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賈雨村——天下第一奸人

《紅樓夢》第四回算不上全書總綱,不過是為接引寶釵而設置的“閒筆”,但卻成功地塑造了賈雨村這一昏官的形象,其諷刺批判意義也不容小視。

截取來看,第四回“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堪稱官場小說的典範,即使今天的官場小說和作文教學,亦可從中獲取寫作經驗。

賈雨村這一形象,用脂硯齋的話說就是“奸人”。

“奸人”一詞在第四回的批語中出現過多次,可見脂硯齋對之是如何的憎惡!

但憎惡歸憎惡,曹雪芹在塑造這一形象的時候,卻沒有將其簡單化,臉譜化,而是入情入理,委婉曲折,值得再三品咂。

比如寫賈雨村的笑,就富於變化,內涵豐富。

這一節寫雨村之笑凡四次,

每次有每次的內容,每次都深刻地把握了雨村的心理性格,與後四十回續書中的笑不可同日而語。後四十回高鶚也經常寫到人物的笑,但笑得機械,笑得蒼白,為笑而笑,沒有人物之魂,徒有其笑,笑得令人生厭。

賈雨村的第一笑

這一笑是雨村得知門子就是當年葫蘆廟裡的小沙彌,

“便忙攜手笑道:‘原來是故人。’”不僅笑,還要趕忙攜手,一派虛情假意。稱門子為“故人”,連脂硯齋都說是“妙稱”,“全是假態”。

但雨村為何要對當日一個小沙彌如此作態?無他,是這個小沙彌知道他當日“貧賤時事來”。貧賤時究竟有何見不得人之事?

曹雪芹沒有交代,但推想其為人,一定光彩不到哪裡,並不是因為愛面子,擔心沙彌揭穿他的老底,讓他在官場掉價。

這就是賈雨村的為人,所以後來他雖然按照門子的計策斷案,但終究尋了個不是,將門子“遠遠的充發了才罷”。此亦可見雨村的陰險。

賈雨村的第二笑

第二笑是緊承第一笑而來的。雨村稱門子為“故人”,並令其坐著說話,“這門子不敢坐,雨村笑道:‘“貧賤之交,不可忘也。此系私室,但坐無妨。’”這一笑與前一笑有相同的內涵,也有所區別。

其實門子並不怯雨村,甚至在雨村跟前不無倨傲,他不僅敢於使眼色制止雨村發簽拿人,對雨村說話甚至語涉譏諷。

比如當雨村想不起他是誰時,他笑道:“貴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不記得葫蘆廟裡之事麼?”多麼直白,而且說不上尊重,更談不上畏怯。面對這樣一個故舊,賈雨村又能如何?他得裝出一副大度之態,拉近與門子的距離,以顯示自己的胸懷。

而且這一笑也是在警告門子,不能僭越了尊卑禮數。門子狂傲,終究自食其果。

賈雨村的第三笑

第三笑是雨村得知薛蟠打死馮淵的始末根由,並“護官符”之後,“雨村聽如此說,便笑問門子道:‘如你這樣說來,卻怎麼了結此案?你大約也深知這兇犯躲的方向了。’”雨村這一笑,笑得頗為尷尬勉強。

因為作為應天府的頭號長官,偏要問計於一個門子,面子往哪裡擱?但不如此,雨村一時也想不出妥當的辦法。

四大家族既然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自己又沾了榮國府賈政的光,如何敢真的捉拿兇犯,依法懲處?他還要不要自己頭上的烏紗帽?要不要自己的小命?

