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柳堡的故事》中的“二妹子” 陶玉玲:我要站好生命最後一班崗

2017年4月10日訊,一個春日的下午,天空中飄著絲絲細雨,記者如約來到總政大院幹休所社區的樓下,剛走進社區不遠,突然看見83歲的陶玉玲老師迎面走來,原來她已經在樓下等候了 記者的心中充滿了溫暖和感動!

陶玉玲老師曾迷倒了萬千影迷

時光如梭,倒退回1956年,她在《柳堡的故事》中扮演的“二妹子”,用她淳樸和甜美的笑容,迷倒了萬千影迷。現在,她的容貌已不再年輕,但心靈卻保有著真誠和善良,歷久彌新。

陶玉玲老師是《北京晚報》的老訂戶了,

“我來北京後,家裡一直訂閱《北京晚報》,我是你們忠實的讀者!”剛一落座,陶老師就誇起《北京晚報》來了,作為晚報記者,心中也充滿了自豪感。陶老師可真不是表面上的客套話,她是真的對《北京晚報》有研究,“你們的報紙既有國家大事的報導,也有對北京市民生活的介紹,最主要的是,能夠給讀者提供正能量的東西。”她還喜歡看本報的“漫畫版”,“現在我晚上睡覺前就看一份晚報,
看完後就睡了,看晚報,成為了最好的助眠方式”,說完這些,她還不忘給《北京晚報》做一回廣告,“真是一報在手,資訊在心頭。”

除了看報紙,陶老師最近也追看董卿主持的《朗讀者》這個電視節目,讚不絕口,“這個節目很感動人,很好。”

為女兒的成績感到驕傲

記者和陶玉玲的談話就像是拉家常,輕鬆而隨意。陶玉玲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愛情,他的丈夫黃國林對她的事業和生活幫助很大,

“我很感恩這輩子能夠遇上他,下輩子我們還做夫妻!”陶老師有兩個女兒,都是從事幼教工作。大女兒黃暉在香港從事幼教工作;小女兒黃珊是北京師範大學幼稚園的院長,陶玉玲很為兩位女兒的成績和工作熱情而驕傲,“她們都很喜歡幼教這個職業”。順帶著陶玉玲還提到了原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的院長黃會林教授和她的先生紹武老師,“黃珊的進步也得益于兩位資深教授的培養。
”原來黃會林教授是陶玉玲的小姑子,也就是她愛人黃國林的親妹妹。

黃珊曾經多次帶隊支教過汶川、新疆等地,陶老師對於女兒的這一點尤其贊許,她們都做著對社會有用的事情,並且熱愛自己的職業,“我很知足!”

工作依然很忙碌

最近,陶玉玲老師的工作排得滿滿當當,記者看到一本筆記本,上面寫滿了她每天的工作計畫,比如剛剛過去的3月,

她參加了第七屆環保大使總決賽的啟動儀式、去江蘇南京參加了老年藝術學院的開學典禮、跟中國影協到江蘇“送歡樂”下基層等,前幾天還參加了第2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開幕儀式,接著還要去軍事台的《藝海軍魂》拍攝4天的節目,“真是太多太多了!”她笑著說。

前不久她參加軍事台7套的一個節目,擔任三軍儀仗隊“終極英雄”的評委,她是五位評委中唯一沒有穿軍裝的,為此,她感到很遺憾,有點後悔當天沒有穿服裝去上節目,“我是八一廠的老演員,是軍人,雖然他們告訴我不必穿軍服,但我的心裡總覺得不合適。”

這次活動,也讓陶老師對三軍儀仗隊中的女兵們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她們都是大學生,碩士生。對於身高有很高的要求,每天的訓練都是腿上綁著沙袋走路的,非常辛苦。關鍵是,她們對於軍隊的知識非常豐富,對答如流,很了不起。” 當天陶玉玲也表演了節目,她看到一面牆上寫著一首詞,就抄了下來,並朗誦給現場的官兵們聽,“如果穿了軍裝去,就完美了。”她遺憾地說道。

在她看來,別人做活動邀請她,那是“別人給我機會!”她能去的一定去。現在在活動現場,她最常遇見的老朋友就是謝芳、張目夫婦,她們曾經在《幸運的人》和《明姑娘》兩部電影中有過合作。她謙稱自己是一個“沒什麼本事“”的人,14歲參軍,83歲了依然把自己當成一個兵,“處處受關懷和培養,心中只有兩個字:感恩。”陶玉玲強調,“雖然我現在退休了,但離而不休,觀眾還需要我,說明我還有用,我要為他們服務,站好生命的最後一班崗。”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陶玉玲最近已經接下來八一廠的一個電影角色,要在《一馬三司令》中扮演一位元老奶奶,需要三天的時間。

