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嫁不出去”到“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商界女強人”,為什麼是她?

文/思小妞

百事可樂我們都很熟悉,現在應該沒有地球人不知道這款碳酸飲料。

可你知道麼,這個在世界500強排名70位、年收入約4382億元人民幣、業務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擁有26萬員工的美國公司掌門人卻是一位土生土長、沒有顯赫家庭背景的印度女性。

她不僅僅是一個公司的CEO,在全球商業領域她的地位都不容小覷。

2006年,她被美國《財富》雜誌評為“美國商界女強人50強”第一名,《華爾街日報》“全球最值得關注的50位商界女性”第二名;

2009年9月,

在《財富》雜誌網路版“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商界女強人50強”的評選中,她名列榜首;

2016年,已經年過六旬的她在“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女性”榜單上位列第二;

她也是《財富》雜誌評選的25位世界最具影響力商界領袖名單裡的唯一一位女性。

她的排名超越了以“鐵娘子”著稱的Facebook COO 雪麗·桑德伯格、前雅虎CEO 瑪麗莎·梅耶爾等人。在幾乎被黃頭髮、白皮膚“統治”的美國商界女高管中,她焦糖色的皮膚顯得格外突出。

這個人就是百事可樂首位女CEO英德拉·努伊。

23年前,沒有人會想到一位入職百事可樂的異國、女員工會成為這個商業帝國的掌舵人。從1994年加入百事公司到2006年升任公司董事長及CEO,努伊告訴我們,女性想做自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但絕對值得為之奮鬥。

作為一名印度女性,這個世界沒有給她們過多選擇的機會。她們美麗、溫順,很多女孩終此一生的大事就是找個與自己種姓相等的家族嫁人,然後好好服務于她的丈夫和孩子們。

努伊的人生道路也該是如此。不過,她運氣不錯,生到了一個知識份子家庭。

努伊的祖父是退休的法官,父親是會計師,母親是家庭主婦,整個家庭思想相對開明,但這種開明也是有限的。父母允許努伊接受了高等教育,她在印度讀完大學後,父母希望她應該和其他受過高等教育的印度女性一樣,“老老實實地待在印度,然後結婚生子。”但工作不久的努伊卻提出要去美國深造。

父母覺得她“發瘋了”,40年前在印度很少有女性走出家庭,而在努伊的家鄉根本就沒有人像她這樣遠赴大洋彼岸求學、追求“美國夢”,

這意味著她會失去結婚的機會,可能孤老一生。周圍的朋友也都勸說她不要去美國,否則回來沒人願意娶她,可努伊卻說:“那我就留在美國好了,我只要做我自己!”

於是1978年,23歲的努伊揣著耶魯大學MBA的錄取和獎學金,來到美國開始自己人生的探險。

40年過去了,她不僅成為全球著名公司的CEO,還擁有了自己幸福家庭和兩個可愛的女兒。可在成功和幸福背後,作為一名異國女性,她走得頗為艱難。

這種艱難首先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在印度,男主外、女主內、男尊女卑的思想很正常,而她開明的母親也沒能衝破這一束縛。

努伊曾在接受採訪時講了當她被告知成為百事集團CEO當天發生的一個故事,她回到家想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母親,還沒開口媽媽卻說:“去給我買點牛奶來。”努伊說:“我現在不給你買牛奶,因為我要告訴你個好消息。”她的媽媽說:“那也要等你給我買了牛奶再說。”努伊說:“你也可以讓我丈夫幫忙買,為什麼一定要等我?”努伊的媽媽回復:“這些天他看起來很累。”

總之,最後還是努伊買了牛奶。然後媽媽說:“我從你的表情和舉動知道你今天有好事情要宣佈,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無論你在工作上取得多大的成就,請把自己的王冠留在車庫裡,然後以女兒、妻子和母親的身份走進這個家。”

