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遲來的報導(民間故事)

說起來,我是記者,也算見多識廣了。這天,老總交給我一項採訪任務,

說是橋東社區被評為“文明社區”,可是在評社區“文明大使”的時候,六十多歲的李大媽成了有爭議的人物,毀譽參半。“裡面一定有新聞,好好去挖一下。”老總興奮地說。

找新聞是記者的職業病,可是這事讓我納悶了。現在流行評各種“大使”、“代言人”,但那都是帥哥靚女,哪有找個老太太當“大使”的?莫非老太太有什麼“背景”?或者是什麼人想到用老太太往自己臉上貼金?我再一打聽,

更是傻了眼,老太太只是一個天天早晨在社區門口賣粑粑的小販!

儘管我當了十年的記者,這會兒也覺得腦筋不好使了。我找到居委會主任劉大姐,她不以為然地說,“咳,一個賣粑粑的老太太有什麼好報導的?這裡從來就沒什麼驚天動地的事兒!”我提醒劉大姐,雷鋒也沒什麼驚天動地的事兒呢,可是劉大姐有她的想法,社區有個姑娘叫小芳,在市里歌唱比賽中得過獎,

應該由她當這個代表社區的“大使”啊!劉大姐斬釘截鐵地說,“我是力推小芳!可是很多居民支持李大媽,你說這不是瞎胡鬧嗎?再說,李大媽身體不好,有心臟病呢。這事讓人心裡不痛快!”

劉大姐倒是個爽快人,可是我不能聽她的一面之詞。我對李大媽進行採訪,誰料想她一口回絕道,“我一個老太婆沒有文化,哪能當什麼大使?都是別人鬧著玩的,你別當真。”

我一查社區會議記錄,

李大媽得票率是80%。憑記者的敏感,我知道這裡面有名堂,可不能輕易打道回府。我打算先看看李大媽賣粑粑的生活,可能會有什麼發現。

這天早晨,我在社區門口看見了李大媽。李大媽穿著乾淨俐落,正忙個不停。兩口平底鍋裡烤著焦黃香脆的麵粉粑粑,旁邊的桌子上盛著幾盆蘿蔔絲、肉糜、鹹菜絲,還有些雞蛋,按顧客不同的口味配料。特別的是,每口平底鍋裡都放著四五把小鍋鏟,

顧客可以自己動手,吃自己烤的粑粑格外香。

我仔細看了一會兒,發現一口鍋裡放了很多油,大姑娘小夥子們嘻嘻哈哈地拎著油壺往裡倒。另一口鍋裡很少,有人想往鍋里加點油,李大媽忙制止道,“小夥子別倒油,不是我捨不得,實在是現在好多人不能吃許多油,要防止高血脂高血壓。”那個小夥子笑道,“大媽,我服你了,這個仗讓你越打越精了啊!”

我連著觀察幾天,

注意到李大媽的攤子這邊總是一片快樂的笑聲。可是李大媽收錢的鐵盒子就那麼放在桌上,顧客買一個粑粑,只要往裡扔一塊錢就行了,如果要找零,可以自己動手找。李大媽就不怕有人揩油?我還真就看見了,有個五六歲髒兮兮的小男孩每天早上來買粑粑,當地扔進一枚硬幣,隨便拿起一個粑粑就走。他扔的是一角錢的硬幣!奇怪的是,沒有人拆穿他,李大媽還總是笑著大聲說,“別跑,當心摔著!”

這天上午,李大媽收攤時,一個農民工模樣的漢子走過來遞給李大媽一迭錢,不好意思地說,“我那個淘氣兒子天天在你這兒吃粑粑,真是難為你了,這是粑粑錢。”

李大媽笑著說,“他給過錢了。”

那漢子說,“曉得曉得,他還欠你許多呢!”

