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龍門石窟被盜後,這裡藏著海內孤品和未知佛國,門票僅30,罕為人知!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於中外盜賊勾結,龍門古窟“帝后禮佛圖”失竊。無論從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上估量,都屬於國寶級別,卻被盜往美國,有什麼能彌補這巨大缺憾呢?

罕為人知的是,自龍門東行50余公里,,鞏義市洛水北岸,低矮大力山下,鞏義石窟寺內,還有一幅“帝后禮佛圖”,它歷經1500餘年滄桑,仍靜靜發散著攝人魂魄的光華,成了“海內孤品”。

“中國唯一”是何等顏值

鞏義石窟寺,坐北朝南,從西向東依次排開有五窟,共有造龕328個,大小佛像7743尊,各種碑刻200餘塊。而與龍門石窟和雲岡石窟同樣開鑿於北魏時期的鞏義石窟,雖然規模不能與這幾個相比,名氣也沒有那麼大,但石窟雕刻的精美程度和藝術價值卻絕不輸於它們。

窟門兩側石壁耀出兩團光暈,雍容華貴的帝王將相、纖巧多姿的皇后嬪妃公主,浩浩蕩蕩從石壁上迤邐而來。 存下來的15幅《帝后禮佛圖》,其構圖嚴謹、技法嫺熟:儀仗隊中,有人為帝后提攜衣裙,有的執扇撐傘,有的手捧祭器,簇擁著帝后進香禮佛。有誇張身高對比,帝王個頭最高,侍從最多。大臣越來越低侍從越來越少,

高低錯落有致。

禮佛者服飾的裙線、衣帶似在迎風飄動,畫面頗具動感。雕像上,還殘留紅黃藍黑等色,1500餘年前彩繪上去的。每一個人物都性格鮮明,生動地再現了北魏皇家禮佛的盛世場景,可以說是佛教藝苑中的珍品。

從“帝后禮佛圖”,你能看到皇家的肅穆排場。你也能觸碰到雕像的體溫,他們,不是雕刻在石頭上的夢,是活了1500多年的人。

為什麼鞏義會有“帝后禮佛圖”

洛陽龍門石窟,有“帝后禮佛圖”很正常,它是北魏皇家石窟。著名建築學家、建築史學家陳明達認為:鞏義石窟寺功德主必為北魏皇室。

開鑿時間,大致在517年到530年間,即北魏宣武帝到孝莊帝執政期間。

龍門已有“帝后禮佛圖”,為何又在鞏義再造?陳明達推斷:龍門石窟崖層堅硬,開鑿困難,除明確記載賓陽三洞石窟,北魏在龍門並無別的帝王造窟。鞏義岩層為黃砂岩,硬度低,與龍門相比更適合開窟。史料記載:宣武帝為病祈福,這才是建皇家石窟、雕造“帝后禮佛圖”最直接的原因。

龍門“國寶”已毀,細細觀賞保留完好的鞏義“國寶”,能稍減我們的遺憾。

石窟寺下面還有個未知“佛國”?

石窟寺北行七八百米是洛水,水色玉白,水面開闊,兩岸是如茵的草坡。十幾年前,,考古工作者清理淤土後,發現了不少北魏、唐代的立佛像、造像龕、菩薩、飛天等。再向下挖,地下水湧出,只能停下。也就是說,現在石窟寺下面,很可能還有個未知的“佛國”,很可能還有更多的驚喜。

景區門票:30元/人

開放時間:8:00-17:00

景區地址:河南省鄭州市寺灣村

乘車路線:在市區宋永昭陵南門乘旅遊公車直接到達,距市區約10公里,車票價2元每人。

史料記載:宣武帝為病祈福,這才是建皇家石窟、雕造“帝后禮佛圖”最直接的原因。

龍門“國寶”已毀,細細觀賞保留完好的鞏義“國寶”,能稍減我們的遺憾。

石窟寺下面還有個未知“佛國”?

石窟寺北行七八百米是洛水,水色玉白,水面開闊,兩岸是如茵的草坡。十幾年前,,考古工作者清理淤土後,發現了不少北魏、唐代的立佛像、造像龕、菩薩、飛天等。再向下挖,地下水湧出,只能停下。也就是說,現在石窟寺下面,很可能還有個未知的“佛國”,很可能還有更多的驚喜。

景區門票:30元/人

開放時間:8:00-17:00

景區地址:河南省鄭州市寺灣村

乘車路線:在市區宋永昭陵南門乘旅遊公車直接到達,距市區約10公里,車票價2元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