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這些事件曾溫暖每一個呼和浩特人!

2017年已近尾聲

在這一年中

有一些面孔讓我們感動

有一些瞬間讓我們震撼

有一些溫暖的畫面

一直停留你我心頭

總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溫暖

帶來最單純的愛和感動

讓我們不經意間就淚流滿面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呼和浩特的暖心事件

女子路遇緊急情況 交警出手相助

12月4日下午三點十分左右,一位駕駛員在呼和浩特呼倫路與烏蘭察布路交叉口向交警求助,說自己馬上就要生產了,情況十分緊急。

駕駛員姓路,

經瞭解,路女士已經懷孕三十四周多,昨天下午下班後獨自開車回家,沒想到在路上發生了這樣的意外。大家把路女士扶到車後排,交警謝磊駕駛路女士的車,王瑞陪同在車上安撫路女士,付義成則騎著摩托車在前面開道。不到5分鐘,路女士被送到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最終女子順利生產,母子平安。

不足三歲小孩每日給流浪狗投食

8月31日,在賽罕區金橋開發區蒙昆社區附近的一口枯井邊上,

枯井裡有一隻小黃狗。據附近居民介紹,這只狗是流浪狗,掉進這口枯井已有一個多月了。每天都有會一個不足三歲的小男孩跑過來扔了幾塊饅頭進去。據悉,小男孩每天都這樣給它餵食,已有一個多月,幾乎喂掉了一籠屜饅頭。截至當日20時58分,流浪狗被救出。

一座文明城市,

萬千個文明人,

這只是呼和浩特的一個縮影,

這個城市每天都發生著溫暖的事

機場員工自掏腰包為外籍旅客墊付購票款

8月16日晚上19點10分,內蒙古空港貴賓公司員工阿妮爾主動墊付機票款,幫助因沒有兌換足夠人民幣而無法購票的蒙古國留學生順利乘坐航班前往廣州。

“共用車費”溫暖市民

9月5日,賽罕區醫院公交車站點,在公車站牌的帖子,底色為紫色,上面有一個超人圖案,超人下面寫著“公共出行也能超人一步”、“一次一枚,解決燃眉之急;次日歸還,方便他人之利”、“迴圈待用車費、全民傳遞愛心”等文字,這些文字的下面粘著8枚一元硬幣。這次愛心活動的發起者說,通過這種活動,為沒有零錢的乘客提供應急幫助,同時受到幫助的乘客把零錢還回來,讓零錢繼續幫助有困難的乘客,喚醒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把愛傳遞下去。

市民撿到180余萬元銀行卡歸還失主

18日中午,市民曹先生去銀行的ATM機上取款時撿到了一張銀行卡,這張銀行卡內不但存有180余萬元,卡面上還清晰地標注著密碼。面對這筆巨額資金,曹先生不為所動,立即趕到了轄區派出所報警。最終,經過派出所民警以及銀行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在當日下午順利尋回了失主。

愛心夫妻自籌15萬多元

為206位環衛工人捐贈棉衣

11月24日下午,在綠地小學的大會議室裡場面溫馨感人,賽罕區環衛工人代表聚集在這裡等待愛心棉衣的發放。16時許,簡短的儀式後,愛心人士裴永志、柳利珍夫婦與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為現場的環衛工人發放棉衣,大家領到嶄新的棉衣後對這對愛心夫婦表達真誠的謝意。

採訪中,裴永志告訴記者:“我們夫妻經營著一家民營企業,幾天前,我出差辦事,當天早上7點多就趕到了機場,天氣非常寒冷。到了機場,看到有幾名環衛工人正在打掃路邊的衛生,其中有一名年齡較大的環衛工人摘下手套在拾撿路邊的煙頭等垃圾,天那麼冷,在撿垃圾時,他已經被凍得瑟瑟發抖。當時非常有感觸,感覺環衛工人真是平凡而又偉大,於是,就想著為他們做點什麼。出差回來後,我把想法告訴了妻子,沒想到妻子也非常支持。”

產婦病情危急,交警開通綠色通道

6月15號,內蒙古婦幼保健醫院一名產婦病情危重,急需轉院,可正值交通晚高峰,產婦家屬看著動都不動的車流,急得都瘋了,只能是求助玉泉交警大隊,在民警的幫助下,玉泉交警大隊和回民交警大隊接力為這位元情況危急的產婦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目前,這位產婦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我們也在第一時間聯繫了她的家屬。這一幕真是驚心又暖心,我們也希望廣大司機在遇到救援車輛時能夠主動避讓,共同創建搶救生命的綠色通道。