對於努伊一個生長在印度的女性來說,無論你的事業多成功、高居怎樣的職位,大概只能排在家庭和丈夫之後。任何一個想要“做自己”的女性都免不了要在這些身份中切換,盡可能去尋找平衡。而聰明的努伊似乎並不想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幾近完美、無往不利的女性。

她坦言,“我們看上去都是體面合格的父母,但如果你問我們的女兒,我卻不知道,她們會不會評價我是個好媽媽。”努伊說自己曾錯過了女兒的很多次校園活動,“女性領導者無法擁有一切,所以很多事情,我們註定只能搞砸。”

除此了原生家庭的影響外,作為百事集團首位境外女CEO,她得夠“狠”,才能贏得大家的認可和尊重。

現在大家熟悉的肯德基和必勝客原本也是百事集團的,努伊在1997年剝離了這些餐飲業務,使得餐飲和碳酸飲料分了家。努伊仔細研究了公司的產品組合,思考公司的定位是否適合20年後的發展。分析後,她發現“餐館可能並不適合百事公司,而小食品和飲料比較適合百事公司”。

所以,她頂著巨大的壓力和質疑向管理層彙報了意見,大膽提出:“我們百事公司應該甩掉這種苦苦經營的連鎖餐廳業務!”管理層一片譁然,公司很多中高級管理層以及當時的CEO羅傑·恩裡科都堅決反對。換作普通員工在遭到反對後多半也會就此作罷了。但努伊並沒有放棄,無論大小會議,努伊都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陳述自己的建議。

最後,公司管理層終於被說服,保留碳酸飲料以及休閒食品,把必勝客、肯德基,以及塔克鐘墨西哥餐廳這三家速食連鎖品牌從公司分離出去,成立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這就是今天的百勝餐飲集團。而努伊也獲得了“你這個女人啊,就像一條咬著骨頭的狗一樣固執!”這個評價。

努伊不僅在公司戰略層面夠狠,對待自己也是毫不心慈手軟。

她是有名的工作狂,連耶誕節也不放過,吃住都在公司研究業務。甚至在淩晨四點,員工還會收到她發的郵件。2015年,努伊受邀在清華大學做演講,她曾講述過一件往事,再次證明這個女人的狠勁兒。

在擔任百事公司CFO期間,公司進行了一次SAP軟體系統的升級,這項工程對運營至關重要,且耗資巨大。當專案撥款方案放在她的辦公桌上時,已經有29位高管都審批通過簽了字。但努伊看過後產生了幾處疑問,於是直接打給了上一位簽字的領導,那個人答不上來他的問題。努伊問他:“那你為什麼簽了字?”這位高管坦言因為他相信在他之前簽字的那個人一定知道問題的答案。於是,努伊又打給了上一個高管,結果一樣,這位高管也答不上來。

最後努伊聯繫了當地的一名大學教授,請他寄來了一摞關於IT系統的教材,她在辦公室裡研究了幾天幾夜,瞭解了全部的細節並確信批准這項工程是正確的,她才放心簽下自己的名字。

英國作家撒母耳·詹森曾說過:“勇氣是最偉大的美德,缺少勇氣,其他品質都無從談起。”

努伊“狠”的背後是巨大的勇氣在做支撐。

對於努伊來說,原生家庭和跨國界領導都不是最難的,可以從中做出選擇或折中,最為艱難的是,“百事”這個品牌和她個人的健康觀念有著巨大的衝突。

很多人對可樂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真的很好喝、喝起來很爽,恨的是可樂的確對我們的健康有不良影響。肥胖、骨質疏鬆,很多慢性病都和它有一定關係。所以,它才被冠以“垃圾食品”的稱號。

就連身為自家掌門人的努伊曾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已經成年的女兒們可以喝可口可樂嗎?她斬釘截鐵地說,“絕對、百分之百不行。而且她們也不會買可口可樂。她們的品味好極了。”而且努伊是位素食主義者,對於健康容不得一點馬虎。

