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來自基層的聲音|山東:裝配式建築推進綠色經濟發展

山東以政策扶持、標準先行,大力培育綠色建築和裝配式建築龍頭企業、示範基地,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記者在淄博市文昌嘉苑舊村改造專案現場看到,做為淄博市重點民生工程,改造專案將安置文昌湖區14個村近4000戶村民。與普通的專案不同,工程中99棟樓全部採用裝配式鋼結構建築體系。

淄博市文昌嘉苑舊村改造項目是淄博市第一個鋼結構住宅社區,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鋼結構住宅項目,把普通建築的混凝土框架結構替換成預製鋼結構,

現場裝配建設是其最大特點。

據淄博市文昌嘉苑舊村改造項目總指揮孫永偉介紹,鋼結構抗震性能好,比傳統的混凝土框架結構提高一個抗震等級。而且因為混凝土用的少,所以施工現場垃圾、粉塵、污染少。此外,施工速度快,整個工程約快五到六個月。

裝配式鋼結構建築把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然而之前這類建築模式在山東誕生了十多年,因為造價高、頻發品質問題,一直沒大有市場。

山東萊鋼建設淄博分公司副經理張琦說:“當時技術體系不成熟,比如鋼架和牆板、樓板連接的技術問題,老百姓回饋的牆板抗裂、隔音等問題沒有解決。”

以問題為導向,萊鋼與國內多家高校合作,研發了山東省首個“鋼結構裝配式建築體系”技術標準,

實現了全產業鏈協同,鋼材零部件能夠個性化訂制。

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學德說:“從原材料加工、焊接,一直到最後的施工、總承包、建築,一體化全部包含在萊鋼集團裡,進一步拉伸了產業鏈。”

近年來,山東出臺實施意見和扶持政策,列支省級資金26.5億元支持裝配式建築試點示範。目前建築面積接近3000萬平方米,有26個國家級產業基地,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有了規模化做支撐、有了標準化做先行,在抓傳統建築企業改造升級的同時,培育一些新裝配式建築產業的領軍企業。山東省提出的目標是比國家要求提前5年,也就是到2020年左右,讓裝配式建築比例達到30%。”山東省住建廳建築節能與科技處調研員劉春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