交警背老人過馬路獲網友點贊

日前,一段交警背著一位八旬老人沿著道路中心護欄行走的視頻在朋友圈廣泛傳播,廣大網友紛紛點贊,稱這名交警是首府最暖心交警。

原來,在新華東街與騰飛路路口附近,一位老人要到馬路對面的銀行,正在執勤的新城區交管大隊九中隊輔警吳彤看到老人行走不便,便背著老人過馬路來到銀行,這一幕被市民用手機記錄下來發到了朋友圈。

眾人合力,

一歲大嬰兒成功入院

1月6日清晨,北京急救中心長途組接到一個從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打來的求救電話,需要緊急轉運1名危重病情的嬰兒,來回全程大約1100公里。一歲大的嬰兒因誤吸異物併發呼吸困難,已發展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症,病情十分危急,需要呼吸機、體外迴圈機、微量泵、監護儀等生命支援設備。長途組立即安排康寶連、金文輝兩名駕駛員和張磊醫生組成轉運小組,準備轉運車輛,攜帶所需設備與北京軍區八一兒童醫院的3名醫護人員匯合,驅車前往呼和浩特。

途中突遇風雪天氣,路面形成“地穿甲”,極為濕滑,康寶連和金文輝兩位師傅下車檢查路面,認為可以繼續前進。駕駛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輪流駕駛近10個小時,成功抵達嬰兒所在醫院,已是晚上八點多。大家顧不上吃晚飯,馬上到兒科重症監護室對嬰兒進行病情評估,調設相關轉運設備,給救護車補充油料。

第二天一早,車組人員將嬰兒緊張有序地轉運到急救車內,安裝好所需設備,準備出發回京。這時傳來一個消息:因冰雪,高速內蒙古境內封閉。大家都緊張起來。張磊醫生立即與內蒙古高速公路指揮中心聯繫,說明特殊情況。內蒙古高速公路指揮中心聯繫呼市大隊,卓資山大隊,集寧大隊,分別在沿線安排好警力,以警車開道疏導帶路的形式,無縫銜接地經過封閉路段,爭取了寶貴時間。

途中嬰兒突然躁動,血氧隨之下降,呼吸急促,張磊醫生和八一兒童醫院醫護人員趕緊調整鎮靜劑和呼吸機參數,慢慢使嬰兒轉危為安。在大家通力合作,各高速路員警協調下,嬰兒平安抵達北京八一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並馬上進行處置,嬰兒終於脫離了危險。參與此次轉運的所有人終於松了口氣,願嬰兒早日康復!

男童高燒昏迷 交警緊急送醫

“前方路口注意,現有一名兒童高燒驚厥緊急送醫,前往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請立即疏通道路……”3月29日18時15分左右,玉泉區交管大隊二中隊執勤交警駕駛警車,開啟警燈鳴響警笛,護送昏迷兒童緊急送醫。為了爭取救治時間,一路上民警不時用對講機聯繫著前方路段的執勤交警。

網路圖

事發于當日18時許,玉泉區交管大隊二中隊民警正在石羊橋路執勤,突然一輛計程車停在民警身邊,駕駛人打開車門向民警求助。原來,車內一個孩子口吐白沫已經昏迷不醒,情況緊急,希望交警説明儘快將孩子送往醫院救治。

時間就是生命!看到車內小男孩病情危重,民警楊揚、宋凱迪立即讓孩子及兩名陪同家長坐上警車,他們開啟警燈鳴響警笛,由石羊橋路駛向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由於當時正值交通晚高峰,一路上民警不時用對講機呼叫途經各路口執勤民警,通報病人和路線情況,以提前對所要經過路段的車輛進行分流和管制,保證第一時間將孩子送到醫院。就這樣一路疾駛,民警僅用8分鐘便將男童送到了醫院兒科急診。經過醫院全力救治,男孩情況穩定,兩位元民警才默默離開醫院。

3月30日,記者聯繫到了獲救男孩的母親王女士。據王女士講述,她的兒子樂樂(化名)今年8歲。3月29日,樂樂反復高燒,當天下午王女士和母親抱著孩子從南茶坊附近打車準備前往醫院途中樂樂突然口吐白沫出現高燒驚厥不省人事,由於正值晚高峰,情急之下熱心的計程車司機幫助她求助了路邊的執勤交警。採訪中,王女士不住地對交警和熱心司機表達謝意。她告訴記者:“目前孩子的病情已經穩定,但還需繼續在醫院接受治療,這次多虧了熱心司機和交警的幫助,真的很感謝他們。”