李大媽“哦”了一聲,“不欠不欠,我對他講過的,你在奶奶這裡吃粑粑只要一角錢。”

那漢子忙推起李大媽的板車,“那,大媽,我幫你收攤子。”

李大媽正要說什麼,額頭上冒出豆大的汗珠。那漢子急忙扶住她,她搖搖頭,說,“沒什麼,老毛病了。”

李大媽沒什麼事,她在燦爛的陽光下走的很穩,滿頭的白髮很亮很亮。

接下來我找到李大媽的兒子李好,想再瞭解一些情況。李好在社區附近開了家書店,規模不小,還請了四名員工。我一進店,幾個女營業員都笑者點頭,我正準備還以微笑,卻發現她們的目光投向我的身後,李好站起身說,“吳伯,您來啦?”

哦,原來他們是招呼我身後的吳伯。吳伯和大家打過招呼,便靜靜地坐在角落裡品茶看書,臉上是滿足的笑容。有個年輕的女營業員說,社區那個會唱歌的小芳就是吳伯的孫女,正在跟李大媽競爭“文明大使”呢,吳伯罵過她,但不管用,因為小芳在家汽配公司上班,一個月也不回來一趟,平時看不見人影。

大家怎麼對吳伯這麼客氣?我問了李好才明白,這事又跟李大媽有關係。

吳伯原來是個古怪的老頭。書店開張後,他經常來看書,但他不是自己取書,而是要營業員站在凳子上從書架高處取書。他一看就是幾個小時,然後又要營業員把書放回原處。時間長了,營業員們都厭煩他了,那幾個小姑娘見了他都躲得遠遠的,不理睬他。吳伯發現別人冷落自己,再也不要營業員拿書了,只是每天還來,靜靜地坐在一邊,看別人忙碌不停,營業員們也權當沒有這個人。

這事讓李大媽知道了。李大媽叫兒子把全體店員召來,講起了吳伯。吳伯原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去年,兒子兒媳在一場車禍中死去,不久,老伴悲傷過度也去世了。唯有一個孫女卻不在身邊,他一個孤老頭子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心裡的淒苦就不用提了。後來,他喜歡往人多的地方去,於是選擇了人氣很旺的書店,找營業員拿書給他看,這樣才會有人和他說話,有人對他微笑。

李大媽從未有過地發了脾氣,厲聲說,"你們就不能對吳伯笑一笑嗎?"

正在這時,吳伯來了。李好搬了把椅子放在朝陽的地方。一個女營業員紅著眼圈倒了杯水,輕輕地放在他的手中。

吳伯驚訝地看著大家,不知說什麼好,接過茶杯的手顫抖著。李大媽走過來笑著說,"吳伯,我剛才還在對娃子們講,你比我強,能看書。我看書看不懂,只好去看畢福劍了。"

大家快活地笑起來。從那以後,吳伯在書店裡成了最受歡迎的人。

世事難料,正當"文明大使"的評選要拍板時,李大媽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了。這時,李大媽有個筆記本流傳開來,很有點像網上的博客。她寫道:"別人講我總是笑,愛幫助人,他們不知道我心裡比黃連苦。一個四十歲守寡的女人能不苦嗎?別人想不到的啊!可是,人不能當祥林嫂。我對別人笑,別人也對我笑了,我幫助別人,別人也支持了我,我為什麼不笑?一樣過日子,有不同的活法啊!"有人說,她的做人標準太低,離"文明大使"差得太遠了,再說,她已經去世了嘛!一石激起千層浪,李大媽的事在社區引發了一場文明標準的大討論。

在李大媽的追悼會上,那個農民工趴在地上哭暈了過去。那位吳伯指著一位漂亮姑娘罵道,"小芳,你有什麼能耐當文明大使?你除了唱歌,關心過別人嗎?"小芳滿臉淚水地說,"我知道李大媽好,可沒想到她這麼快就去了呀!"

“別跑,當心摔著!”

這天上午,李大媽收攤時,一個農民工模樣的漢子走過來遞給李大媽一迭錢,不好意思地說,“我那個淘氣兒子天天在你這兒吃粑粑,真是難為你了,這是粑粑錢。”

李大媽笑著說,“他給過錢了。”

那漢子說,“曉得曉得,他還欠你許多呢!”

