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陳少峰:主題公園的未來發展模式創新

第1853期文化產業評論

近日,峰火文創大會召開“主題公園與影視基地”主題論壇。陳少峰教授在大會表示:主題公園作為“文化內容”的一個承載體,美國迪士尼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好。

中國的主題公園才剛剛開始,我們需要開發出不同的模式,生產不同的功能。“IP寄生”型可以,“遊樂”型也可以,重要的是要有正能量,能夠讓家長和孩子都滿意。

作者:陳少峰,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峰火文創中心主任

編輯:王童

陳少峰教授表示,國內主題樂園方興未艾,我們要抓住目標受眾,讓大人和孩子都滿意。同時先開始講好一個故事,用內容帶動衍生品消費,

讓“IP主題樂園”和“內容衍生品”相結合。

說起主題樂園,現在中國大部分的主題樂園還停留在“遊樂園”的階段。沒有什麼內容嫁接,通常對於遊客來說都是“一次性門票消費”。

但是迪士尼的樂園卻以內容為基點,讓粉絲心甘情願進行反復消費,從衍生品推動主題樂園的發展。

陳少峰教授認為我們現在可以做三類主題公園:

一是主題公園就是室內的主題公園。包括應急體驗,安全教育;可以做農業的主題公園,

城市文化的主題公園;可以做任何的主題公園,只要好玩就行。

二是有IP的東西做成主題公園,像迪士尼那樣的。

三是反向的主題公園,講一個故事,然後拍,拍完之後成立主題公園,互聯網上進行這個主題公園的推廣。

同時對於主題樂園的開發要有責任感,不能浪費土地資源。要合理利用“地區”資源,也要因地制宜。

以下是陳少峰教授演講全文:

我對主題公園印象的開始,是1988年我到日本留學時,日本的朋友帶我玩,第一個地方就是東京迪士尼樂園。

我也算是很早接觸主題公園。日本的迪士尼主題公園,當年和日本簽約的時候(美國)不太看好日本人,基本沒跟他要什麼授權費,就給他們用了。

後來它(日本)做的太火了,美國人很後悔,要的錢太少。

迪士尼在很長時間裡都是日本服務業評比第一名的地方,也就是它真的做得好。在十年前它又做了第二個迪士尼海洋主題公園,等於拓展了,做得比較大。

迪士尼有一種企業文化。

據說迪士尼大學對員工都做很多培訓,對員工進行培訓時說迪士尼所有的員工就像在演一台戲。

所有的人都是演員,我們走到哪裡都是演員,

所有來迪士尼的人都是觀眾,不管你做什麼表現一定要特別好,叫“迪士尼就是一台戲”。

現在就是在演出,這是它的企業文化。

所以,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挺高。

我認為,世界上最好的主題公園,可能就是東京迪士尼是其中之一,至少它特別賺錢,回頭率特別高。大多數日本人都去過兩次以上,非常成功。

迪士尼成功以後,寰球影城引入的時候也很成功,但慢慢做著就不行了。

但有一個東西拯救了它,是哈利波特主題公園。正好是哈利波特流行之後,在佛羅里達那邊搞了主題公園,被引入到寰球大阪影城主題公園。

主題公園以內容為根源,走出國門,用“內容”帶動“衍生”

我們的技術要以內容為根源。現在國際的走向是家庭型娛樂,家庭型文化,這非常重要。

中國電影產業要發展要有三個方向,一是家庭型,二是延長產業鏈,三是佔領國際市場。

如果這三個做起來,中國的電影受眾群體就會大得很多,現在只有一小段人群,90後,基本上佔領了票房的70%,剩下的就沒多少,分來分去沒有多少。

中國人真正要走出去必須和國際同步,專門搞談戀愛的人群有什麼看頭?講個戀愛大家都差不多。應該把大人小孩通吃,大人也喜歡小孩也喜歡。

我以前看電影《喜羊羊》的評論,家長很痛苦,每一分鐘都在煎熬。在博客上說,為什麼人家的動畫想像力是在天上飛,我們這麼長時間還在地上爬。

像皮克斯的動畫電影幾乎每一部都要看,因為看完以後你也覺得挺好的。很正能量,家長可以帶著小孩,通吃型,而且有衍生品。

所以,國外動畫電影第一年的票房收入不是最高的,往往是票房過後第二年的收入是最高的。

像《冰雪奇緣》,在上映之後,一年半時間裡(周邊)賣了接近10億美元,你想《冰雪奇緣》在迪士尼主題公園里加上兩個場景,保證把粉絲帶到這裡,叫IP制帶粉絲,這時候它才有價值。

我有個想法,中國所有東西都要從講故事開始,如果不會講故事,你用什麼東西來改編呢?