警車別著一朵花?原來是……

圖片中,在一輛警車的車門把手處綁著一枝紅色的扶郎花,上面還有一張小紙條,紙條上寫著“叔叔您辛苦了,鮮花送給您,內師大音樂學院志願者”。

網友王澤寫道“除了感謝,也想不出其他詞——本來一個美好的世界,如果多一些花來裝點將會變得更有愛,謝謝這位同學,感動。”隨後,記者來到大學西路派出所採訪。值班人員說,看到鮮花和留言後,所有民警都覺得很溫暖,於是開始在朋友圈轉發。一位同事上網查了一下,鮮花名叫扶郎花,寓意毅力、不畏艱難。

大學西路派出所盧所長說:“針對轄區高校眾多的實際情況,派出所增派警力對學校周邊開展24小時不間斷巡邏,現在學校周邊治安秩序明顯好轉。看到志願者贈送的鮮花,感覺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同時也感謝大家對公安工作的支持與理解。”

5歲女童溜出家後迷路

警民合力助其回家

網路圖

5月21日一早,一名五歲女童獨自從姑姑家溜出門,來到了一公里之外的另一個社區。在誤入該社區地下停車場後,因為找不到出口,她竟在停車場內亂跑,險些被車輛撞到。最終,在該社區居民、保安人員及民警的幫助之下,小女孩安全回家。

21日9時許,新城區公安分局成吉思汗大街派出所接到璽園社區保安人員打來的報警電話,稱有居民在社區地下停車場內發現一名迷路的女童。民警迅速趕到該社區保安室,見到了這個小女孩。女孩自稱五歲,從姑姑家出來玩,找不到家了。但是,小女孩卻說不出家人的聯繫方式和詳細家庭住址。據報警的社區保安人員說,這個小女孩是被社區居民柳先生送到保安室的。

當時,柳先生正要將車輛停放到地下停車場的車位上,這個小女孩突然從旁邊停放的一輛汽車後跑了出來,幸虧柳先生及時刹車才沒有撞到她。柳先生發現小女孩沒有家長陪護便上前詢問,得知小女孩找不到家了,柳先生便把她送到了保安室。保安人員說:“小女孩是在地下停車場被發現的,我推測她可能住在該社區,或是在停車場與家長走失。可是,查詢了監控記錄才發現,小女孩是自己從社區大門走進社區,又獨自跑進地下停車庫的。”民警經過進一步排查,確定小女孩家不在該社區後,只得先將其帶回派出所。一方面通過110指揮中心求助全市其他警力配合尋找線索,另一方面通過微信朋友圈發佈消息。

大約半小時後,小女孩的家長匆匆趕到成吉思汗大街派出所,見孩子安然無恙,激動地連聲道謝。

老人突發腦梗倒地,

接下來發生了這樣的一幕……

11月9日15時12分,在內蒙古醫院神經內科檢查區的候診椅上,58歲的王先生突然栽倒在地,恰好兩位北方職業學院的實習護士路過,急忙近前查看情況。只見躺在女兒懷中的王先生已經神志不清,身體還不時抽搐……

而此時,正在第二診室出診的晏燕醫生聽到外面有情況,在安頓了一下正在檢查的患者後,趕緊出門查看,發現候診區圍著幾名護士,她們一邊詢問病人家屬情況,一邊清理場地。來不及思考,晏大夫急忙上前展開急救……

爭分奪秒展開搶救

在爭分奪秒的搶救中,腫瘤科門診護士長王青梅聞訊後,也推著手邊的輪椅、治療車趕來,參與搶救。從疑似癲癇到確認心臟病突發,從側身預防到正面心肺復蘇,短短的1分鐘,圍在王先生身邊的四五名醫護人員步調一致、分工明確,對患者進行全力搶救,胸部按壓、測血壓、聽心跳、打急救電話、建靜脈通道……兩分鐘後,王先生逐漸有了心跳,雖然輕微,但是已經足以撐到進行下一步急救。

