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些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適合保守治療,2018年第一天從健康開始!

哪些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適合保守治療?

除了一種特殊情況外,所有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都適合保守治療,也都需要進行保守治療。這種特殊情況就是巨大的椎間盤突出壓迫了馬尾神經,

造成大小便功能障礙,此時我們建議患者盡可能在24小時內進行手術。除此之外,所有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發病後都要經過正規的保守治療。

而所謂正規的保守治療,就像剛剛提到的,要適當休息,服用非甾體消炎藥,甚至打封閉。當這些保守治療方式都沒有效果時,可以考慮手術。

保守治療多久後不緩解,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一般來講,在保守治療兩個月甚至三個月都沒有效果的時候,

需要考慮手術。另外,對於保守治療雖然有效,但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發作頻繁,一年之內可能要發作2~3次,每次都要持續1~2個月,對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這種情況也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只有腰痛,沒有腿疼、腿麻的患者,

能夠保守治療嗎?

嚴格意義上而言,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臨床表現主要是下肢的放射性疼痛,腰痛只在發病早期出現,但很快就會過渡到下肢的放射性疼痛。因此,只有腰痛,沒有腿部放射性疼痛的患者,很可能並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而是其它類型的疾病。要知道造成腰痛的原因非常多,如肌肉韌帶損傷、腰椎的骨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等。這時需要先查明原因再進行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出現腳背無力,腳後跟不著地,需要立刻手術嗎?能保守治療嗎?

腰椎間盤突出症最容易發生在腰椎的最後兩節,也就是第4和第5腰椎之間,以及第5腰椎和第1骶椎之間。而參與其中的神經根包括腰4神經根、腰5神經根以及骶根,這三條神經根負責腳的活動。當突然發生巨大的腰椎間盤突出時,這些神經根如果受到壓迫,可能造成它們支配的肌肉無力,嚴重時會發生足下垂,

也就是腳跟無法著地、腳背不能向上抬,腳

也不能抬起來。

對於這種情況,所有的腰椎間盤突出指南和教科書都把它歸類到手術適應症中,也就是說這種情況需要手術,但並不是一出現這種情況就要立刻手術。如果出現肌肉完全無力,

肌肉力量為零,這時建議儘早手術;如果肌肉無力現象比較輕微,肌肉力量只是比健康的一側稍微弱一點,這時可以繼續觀察1~2個月。如果在觀察期內發現肌肉力量越來越弱,此時應該及時就醫,考慮手術。

年輕患者是否更適合保守治療?

對於年輕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而言,是否要手術呢?我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退行性疾病,雖然通過保守治療能夠讓症狀改善,但並不意味著椎間盤突出的現象消失了,此時椎間盤突出對於神經根壓迫的現象仍然存在。只是日常生活比較注意時,能夠減輕或者緩解症狀,疾病過渡到平穩期,但這並不表示疾病治癒。當患者比較勞累、突然負重、長時間開車或者加班時,疾病可能再次發作。

因此,對於年輕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我認為,患者正處於事業的起步期,面對的機遇、挑戰都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這也是一段非常艱苦的時期,工作強度非常大。如果腰椎間盤突出導致患者必須臥床休息或者不能劇烈運動,要低強度生活一段時間才能維持患者不出現疼痛。這時反而不如手術,讓症狀能夠長時間好轉,使得患者能夠儘快恢復,正常工作。

要知道,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已經非常成熟,從手術的發明到現在已經有近百年時間,特別是最近十年微創技術的發展,使得該手術非常成熟、安全。因此,年輕患者不必恐慌,不要認為這個病是一種不治之症,也不要覺得該病會像幽靈一樣糾纏自己一輩子。

但並不意味著椎間盤突出的現象消失了,此時椎間盤突出對於神經根壓迫的現象仍然存在。只是日常生活比較注意時,能夠減輕或者緩解症狀,疾病過渡到平穩期,但這並不表示疾病治癒。當患者比較勞累、突然負重、長時間開車或者加班時,疾病可能再次發作。

因此,對於年輕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我認為,患者正處於事業的起步期,面對的機遇、挑戰都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這也是一段非常艱苦的時期,工作強度非常大。如果腰椎間盤突出導致患者必須臥床休息或者不能劇烈運動,要低強度生活一段時間才能維持患者不出現疼痛。這時反而不如手術,讓症狀能夠長時間好轉,使得患者能夠儘快恢復,正常工作。

要知道,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已經非常成熟,從手術的發明到現在已經有近百年時間,特別是最近十年微創技術的發展,使得該手術非常成熟、安全。因此,年輕患者不必恐慌,不要認為這個病是一種不治之症,也不要覺得該病會像幽靈一樣糾纏自己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