迪士尼大多數主題公園裡的場景都是有故事的,有IP形象的。

只有一個地方好像沒有,就是《加勒比海盜》,他乾脆給加勒比海盜編了故事,變成有IP的加勒比海盜,本來這個海盜是胡來的海盜,現在變成有名有目的海盜。

文化產業是有時空的,不是一次性消費,為什麼我們厭惡門票,因為門票是一次性收入。我希望文化產業做成:你有一個IP,永久地在消費,大家都在買。

而且迪士尼是養成了一代又一代的忠誠粉絲。

我同學最典型的,從小就渴望買迪士尼的東西,等到他有錢,天天給孩子買多少全是迪士尼的。他把家庭正能量化,這和迪士尼的品牌有關係,正能量、家庭型的,家長也喜歡,孩子也喜歡。

當然,這只是他賺錢的核心,他賺錢靠並購,把別人的IP買回來。

還有福克斯也在買IP,因為他是世界上經營最好的IP。《小熊維尼》是他租來的IP,就像租來一隻金母雞,天天給他下蛋,下兩個蛋一個人分一個。

我今天講的主題公園是一種內容消費的主題公園。和“遊樂園”,說過山車等遊樂設施的沒有太大的關係,那種也叫主題公園,但是和內容消費的“遊樂園”不一樣。

皮克斯動畫公司,《海底總動員》系列非常成功。

第二部《海底總動員》成為票房冠軍,接下來拍第三部,接下來的主題公園,還有遊船上的,兒童節目。幾部《海底總動員》被他們持續地開發。

《玩具總動員》就開發了一條服裝生產線,一直在賣裡面的迪克牛仔服,他們是把價值真正最大化。所以,美國人很厲害,而且賣到全世界,快速佔領全世界的市場。

抓住主流消費者,讓“雙重顧客”都滿意

中國的主流消費者就是自己沒有收入的人群,而且不斷年輕化。我們基本被90後控制,馬上要被蛋蛋後(00後)控制。

他們喜歡什麼?70後還是80後喜歡《盜墓筆記》;80後、90後特別是小女生喜歡玄幻的;蛋蛋後喜歡什麼?《王者榮耀》嗎?這是要思考的問題。主流消費者是誰?

主題公園有兩個主流消費者:兒童和家長。

如果你想做家庭就有個五穀道場的案例。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狗糧也在跟著人的綠色食品在進步。

所以,賣狗糧的公司也在開發綠色食品,據說有一種甜甜口糧綠色食品賣得特別好,可是過了半年之後,貨就給退回來了。

賣狗糧的老闆聽說峰教授很厲害,可以替他診斷出來,就找了峰教授。對全國狗糧店和全國家庭用戶做了調查之後,給他提供了一份報告,這個報告只有四個字“狗不愛吃”。

這是騙你們的,我的意思是,狗糧是典型的雙重顧客,雙重顧客就是要搞定兩方,家庭也喜歡,兒童也喜歡。

有一個五穀道場的速食麵破產了兩次,第一次破產了之後賣給中糧,第二次破產中糧賣給誰我沒記住。中國廣告打的最凶的有兩個,一是白酒的洋河夢之藍,另外一個是最失敗的把自己打(廣告)死了。

很奇怪的事兒,本來速食麵是給誰吃的?兒童、學生、大學生,反正年輕人吃的,老年人絕對不能吃速食麵。你想做速食麵的話,廣告代言人應該請誰?周傑倫對不對?

