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跟著這些電影的腳步,探尋記憶的奧秘

“Remember me……”時下熱映電影《尋夢環遊記》結尾時分,Coco在歌聲中再次想起父親,

垂垂老矣的她仿佛回到童年時代和父親一起的那些短暫而美好的時光,因為她的“記起”,另一端的父親最終沒有真正“離去”……

這一幕,讓觀眾潸然淚下。這部皮克斯電影再次引發觀影熱潮,也再次引起我們對於記憶的談論——記憶,事實上是很多電影最樂衷的主題之一。它時而被“刪除”,時而被“植入”……那麼,你有沒有想過,當我們談論“記憶”時,我們究竟在談些什麼?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01

關注記憶: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尋夢環遊記》告訴我們,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遺忘才是。皮克斯用巔峰的想像與極致的浪漫,又為我們對“記憶”進行了無比動人的詮釋。

記憶主題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心頭好。之前的《頭腦特工隊》,就對我們如何“遺忘”的過程進行了生動的介紹:當Bing Bong消失在腦海中那片“垃圾場”時,相信很多人忍不住流下眼淚,默默回想起那些已被自己扔到腦後的歲月。

在專家看來,《尋夢環遊記》對於記憶的解釋是“感性”的,《頭腦特工隊》對於記憶的解釋則是“理性”的——符合大腦神經元“工作”特點。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李霞認為,《頭腦特工隊》中那些擬人化的想像,是建立在科學依據之上的。

“我們為什麼會有記憶?如何儲存記憶?大腦裡有無數的神經元日夜不停努力工作,就像《頭腦特工隊》裡那樣,它們像一個個小球,每個神經元都長了‘觸角’,向外延伸,四通八達,這叫‘神經突觸’,由此形成無數條通路,它們的作用是對外聯繫、溝通、轉運資訊。”李霞說,“這些神經纖維的運作,有它們的規則。對於日常接觸的事物,按照我們給出的指令,這些記憶會被分別安置在不同‘房間’——也就是神經元內;如果沒有給出指令,

大腦就會進行自動處理,把這些‘無用’資訊送到‘垃圾場’,讓它們很快消失——這些叫‘潛隱記憶’。”

瞭解這些知識後,就會明白一些記憶問題從何而來。“例如阿爾茲海默症,是因為神經元萎縮,‘房間’被毀了,裡面的‘東西’自然就沒有了。”李霞說,“再如,電影中常會出現‘失憶’,這也可以用科學解釋:可能是‘房間’被損毀,也可能是‘通路’被斷掉。如果是外部撞擊等造成的短暫失憶,可能是因為神經突觸受到損傷或損毀,‘通路’斷掉後,‘房間’成了孤島,裡面有記憶,但無法提取,因此受傷者無法認出自己的親人,但可以在之後不斷重建,神經細胞彼此援助,慢慢修好‘通路’,讓記憶重新走出‘房間’,也就是電影裡常出現的通過情境等強化刺激,讓病人恢復記憶。而另一種長久失憶,可能是由於整片‘房間’被損毀,就無法再重建記憶。”

為什麼我們對記憶的話題會越來越關注?這源於我們對於大腦的關注。隨著醫學不斷發展,技術不斷更新,我們對於自己身體的瞭解越來越多,但這就如同一個圓——圓的直徑越大,外延也就越廣,我們越來越發現對自身的認知太少,而我們的大腦,就是黑洞般的存在,或者如李霞所說:“如同一個浩瀚的宇宙,一個燦爛的星球。”

這讓人想起2014年大熱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所引用的詩句——“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在李霞看來,不斷有電影來解釋、訴說這些關於記憶的話題,是一件好事。“我們對於大腦的瞭解太少、認知太少,而我們如今的好奇與關注,其實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體現。”她說。

02

留住記憶:

“沒有選擇刻意忘記你,

是我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

不只是皮克斯動畫,講述記憶的電影從來都很多。除了記憶會消失之外,更有記憶被刪除與植入的想像。今年上映的電影《記憶大師》就是如此:未來,離婚雙方如果不願再記得對方,就可以到專門機構把跟對方的記憶完全刪除——出院後,你再也不認識曾經的愛人。反過來,電影還這樣設置:如果把一段本來與自己無關的愛情記憶植入大腦,你也會愛上一個陌生人——只因他(她)存在于這段植入的記憶中。