15時20分,醫院急診醫學科徐玲春醫生率急救組趕到現場,在晏大夫和護士長的協助下,將患者抬上急救床,一邊做著心肺復蘇,一邊向急診救治室飛奔。

15時25分,王先生被推進急診科,據急診科陳金醫生介紹:“王先生送過來時,雖然神志不清,幸好心肺復蘇及時,病情沒有繼續惡化。”隨後,急診人員開始急救,為王先生戴上呼吸機,安裝心電監護儀,期間還進行了兩次除顫,經過20多分鐘的搶救,王先生逐漸恢復意識,能夠進一步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

期間,在多學科會診時,急診心血管內科主任王智勇拿著心電圖反復觀察,並針對第二次心電圖展開詳細論證,最後決定為患者緊急手術,雖然他剛做完一台手術,但遇見此種情況,還是毫不猶豫地再次投入到對王先生的搶救中,為他施行急診冠脈造影、支架及冠脈溶栓手術。採訪中,急診病區鐘梅護士長說:“王主任給病人做完手術時,已經是星光滿天。”

老人病情平穩 已出院

患者王先生是內蒙古醫院物業公司的保潔人員,因為幾天前頭疼,11月9日特意請假來到神經內科就診,在等待檢查期間突發心梗。經過一個星期的治療後,王先生病情平穩,精神恢復得很好,已於16日下午出院。

“非常感謝救我的人,感謝他們不遺餘力地救我,雖然我對當時的情況已經記不清了,但我的女兒親眼目睹了醫生、護士全力搶救我的整個過程,他們的敬業精神和高超醫術讓我們全家人非常感動,是他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謝內蒙古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王先生激動地說。

拾荒老人的愛心

粗心的吳女士在下樓買菜時,把一個空紙箱順手扔到了垃圾箱。誰曾想,這個空紙箱裡竟然有丈夫的錢包。不抱希望的夫妻倆跑到垃圾箱尋找時,卻發現靠拾荒度日的郭大爺在原地等待失主。雖然北方的氣溫已經很低,但是吳女士一家在小雪的前夜卻感到了一絲溫暖。

▲網路配圖 圖文無關

11月21日18時許,家住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團結社區的吳女士出門到便民市場買菜,臨走時將丈夫放在電腦桌旁的廢舊快遞紙箱和垃圾袋一起帶下樓。她把垃圾袋扔進樓外不遠處的垃圾箱裡,將紙箱放在邊上。19時許,吳女士的丈夫王先生回到家,發現桌邊的紙箱不見了,詢問後得知紙箱被吳女士當垃圾扔了後又急又氣。原來,紙箱裡放著他前一天剛從銀行取來的3600元錢。

事情還得從前一天晚上說起,王先生收到幾個快遞包裹,為了方便攜帶,找了一個大紙箱把快遞都放了進去。在來回搬運時怕把褲兜裡的錢包掉了,他將錢包一同放進了紙箱,回家後忘了取出。發現扔垃圾扔了3600多元錢,吳女士穿上衣服就往樓下跑,下樓一看垃圾箱旁早已空空蕩蕩。“我們這兒是個老小區,經常有撿拾垃圾的大爺大媽翻垃圾箱,收羅些能賣錢的廢品,紙箱一定讓他們撿走了,錢是丟定了。”吳女士無奈地說。

正在兩人在垃圾箱內外翻尋時,一位拖著編織袋的大爺走了過來,問吳女士夫妻倆找什麼。聽說是找一個丟在紙箱裡的錢包,老人從自己兜裡掏出一個棕色皮夾問:“是不是這個?”沒錯,這正是王先生的錢包。

郭大爺就住在社區的附近,因為家裡生活困難,他每天都出去撿垃圾補貼家用。當晚,氣溫已是零下十幾度,加之伴隨著4級的西北風。看著這樣的天氣,郭大爺本想在家裡休息會兒,可還是決定到附近再轉轉。他和往常一樣,背著編織袋在社區收集一些塑膠瓶、硬紙板。他拉倒這個紙箱,將裡面的雜物倒出,準備壓扁帶走時看到了掉在地上的錢包。郭大爺撿起來打開一看,裡面有不少現金。

“誰丟了這麼些錢都會著急,一定會出來找。我在周圍轉來轉去很長時間,一直沒看見有人出來,就去前面的幾家商店門口撿幾個瓶子,剛一回來就看見有人拿著手電筒在垃圾箱旁邊找東西。本來說要是等不上就去找人幫忙貼個告示,看來不用了。”郭大爺憨笑著說。

公交公司收到一封特殊的信!