他請的是陳寶國。

陳寶國的粉絲都是中老年人、婦女、超老年、中老年、大老年,反正沒有一個6歲的兒童。

而且兒童非常喜歡不健康食品,和我一樣,我保持年輕人的特別,反正不健康的我都吃,健康的我一概不吃。

五穀道場打的是非油炸速食麵,意思是說健康,你對健康打健康牌不是找死嗎?兒童本身就不(吃)健康(食品)你還打健康。他說這個東西是賣給身體有毛病的人吃的,你滾開。這樣打廣告就把自己打死了。

在中國做文化產業,最旺盛的是雙重顧客,家長給小孩買單。雙重顧客就是家長和小孩都要喜歡。

以前有個《藍貓淘氣》,後來又有《喜羊羊》。家長喜歡你講粗話,喜歡你不誠信,喜歡你搞陰謀詭計?所以,我們雙重顧客都沒搞定,沒搞定很容易失敗。

所以,雙重顧客有很多,包括賣藥的醫生和病人的關係都是雙重顧客。

很多地方都是雙重顧客,大家記住了,雙重顧客必須同時搞定。所以,中國人現在一個都搞不定,更不要說搞定雙重顧客了。

雙重顧客是中國最大的市場,包括家庭的裝飾、燈、傢俱,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進入雙重顧客。

我現在希望大家可以做一些體驗型、輕資產的影視基地,有影視公司,影視體驗,有IP,做成旅遊項目的東西,不是做成一個外景基地。

家庭型主題樂園成為主流,IP型主題樂園比較成功

主題公園有兩個階段,傳統的家庭型,以及現在以年輕人為主的。本來迪士尼是以家庭為主,寰球影城是以年輕人為主,現在的角色都有點發生變化了,慢慢地在向家庭型變化。

所以,在迪士尼和寰球影城,在中國,在北京,都知道中國的年輕家庭、年輕人很有消費力,在往這方面努力。

我們要把遊樂園變成主題公園,我們下一步的任務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來做真正的主題公園。

有的主題公園叫的名稱挺好,但真正用IP驅動內容和場景的體驗還是很少的,基本就是搞個裝飾,叫個名稱。

真正主題公園做得很成功的我把它叫做IP型。

主題公園實際是自帶IP,靠IP把觀眾帶進來,在國內絕大部分是娛樂園不是真正的主題公園。

沒主題,或者主題沒有吸引力,或者主題沒有變成IP化,或者IP沒有持續化,IP沒有形象,IP沒有自帶粉絲,它就很難成功,因為它是以硬體為主的。

搞遊樂園,全國走到哪裡到處都是過山車,遍地過山車。

中國電影走不進去,就是因為那些電影是正在給談戀愛的人群看的,不適合兒童,就是要迎合談戀愛的人群。

所以,電影走不了國際,又不能做成主題公園,電影裡的場景不適合體驗。國外很難用3D,談戀愛你用3D搞什麼鬼。

我們把類型化主題公園區別於IP型的主題公園,它沒有IP,沒有故事。

如果我們搞個安全教育體驗式的主題公園,編個IP,那完全不一樣了。講歷險的,安全的,最後再來把它變成體驗式的主題公園,安全教育的主題公園,那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說到旅遊主題樂園。如果你不是旅遊目的地的話,只會變成普通的旅遊產品;如果你是旅遊目的地就讓政府給你支持力度很大都不為過,因為你帶來遊客了,這是旅遊目的地。

遊客直接奔我而來,而不是到上海。遊客首先到我迪士尼,順便在上海吃喝玩樂,順便帶動上海的消費,目的是主題公園。

所以,有很多主題公園兩三年後就不行了,因為他是當地語系化的公園。

我們做旅遊演藝時,很多人也不懂旅遊演藝是騙外面人的錢,騙遊客的錢,不給本地人看的。

結果被本地文化人改來改去變成本地人喜歡的文化,那外地人怎麼看?那絕對搞錯了。

所以,遊客心目、眼中想看什麼,不是本地的老教授指點我們這個東西這麼些,不然就錯了。這兩種東西內容都是不一樣的,創作的意圖也不一樣,對文化的挖掘,對IP的挖掘都不一樣。

最好的作為旅遊目的地的主題公園一定是大品牌,大行動。否則做不了旅遊目的地,只能做旅遊產品,我們只能做一個旅遊產品線,而不是旅遊目的地。

但現在旅遊目的地的可以是長隆,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題公園,是屬於主題類型的公園,不是主題公園,不是主題IP公園。

真正的主題IP公園或者旅遊目的地中國沒有,或者存在的我還知道。旅遊目的地,大家都想去,這確實是有空間的。

迪士尼,光北京的周邊,你給我好好做30個主題公園都會人滿為患。

一年兩億多外面的人加上北京2000多萬人,北京2000多萬人的孩子每年跑出去,每年加起來4億多。給北京看故宮,《太子妃升職記》那怎麼行呢?肯定不行。

與房地產密切聯繫的主題公園

中國的主題公園和房地產有關係,或者還是要和房地產合作。

你要和房地產合作只也有一個道理,少做硬體,增加文化氛圍,房子也會賣得很好。你也不一定都賣房子,一個房子賣1萬/平米,把房子弄出來搞主題公園,賣3萬元/平米不是一樣的嗎?

