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年終盤點丨新華網思客2017年最受讀者喜愛的30篇文章,快來選出你心目中的NO.1

發現思想力 成就影響力

關注

01

劉世錦:2018,這五個方面的改革關乎每個人的生活

12月16日,

“2017新華網思客年會”在海南召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在會上發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講。

劉世錦認為,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增長。從2016年開始,我認為中國經濟開始觸底,進入中速增長平臺。

02

鄭永年:十九大,中國共產黨重新界定自身現代性

社會主義不是靠“敲鑼打鼓”就能幹出來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層具有十分清醒的頭腦,在充分肯定自身所取得的成績基礎之上,直面挑戰並展望未來。

03

如何讓“走過的路寸草不生”?原來你是這樣的董明珠!

董明珠:一直以來,

我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極致,不好的地方一定要把它改變,所以我喜歡“寸草不生”這個標籤。

04

單霽翔如何讓600歲的故宮越變越時尚?

《思客講堂》“創新路·工匠心”系列第三期邀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擔任主講嘉賓。

在他眼裡,故宮裡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一磚一瓦都是活態的生命體。

思客君將單院長的主要觀點進行提煉,看單院長如何把更加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05

智庫聲音 | 周其仁:創新上下行

創新有兩條路線,從產品往上打,還是從原理往下打;盯住頂級享受,

還是致力於大眾富足?往未來看中國的創新,上行方興未艾,下行嶄露頭角,越來越有看頭。

06

喬良:我們要用非對稱、超限的方式來設計中國軍隊

新華網思客講堂“大國策”系列8月8日開講。首期嘉賓解放軍空軍少將、國防大學教授喬良,

詳解中國周邊形勢與未來戰爭的形態和趨勢。

作為我國前沿軍事理論家,他深刻分析了在21世紀的大時代背景下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07

朱雲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從“高速增長”到“高質發展”

12月16日,“2017 新華網思客年會”在海南召開。金融專業人士朱雲來在“十九大後的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專題環節中,發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講。

朱雲來指出我們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怎樣從經濟高速增長轉到高品質發展,因此需要提高資產的利用率。他認為,經過改革調整、末端核減後,經濟會重新回到一個比之前更高的發展軌道上去。

08

對於“未來金融”,原來他們這樣看

在3月26日的博鼇亞洲論壇上,新華網思客、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聯合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未來金融:創新驅動與風險防範”的思客會。

對於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改革與惠普經濟、住房的金融政策等話題,嘉賓展開了激烈辯論,現場氣氛熱烈,金句頻出,快來看看他們都說了什麼吧!

09

雄安新區刷屏了!“千年大計”為何選這裡?

雄安新區是“火候”到了、形勢到了之後,下出的一個承前啟後的佈局,是棋眼所在。

10

“最強大腦”預測人機大戰:勝柯潔易,贏皇馬難

思客在第三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上舉辦了一場“智慧製造與工業大資料思客會”,當這些“最強大腦”同台, 他們會如何圍觀新一輪的人機大戰?

11

李稻葵最新演講:中國經濟在新時代的三個特點

中國經濟在新時代的三個特點,即超大規模的實體經濟、要素相對成本的逆轉、國民需求的高端化和多元化。

12

錢穎一:如果僅靠死記硬背和大量做題,教育很可能被人工智慧拿下

6月9日,由國務院參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新華網思客共同主辦的《參事講堂》正式開講。

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教授錢穎一就人工智慧與教育改革相關問題發表觀點,他認為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迫切要求我們對現有的教育體制和方法進行改革。

13

林毅夫:挖掘中國經濟新動能,五大產業類型如何轉變?

8月11日,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做客“參事講堂”,發表題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的主旨演講,並與受邀學者、企業家等進行圓桌對話。

林毅夫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角度,把當下中國的產業分成五大類型:追趕型產業、領先型產業、轉陣類產業、彎道超車產業和戰略型產業,並就不同類型的產業分別給出具體可行的建議,助力中國企業抓住機遇,促進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

14

今年諾貝爾獎與你的關係:不要熬夜!送你一個全球公認最健康的作息時間表!

你知道諾貝爾獎金多少錢嗎?900 萬瑞典克朗,相當於 740 萬元人民幣!所以,以下是一組價值 740 萬元的建議:

該睡覺的時候就去睡覺,別磨磨唧唧

充分利用早上的時間學習和工作,因為此時效率最高

下午和傍晚時健身效果更好

最最重要的是:

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

15

鄭永年:我和別人眼中的鄭永年,可能是兩個人

“我不抽煙、不喝酒、不熬夜,也不愛旅遊,我在新加坡每天都按固定的時間生活,有點像部隊生活。”55歲的鄭永年腰杆筆挺,說一口帶有寧波腔的普通話,甚為健談。

16

逃回北上廣

誠如尼采所說,一個人若是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17

最近,黃奇帆談到一個經濟怪圈,他真正想說的卻意味深長

2012年,美國的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說了一個怪圈:一些發展中國家辛辛苦苦賺來的外匯自己不用,而是以低利息借給發達國家,發達國家拿了外匯在全球投資,取得了五到十倍的效益,這就是一個經濟怪圈。

18

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上了中國第三的學校才知道,讀書無用論都是騙人的!