演了一輩子戲,最近她發現,很簡單的幾場戲,她卻感覺越來越難演了。雖然都是一些配角,但陶玉玲的眼中,“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她拿到劇本後,要對角色做大量的案頭工作,雖然只有兩天的戲,但她在家裡就要準備劇本,背臺詞,揣摩角色,要找出角色的規定情境,並找出角色的潛臺詞。“年紀大了,我的記性越來越差, 背臺詞要花很長的時間,很困難!”她女兒黃珊跟她開玩笑,“媽,你太認真了!”她回應,“我是太笨了,太老了!”

聊起“二妹子”這個角色,陶玉玲說,當時王蘋導演找她拍的《柳堡的故事》,參演的都是南京前線話劇團的演員們,這對於她是一種機遇。電影公映後,好評如潮。建國10周年的時候,她第一次見到了周恩來總理,總理說,“二妹子演得很好,但你不要驕傲。”

下放到南通時,她聽說周恩來總理身體不好,很著急,就通過新華社的關係跟周總理聯繫上,說好下午四點去中南海見面,但當天總理有要事,要接見外賓,鄧穎超大姐告訴她,總理給她留了幾句話,“你當過兵,當過工人,熟悉工農兵的生活,就能更好地演好工農兵,只要你為人民服務,就會有更加光輝的前程,燦爛的未來。”

她一直記得這句話,有一次,她跟謝芳、楊在葆等老藝術家們一起,參加一個紀念“九一八”抗戰的演出,每個人都扮演一個角色,陶玉玲扮演一位要飯的老太太,提著籃子,拄著拐杖,她從臺上走過,嘴裡唱著“九一八,九一八”,還把拐杖不停捶地,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動作,臺上的觀眾掌聲如雷,這一刻,她領悟道,“對藝術懷有赤誠之心,才能真正打動觀眾。舞臺上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對於現在的年輕演員,她提醒,“要多學一點本領才是。”

戰勝三種癌症

熟悉的觀眾都知道,陶玉玲老師曾經患過三種癌症,但最後都有驚無險,痊癒了。現在她出門打車,司機們認出她來後,都會關切地問她,“陶老師,您的身體最近好嗎?”她非常感動得回答,“我很好!”有些司機會不收她的錢,但她在感謝之餘,會堅持把錢給司機,並順帶一句“不用找了”。在她眼中,演員“沒什麼了不起的”,“這個職業只是一種為人民服務的方式,“只是社會分工不同”。她覺得,演員通過演戲創造了新的形象,順帶著被觀眾記住了,但這是形象的功勞。

戰勝了三種癌症,陶玉玲一定有自己的康復秘訣。她透露,自己曾經吃過10年的中藥,現在不吃了,但是每天早上要打4套太極拳,三套太極劍,一共花一個小時時間。另外,她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在飲食上並沒有很刻意,此外,她就多參加社會活動。

她努力做到“德藝雙馨”這兩個字,“我在德上還可以,但在藝術上還不能做到多才多藝。”陶玉玲覺得自己在唱歌和跳舞方面並不是很出色,尤其是唱歌方面,她笑稱自己唱不好《九九豔陽天》這首歌,“如果能唱好,那該多好!”在琴棋書畫方面也是到了老年才開始學習,平常沒有活動安排的時候,她就在社區樓下的總政大院老年活動中心學畫畫,練書法。

不管如何,陶玉玲現在依然在發光發熱,與時俱進,“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擼起袖子加油幹!國家給了我這麼多機遇,我要認真對待,讓北京觀眾更加瞭解我。”

為此,她感到很遺憾,有點後悔當天沒有穿服裝去上節目,“我是八一廠的老演員,是軍人,雖然他們告訴我不必穿軍服,但我的心裡總覺得不合適。”

這次活動,也讓陶老師對三軍儀仗隊中的女兵們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她們都是大學生,碩士生。對於身高有很高的要求,每天的訓練都是腿上綁著沙袋走路的,非常辛苦。關鍵是,她們對於軍隊的知識非常豐富,對答如流,很了不起。” 當天陶玉玲也表演了節目,她看到一面牆上寫著一首詞,就抄了下來,並朗誦給現場的官兵們聽,“如果穿了軍裝去,就完美了。”她遺憾地說道。