我搞了成都東區音樂公園,本來想做中國最大的音樂公園。

領導一說這是我們的東郊記憶,底下的人都叫東郊記憶。幾年以後,大領導全力以赴想搞成音樂主題公園,我搞的東區音樂主題公園已經被搞得面目全非的。

現在沒有東區音樂公園,現在回國來叫東郊記憶音樂公園。房子的模式可以很多,但內容模式只有一個,不靠內容拉動光靠房子有什麼用?

有一天我見到了一位中年女士,他說峰教授謝謝你,我女兒在那邊買了一套房子翻了好幾番。我唯一的欣慰是有人感謝我,說把房子帶動了。

華僑城更多的模式是來自房地產,主題公園能不能撐過三年,三年之後還很紅火就很成功了。

我們看一個主題公園三年之後是不是還很紅火,如果還很紅火就說明它水準高。

如果你只做文化,輕資產投資占40%左右是比較合理,重資產占60%。迪士尼因為有現成的IP,投資就占20%,如果他沒有現成的IP,還要花20%去開發內容,正好是40%做軟體,這是很合理的。

中國有千千萬萬的房地產專案都可以變成主題公園,而且主題公園是輕資產的,搞兩個大框架1萬平米就夠了。

不用搞別的,裝體驗的東西就好了,輕得不得了,再賺20年的錢基本就可以搞一個了,大家慢慢等我20年。

主題公園不能一期把它搞完,不停地開一期、二期、三期,最好做到100期。

佛羅里達會不斷地搞,香港的迪士尼為什麼不行?沒有新的東西,要有新的東西他去兩三四次,每次有新的東西每次就來,這是重要的發展方向。

參透主題公園的特點,把“遊樂園”變成“主題公園”

主題公園有非常多的特點,有IP;有影視IP的衍生品,它是頭不是尾巴;做成了旅遊目的地;是個小的產業鏈。它進入了良性的迴圈,有了旅遊目的地,東西賣得更好,看電影的人會更多,形成正向的迴圈。

IP越來越好,粉絲越來越多,賣的產品越來越多,不斷進入良性的迴圈。所以,迪士尼衍生品開發和賣場其實是迪士尼品牌傳播的載體,而且這個傳播特別重要。

我最近發現一個問題,文創領域大家成立了很多群。我發現互動性那麼差,後來發現沒有紐帶。

怎麼才是紐帶,我賺你的錢就是紐帶;我賣東西給你就是紐帶;我什麼東西都沒有,天天拍你的馬屁你也不高興;最後我乾脆賺你的錢說不定是很好的紐帶。

迪士尼賺你的錢就是紐帶,天天賺你的錢。你永遠忘不了它,就有點像淘寶。

在中國太熱、太冷,冬天時間太長。孩子有時候怕冷有時候怕濕,真正的室內主題公園一切全都OK。我認為在北京搞30個好玩的主題公園都會爆滿。

家長帶著孩子週末肯定要找個地方去,52個週末你去幾次,不可能天天去王偉他們的藍天城吧。就算藍天城去過若干次,別的地方也要去。

所以,中國家庭顧客沒有派上用場,我們的主流消費者沒有被你使用起來,這是我們巨大的市場空間。

所以,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還是要解決中國人大多數有半年的冬天。特別是北方就沒有地方可消費,真的都握在屋裡編段子,編得千篇一律。