雨村自然是個聰明人,知道要徇私枉法,但具體操作上一時沒有主意,只能問計於門子,因為門子顯然成竹在胸。

所以雨村這一笑,權當掩飾,也是故作輕鬆,當這問計是一個玩笑。老爺自有老爺的辦法,隨口問一下,不能助長了門子的氣焰。這也是賈雨村的城府和狡猾。

賈雨村的第四笑

第四笑是門子貢獻了計策之後,“雨村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或可壓服口聲也罷了。’”

其實門子的計策沒有什麼不妥,既要徇私枉法,就沒有什麼更高明的方法,賈雨村並不是初涉官場,豈有不懂之理?他之所以要說“不妥,不妥”,無非是覺得太過露骨,壓服不了聲口。

而之所以要笑著否定,大約有點自嘲之意吧?也是不願意在門子跟前公開採納他的意見,那樣未免顯得自己太無能。所以這笑也是意味深長的。

賈雨村是個昏官,“奸人”,但這個昏和奸卻並沒有寫在臉上,而是深藏在骨子裡。

曹雪芹深刻把握住了這個形象,所以能在一言一笑中活畫出靈魂。

加之曹雪芹惜墨如金,雖然僅僅一個笑字,看似簡單,卻傳神寫照,勝過長篇大論的分析描寫。

正如本節的開頭,雨村聽了打死人命卻不能緝拿兇犯,來了句粗口:“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

可一番折騰後,終究胡亂地了結了此案,然後急忙修書給賈政邀功,幹了一件徹頭徹尾的“放屁的事”,罵人成了自罵。

曹雪芹其實非常“惡毒”。

比如當雨村想不起他是誰時,他笑道:“貴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不記得葫蘆廟裡之事麼?”多麼直白,而且說不上尊重,更談不上畏怯。面對這樣一個故舊,賈雨村又能如何?他得裝出一副大度之態,拉近與門子的距離,以顯示自己的胸懷。

而且這一笑也是在警告門子,不能僭越了尊卑禮數。門子狂傲,終究自食其果。

賈雨村的第三笑

第三笑是雨村得知薛蟠打死馮淵的始末根由,並“護官符”之後,“雨村聽如此說,便笑問門子道:‘如你這樣說來,卻怎麼了結此案?你大約也深知這兇犯躲的方向了。’”雨村這一笑,笑得頗為尷尬勉強。

因為作為應天府的頭號長官,偏要問計於一個門子,面子往哪裡擱?但不如此,雨村一時也想不出妥當的辦法。

四大家族既然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自己又沾了榮國府賈政的光,如何敢真的捉拿兇犯,依法懲處?他還要不要自己頭上的烏紗帽?要不要自己的小命?

雨村自然是個聰明人,知道要徇私枉法,但具體操作上一時沒有主意,只能問計於門子,因為門子顯然成竹在胸。

所以雨村這一笑,權當掩飾,也是故作輕鬆,當這問計是一個玩笑。老爺自有老爺的辦法,隨口問一下,不能助長了門子的氣焰。這也是賈雨村的城府和狡猾。

賈雨村的第四笑

第四笑是門子貢獻了計策之後,“雨村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或可壓服口聲也罷了。’”

其實門子的計策沒有什麼不妥,既要徇私枉法,就沒有什麼更高明的方法,賈雨村並不是初涉官場,豈有不懂之理?他之所以要說“不妥,不妥”,無非是覺得太過露骨,壓服不了聲口。

而之所以要笑著否定,大約有點自嘲之意吧?也是不願意在門子跟前公開採納他的意見,那樣未免顯得自己太無能。所以這笑也是意味深長的。

賈雨村是個昏官,“奸人”,但這個昏和奸卻並沒有寫在臉上,而是深藏在骨子裡。

曹雪芹深刻把握住了這個形象,所以能在一言一笑中活畫出靈魂。

加之曹雪芹惜墨如金,雖然僅僅一個笑字,看似簡單,卻傳神寫照,勝過長篇大論的分析描寫。

正如本節的開頭,雨村聽了打死人命卻不能緝拿兇犯,來了句粗口:“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

可一番折騰後,終究胡亂地了結了此案,然後急忙修書給賈政邀功,幹了一件徹頭徹尾的“放屁的事”,罵人成了自罵。

曹雪芹其實非常“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