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家媒體“機器人”報導兩會萌翻天

2017年全國兩會,各家媒體“裝備”繼續升級,“新武器”“黑科技”層出不群。這其中,智慧型機器人小助手在今年嶄露頭角,成為媒體展現新聞報導的新手段。

哪些媒體的機器人已投入戰鬥?各自有何特點?傳播君特別盤點,

供君參閱。

1人民日報“小融”

3月1日,人工智慧機器人“小融”正式進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在“中央廚房”東、南、西、北四個大廳裡,小融擔任導覽、互動小助手,還可以進行WIFI登陸審核、互動聊天、會議提醒等。此外,小融還可以對“最受關注的話題”“網紅人大代表”“點擊最高的新聞”等熱點輿情語音播報。

給小融一句語音命令,就可以查詢前方記者通訊方式,提高兩會報導的協同作戰和溝通效率。

2新華社“i思”

“你好,我是新華社見習機器人記者,我叫‘i思’。”今年兩會,新華社派出首位機器人記者i思。

採訪代表委員,與受眾互動兩會新聞,對i思來說都不是問題。此外,i思還能充分發揮智慧型機器人優勢,實現兩會大資料搜集分析、代表委員資訊查詢、天氣查詢、兩會知識測試等功能。

3廣州日報“阿同”“阿樂”

今年兩會,廣州日報也帶來了兩款機器人,

一款寫稿,一款“陪聊”,名字分別叫“阿同”和“阿樂”。為啥起這個名字?原來它們的名字“同樂”——正是廣州日報社所在的同樂路10號。“阿同”是以理性思維見長的“小帥哥”,“他”的強項就是分析政府工作報告;“阿樂”則是活潑外向知識淵博的“小姑娘”,關於兩會,不管你想問點什麼,和“她”聊聊都會收穫頗多。

4南方都市報“小南”

繼春運火車票報導後,南都寫稿機器人“小南”又攢了個新技能:“兩會讀報”。簡單語音讀報紙?非也。小南可以時時關注南都2017年全國兩會的全媒體報導,追蹤每一篇專訪每一次直播,並通過智慧分析,為讀者盤點過去一天的報導總量,推薦重磅熱點,列舉爆款文章,甚至總結長篇報導中的核心主旨。

5中國軍視網 “軍視俠001”

中國軍視網推出兩會機器人“軍視俠001”,有關兩會的排程、國防和軍隊改革等問題用戶都可以向它詢問,“軍視俠001”會把它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你。

6光明日報“小明”

拍一張代表委員的照片,即可識別身份資訊,展示代表委員履職期間關注的主要領域,並用人物圖譜串聯其他相關代表委員;拍一下報紙上的圖片,即可呈現與圖片相關的全媒體資訊……2017年全國兩會,光明日報用戶端上線“小明AI兩會”功能,首次將人工智慧和大資料技術用於兩會報導,通過虛擬機器人“小明”為使用者提供文字、圖片、語音三種對話模式的兩會報導新模式。

7浙江廣電“小聰”

2017年兩會,浙江廣電也推出人工智慧機器人“小聰”,它會聊天,會做數學題,還能收集大資料。在浙江衛視《E眼看兩會》節目中,小聰作為“機器人嘉賓主持”不僅能流利回答主持人類似“今年全國兩會上哪些話題最受關注”等問題的提問,還能在演播現場用靈活、豐富的肢體動作與主持人進行播報互動,而加上了擬人化的外形及舞蹈則使其更具有專業主持人范兒。

8湖北廣電“雲朵”

早在2016年湖北省兩會,湖北廣播電視臺長江雲新聞用戶端就率先派出機器人記者“雲朵”。到了今年,雲朵技能更加豐富,可以提供人臉識別、智慧語音功能,能與參會代表委員進行簡短對話,實現人機互動交流。通過程式設定,可將代表委員的回答自動進行收錄,並進行全媒體傳播。

9河南廣電“飛象V仔”

在河南省媒體報導團中,河南廣電大象融媒全國兩會報導直播間啟用了國內首台VR機器人,名字叫“飛象V仔”,在平時的新聞宣傳中,都會有它的參與,該款機器人在新聞直播間能夠進行互動對話。

10深圳特區報“讀特”

“你好,我叫讀特,我在呢,我可以為你讀新聞。我可以採訪人大代表。”2017年全國兩會,深圳特區報聯合科技公司定制了可交互智慧型機器人“讀特”。它可以採訪人大代表,可以提供智慧人臉識別,播報天氣等,同時具有鐳射導航、紅外感應、人機互動、自主避障的功能。

拍一張代表委員的照片,即可識別身份資訊,展示代表委員履職期間關注的主要領域,並用人物圖譜串聯其他相關代表委員;拍一下報紙上的圖片,即可呈現與圖片相關的全媒體資訊……2017年全國兩會,光明日報用戶端上線“小明AI兩會”功能,首次將人工智慧和大資料技術用於兩會報導,通過虛擬機器人“小明”為使用者提供文字、圖片、語音三種對話模式的兩會報導新模式。

7浙江廣電“小聰”

2017年兩會,浙江廣電也推出人工智慧機器人“小聰”,它會聊天,會做數學題,還能收集大資料。在浙江衛視《E眼看兩會》節目中,小聰作為“機器人嘉賓主持”不僅能流利回答主持人類似“今年全國兩會上哪些話題最受關注”等問題的提問,還能在演播現場用靈活、豐富的肢體動作與主持人進行播報互動,而加上了擬人化的外形及舞蹈則使其更具有專業主持人范兒。

8湖北廣電“雲朵”

早在2016年湖北省兩會,湖北廣播電視臺長江雲新聞用戶端就率先派出機器人記者“雲朵”。到了今年,雲朵技能更加豐富,可以提供人臉識別、智慧語音功能,能與參會代表委員進行簡短對話,實現人機互動交流。通過程式設定,可將代表委員的回答自動進行收錄,並進行全媒體傳播。

9河南廣電“飛象V仔”

在河南省媒體報導團中,河南廣電大象融媒全國兩會報導直播間啟用了國內首台VR機器人,名字叫“飛象V仔”,在平時的新聞宣傳中,都會有它的參與,該款機器人在新聞直播間能夠進行互動對話。

10深圳特區報“讀特”

“你好,我叫讀特,我在呢,我可以為你讀新聞。我可以採訪人大代表。”2017年全國兩會,深圳特區報聯合科技公司定制了可交互智慧型機器人“讀特”。它可以採訪人大代表,可以提供智慧人臉識別,播報天氣等,同時具有鐳射導航、紅外感應、人機互動、自主避障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