全中國講的東西,網路電影,網路劇都一樣。只有最近影視平臺、視頻網站要做大內容,大製作,現在開始有點變化。

我們原來做的東西小打小鬧,娛樂一下,爆料一下,這怎麼可能做出大的主題公園。大的主題公園肯定有一些大的情懷,大的目標。

做主題公園時我可以想產業鏈+新項目。產業鏈在哪裡,能讓我們不斷增加新的IP,增加新的體驗,線上線下結合起來,改變門票經濟情況。

我們可以改變佛家文化體驗,我們現在去看廟,能不能把佛教裡最有價值的東西,包括楹聯書法開發出來,這就是最有價值的東西。

到一個地方去買兩幅楹聯掛上特別好,而且還把書法家的作用開發出來,這就是延長產業鏈。否則你燒一柱香還污染,搞的烏煙瘴氣也不太好。

總結

總結兩句。第一,我認為中國的主題公園從今天剛剛開始,大家開了這個會以後就知道怎麼做主題公園。

第二,錢怎麼用還是要多想想。

因為錢用的不好的話,搞了那麼多垃圾,最後還會害人害己。害己沒賺到錢,害人搞了那麼多土地沒有價值。搞產業還是要有情懷,要有責任感,既幹了這個事情賺了錢也要弘揚文化,不能賺了錢把土地糟蹋了。

第三,家庭型和青少年型的要區分開來,兒童型的一定要非常非常正能量。

所以,美國人的電影審查委員都是5-15歲的家長當電影審查委員,不是像我們都是老先生當審查委員。這個情況大家一定要改變。雙重顧客要請家長替你代言,替你買東西。這種主題公園在中國太有前途了,現在才剛剛開始。

謝謝!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

文化產業研究所

中國文化產業價值分享平臺

見識•態度•深度

長按二維碼關注

交流/報導/約稿/諮詢/合作

加微信號:7759813

郵箱:whcypl@126.com

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筆記本

北京大學陳少峰教授IP筆記本

但有一個東西拯救了它,是哈利波特主題公園。正好是哈利波特流行之後,在佛羅里達那邊搞了主題公園,被引入到寰球大阪影城主題公園。

主題公園以內容為根源,走出國門,用“內容”帶動“衍生”

我們的技術要以內容為根源。現在國際的走向是家庭型娛樂,家庭型文化,這非常重要。

中國電影產業要發展要有三個方向,一是家庭型,二是延長產業鏈,三是佔領國際市場。

如果這三個做起來,中國的電影受眾群體就會大得很多,現在只有一小段人群,90後,基本上佔領了票房的70%,剩下的就沒多少,分來分去沒有多少。

中國人真正要走出去必須和國際同步,專門搞談戀愛的人群有什麼看頭?講個戀愛大家都差不多。應該把大人小孩通吃,大人也喜歡小孩也喜歡。

我以前看電影《喜羊羊》的評論,家長很痛苦,每一分鐘都在煎熬。在博客上說,為什麼人家的動畫想像力是在天上飛,我們這麼長時間還在地上爬。

像皮克斯的動畫電影幾乎每一部都要看,因為看完以後你也覺得挺好的。很正能量,家長可以帶著小孩,通吃型,而且有衍生品。

所以,國外動畫電影第一年的票房收入不是最高的,往往是票房過後第二年的收入是最高的。

像《冰雪奇緣》,在上映之後,一年半時間裡(周邊)賣了接近10億美元,你想《冰雪奇緣》在迪士尼主題公園里加上兩個場景,保證把粉絲帶到這裡,叫IP制帶粉絲,這時候它才有價值。

我有個想法,中國所有東西都要從講故事開始,如果不會講故事,你用什麼東西來改編呢?

迪士尼大多數主題公園裡的場景都是有故事的,有IP形象的。

只有一個地方好像沒有,就是《加勒比海盜》,他乾脆給加勒比海盜編了故事,變成有IP的加勒比海盜,本來這個海盜是胡來的海盜,現在變成有名有目的海盜。

文化產業是有時空的,不是一次性消費,為什麼我們厭惡門票,因為門票是一次性收入。我希望文化產業做成:你有一個IP,永久地在消費,大家都在買。

而且迪士尼是養成了一代又一代的忠誠粉絲。

我同學最典型的,從小就渴望買迪士尼的東西,等到他有錢,天天給孩子買多少全是迪士尼的。他把家庭正能量化,這和迪士尼的品牌有關係,正能量、家庭型的,家長也喜歡,孩子也喜歡。