拆開後大夥驚呆了,

裡面竟塞著1000元錢......

9月14號,呼和浩特市公交六公司的工作人員收到了一封信,打開一看裡面的內容,大夥兒都驚呆了。崔文燕是呼和浩特市公交六公司的辦公室主任,9月14號一大早,她來到單位,準備把當天的報紙分配到各個辦公室。這就是崔文燕發現的那封信,上面寫著收信地址是呼和浩特市金海路金川開發區公交六公司。崔文燕說,因為信封上沒有注明是給誰的,於是他們就把信拆開了,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封感謝信,而且這信裡,還塞了東西。

女子路險

交警出手相助

8月15日13時30分,在賽罕區西把柵鄉前不塔氣村村口附近,一輛小轎車與一輛電動車相撞,騎電動車女子受傷。正值中午,路面溫度高達30多攝氏度,一位輔警為傷者打傘遮陽直到120急救人員趕到。這一幕被市民拍下併發到了微信朋友圈,獲得無數點贊。

2017年

謝謝有你們

讓這一年都變得美好起來

2018年

願我們依然保持溫暖和善良

不辜負這溫柔時光

通過這種活動,為沒有零錢的乘客提供應急幫助,同時受到幫助的乘客把零錢還回來,讓零錢繼續幫助有困難的乘客,喚醒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把愛傳遞下去。

市民撿到180余萬元銀行卡歸還失主

18日中午,市民曹先生去銀行的ATM機上取款時撿到了一張銀行卡,這張銀行卡內不但存有180余萬元,卡面上還清晰地標注著密碼。面對這筆巨額資金,曹先生不為所動,立即趕到了轄區派出所報警。最終,經過派出所民警以及銀行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在當日下午順利尋回了失主。

愛心夫妻自籌15萬多元

為206位環衛工人捐贈棉衣

11月24日下午,在綠地小學的大會議室裡場面溫馨感人,賽罕區環衛工人代表聚集在這裡等待愛心棉衣的發放。16時許,簡短的儀式後,愛心人士裴永志、柳利珍夫婦與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為現場的環衛工人發放棉衣,大家領到嶄新的棉衣後對這對愛心夫婦表達真誠的謝意。

採訪中,裴永志告訴記者:“我們夫妻經營著一家民營企業,幾天前,我出差辦事,當天早上7點多就趕到了機場,天氣非常寒冷。到了機場,看到有幾名環衛工人正在打掃路邊的衛生,其中有一名年齡較大的環衛工人摘下手套在拾撿路邊的煙頭等垃圾,天那麼冷,在撿垃圾時,他已經被凍得瑟瑟發抖。當時非常有感觸,感覺環衛工人真是平凡而又偉大,於是,就想著為他們做點什麼。出差回來後,我把想法告訴了妻子,沒想到妻子也非常支持。”

產婦病情危急,交警開通綠色通道

6月15號,內蒙古婦幼保健醫院一名產婦病情危重,急需轉院,可正值交通晚高峰,產婦家屬看著動都不動的車流,急得都瘋了,只能是求助玉泉交警大隊,在民警的幫助下,玉泉交警大隊和回民交警大隊接力為這位元情況危急的產婦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目前,這位產婦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我們也在第一時間聯繫了她的家屬。這一幕真是驚心又暖心,我們也希望廣大司機在遇到救援車輛時能夠主動避讓,共同創建搶救生命的綠色通道。

交警背老人過馬路獲網友點贊

日前,一段交警背著一位八旬老人沿著道路中心護欄行走的視頻在朋友圈廣泛傳播,廣大網友紛紛點贊,稱這名交警是首府最暖心交警。

原來,在新華東街與騰飛路路口附近,一位老人要到馬路對面的銀行,正在執勤的新城區交管大隊九中隊輔警吳彤看到老人行走不便,便背著老人過馬路來到銀行,這一幕被市民用手機記錄下來發到了朋友圈。

眾人合力,

一歲大嬰兒成功入院

1月6日清晨,北京急救中心長途組接到一個從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打來的求救電話,需要緊急轉運1名危重病情的嬰兒,來回全程大約1100公里。一歲大的嬰兒因誤吸異物併發呼吸困難,已發展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症,病情十分危急,需要呼吸機、體外迴圈機、微量泵、監護儀等生命支援設備。長途組立即安排康寶連、金文輝兩名駕駛員和張磊醫生組成轉運小組,準備轉運車輛,攜帶所需設備與北京軍區八一兒童醫院的3名醫護人員匯合,驅車前往呼和浩特。

