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阿勒泰地區“金山培養計畫” 建強牧區村“兩委”班子

阿勒泰地區共有牧業村286個、村幹部1124名,分別占地區行政村、村幹部總數54.5%、48.7%。受牧民群眾生產方式和遊牧生活影響,大多處於半遊牧半定居狀態,培訓機會少、固守放牧思想較重、帶富管道不多,班子整體功能不強。

為破解這些困局,去年以來,結合村“兩委”換屆,阿勒泰地區啟動實施“金山培養計畫”,力爭通過3-5年時間打造一支素質優、觀念新、幹勁足、帶富能力強的村幹部隊伍。

布林津縣沖乎爾鎮阿克阿依日克村開展“黨旗下的教育”活動

雙優雙選配強班子。配好車頭帶好車,在村“兩委”換屆中,阿勒泰地委組織部把政治上強作為選配村“兩委”正職的第一標準,通過四推一選(即上級黨組織推薦、村級組織推薦、群眾推薦和個人自薦)、群眾直選等方式,既從上屆優秀村幹部中推選村黨支部書記,又從有群眾工作經驗、有威信、關鍵時刻有擔當的優秀黨員中選拔新任職村黨支部書記,172名牧業村支書連任,114名牧業村支部書記履新。

從落選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人選、退伍軍人、致富能手、返鄉大學生、35歲以下黨員及優秀青年中選出村“兩委” 幹部838名。全面培養一支有思路、有幹勁、助轉型的村幹部隊伍。按照1年近期、2-3年中期、4-5年長期規劃,制定《村幹部2017-2020金山培養計畫》,結合村“兩委”換屆推薦考察情況,按照“一職兩備”要求確定村級後備幹部,將1652名優秀青年人才納入後備幹部庫。在村幹部調整時優先從後備幹部中選拔。
木拉提•黑巴提原來是福海縣齊幹吉迭鄉財政所副所長,擔任齊幹吉迭鄉賽克露村任黨支部書記後,積極整合涉農項目資金,使村裡耕地集中,條田規整,配套設施齊全,再加上智慧化高標準節水灌溉項目的實施,62戶牧民土地實現集中流轉,農牧民的收入增加了1倍。“跟著木書記幹准沒錯,他給我們牧民發展農業、牧業指明了方向”。齊幹吉迭鄉賽克露村牧民葉爾蘭•托帕汗說。

布林津縣窩依莫克鎮牧區黨員服務站開展黨性教育

多元培訓轉變觀念。286個牧業村普遍分佈在邊境線或偏遠山區,與鄉鎮駐地平均距離30公里以上,村集體經濟在5萬元以下的有57個。生產結構單一、產業鏈低,群眾收入水準不高,

村“兩委”幹部思路較少,發展後勁不足。為整體推進牧業村多元增收、提升牧區幹部帶富能力。換屆一結束,地區立即啟動了村幹部專題培訓。在地委黨校舉辦了為期7天的村“兩委”正職示範培訓,按照民、漢幹部知識結構、任職經歷差異,分兩期進行專題授課,結合牧區實際,從自然環境影響、產業結構低、經濟效益不高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牧區轉變觀念多元增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同時選派96名村黨支部書記、新任職大學生村官等到自治區學習。各縣市根據本地實際,開展特色培訓。福海、青河、吉木乃、布林津、哈巴河等縣組織部分牧業村幹部赴蘇州、安徽碭山等地,學習考察了特色種植、特色養殖專案。以青河縣為例,組織部分牧業村幹部赴蘇州、安徽碭山等地,學習考察了特色種植、特色養殖專案。村幹部感到開闊了視野、轉變了觀念、理清了思路。阿熱勒托別鎮哈裡恒村受到啟發,在引導群眾從事牛羊肉深加工、電子商務等第三產業上做文章,通過與合作社建立產銷一體協作機制,帶動牧民創業增收。阿格達拉鎮與甘肅省農科院合作,成立金豆種業有限公司,引進、推廣馬鈴薯種植技術,帶動新搬遷牧民創業增收。