當然,這只是他賺錢的核心,他賺錢靠並購,把別人的IP買回來。

還有福克斯也在買IP,因為他是世界上經營最好的IP。《小熊維尼》是他租來的IP,就像租來一隻金母雞,天天給他下蛋,下兩個蛋一個人分一個。

我今天講的主題公園是一種內容消費的主題公園。和“遊樂園”,說過山車等遊樂設施的沒有太大的關係,那種也叫主題公園,但是和內容消費的“遊樂園”不一樣。

皮克斯動畫公司,《海底總動員》系列非常成功。

第二部《海底總動員》成為票房冠軍,接下來拍第三部,接下來的主題公園,還有遊船上的,兒童節目。幾部《海底總動員》被他們持續地開發。

《玩具總動員》就開發了一條服裝生產線,一直在賣裡面的迪克牛仔服,他們是把價值真正最大化。所以,美國人很厲害,而且賣到全世界,快速佔領全世界的市場。

抓住主流消費者,讓“雙重顧客”都滿意

中國的主流消費者就是自己沒有收入的人群,而且不斷年輕化。我們基本被90後控制,馬上要被蛋蛋後(00後)控制。

他們喜歡什麼?70後還是80後喜歡《盜墓筆記》;80後、90後特別是小女生喜歡玄幻的;蛋蛋後喜歡什麼?《王者榮耀》嗎?這是要思考的問題。主流消費者是誰?

主題公園有兩個主流消費者:兒童和家長。

如果你想做家庭就有個五穀道場的案例。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狗糧也在跟著人的綠色食品在進步。

所以,賣狗糧的公司也在開發綠色食品,據說有一種甜甜口糧綠色食品賣得特別好,可是過了半年之後,貨就給退回來了。

賣狗糧的老闆聽說峰教授很厲害,可以替他診斷出來,就找了峰教授。對全國狗糧店和全國家庭用戶做了調查之後,給他提供了一份報告,這個報告只有四個字“狗不愛吃”。

這是騙你們的,我的意思是,狗糧是典型的雙重顧客,雙重顧客就是要搞定兩方,家庭也喜歡,兒童也喜歡。

有一個五穀道場的速食麵破產了兩次,第一次破產了之後賣給中糧,第二次破產中糧賣給誰我沒記住。中國廣告打的最凶的有兩個,一是白酒的洋河夢之藍,另外一個是最失敗的把自己打(廣告)死了。

很奇怪的事兒,本來速食麵是給誰吃的?兒童、學生、大學生,反正年輕人吃的,老年人絕對不能吃速食麵。你想做速食麵的話,廣告代言人應該請誰?周傑倫對不對?

他請的是陳寶國。

陳寶國的粉絲都是中老年人、婦女、超老年、中老年、大老年,反正沒有一個6歲的兒童。

而且兒童非常喜歡不健康食品,和我一樣,我保持年輕人的特別,反正不健康的我都吃,健康的我一概不吃。

五穀道場打的是非油炸速食麵,意思是說健康,你對健康打健康牌不是找死嗎?兒童本身就不(吃)健康(食品)你還打健康。他說這個東西是賣給身體有毛病的人吃的,你滾開。這樣打廣告就把自己打死了。

在中國做文化產業,最旺盛的是雙重顧客,家長給小孩買單。雙重顧客就是家長和小孩都要喜歡。

以前有個《藍貓淘氣》,後來又有《喜羊羊》。家長喜歡你講粗話,喜歡你不誠信,喜歡你搞陰謀詭計?所以,我們雙重顧客都沒搞定,沒搞定很容易失敗。

所以,雙重顧客有很多,包括賣藥的醫生和病人的關係都是雙重顧客。

很多地方都是雙重顧客,大家記住了,雙重顧客必須同時搞定。所以,中國人現在一個都搞不定,更不要說搞定雙重顧客了。

雙重顧客是中國最大的市場,包括家庭的裝飾、燈、傢俱,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進入雙重顧客。

我現在希望大家可以做一些體驗型、輕資產的影視基地,有影視公司,影視體驗,有IP,做成旅遊項目的東西,不是做成一個外景基地。

家庭型主題樂園成為主流,IP型主題樂園比較成功

主題公園有兩個階段,傳統的家庭型,以及現在以年輕人為主的。本來迪士尼是以家庭為主,寰球影城是以年輕人為主,現在的角色都有點發生變化了,慢慢地在向家庭型變化。

所以,在迪士尼和寰球影城,在中國,在北京,都知道中國的年輕家庭、年輕人很有消費力,在往這方面努力。

我們要把遊樂園變成主題公園,我們下一步的任務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來做真正的主題公園。