學識影響眼界,眼界決定格局,而格局影響人一生。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這世界就是,一些人總在晝夜不停地努力,而另外一些人,起床就發現世界已經變了。

19

BBC分析了365個被機器淘汰的職業,這幾類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類技能要求,那麼,你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

社交能力、協商能力、以及人情練達的藝術

同情心,以及對他人真心實意的扶助和關切

創意和審美

20

論女神,我只服傅瑩!

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應邀出席第53屆慕尼克安全會議,並參加“東亞安全與朝核問題”分論壇的討論。從現場交鋒情況看來,傅瑩的戰鬥力,瞬間再次圈粉!

21

讀不讀大學的差距,悄然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什麼是教育回報率?教育回報率低,就不讀大學了嗎?讀完此文,相信會對你有所啟發。

22

量子思維,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管理範式

我們需要一個行之有效的範式,來瞭解我們在這世界上的存在範式,但危險在於,我們可能把自己困在範式之中。正如愛因斯坦說:“你不能用導致問題的思維再去解決這個問題”,要想改變遊戲規則,我們必須跳出我們熟悉的遊戲。

23

周其仁:辦事送錢送禮的最大代價,是腐蝕掉個人努力那股精神頭

反腐倡廉、廉潔的文化、風氣的正當良好,不單單是政治社會層面的因素,本身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長期健康發展經濟的一個支撐性的因素。

24

蔡昉:撥開迷霧,讀懂中國經濟

正如三角形是力學上最穩定的結構一樣,從供給側入手,正確選擇結構性改革方向和優先領域,分寸恰當並精准地推進這些改革,既可直接達到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目標,又有助於防範金融風險,實現經濟和金融穩定。

25

未來10年,最可能賺錢的16個新興產業

從發明蒸汽機、發電機到電腦,如今,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作為基礎設施,推動“萬物互聯”的時代已經到來。未來10年,又有哪些新產業值得我們期待?

26

陳錫文:中國如果不考慮農民的出路,關乎6億人口生存的問題就無法解決!

如果不考慮農民的出路,解決不了中國的農村問題,我國正在努力創造農民的第三就業空間。

27

馬雲投資1000億設立的“達摩院”究竟是什麼?

10月11日,馬雲在2017雲棲大會上宣佈成立“達摩院”,並且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1000億人民幣!“達摩院”是什麼?為什麼要成立“達摩院”?這次雲棲大會上,馬雲統統給了我們答案!

28

對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

曾經,我考北大,是為了摘掉三本的帽子,但如果僅僅滿足於這樣我就辜負了北大。

29

剛剛,國家公佈了一份重磅名單,這四大平臺入選,為什麼?

一日千里的科技,正在使一切堅固的,變成脆弱的;使一切巋然不動的,變成變動不居的。

30

新華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400+秒帶你穿越20年

每一個關鍵時刻,每一次重大事件,新華網從未缺席,總是第一時間發佈權威資訊,忠實記錄歷史瞬間。

數十億條新聞資訊,無數精彩瞬間,新華網鐫刻下歷史的印。

1997-2017,20年,新華網20歲了!

你好,20歲!你好,未來!

哪一篇你最喜歡?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發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講。

朱雲來指出我們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怎樣從經濟高速增長轉到高品質發展,因此需要提高資產的利用率。他認為,經過改革調整、末端核減後,經濟會重新回到一個比之前更高的發展軌道上去。

08

對於“未來金融”,原來他們這樣看

在3月26日的博鼇亞洲論壇上,新華網思客、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聯合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未來金融:創新驅動與風險防範”的思客會。

對於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改革與惠普經濟、住房的金融政策等話題,嘉賓展開了激烈辯論,現場氣氛熱烈,金句頻出,快來看看他們都說了什麼吧!

09

雄安新區刷屏了!“千年大計”為何選這裡?

雄安新區是“火候”到了、形勢到了之後,下出的一個承前啟後的佈局,是棋眼所在。

10

“最強大腦”預測人機大戰:勝柯潔易,贏皇馬難

思客在第三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上舉辦了一場“智慧製造與工業大資料思客會”,當這些“最強大腦”同台, 他們會如何圍觀新一輪的人機大戰?

11

李稻葵最新演講:中國經濟在新時代的三個特點

中國經濟在新時代的三個特點,即超大規模的實體經濟、要素相對成本的逆轉、國民需求的高端化和多元化。

12

錢穎一:如果僅靠死記硬背和大量做題,教育很可能被人工智慧拿下

6月9日,由國務院參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新華網思客共同主辦的《參事講堂》正式開講。

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教授錢穎一就人工智慧與教育改革相關問題發表觀點,他認為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迫切要求我們對現有的教育體制和方法進行改革。

13

林毅夫:挖掘中國經濟新動能,五大產業類型如何轉變?