李霞認為,這並不是荒誕幻想,將來是有可能會成為現實的。1982年的經典科幻電影《銀翼殺手》與不久前上映的《銀翼殺手2049》也都講到這個問題:為什麼人工智慧以為自己是人?因為他們被植入了童年的記憶——如同製造人工器官那樣,記憶在未來也可以被“製造”。

製造記憶的“原料”是哪裡來的?依然來自曾經真實發生的那些記憶:與家人的歡聚,與朋友的旅行,與情侶的親密,甚至與寵物的玩耍,乃至一個木馬、一段音樂,之所以可以成為記憶,都是因為記取的當時,有著一種情緒感知:或是喜悅,或是悲傷,或是憤怒,或是孤獨。

這也正是《記憶大師》提到的刪除記憶的原因:不再愛這個人了,跟他(她)有關的記憶只能帶來痛苦的感受。“我們的記憶,總是帶著情緒感知——反過來,那些帶著情緒感知的記憶,可以更為持久地保留。”李霞說。

這在阿爾茲海默症患者中,就可以得到證明。我們不止一次看過這樣的新聞:患有多年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所有人都不認得了,卻只記得妻子;或者,老人已不認識任何人,包括妻子在內,但他記得妻子的名字,他每次呼喚的物件可能不同,但呼喚的名稱是同一個人。

“照顧我的人,是關心我的人——這是阿爾茲海默症病人的記憶,他們對於人與人的關係已完全不記得或非常混亂,但他們依然會有那份依戀的感覺。”李霞說,“我們可以形成共識:情緒感知,對於記憶至關重要”。

而情緒感知,不僅僅都是喜悅的、快樂的,也應包括悲傷的、憤怒的,它們往往會交織一體,從而加固記憶——這在《頭腦特工隊》也有解釋,當各種情緒的小球互相融合,成為一種絢麗的彩色,這樣的記憶也就變成更值得珍藏的回憶,正是這樣的記憶讓人不斷成長、完善自我。

跟《記憶大師》的主題非常相近的,是一部2004年就非常受歡迎的美國電影《暖暖內含光》,電影中的男女雙方也是因為感情破裂,想把他們之間的愛情記憶刪除,但在刪除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過往點點滴滴原來是如此美好、如此精彩,哪怕爭吵與分離,那些紛飛的眼淚與隨之而來的孤寂夜晚,如今回頭細想,也都深藏愛意——這樣的愛情,本就與人生密不可分,其中的哀傷與歡悅,早就慢慢融入記憶、血肉,不知不覺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正如電影裡那句感動無數人的話:“沒有選擇刻意忘記你,是我認為自己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

03

守護記憶:

“詩歌、浪漫、愛,

是我們生而為人的原因”

愛的感覺讓記憶存在,那麼,我們如何讓愛的感覺存在呢?或者說,在如今崇尚物質的社會,留住我們對於情感的記憶,是不是應成為更重要的事?

李霞說,記憶有雙重性質——情感性與物化性。情感性記憶,伴隨社會活動而來,包括愛情、親情、友情等;而物化性記憶,最典型的是對知識的記憶。理性的記憶確實很重要,但感性的記憶同樣不可或缺——尤其是在這個飛速向前的社會、不斷奔跑的時代。

“如果重來一次,你還會這樣選擇嗎?”這是不少經典電影的又一主題,它們是關於記憶的變奏曲——夢境與現實的交錯、倒置讓人清晰認識到,自己這一路走來,究竟得到了什麼,又錯過了什麼?

無論是全民狂歡的《大話西遊》還是小眾喜好的德國電影《疾走羅拉》,都在講述為愛狂奔至過去,一次次重來的熱切希望,只不過讓人始料未及的是,一次次回去的自我,其實本身也在逐漸改變——回去,也是向前的另一種形式。而《十二猴子》、《回到未來》等科幻電影,也同樣是通過一次次狂奔至未來,希望用未來的改變來完成當下(過去)的心願——事實上,最終他們都發現一切無法改變,歷史、時間,皆是如此,唯一改變的,只能是自己,以及自己的記憶。

這其實可以與《尋夢環遊記》互為參看:外在的不可抗力,讓人無助甚至絕望,但同時也何嘗不是讓人更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我們用什麼來守護那些獨一無二的情感記憶?