途中突遇風雪天氣,路面形成“地穿甲”,極為濕滑,康寶連和金文輝兩位師傅下車檢查路面,認為可以繼續前進。駕駛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輪流駕駛近10個小時,成功抵達嬰兒所在醫院,已是晚上八點多。大家顧不上吃晚飯,馬上到兒科重症監護室對嬰兒進行病情評估,調設相關轉運設備,給救護車補充油料。

第二天一早,車組人員將嬰兒緊張有序地轉運到急救車內,安裝好所需設備,準備出發回京。這時傳來一個消息:因冰雪,高速內蒙古境內封閉。大家都緊張起來。張磊醫生立即與內蒙古高速公路指揮中心聯繫,說明特殊情況。內蒙古高速公路指揮中心聯繫呼市大隊,卓資山大隊,集寧大隊,分別在沿線安排好警力,以警車開道疏導帶路的形式,無縫銜接地經過封閉路段,爭取了寶貴時間。

途中嬰兒突然躁動,血氧隨之下降,呼吸急促,張磊醫生和八一兒童醫院醫護人員趕緊調整鎮靜劑和呼吸機參數,慢慢使嬰兒轉危為安。在大家通力合作,各高速路員警協調下,嬰兒平安抵達北京八一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並馬上進行處置,嬰兒終於脫離了危險。參與此次轉運的所有人終於松了口氣,願嬰兒早日康復!

男童高燒昏迷 交警緊急送醫

“前方路口注意,現有一名兒童高燒驚厥緊急送醫,前往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請立即疏通道路……”3月29日18時15分左右,玉泉區交管大隊二中隊執勤交警駕駛警車,開啟警燈鳴響警笛,護送昏迷兒童緊急送醫。為了爭取救治時間,一路上民警不時用對講機聯繫著前方路段的執勤交警。

網路圖

事發于當日18時許,玉泉區交管大隊二中隊民警正在石羊橋路執勤,突然一輛計程車停在民警身邊,駕駛人打開車門向民警求助。原來,車內一個孩子口吐白沫已經昏迷不醒,情況緊急,希望交警説明儘快將孩子送往醫院救治。

時間就是生命!看到車內小男孩病情危重,民警楊揚、宋凱迪立即讓孩子及兩名陪同家長坐上警車,他們開啟警燈鳴響警笛,由石羊橋路駛向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由於當時正值交通晚高峰,一路上民警不時用對講機呼叫途經各路口執勤民警,通報病人和路線情況,以提前對所要經過路段的車輛進行分流和管制,保證第一時間將孩子送到醫院。就這樣一路疾駛,民警僅用8分鐘便將男童送到了醫院兒科急診。經過醫院全力救治,男孩情況穩定,兩位元民警才默默離開醫院。

3月30日,記者聯繫到了獲救男孩的母親王女士。據王女士講述,她的兒子樂樂(化名)今年8歲。3月29日,樂樂反復高燒,當天下午王女士和母親抱著孩子從南茶坊附近打車準備前往醫院途中樂樂突然口吐白沫出現高燒驚厥不省人事,由於正值晚高峰,情急之下熱心的計程車司機幫助她求助了路邊的執勤交警。採訪中,王女士不住地對交警和熱心司機表達謝意。她告訴記者:“目前孩子的病情已經穩定,但還需繼續在醫院接受治療,這次多虧了熱心司機和交警的幫助,真的很感謝他們。”

警車別著一朵花?原來是……

圖片中,在一輛警車的車門把手處綁著一枝紅色的扶郎花,上面還有一張小紙條,紙條上寫著“叔叔您辛苦了,鮮花送給您,內師大音樂學院志願者”。

網友王澤寫道“除了感謝,也想不出其他詞——本來一個美好的世界,如果多一些花來裝點將會變得更有愛,謝謝這位同學,感動。”隨後,記者來到大學西路派出所採訪。值班人員說,看到鮮花和留言後,所有民警都覺得很溫暖,於是開始在朋友圈轉發。一位同事上網查了一下,鮮花名叫扶郎花,寓意毅力、不畏艱難。

大學西路派出所盧所長說:“針對轄區高校眾多的實際情況,派出所增派警力對學校周邊開展24小時不間斷巡邏,現在學校周邊治安秩序明顯好轉。看到志願者贈送的鮮花,感覺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同時也感謝大家對公安工作的支持與理解。”

