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告別起床氣,只需要你跟孩子做個小遊戲

我是很害怕叫孩子起床的。且不說,作為一個全職媽媽,只有在孩子睡著後才能有一點安靜的時間,我很希望自己的自由時間多一點,單是把孩子叫醒後那一陣哭鬧,都夠我心累的。

但是又不得不叫醒他:白天小睡太久,會影響晚上睡眠;上幼稚園了,早上更是需要叫醒,不然他鐵定會遲到。那麼,怎樣叫醒才能讓孩子告別起床氣呢?

以前看電視裡,媽媽急急地走進孩子的房間,忽啦一下掀開孩子的被子,嘴裡大聲地叫:“快起床了,

快要遲到了!”孩子各種不高興。

我最開始的時候,也是只嘴巴一遍遍單調地叫:“寶貝起床了,寶貝起床了……”孩子醒來,哼哼嘰嘰,賴在我身上,還哭,要抱抱。這一來,我更覺心累。

後來我看某個大V說,她叫孩子起床時,會親親孩子的小手小腳,親親小肚子,再親到小臉蛋,孩子在笑中醒來,一整天開開心心。

於是再叫醒一休哥時,我嘗試用腦袋拱拱他的肚子,親親他的小臉。嘿,這次一休哥真的笑著醒來,雙手推開我的腦袋,笑著說:“媽媽,癢癢,哈哈……”娘倆一起玩鬧一會兒,孩子就完全清醒了。以往孩子被叫醒後的不高興,從此不再有了。

現在我叫一休哥起床,是這樣的畫風:

我把一個手指放在一休哥的手背上,嘴裡說:“一隻小蜜蜂停在寶寶的手背上,

慢慢地往上爬,來到寶寶的胳膊上、肩膀上、下巴上、小臉上、額頭上,最後停在了頭頂上”。手上的動作也配合著。一休哥笑著醒來,把他的手指頭放在我的手背上:“一隻小蜜蜂停在媽媽的手背上……”

或者是:“有一隻小兔子來到了寶寶的家裡,他發現了一隻大蘿蔔。呀,大蘿蔔在睡覺呢!正好小兔子餓了,咬一口大蘿蔔的小腳丫,咬一口大蘿蔔的小小手,再咬一口大蘿蔔的小鼻子……哇,

大蘿蔔醒了,快跑呀!”媽媽一邊說,一邊親親一休哥的小腳丫、小小手、小鼻子……一休哥笑著坐起來,抱住扮演小兔子的媽媽:“小兔子不許跑!”

後來我在《遊戲力》一書中看到:“幾乎所有的孩子天生都熱愛遊戲,在兩三歲的時候,這一點尤為明顯。無論何時無論何地,

遊戲都可以發生,在這個充滿幻境與想像的世界裡,孩子可以毫不費力地隨意出入。所有遊戲比我們想像的要更有意義。”

原來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如此平常的生活場景也可以成為遊戲。而這遊戲,不僅讓生活充滿筆,也讓孩子感受到更多樂趣。

本文配圖均來自今日頭條圖庫。

嗨!我是3歲男寶一休哥的媽媽,我們一家三口漂在京城,相互陪伴共同成長。我們在今日頭條分享關於成長,關於孩子的經歷與思考。或者您也有與我們相似的經歷、或者您贊同或反對我的某些說法、看法,歡迎您關注我,給我評論,我們一起探討!

關於孩子的經歷與思考。或者您也有與我們相似的經歷、或者您贊同或反對我的某些說法、看法,歡迎您關注我,給我評論,我們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