李大媽“哦”了一聲,“不欠不欠,我對他講過的,你在奶奶這裡吃粑粑只要一角錢。”

那漢子忙推起李大媽的板車,“那,大媽,我幫你收攤子。”

李大媽正要說什麼,額頭上冒出豆大的汗珠。那漢子急忙扶住她,她搖搖頭,說,“沒什麼,老毛病了。”

李大媽沒什麼事,她在燦爛的陽光下走的很穩,滿頭的白髮很亮很亮。

接下來我找到李大媽的兒子李好,想再瞭解一些情況。李好在社區附近開了家書店,規模不小,還請了四名員工。我一進店,幾個女營業員都笑者點頭,我正準備還以微笑,卻發現她們的目光投向我的身後,李好站起身說,“吳伯,您來啦?”

哦,原來他們是招呼我身後的吳伯。吳伯和大家打過招呼,便靜靜地坐在角落裡品茶看書,臉上是滿足的笑容。有個年輕的女營業員說,社區那個會唱歌的小芳就是吳伯的孫女,正在跟李大媽競爭“文明大使”呢,吳伯罵過她,但不管用,因為小芳在家汽配公司上班,一個月也不回來一趟,平時看不見人影。

大家怎麼對吳伯這麼客氣?我問了李好才明白,這事又跟李大媽有關係。

吳伯原來是個古怪的老頭。書店開張後,他經常來看書,但他不是自己取書,而是要營業員站在凳子上從書架高處取書。他一看就是幾個小時,然後又要營業員把書放回原處。時間長了,營業員們都厭煩他了,那幾個小姑娘見了他都躲得遠遠的,不理睬他。吳伯發現別人冷落自己,再也不要營業員拿書了,只是每天還來,靜靜地坐在一邊,看別人忙碌不停,營業員們也權當沒有這個人。

這事讓李大媽知道了。李大媽叫兒子把全體店員召來,講起了吳伯。吳伯原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去年,兒子兒媳在一場車禍中死去,不久,老伴悲傷過度也去世了。唯有一個孫女卻不在身邊,他一個孤老頭子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心裡的淒苦就不用提了。後來,他喜歡往人多的地方去,於是選擇了人氣很旺的書店,找營業員拿書給他看,這樣才會有人和他說話,有人對他微笑。

李大媽從未有過地發了脾氣,厲聲說,"你們就不能對吳伯笑一笑嗎?"

正在這時,吳伯來了。李好搬了把椅子放在朝陽的地方。一個女營業員紅著眼圈倒了杯水,輕輕地放在他的手中。

吳伯驚訝地看著大家,不知說什麼好,接過茶杯的手顫抖著。李大媽走過來笑著說,"吳伯,我剛才還在對娃子們講,你比我強,能看書。我看書看不懂,只好去看畢福劍了。"

大家快活地笑起來。從那以後,吳伯在書店裡成了最受歡迎的人。

世事難料,正當"文明大使"的評選要拍板時,李大媽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了。這時,李大媽有個筆記本流傳開來,很有點像網上的博客。她寫道:"別人講我總是笑,愛幫助人,他們不知道我心裡比黃連苦。一個四十歲守寡的女人能不苦嗎?別人想不到的啊!可是,人不能當祥林嫂。我對別人笑,別人也對我笑了,我幫助別人,別人也支持了我,我為什麼不笑?一樣過日子,有不同的活法啊!"有人說,她的做人標準太低,離"文明大使"差得太遠了,再說,她已經去世了嘛!一石激起千層浪,李大媽的事在社區引發了一場文明標準的大討論。

在李大媽的追悼會上,那個農民工趴在地上哭暈了過去。那位吳伯指著一位漂亮姑娘罵道,"小芳,你有什麼能耐當文明大使?你除了唱歌,關心過別人嗎?"小芳滿臉淚水地說,"我知道李大媽好,可沒想到她這麼快就去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