有的主題公園叫的名稱挺好,但真正用IP驅動內容和場景的體驗還是很少的,基本就是搞個裝飾,叫個名稱。

真正主題公園做得很成功的我把它叫做IP型。

主題公園實際是自帶IP,靠IP把觀眾帶進來,在國內絕大部分是娛樂園不是真正的主題公園。

沒主題,或者主題沒有吸引力,或者主題沒有變成IP化,或者IP沒有持續化,IP沒有形象,IP沒有自帶粉絲,它就很難成功,因為它是以硬體為主的。

搞遊樂園,全國走到哪裡到處都是過山車,遍地過山車。

中國電影走不進去,就是因為那些電影是正在給談戀愛的人群看的,不適合兒童,就是要迎合談戀愛的人群。

所以,電影走不了國際,又不能做成主題公園,電影裡的場景不適合體驗。國外很難用3D,談戀愛你用3D搞什麼鬼。

我們把類型化主題公園區別於IP型的主題公園,它沒有IP,沒有故事。

如果我們搞個安全教育體驗式的主題公園,編個IP,那完全不一樣了。講歷險的,安全的,最後再來把它變成體驗式的主題公園,安全教育的主題公園,那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說到旅遊主題樂園。如果你不是旅遊目的地的話,只會變成普通的旅遊產品;如果你是旅遊目的地就讓政府給你支持力度很大都不為過,因為你帶來遊客了,這是旅遊目的地。

遊客直接奔我而來,而不是到上海。遊客首先到我迪士尼,順便在上海吃喝玩樂,順便帶動上海的消費,目的是主題公園。

所以,有很多主題公園兩三年後就不行了,因為他是當地語系化的公園。

我們做旅遊演藝時,很多人也不懂旅遊演藝是騙外面人的錢,騙遊客的錢,不給本地人看的。

結果被本地文化人改來改去變成本地人喜歡的文化,那外地人怎麼看?那絕對搞錯了。

所以,遊客心目、眼中想看什麼,不是本地的老教授指點我們這個東西這麼些,不然就錯了。這兩種東西內容都是不一樣的,創作的意圖也不一樣,對文化的挖掘,對IP的挖掘都不一樣。

最好的作為旅遊目的地的主題公園一定是大品牌,大行動。否則做不了旅遊目的地,只能做旅遊產品,我們只能做一個旅遊產品線,而不是旅遊目的地。

但現在旅遊目的地的可以是長隆,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題公園,是屬於主題類型的公園,不是主題公園,不是主題IP公園。

真正的主題IP公園或者旅遊目的地中國沒有,或者存在的我還知道。旅遊目的地,大家都想去,這確實是有空間的。

迪士尼,光北京的周邊,你給我好好做30個主題公園都會人滿為患。

一年兩億多外面的人加上北京2000多萬人,北京2000多萬人的孩子每年跑出去,每年加起來4億多。給北京看故宮,《太子妃升職記》那怎麼行呢?肯定不行。

與房地產密切聯繫的主題公園

中國的主題公園和房地產有關係,或者還是要和房地產合作。

你要和房地產合作只也有一個道理,少做硬體,增加文化氛圍,房子也會賣得很好。你也不一定都賣房子,一個房子賣1萬/平米,把房子弄出來搞主題公園,賣3萬元/平米不是一樣的嗎?

我搞了成都東區音樂公園,本來想做中國最大的音樂公園。

領導一說這是我們的東郊記憶,底下的人都叫東郊記憶。幾年以後,大領導全力以赴想搞成音樂主題公園,我搞的東區音樂主題公園已經被搞得面目全非的。

現在沒有東區音樂公園,現在回國來叫東郊記憶音樂公園。房子的模式可以很多,但內容模式只有一個,不靠內容拉動光靠房子有什麼用?