“藝術,就是為此而生的——不讓情感隔絕,不讓記憶冰冷。”李霞說。正如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裡的那句經典臺詞:“金融、工程、建築、計算,固然很重要,那是我們生存的條件;但詩歌、浪漫、愛,是我們生而為人的原因。”而2000年的中國臺灣電影《一一》裡對電影的作用下了定義:“電影的發明使我們的人生延長了3倍,因為我們在裡面獲得了至少2倍不同的人生經驗。”

是的,那些關於記憶的電影,讓我們思考記憶,嘗試探索裝載記憶的大腦,嘗試剖析搭建記憶的情感,更希望提醒我們自己,不要忘記記憶的最初目的與最終指向——人走了,記憶沒完,即使生命消逝,但人和人的記憶還會以不同的形式在這個世界上的某個角落留存下來。記憶的永生,這可能是生命的一種意義。

文/健康報特約記者 宋瓊芳

可能是因為神經突觸受到損傷或損毀,‘通路’斷掉後,‘房間’成了孤島,裡面有記憶,但無法提取,因此受傷者無法認出自己的親人,但可以在之後不斷重建,神經細胞彼此援助,慢慢修好‘通路’,讓記憶重新走出‘房間’,也就是電影裡常出現的通過情境等強化刺激,讓病人恢復記憶。而另一種長久失憶,可能是由於整片‘房間’被損毀,就無法再重建記憶。”

為什麼我們對記憶的話題會越來越關注?這源於我們對於大腦的關注。隨著醫學不斷發展,技術不斷更新,我們對於自己身體的瞭解越來越多,但這就如同一個圓——圓的直徑越大,外延也就越廣,我們越來越發現對自身的認知太少,而我們的大腦,就是黑洞般的存在,或者如李霞所說:“如同一個浩瀚的宇宙,一個燦爛的星球。”

這讓人想起2014年大熱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所引用的詩句——“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在李霞看來,不斷有電影來解釋、訴說這些關於記憶的話題,是一件好事。“我們對於大腦的瞭解太少、認知太少,而我們如今的好奇與關注,其實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體現。”她說。

02

留住記憶:

“沒有選擇刻意忘記你,

是我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

不只是皮克斯動畫,講述記憶的電影從來都很多。除了記憶會消失之外,更有記憶被刪除與植入的想像。今年上映的電影《記憶大師》就是如此:未來,離婚雙方如果不願再記得對方,就可以到專門機構把跟對方的記憶完全刪除——出院後,你再也不認識曾經的愛人。反過來,電影還這樣設置:如果把一段本來與自己無關的愛情記憶植入大腦,你也會愛上一個陌生人——只因他(她)存在于這段植入的記憶中。

李霞認為,這並不是荒誕幻想,將來是有可能會成為現實的。1982年的經典科幻電影《銀翼殺手》與不久前上映的《銀翼殺手2049》也都講到這個問題:為什麼人工智慧以為自己是人?因為他們被植入了童年的記憶——如同製造人工器官那樣,記憶在未來也可以被“製造”。

製造記憶的“原料”是哪裡來的?依然來自曾經真實發生的那些記憶:與家人的歡聚,與朋友的旅行,與情侶的親密,甚至與寵物的玩耍,乃至一個木馬、一段音樂,之所以可以成為記憶,都是因為記取的當時,有著一種情緒感知:或是喜悅,或是悲傷,或是憤怒,或是孤獨。

這也正是《記憶大師》提到的刪除記憶的原因:不再愛這個人了,跟他(她)有關的記憶只能帶來痛苦的感受。“我們的記憶,總是帶著情緒感知——反過來,那些帶著情緒感知的記憶,可以更為持久地保留。”李霞說。