但她卻硬是把百事可樂與健康聯繫在一起,為百事可樂樹立了非常良好的品牌形象。

她收購了純果樂、並購了桂格麥片,這兩樣產品都以健康營養享譽美國;她降低了旗下樂事薯片的含鹽量,使一袋樂事薯片比一片面包含鹽量要低;此外,她還富有遠見地提出了“目的性績效”這個經營方針,讓百事廣泛參與到水、能源和包裝的環保事業中。

這些富有遠見的“大手筆”使得在努伊成為CEO後的三年裡,百事集團的銷售收入上漲了17%,運營利潤上漲了17億美元,股價翻倍。

當年還在印度上學的努伊曾說過:“如果沒有拿到滿分,就等於不及格”;加入百事集團後,她也看到了即便是在發達的美國,女性職位升遷的“玻璃天花板”依舊存在,於是努伊說:“我相信確實存在著一個玻璃天花板,但是它既透明又脆弱,我們可以打破它。”

後來,成為CEO,她被問過最多的問題之一是“你是如何成為百事集團CEO的?”努伊回答,“我甚至都不能想像我有哪一天夜裡會睡得很沉,我一直在思考……”

從23歲那個沒有“靠山”、走出印度差點“嫁不出”的女生到現在63歲“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商界女強人”,努伊這位經典勵志傳奇告訴所有女性,我們可以做自己,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這一路當然艱難萬分,但值得為之拼搏。

End.

思小妞 座標美國 “輕職場”概念創始人 多家媒體專欄作者 職業撰稿人

微信公眾號:思小妞的犄角旮旯/sixiaoniu523

可在成功和幸福背後,作為一名異國女性,她走得頗為艱難。

這種艱難首先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在印度,男主外、女主內、男尊女卑的思想很正常,而她開明的母親也沒能衝破這一束縛。

努伊曾在接受採訪時講了當她被告知成為百事集團CEO當天發生的一個故事,她回到家想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母親,還沒開口媽媽卻說:“去給我買點牛奶來。”努伊說:“我現在不給你買牛奶,因為我要告訴你個好消息。”她的媽媽說:“那也要等你給我買了牛奶再說。”努伊說:“你也可以讓我丈夫幫忙買,為什麼一定要等我?”努伊的媽媽回復:“這些天他看起來很累。”

總之,最後還是努伊買了牛奶。然後媽媽說:“我從你的表情和舉動知道你今天有好事情要宣佈,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無論你在工作上取得多大的成就,請把自己的王冠留在車庫裡,然後以女兒、妻子和母親的身份走進這個家。”

對於努伊一個生長在印度的女性來說,無論你的事業多成功、高居怎樣的職位,大概只能排在家庭和丈夫之後。任何一個想要“做自己”的女性都免不了要在這些身份中切換,盡可能去尋找平衡。而聰明的努伊似乎並不想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幾近完美、無往不利的女性。

她坦言,“我們看上去都是體面合格的父母,但如果你問我們的女兒,我卻不知道,她們會不會評價我是個好媽媽。”努伊說自己曾錯過了女兒的很多次校園活動,“女性領導者無法擁有一切,所以很多事情,我們註定只能搞砸。”

除此了原生家庭的影響外,作為百事集團首位境外女CEO,她得夠“狠”,才能贏得大家的認可和尊重。

現在大家熟悉的肯德基和必勝客原本也是百事集團的,努伊在1997年剝離了這些餐飲業務,使得餐飲和碳酸飲料分了家。努伊仔細研究了公司的產品組合,思考公司的定位是否適合20年後的發展。分析後,她發現“餐館可能並不適合百事公司,而小食品和飲料比較適合百事公司”。

所以,她頂著巨大的壓力和質疑向管理層彙報了意見,大膽提出:“我們百事公司應該甩掉這種苦苦經營的連鎖餐廳業務!”管理層一片譁然,公司很多中高級管理層以及當時的CEO羅傑·恩裡科都堅決反對。換作普通員工在遭到反對後多半也會就此作罷了。但努伊並沒有放棄,無論大小會議,努伊都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陳述自己的建議。