有一天我見到了一位中年女士,他說峰教授謝謝你,我女兒在那邊買了一套房子翻了好幾番。我唯一的欣慰是有人感謝我,說把房子帶動了。

華僑城更多的模式是來自房地產,主題公園能不能撐過三年,三年之後還很紅火就很成功了。

我們看一個主題公園三年之後是不是還很紅火,如果還很紅火就說明它水準高。

如果你只做文化,輕資產投資占40%左右是比較合理,重資產占60%。迪士尼因為有現成的IP,投資就占20%,如果他沒有現成的IP,還要花20%去開發內容,正好是40%做軟體,這是很合理的。

中國有千千萬萬的房地產專案都可以變成主題公園,而且主題公園是輕資產的,搞兩個大框架1萬平米就夠了。

不用搞別的,裝體驗的東西就好了,輕得不得了,再賺20年的錢基本就可以搞一個了,大家慢慢等我20年。

主題公園不能一期把它搞完,不停地開一期、二期、三期,最好做到100期。

佛羅里達會不斷地搞,香港的迪士尼為什麼不行?沒有新的東西,要有新的東西他去兩三四次,每次有新的東西每次就來,這是重要的發展方向。

參透主題公園的特點,把“遊樂園”變成“主題公園”

主題公園有非常多的特點,有IP;有影視IP的衍生品,它是頭不是尾巴;做成了旅遊目的地;是個小的產業鏈。它進入了良性的迴圈,有了旅遊目的地,東西賣得更好,看電影的人會更多,形成正向的迴圈。

IP越來越好,粉絲越來越多,賣的產品越來越多,不斷進入良性的迴圈。所以,迪士尼衍生品開發和賣場其實是迪士尼品牌傳播的載體,而且這個傳播特別重要。

我最近發現一個問題,文創領域大家成立了很多群。我發現互動性那麼差,後來發現沒有紐帶。

怎麼才是紐帶,我賺你的錢就是紐帶;我賣東西給你就是紐帶;我什麼東西都沒有,天天拍你的馬屁你也不高興;最後我乾脆賺你的錢說不定是很好的紐帶。

迪士尼賺你的錢就是紐帶,天天賺你的錢。你永遠忘不了它,就有點像淘寶。

在中國太熱、太冷,冬天時間太長。孩子有時候怕冷有時候怕濕,真正的室內主題公園一切全都OK。我認為在北京搞30個好玩的主題公園都會爆滿。

家長帶著孩子週末肯定要找個地方去,52個週末你去幾次,不可能天天去王偉他們的藍天城吧。就算藍天城去過若干次,別的地方也要去。

所以,中國家庭顧客沒有派上用場,我們的主流消費者沒有被你使用起來,這是我們巨大的市場空間。

所以,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還是要解決中國人大多數有半年的冬天。特別是北方就沒有地方可消費,真的都握在屋裡編段子,編得千篇一律。

全中國講的東西,網路電影,網路劇都一樣。只有最近影視平臺、視頻網站要做大內容,大製作,現在開始有點變化。

我們原來做的東西小打小鬧,娛樂一下,爆料一下,這怎麼可能做出大的主題公園。大的主題公園肯定有一些大的情懷,大的目標。

做主題公園時我可以想產業鏈+新項目。產業鏈在哪裡,能讓我們不斷增加新的IP,增加新的體驗,線上線下結合起來,改變門票經濟情況。

我們可以改變佛家文化體驗,我們現在去看廟,能不能把佛教裡最有價值的東西,包括楹聯書法開發出來,這就是最有價值的東西。

到一個地方去買兩幅楹聯掛上特別好,而且還把書法家的作用開發出來,這就是延長產業鏈。否則你燒一柱香還污染,搞的烏煙瘴氣也不太好。

總結

總結兩句。第一,我認為中國的主題公園從今天剛剛開始,大家開了這個會以後就知道怎麼做主題公園。

第二,錢怎麼用還是要多想想。

因為錢用的不好的話,搞了那麼多垃圾,最後還會害人害己。害己沒賺到錢,害人搞了那麼多土地沒有價值。搞產業還是要有情懷,要有責任感,既幹了這個事情賺了錢也要弘揚文化,不能賺了錢把土地糟蹋了。

第三,家庭型和青少年型的要區分開來,兒童型的一定要非常非常正能量。

所以,美國人的電影審查委員都是5-15歲的家長當電影審查委員,不是像我們都是老先生當審查委員。這個情況大家一定要改變。雙重顧客要請家長替你代言,替你買東西。這種主題公園在中國太有前途了,現在才剛剛開始。

謝謝!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

文化產業研究所

中國文化產業價值分享平臺

見識•態度•深度

長按二維碼關注

交流/報導/約稿/諮詢/合作

加微信號:7759813

郵箱:whcypl@126.com

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筆記本

北京大學陳少峰教授IP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