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悼念!梅豔芳去世14周年,她的內衣曾成了歌迷的痛楚

12月30日,對於普通人而言,只是一年的倒數第二天,也是元旦之前的最後一個週六。但今天並不是一個普通的日子,2003年的12月30日,著名的歌手梅豔芳女士因為罹患癌症,離開了人世。

梅豔芳生前的成績無需贅言,她的去世,對於歌壇是莫大的傷悲和損失。然而,更令人悲傷的是,梅豔芳去世後,她的私人物品均被拍賣,甚至包括內衣,引發巨大爭議。

據媒體報導,2015年12月10日下午6時至12月22日,將有合共3000多件梅豔芳個人物品在網上拍賣,亦是梅豔芳個人物品的最後一次拍賣會。

拍品包括梅豔芳的個人服飾、手袋、鞋履、珠寶、唱片、相片、內衣等,起步價港幣100-10000元不等。內衣參與拍賣,引發不少爭議。梅豔芳的徒弟譚耀文怒斥:無良,反對!

梅豔芳是德藝雙馨的藝人,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很高。她不幸去世後,

她的個人物品自然有一定的關注度。拍賣她的個人物品,也算是對她的一種紀念和告慰。人們參與,是對她人生的一種認可。本應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但相關方面卻公開提到內衣,這就讓事情變味了。坦白地說,這是在炒作、博眼球。

眾所周知,內衣是極其私密的個人物品,

穿過的內衣,不宜拿到公共場合展示討論,甚至拍賣。既然要拍賣,物品就得有一定的幾年價值,相對而言,內衣既無收藏價值,也無紀念價值。現在如此高調地拿來拍賣,意欲何為?

既然拍賣,就會出現價格的高低問題,對於一件內衣而言,

眾人公開出價,是否是一種諷刺?作為遺物,可以轉交,也可以轉讓。簡單的內衣,對於逝者的親朋而言,有追思價值。但這僅限於紀念意義。拍賣是為了紀念嗎?恐怕另有所圖吧!

藝人的價值,在於社會效應。對於其公司而言,能夠充分利用藝人創造價值的時候,

一般都不會含糊。然而,當藝人離去之後,其實際價值就會歸零。還能繼續利用的,是他們的口碑,和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拍賣梅豔芳的遺物,說得好聽點,是為了追思。說得難聽點,就是利用梅豔芳的社會影響力為公司創造收益,榨取她僅有的剩餘價值。

這樣的事,只會招來更多的責駡。如今,梅豔芳的歌聲仍在影響著更多人,但這件事仍是歌迷心中難以割捨的痛苦。

這樣的事,只會招來更多的責駡。如今,梅豔芳的歌聲仍在影響著更多人,但這件事仍是歌迷心中難以割捨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