中學所在地了。

南寺唐塔

慧徹寺唐塔為方形密簷式空心磚塔,原高十一層,建于唐朝貞觀元年,即西元627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頭一年,距今已經1390年的歷史了。

這座塔和李世民頗有淵源,傳說當年慧徹寺的和尚曾經幫助李世民打過隋軍,所以他登基後便撥款修建了此塔。

這座唐塔名氣並不大,除了一些歷史愛好者,誰能想到靜靜矗立在一個縣城中學裡的古塔竟然是陝西最早的唐塔,比西安慈恩寺內的大雁塔早25年,比薦福寺小雁塔早80年。相比於後兩者的知名度,蒲城南塔更像是少林寺中的“掃地僧”,看似默默無聞實則功力深厚,

是位見證過武林風雲變幻的人物。

南寺唐塔

南寺唐塔

自修建好之後,南寺唐塔便成為了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陝西華縣發生八級大地震時,南塔歷經災害未倒,只是塔身裂縫,頂端崩折為兩層。清朝順治六年(1649),吳三桂到蒲城鎮壓起義軍,城裡的群眾藏在南北兩塔中得以生還。1937年2月3日,駐防蒲城東北軍騎兵第十師師長檀自新發動了兵變,軟禁了楊虎城的母親孫一蓮。楊虎城為保安團配備的眾多槍支彈藥,秘密存放在南寺塔里,並最終取得了勝利。

解放後,南塔已經破損無頂。

當時蒲城中學有句話:“一怕校長講話,二怕寶塔塌娃。”時任校長張警玄害怕學生有危險,便向上級打報告要求拆除南塔。但最終被保留了下來。1953年,蒲城縣政府對南塔進行了大修,最終保留有十級,成為如今世人所見的面貌。

北寺宋塔 五陵閑雲盡蕩胸中

與南寺唐塔相對的便是北寺宋塔。踏進蒲城街心廣場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古樸挺拔的古塔和一座高大莊穆的將相牌樓,牌樓上方“將相故里”四個顏體大字蒼勁有力,熠熠生輝。穿過牌樓向南100多米,便是雙塔之一的北寺宋塔。這座北塔之後,便是我們之前介紹了的蒲城文廟。

北寺宋塔

北寺宋塔又稱為北塔,位於崇壽寺舊址內,建造於北宋紹聖三年(1096)。據蒲城縣誌記載,當年崇壽寺為了修塔四處化緣到城北富商王信家中,想讓他施捨一部分。王老爺虔誠,一人出資十五萬兩建成了此十三層塔。乃至於人們看到北塔時常說:“大大媽媽呀,這麼高!”王老爺因此流傳千古,這也成為建塔史上的一段佳話。

北寺宋塔

在塔旁碑石上的簡介中得知,北塔系密簷式方形磚塔,四面十三級,高46米。磚塔每級四角懸掛鈴鐸,迎風作響,如鳴佩環。1985年,蒲城縣政府對塔進行了全面修復,內裝木樓梯,可供遊人登塔遠眺。

從蒲城文廟裡看北寺宋塔

從寶塔南門沿木梯依次盤旋而上,經過201個臺階至塔頂。登高遠眺,一城繁華收眼底,五陵閑雲似乎也盡蕩胸中。此時微風襲來,鈴鐸叮叮鈴鈴發出悅耳之聲,歷史的禪意也便蘊藏在這音律之中了。

北寺宋塔

蒲城博物館,居然藏著許多國家級文物,你去過嗎?

蒲城街頭隨意一面牆,竟是重點文物,歷史早過北京九龍壁

牌樓上方“將相故里”四個顏體大字蒼勁有力,熠熠生輝。穿過牌樓向南100多米,便是雙塔之一的北寺宋塔。這座北塔之後,便是我們之前介紹了的蒲城文廟。

北寺宋塔

北寺宋塔又稱為北塔,位於崇壽寺舊址內,建造於北宋紹聖三年(1096)。據蒲城縣誌記載,當年崇壽寺為了修塔四處化緣到城北富商王信家中,想讓他施捨一部分。王老爺虔誠,一人出資十五萬兩建成了此十三層塔。乃至於人們看到北塔時常說:“大大媽媽呀,這麼高!”王老爺因此流傳千古,這也成為建塔史上的一段佳話。

北寺宋塔

在塔旁碑石上的簡介中得知,北塔系密簷式方形磚塔,四面十三級,高46米。磚塔每級四角懸掛鈴鐸,迎風作響,如鳴佩環。1985年,蒲城縣政府對塔進行了全面修復,內裝木樓梯,可供遊人登塔遠眺。

從蒲城文廟裡看北寺宋塔

從寶塔南門沿木梯依次盤旋而上,經過201個臺階至塔頂。登高遠眺,一城繁華收眼底,五陵閑雲似乎也盡蕩胸中。此時微風襲來,鈴鐸叮叮鈴鈴發出悅耳之聲,歷史的禪意也便蘊藏在這音律之中了。

北寺宋塔

蒲城博物館,居然藏著許多國家級文物,你去過嗎?

蒲城街頭隨意一面牆,竟是重點文物,歷史早過北京九龍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