8月11日,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做客“參事講堂”,發表題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的主旨演講,並與受邀學者、企業家等進行圓桌對話。

林毅夫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角度,把當下中國的產業分成五大類型:追趕型產業、領先型產業、轉陣類產業、彎道超車產業和戰略型產業,並就不同類型的產業分別給出具體可行的建議,助力中國企業抓住機遇,促進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

14

今年諾貝爾獎與你的關係:不要熬夜!送你一個全球公認最健康的作息時間表!

你知道諾貝爾獎金多少錢嗎?900 萬瑞典克朗,相當於 740 萬元人民幣!所以,以下是一組價值 740 萬元的建議:

該睡覺的時候就去睡覺,別磨磨唧唧

充分利用早上的時間學習和工作,因為此時效率最高

下午和傍晚時健身效果更好

最最重要的是:

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

15

鄭永年:我和別人眼中的鄭永年,可能是兩個人

“我不抽煙、不喝酒、不熬夜,也不愛旅遊,我在新加坡每天都按固定的時間生活,有點像部隊生活。”55歲的鄭永年腰杆筆挺,說一口帶有寧波腔的普通話,甚為健談。

16

逃回北上廣

誠如尼采所說,一個人若是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17

最近,黃奇帆談到一個經濟怪圈,他真正想說的卻意味深長

2012年,美國的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說了一個怪圈:一些發展中國家辛辛苦苦賺來的外匯自己不用,而是以低利息借給發達國家,發達國家拿了外匯在全球投資,取得了五到十倍的效益,這就是一個經濟怪圈。

18

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上了中國第三的學校才知道,讀書無用論都是騙人的!

學識影響眼界,眼界決定格局,而格局影響人一生。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這世界就是,一些人總在晝夜不停地努力,而另外一些人,起床就發現世界已經變了。

19

BBC分析了365個被機器淘汰的職業,這幾類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類技能要求,那麼,你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

社交能力、協商能力、以及人情練達的藝術

同情心,以及對他人真心實意的扶助和關切

創意和審美

20

論女神,我只服傅瑩!

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應邀出席第53屆慕尼克安全會議,並參加“東亞安全與朝核問題”分論壇的討論。從現場交鋒情況看來,傅瑩的戰鬥力,瞬間再次圈粉!

21

讀不讀大學的差距,悄然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什麼是教育回報率?教育回報率低,就不讀大學了嗎?讀完此文,相信會對你有所啟發。

22

量子思維,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管理範式

我們需要一個行之有效的範式,來瞭解我們在這世界上的存在範式,但危險在於,我們可能把自己困在範式之中。正如愛因斯坦說:“你不能用導致問題的思維再去解決這個問題”,要想改變遊戲規則,我們必須跳出我們熟悉的遊戲。

23

周其仁:辦事送錢送禮的最大代價,是腐蝕掉個人努力那股精神頭

反腐倡廉、廉潔的文化、風氣的正當良好,不單單是政治社會層面的因素,本身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長期健康發展經濟的一個支撐性的因素。

24

蔡昉:撥開迷霧,讀懂中國經濟

正如三角形是力學上最穩定的結構一樣,從供給側入手,正確選擇結構性改革方向和優先領域,分寸恰當並精准地推進這些改革,既可直接達到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目標,又有助於防範金融風險,實現經濟和金融穩定。

25

未來10年,最可能賺錢的16個新興產業

從發明蒸汽機、發電機到電腦,如今,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作為基礎設施,推動“萬物互聯”的時代已經到來。未來10年,又有哪些新產業值得我們期待?

26

陳錫文:中國如果不考慮農民的出路,關乎6億人口生存的問題就無法解決!

如果不考慮農民的出路,解決不了中國的農村問題,我國正在努力創造農民的第三就業空間。

27

馬雲投資1000億設立的“達摩院”究竟是什麼?

10月11日,馬雲在2017雲棲大會上宣佈成立“達摩院”,並且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1000億人民幣!“達摩院”是什麼?為什麼要成立“達摩院”?這次雲棲大會上,馬雲統統給了我們答案!

28

對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

曾經,我考北大,是為了摘掉三本的帽子,但如果僅僅滿足於這樣我就辜負了北大。

29

剛剛,國家公佈了一份重磅名單,這四大平臺入選,為什麼?

一日千里的科技,正在使一切堅固的,變成脆弱的;使一切巋然不動的,變成變動不居的。

30

新華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400+秒帶你穿越20年

每一個關鍵時刻,每一次重大事件,新華網從未缺席,總是第一時間發佈權威資訊,忠實記錄歷史瞬間。

數十億條新聞資訊,無數精彩瞬間,新華網鐫刻下歷史的印。

1997-2017,20年,新華網20歲了!

你好,20歲!你好,未來!

哪一篇你最喜歡?歡迎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