最後,公司管理層終於被說服,保留碳酸飲料以及休閒食品,把必勝客、肯德基,以及塔克鐘墨西哥餐廳這三家速食連鎖品牌從公司分離出去,成立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這就是今天的百勝餐飲集團。而努伊也獲得了“你這個女人啊,就像一條咬著骨頭的狗一樣固執!”這個評價。

努伊不僅在公司戰略層面夠狠,對待自己也是毫不心慈手軟。

她是有名的工作狂,連耶誕節也不放過,吃住都在公司研究業務。甚至在淩晨四點,員工還會收到她發的郵件。2015年,努伊受邀在清華大學做演講,她曾講述過一件往事,再次證明這個女人的狠勁兒。

在擔任百事公司CFO期間,公司進行了一次SAP軟體系統的升級,這項工程對運營至關重要,且耗資巨大。當專案撥款方案放在她的辦公桌上時,已經有29位高管都審批通過簽了字。但努伊看過後產生了幾處疑問,於是直接打給了上一位簽字的領導,那個人答不上來他的問題。努伊問他:“那你為什麼簽了字?”這位高管坦言因為他相信在他之前簽字的那個人一定知道問題的答案。於是,努伊又打給了上一個高管,結果一樣,這位高管也答不上來。

最後努伊聯繫了當地的一名大學教授,請他寄來了一摞關於IT系統的教材,她在辦公室裡研究了幾天幾夜,瞭解了全部的細節並確信批准這項工程是正確的,她才放心簽下自己的名字。

英國作家撒母耳·詹森曾說過:“勇氣是最偉大的美德,缺少勇氣,其他品質都無從談起。”

努伊“狠”的背後是巨大的勇氣在做支撐。

對於努伊來說,原生家庭和跨國界領導都不是最難的,可以從中做出選擇或折中,最為艱難的是,“百事”這個品牌和她個人的健康觀念有著巨大的衝突。

很多人對可樂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真的很好喝、喝起來很爽,恨的是可樂的確對我們的健康有不良影響。肥胖、骨質疏鬆,很多慢性病都和它有一定關係。所以,它才被冠以“垃圾食品”的稱號。

就連身為自家掌門人的努伊曾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已經成年的女兒們可以喝可口可樂嗎?她斬釘截鐵地說,“絕對、百分之百不行。而且她們也不會買可口可樂。她們的品味好極了。”而且努伊是位素食主義者,對於健康容不得一點馬虎。

但她卻硬是把百事可樂與健康聯繫在一起,為百事可樂樹立了非常良好的品牌形象。

她收購了純果樂、並購了桂格麥片,這兩樣產品都以健康營養享譽美國;她降低了旗下樂事薯片的含鹽量,使一袋樂事薯片比一片面包含鹽量要低;此外,她還富有遠見地提出了“目的性績效”這個經營方針,讓百事廣泛參與到水、能源和包裝的環保事業中。

這些富有遠見的“大手筆”使得在努伊成為CEO後的三年裡,百事集團的銷售收入上漲了17%,運營利潤上漲了17億美元,股價翻倍。

當年還在印度上學的努伊曾說過:“如果沒有拿到滿分,就等於不及格”;加入百事集團後,她也看到了即便是在發達的美國,女性職位升遷的“玻璃天花板”依舊存在,於是努伊說:“我相信確實存在著一個玻璃天花板,但是它既透明又脆弱,我們可以打破它。”

後來,成為CEO,她被問過最多的問題之一是“你是如何成為百事集團CEO的?”努伊回答,“我甚至都不能想像我有哪一天夜裡會睡得很沉,我一直在思考……”

從23歲那個沒有“靠山”、走出印度差點“嫁不出”的女生到現在63歲“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商界女強人”,努伊這位經典勵志傳奇告訴所有女性,我們可以做自己,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這一路當然艱難萬分,但值得為之拼搏。

End.

思小妞 座標美國 “輕職場”概念創始人 多家媒體專欄作者 職業撰稿人

微信公眾號:思小妞的犄角旮旯/sixiaoniu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