在她看來,別人做活動邀請她,那是“別人給我機會!”她能去的一定去。現在在活動現場,她最常遇見的老朋友就是謝芳、張目夫婦,她們曾經在《幸運的人》和《明姑娘》兩部電影中有過合作。她謙稱自己是一個“沒什麼本事“”的人,14歲參軍,83歲了依然把自己當成一個兵,“處處受關懷和培養,心中只有兩個字:感恩。”陶玉玲強調,“雖然我現在退休了,但離而不休,觀眾還需要我,說明我還有用,我要為他們服務,站好生命的最後一班崗。”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陶玉玲最近已經接下來八一廠的一個電影角色,要在《一馬三司令》中扮演一位元老奶奶,需要三天的時間。

演了一輩子戲,最近她發現,很簡單的幾場戲,她卻感覺越來越難演了。雖然都是一些配角,但陶玉玲的眼中,“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她拿到劇本後,要對角色做大量的案頭工作,雖然只有兩天的戲,但她在家裡就要準備劇本,背臺詞,揣摩角色,要找出角色的規定情境,並找出角色的潛臺詞。“年紀大了,我的記性越來越差, 背臺詞要花很長的時間,很困難!”她女兒黃珊跟她開玩笑,“媽,你太認真了!”她回應,“我是太笨了,太老了!”

聊起“二妹子”這個角色,陶玉玲說,當時王蘋導演找她拍的《柳堡的故事》,參演的都是南京前線話劇團的演員們,這對於她是一種機遇。電影公映後,好評如潮。建國10周年的時候,她第一次見到了周恩來總理,總理說,“二妹子演得很好,但你不要驕傲。”

下放到南通時,她聽說周恩來總理身體不好,很著急,就通過新華社的關係跟周總理聯繫上,說好下午四點去中南海見面,但當天總理有要事,要接見外賓,鄧穎超大姐告訴她,總理給她留了幾句話,“你當過兵,當過工人,熟悉工農兵的生活,就能更好地演好工農兵,只要你為人民服務,就會有更加光輝的前程,燦爛的未來。”

她一直記得這句話,有一次,她跟謝芳、楊在葆等老藝術家們一起,參加一個紀念“九一八”抗戰的演出,每個人都扮演一個角色,陶玉玲扮演一位要飯的老太太,提著籃子,拄著拐杖,她從臺上走過,嘴裡唱著“九一八,九一八”,還把拐杖不停捶地,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動作,臺上的觀眾掌聲如雷,這一刻,她領悟道,“對藝術懷有赤誠之心,才能真正打動觀眾。舞臺上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對於現在的年輕演員,她提醒,“要多學一點本領才是。”

戰勝三種癌症

熟悉的觀眾都知道,陶玉玲老師曾經患過三種癌症,但最後都有驚無險,痊癒了。現在她出門打車,司機們認出她來後,都會關切地問她,“陶老師,您的身體最近好嗎?”她非常感動得回答,“我很好!”有些司機會不收她的錢,但她在感謝之餘,會堅持把錢給司機,並順帶一句“不用找了”。在她眼中,演員“沒什麼了不起的”,“這個職業只是一種為人民服務的方式,“只是社會分工不同”。她覺得,演員通過演戲創造了新的形象,順帶著被觀眾記住了,但這是形象的功勞。

戰勝了三種癌症,陶玉玲一定有自己的康復秘訣。她透露,自己曾經吃過10年的中藥,現在不吃了,但是每天早上要打4套太極拳,三套太極劍,一共花一個小時時間。另外,她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在飲食上並沒有很刻意,此外,她就多參加社會活動。

她努力做到“德藝雙馨”這兩個字,“我在德上還可以,但在藝術上還不能做到多才多藝。”陶玉玲覺得自己在唱歌和跳舞方面並不是很出色,尤其是唱歌方面,她笑稱自己唱不好《九九豔陽天》這首歌,“如果能唱好,那該多好!”在琴棋書畫方面也是到了老年才開始學習,平常沒有活動安排的時候,她就在社區樓下的總政大院老年活動中心學畫畫,練書法。

不管如何,陶玉玲現在依然在發光發熱,與時俱進,“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擼起袖子加油幹!國家給了我這麼多機遇,我要認真對待,讓北京觀眾更加瞭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