5歲女童溜出家後迷路

警民合力助其回家

網路圖

5月21日一早,一名五歲女童獨自從姑姑家溜出門,來到了一公里之外的另一個社區。在誤入該社區地下停車場後,因為找不到出口,她竟在停車場內亂跑,險些被車輛撞到。最終,在該社區居民、保安人員及民警的幫助之下,小女孩安全回家。

21日9時許,新城區公安分局成吉思汗大街派出所接到璽園社區保安人員打來的報警電話,稱有居民在社區地下停車場內發現一名迷路的女童。民警迅速趕到該社區保安室,見到了這個小女孩。女孩自稱五歲,從姑姑家出來玩,找不到家了。但是,小女孩卻說不出家人的聯繫方式和詳細家庭住址。據報警的社區保安人員說,這個小女孩是被社區居民柳先生送到保安室的。

當時,柳先生正要將車輛停放到地下停車場的車位上,這個小女孩突然從旁邊停放的一輛汽車後跑了出來,幸虧柳先生及時刹車才沒有撞到她。柳先生發現小女孩沒有家長陪護便上前詢問,得知小女孩找不到家了,柳先生便把她送到了保安室。保安人員說:“小女孩是在地下停車場被發現的,我推測她可能住在該社區,或是在停車場與家長走失。可是,查詢了監控記錄才發現,小女孩是自己從社區大門走進社區,又獨自跑進地下停車庫的。”民警經過進一步排查,確定小女孩家不在該社區後,只得先將其帶回派出所。一方面通過110指揮中心求助全市其他警力配合尋找線索,另一方面通過微信朋友圈發佈消息。

大約半小時後,小女孩的家長匆匆趕到成吉思汗大街派出所,見孩子安然無恙,激動地連聲道謝。

老人突發腦梗倒地,

接下來發生了這樣的一幕……

11月9日15時12分,在內蒙古醫院神經內科檢查區的候診椅上,58歲的王先生突然栽倒在地,恰好兩位北方職業學院的實習護士路過,急忙近前查看情況。只見躺在女兒懷中的王先生已經神志不清,身體還不時抽搐……

而此時,正在第二診室出診的晏燕醫生聽到外面有情況,在安頓了一下正在檢查的患者後,趕緊出門查看,發現候診區圍著幾名護士,她們一邊詢問病人家屬情況,一邊清理場地。來不及思考,晏大夫急忙上前展開急救……

爭分奪秒展開搶救

在爭分奪秒的搶救中,腫瘤科門診護士長王青梅聞訊後,也推著手邊的輪椅、治療車趕來,參與搶救。從疑似癲癇到確認心臟病突發,從側身預防到正面心肺復蘇,短短的1分鐘,圍在王先生身邊的四五名醫護人員步調一致、分工明確,對患者進行全力搶救,胸部按壓、測血壓、聽心跳、打急救電話、建靜脈通道……兩分鐘後,王先生逐漸有了心跳,雖然輕微,但是已經足以撐到進行下一步急救。

15時20分,醫院急診醫學科徐玲春醫生率急救組趕到現場,在晏大夫和護士長的協助下,將患者抬上急救床,一邊做著心肺復蘇,一邊向急診救治室飛奔。

15時25分,王先生被推進急診科,據急診科陳金醫生介紹:“王先生送過來時,雖然神志不清,幸好心肺復蘇及時,病情沒有繼續惡化。”隨後,急診人員開始急救,為王先生戴上呼吸機,安裝心電監護儀,期間還進行了兩次除顫,經過20多分鐘的搶救,王先生逐漸恢復意識,能夠進一步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

期間,在多學科會診時,急診心血管內科主任王智勇拿著心電圖反復觀察,並針對第二次心電圖展開詳細論證,最後決定為患者緊急手術,雖然他剛做完一台手術,但遇見此種情況,還是毫不猶豫地再次投入到對王先生的搶救中,為他施行急診冠脈造影、支架及冠脈溶栓手術。採訪中,急診病區鐘梅護士長說:“王主任給病人做完手術時,已經是星光滿天。”

老人病情平穩 已出院

患者王先生是內蒙古醫院物業公司的保潔人員,因為幾天前頭疼,11月9日特意請假來到神經內科就診,在等待檢查期間突發心梗。經過一個星期的治療後,王先生病情平穩,精神恢復得很好,已於16日下午出院。