這在阿爾茲海默症患者中,就可以得到證明。我們不止一次看過這樣的新聞:患有多年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所有人都不認得了,卻只記得妻子;或者,老人已不認識任何人,包括妻子在內,但他記得妻子的名字,他每次呼喚的物件可能不同,但呼喚的名稱是同一個人。

“照顧我的人,是關心我的人——這是阿爾茲海默症病人的記憶,他們對於人與人的關係已完全不記得或非常混亂,但他們依然會有那份依戀的感覺。”李霞說,“我們可以形成共識:情緒感知,對於記憶至關重要”。

而情緒感知,不僅僅都是喜悅的、快樂的,也應包括悲傷的、憤怒的,它們往往會交織一體,從而加固記憶——這在《頭腦特工隊》也有解釋,當各種情緒的小球互相融合,成為一種絢麗的彩色,這樣的記憶也就變成更值得珍藏的回憶,正是這樣的記憶讓人不斷成長、完善自我。

跟《記憶大師》的主題非常相近的,是一部2004年就非常受歡迎的美國電影《暖暖內含光》,電影中的男女雙方也是因為感情破裂,想把他們之間的愛情記憶刪除,但在刪除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過往點點滴滴原來是如此美好、如此精彩,哪怕爭吵與分離,那些紛飛的眼淚與隨之而來的孤寂夜晚,如今回頭細想,也都深藏愛意——這樣的愛情,本就與人生密不可分,其中的哀傷與歡悅,早就慢慢融入記憶、血肉,不知不覺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正如電影裡那句感動無數人的話:“沒有選擇刻意忘記你,是我認為自己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

03

守護記憶:

“詩歌、浪漫、愛,

是我們生而為人的原因”

愛的感覺讓記憶存在,那麼,我們如何讓愛的感覺存在呢?或者說,在如今崇尚物質的社會,留住我們對於情感的記憶,是不是應成為更重要的事?

李霞說,記憶有雙重性質——情感性與物化性。情感性記憶,伴隨社會活動而來,包括愛情、親情、友情等;而物化性記憶,最典型的是對知識的記憶。理性的記憶確實很重要,但感性的記憶同樣不可或缺——尤其是在這個飛速向前的社會、不斷奔跑的時代。

“如果重來一次,你還會這樣選擇嗎?”這是不少經典電影的又一主題,它們是關於記憶的變奏曲——夢境與現實的交錯、倒置讓人清晰認識到,自己這一路走來,究竟得到了什麼,又錯過了什麼?

無論是全民狂歡的《大話西遊》還是小眾喜好的德國電影《疾走羅拉》,都在講述為愛狂奔至過去,一次次重來的熱切希望,只不過讓人始料未及的是,一次次回去的自我,其實本身也在逐漸改變——回去,也是向前的另一種形式。而《十二猴子》、《回到未來》等科幻電影,也同樣是通過一次次狂奔至未來,希望用未來的改變來完成當下(過去)的心願——事實上,最終他們都發現一切無法改變,歷史、時間,皆是如此,唯一改變的,只能是自己,以及自己的記憶。

這其實可以與《尋夢環遊記》互為參看:外在的不可抗力,讓人無助甚至絕望,但同時也何嘗不是讓人更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我們用什麼來守護那些獨一無二的情感記憶?

“藝術,就是為此而生的——不讓情感隔絕,不讓記憶冰冷。”李霞說。正如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裡的那句經典臺詞:“金融、工程、建築、計算,固然很重要,那是我們生存的條件;但詩歌、浪漫、愛,是我們生而為人的原因。”而2000年的中國臺灣電影《一一》裡對電影的作用下了定義:“電影的發明使我們的人生延長了3倍,因為我們在裡面獲得了至少2倍不同的人生經驗。”

是的,那些關於記憶的電影,讓我們思考記憶,嘗試探索裝載記憶的大腦,嘗試剖析搭建記憶的情感,更希望提醒我們自己,不要忘記記憶的最初目的與最終指向——人走了,記憶沒完,即使生命消逝,但人和人的記憶還會以不同的形式在這個世界上的某個角落留存下來。記憶的永生,這可能是生命的一種意義。

文/健康報特約記者 宋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