同時,將村後備幹部培訓列入村幹部教育培訓整體規劃,實行村級正職後備幹部培養“三個十”,每年參加縣市培訓不少於10天、參加鄉鎮培訓不少於10天、參加跨村掛職鍛煉不少於10天,其他後備幹部每年參加鄉鎮培訓不少於10天。

村幹部擔任“讀報員”送學上山

按星評酬激勵創業。 制定《推進村級組織“星級化”創建工作意見》,明確了村級組織爭創的領導核心、民族團結、和諧穩定、為民服務等十顆星,制定了詳實的考核、驗收標準,採取年初申報、全年爭創、年末評定的程式,每年命名一批“星級化”村級組織。同時將村級組織“星級化”創建工作與村幹部政治生活待遇掛鉤,將村幹部工資分為基礎工資、績效工資和“星級化”工資三部分,按評星等級獎勵、增加村幹部福利待遇,明確村級黨組織書記(主任)評星7星級以上列入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錄推薦範圍,9星級及以上列入公職化管理範圍。

“‘星級化’創建工作直接與我們收入和前途掛鉤,這更加激發了我們幹事創業的熱情。”談起“星級化”創建工作,富蘊縣杜熱鎮有色村黨支部書記努爾波拉提·阿布紮力汗深有感觸地說。“經過努力,我們村發生了很大變化,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去年考核定為九星級村,今年的工資待遇提高了,我的幹勁也更足了。” 班。

福海縣喀拉瑪蓋鎮迭恩村駐村幹部在牧民家中,發放“便民聯繫卡”

富蘊縣牧區黨員幹部利用”馬背課堂“向牧民宣講惠民政策

哈巴河縣各單位公示2015年度星級評定結果

通訊員 張新梅

同時選派96名村黨支部書記、新任職大學生村官等到自治區學習。各縣市根據本地實際,開展特色培訓。福海、青河、吉木乃、布林津、哈巴河等縣組織部分牧業村幹部赴蘇州、安徽碭山等地,學習考察了特色種植、特色養殖專案。以青河縣為例,組織部分牧業村幹部赴蘇州、安徽碭山等地,學習考察了特色種植、特色養殖專案。村幹部感到開闊了視野、轉變了觀念、理清了思路。阿熱勒托別鎮哈裡恒村受到啟發,在引導群眾從事牛羊肉深加工、電子商務等第三產業上做文章,通過與合作社建立產銷一體協作機制,帶動牧民創業增收。阿格達拉鎮與甘肅省農科院合作,成立金豆種業有限公司,引進、推廣馬鈴薯種植技術,帶動新搬遷牧民創業增收。

同時,將村後備幹部培訓列入村幹部教育培訓整體規劃,實行村級正職後備幹部培養“三個十”,每年參加縣市培訓不少於10天、參加鄉鎮培訓不少於10天、參加跨村掛職鍛煉不少於10天,其他後備幹部每年參加鄉鎮培訓不少於10天。

村幹部擔任“讀報員”送學上山

按星評酬激勵創業。 制定《推進村級組織“星級化”創建工作意見》,明確了村級組織爭創的領導核心、民族團結、和諧穩定、為民服務等十顆星,制定了詳實的考核、驗收標準,採取年初申報、全年爭創、年末評定的程式,每年命名一批“星級化”村級組織。同時將村級組織“星級化”創建工作與村幹部政治生活待遇掛鉤,將村幹部工資分為基礎工資、績效工資和“星級化”工資三部分,按評星等級獎勵、增加村幹部福利待遇,明確村級黨組織書記(主任)評星7星級以上列入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錄推薦範圍,9星級及以上列入公職化管理範圍。

“‘星級化’創建工作直接與我們收入和前途掛鉤,這更加激發了我們幹事創業的熱情。”談起“星級化”創建工作,富蘊縣杜熱鎮有色村黨支部書記努爾波拉提·阿布紮力汗深有感觸地說。“經過努力,我們村發生了很大變化,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去年考核定為九星級村,今年的工資待遇提高了,我的幹勁也更足了。” 班。

福海縣喀拉瑪蓋鎮迭恩村駐村幹部在牧民家中,發放“便民聯繫卡”

富蘊縣牧區黨員幹部利用”馬背課堂“向牧民宣講惠民政策

哈巴河縣各單位公示2015年度星級評定結果

通訊員 張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