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視頻|5歲背包客將挑戰穿越羅布泊 “虎爸式教育”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核心提示:2016年6月,江西的一位年輕父親潘先生,帶著自己年僅4歲的女兒雯雯途徑成都,徒步挑戰了川藏線,一時間小雯雯被網友們稱為是“中國年齡最小的背包客”。有不少網友將潘先生稱為是新一代虎爸。

半年多時間過去了,目前瞭解到,潘先生又帶著女兒雯雯來到成都,這次他們將前往老撾,穿越原始森林。九月,他將帶著孩子穿越新疆的“死亡之海”羅布泊。

2016年6月,江西的一位年輕父親潘先生,帶著自己年僅4歲的女兒雯雯途徑成都,徒步挑戰了川藏線,一時間小雯雯被網友們稱為是“中國年齡最小的背包客”。有不少網友將潘先生稱為是新一代虎爸。

半年多時間過去了,目前瞭解到,潘先生又帶著女兒雯雯來到成都,這次他們將前往老撾,穿越原始森林。九月,他將帶著孩子穿越新疆的“死亡之海”羅布泊。

記者在成都春熙路附近的一家青年旅舍裡見到了潘先生一家。皮膚黝黑的老潘,叫潘土豐,江西人。去年老潘在網上著實火了一把,他被眾多網友稱為是“中國新一代虎爸”。這個外號的由來,是因為去年六月,他居然帶著年僅四歲的女兒雯雯,

徒步穿越了川藏線。

潘土豐:“光學課本的知識是不夠的,很多孩子其實很厭學,我們希望孩子在玩耍中學習”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是老潘的教育觀點,他告訴記者,女兒雯雯經過了去年一年的徒步歷練後,各方面都有成長。


父親:“遇困難不會哭哭啼啼,主動將路上垃圾放進垃圾箱,有環保意識。”

母親:“身體變好了,在實踐中,學會了幫助別人,回家都幫我做家務。”
已經五歲的雯雯穿了件白色t恤正和媽媽在下棋。老潘說,帶雯雯徒步是他們夫妻的共同決定。去年7月底,他們一家比計畫提前半個月完成了川藏線之旅,到達拉薩後,他和妻子臨時起意,決定去尼泊爾徒步。在尼泊爾,雯雯徒步穿越了喜馬拉雅。



父親:“體驗了滑翔傘。其他小孩都是從書本上、電視上看過喜馬拉雅山,雯雯是親自走過,親眼看到,感受肯定不一樣。”

不過對於這段經歷,雯雯似乎並沒多少印象。這或許是不是應證了某些網友的觀點——“沒必要帶孩子走萬里路,她那麼小,去過哪兒都不記得。


潘土豐:“我不這麼認為,那些美好的風景,可以被他們感知到,旅途的勞累,還可以鍛煉他們的適應能力,動手能力。”

不讓女兒上幼稚園、挑戰川藏線,“虎爸式教育”一度引起爭議,但“虎爸”潘土豐依然將自己的教育理念進行到底。這次他還帶上了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大兒子柏如同行。
潘土豐:“向學校請了近兩個月的假。這次我們要去老撾,準備走原始森林”老潘說,給兒子請假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上學期兒子因為跟著一起去野外,有一半的時間都沒上課,期末考試都沒參加。記者不禁想問,柏如的成績不會受影響嗎?
父親:“一年級會稍微吃力一些,因為他之前都沒學。但過了一年級就好了”
兒子:“出來前考試了,數學99,語文85”
潘土豐:“我認為孩子成績會越來越好,我們其實很注重在旅途中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比如去圖書館,讓他們結合實際來看書,書本的東西都是來自生活和大自然的,他們通過眼睛和親身感受來學習,效果肯定不一樣。”
老潘說,這次的行程,他還特意帶上了放大鏡,因為柏如剛學習了可以用放大鏡來生火,想讓兒子在大自然中實踐一把。


老潘的教育方式,被媒體報導後,有人贊同,也有人反對。去年結束了川藏線之旅後,他曾帶著雯雯到北京、長沙錄製過電視節目,有人開始質疑,他是用這樣"極端"的教育方式來讓自己出名或者別有目的。
潘土豐:“我其實是想傳遞一個觀點,中國的父母教育孩子,可以換一個思維。孩子可以更快樂的學習,不一定只有死讀書那一種方式”
目前老潘一家人經營著一家網店,售賣蜂蜜。一年的收入,基本上可以供他們一家人出來徒步。去年雯雯成名後,有很
多商業品牌聯繫老潘想贊助他們一家的戶外活動,但他都拒絕了。
老潘說,對孩子的期許,他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一雙兒女,有生存能力、動手能力,善良,健康快樂地長大。
潘土豐:“就算孩子以後沒太大作為,但只要他們有動手能力,以後跟我賣蜂蜜也是快樂的。”
老潘告訴記者,新疆東南部的羅布泊,被稱為“死亡之海”,九月,他將帶著一雙兒女再次挑戰,他想著重培養孩子適應各種惡劣環境的能力,下午四點半,老潘一家收拾好行李,準備搭乘火車前往昆明,開始下一段旅程。
潘土豐:“向學校請了近兩個月的假。這次我們要去老撾,準備走原始森林”老潘說,給兒子請假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上學期兒子因為跟著一起去野外,有一半的時間都沒上課,期末考試都沒參加。記者不禁想問,柏如的成績不會受影響嗎?
父親:“一年級會稍微吃力一些,因為他之前都沒學。但過了一年級就好了”
兒子:“出來前考試了,數學99,語文85”
潘土豐:“我認為孩子成績會越來越好,我們其實很注重在旅途中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比如去圖書館,讓他們結合實際來看書,書本的東西都是來自生活和大自然的,他們通過眼睛和親身感受來學習,效果肯定不一樣。”
老潘說,這次的行程,他還特意帶上了放大鏡,因為柏如剛學習了可以用放大鏡來生火,想讓兒子在大自然中實踐一把。


老潘的教育方式,被媒體報導後,有人贊同,也有人反對。去年結束了川藏線之旅後,他曾帶著雯雯到北京、長沙錄製過電視節目,有人開始質疑,他是用這樣"極端"的教育方式來讓自己出名或者別有目的。
潘土豐:“我其實是想傳遞一個觀點,中國的父母教育孩子,可以換一個思維。孩子可以更快樂的學習,不一定只有死讀書那一種方式”
目前老潘一家人經營著一家網店,售賣蜂蜜。一年的收入,基本上可以供他們一家人出來徒步。去年雯雯成名後,有很
多商業品牌聯繫老潘想贊助他們一家的戶外活動,但他都拒絕了。
老潘說,對孩子的期許,他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一雙兒女,有生存能力、動手能力,善良,健康快樂地長大。
潘土豐:“就算孩子以後沒太大作為,但只要他們有動手能力,以後跟我賣蜂蜜也是快樂的。”
老潘告訴記者,新疆東南部的羅布泊,被稱為“死亡之海”,九月,他將帶著一雙兒女再次挑戰,他想著重培養孩子適應各種惡劣環境的能力,下午四點半,老潘一家收拾好行李,準備搭乘火車前往昆明,開始下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