“非常感謝救我的人,感謝他們不遺餘力地救我,雖然我對當時的情況已經記不清了,但我的女兒親眼目睹了醫生、護士全力搶救我的整個過程,他們的敬業精神和高超醫術讓我們全家人非常感動,是他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謝內蒙古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王先生激動地說。

拾荒老人的愛心

粗心的吳女士在下樓買菜時,把一個空紙箱順手扔到了垃圾箱。誰曾想,這個空紙箱裡竟然有丈夫的錢包。不抱希望的夫妻倆跑到垃圾箱尋找時,卻發現靠拾荒度日的郭大爺在原地等待失主。雖然北方的氣溫已經很低,但是吳女士一家在小雪的前夜卻感到了一絲溫暖。

▲網路配圖 圖文無關

11月21日18時許,家住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團結社區的吳女士出門到便民市場買菜,臨走時將丈夫放在電腦桌旁的廢舊快遞紙箱和垃圾袋一起帶下樓。她把垃圾袋扔進樓外不遠處的垃圾箱裡,將紙箱放在邊上。19時許,吳女士的丈夫王先生回到家,發現桌邊的紙箱不見了,詢問後得知紙箱被吳女士當垃圾扔了後又急又氣。原來,紙箱裡放著他前一天剛從銀行取來的3600元錢。

事情還得從前一天晚上說起,王先生收到幾個快遞包裹,為了方便攜帶,找了一個大紙箱把快遞都放了進去。在來回搬運時怕把褲兜裡的錢包掉了,他將錢包一同放進了紙箱,回家後忘了取出。發現扔垃圾扔了3600多元錢,吳女士穿上衣服就往樓下跑,下樓一看垃圾箱旁早已空空蕩蕩。“我們這兒是個老小區,經常有撿拾垃圾的大爺大媽翻垃圾箱,收羅些能賣錢的廢品,紙箱一定讓他們撿走了,錢是丟定了。”吳女士無奈地說。

正在兩人在垃圾箱內外翻尋時,一位拖著編織袋的大爺走了過來,問吳女士夫妻倆找什麼。聽說是找一個丟在紙箱裡的錢包,老人從自己兜裡掏出一個棕色皮夾問:“是不是這個?”沒錯,這正是王先生的錢包。

郭大爺就住在社區的附近,因為家裡生活困難,他每天都出去撿垃圾補貼家用。當晚,氣溫已是零下十幾度,加之伴隨著4級的西北風。看著這樣的天氣,郭大爺本想在家裡休息會兒,可還是決定到附近再轉轉。他和往常一樣,背著編織袋在社區收集一些塑膠瓶、硬紙板。他拉倒這個紙箱,將裡面的雜物倒出,準備壓扁帶走時看到了掉在地上的錢包。郭大爺撿起來打開一看,裡面有不少現金。

“誰丟了這麼些錢都會著急,一定會出來找。我在周圍轉來轉去很長時間,一直沒看見有人出來,就去前面的幾家商店門口撿幾個瓶子,剛一回來就看見有人拿著手電筒在垃圾箱旁邊找東西。本來說要是等不上就去找人幫忙貼個告示,看來不用了。”郭大爺憨笑著說。

公交公司收到一封特殊的信!

拆開後大夥驚呆了,

裡面竟塞著1000元錢......

9月14號,呼和浩特市公交六公司的工作人員收到了一封信,打開一看裡面的內容,大夥兒都驚呆了。崔文燕是呼和浩特市公交六公司的辦公室主任,9月14號一大早,她來到單位,準備把當天的報紙分配到各個辦公室。這就是崔文燕發現的那封信,上面寫著收信地址是呼和浩特市金海路金川開發區公交六公司。崔文燕說,因為信封上沒有注明是給誰的,於是他們就把信拆開了,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封感謝信,而且這信裡,還塞了東西。

女子路險

交警出手相助

8月15日13時30分,在賽罕區西把柵鄉前不塔氣村村口附近,一輛小轎車與一輛電動車相撞,騎電動車女子受傷。正值中午,路面溫度高達30多攝氏度,一位輔警為傷者打傘遮陽直到120急救人員趕到。這一幕被市民拍下併發到了微信朋友圈,獲得無數點贊。

2017年

謝謝有你們

讓這一年都變得美好起來

2018年

願我們依然保持溫暖和善良

不辜負這溫柔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