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央行連續出臺政策限制協力廠商支付,銀行開始進行“絕地反擊”?

今天是元旦,首先在這裡祝大家元旦快樂!2018年萬事如意,大吉大利!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央行不斷“放大招”,對移動支付進行改革,或許,我們的支付習慣將面臨一次新的改變。

就在昨天,

也就是12月30日,每日經濟新聞報導,繼前幾天央行剛剛發佈了“靜態二維碼支付500元限額”的規定,緊接著又緊急出臺了新檔:從2018年開始,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交存比例將從目前的20%逐漸提高到50%左右。

那麼,什麼是備付金呢?所謂備付金就是在網購時預存在支付機構的款項,在客戶確認交易完成之前,一直存放在支付機構,不會直接交付給客戶。

到了2018年4月份的時候,央行會把備付金比例提升到50%,並且最終目標是實現100%比例的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並且客戶備付金將不再產生利息。

另外,銀聯最近還推出了“雲閃付”,其作用和功能類似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支付。

當然,最終能不能把支付市場的“兩強爭霸”變成“三國殺”還有待時間觀察,

畢竟這需要很耐心細緻的服務,需要使用者體驗,還要做大量的市場推廣工作,並且還要方便好用。

全新的“雲閃付”不再堅持主推蘋果聯合銀聯支付主推的支付手段,因為這種支付方式在中國被二維碼打的一敗塗地,中國的客戶都不怎麼買帳,

現在開始主動模仿微信和支付寶,在主頁面上首推二維碼收付款方式了,應該說能夠隨著市場的形勢進行改變,算得上是銀行的一個很大的進步。

“雲閃付”這次變化很大,模仿支付寶和微信推出了各種生活服務,並且還可以辦理大量傳統的銀行業務。這次一直在客戶服務意識上慢了半拍的銀行終於反應過來了,這次像是要進行一次大的變革。

這次央行出臺的每天500元的靜態二維碼支付上限,

對於銀聯來說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而對於支付寶和微信則會形成限制,畢竟現在日常生活的移動支付領域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佔用95%以上的市場份額。

央行在限額上對於銀行和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一視同仁,但是由於銀行在現在小額支付沒有任何市場,幾乎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但是阿裡和騰訊收到的衝擊就比較大了。

支付的限額,很有可能導致目前靜態二維碼支付的一部分市場重新回到傳統的POS機刷卡,或者使用動態二維碼。

大家都知道嗎,動態二維碼有一定的硬體成本和技術成本,如果商家想提升支付限額來吸引消費者,意味著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而理論上來說,銀行可以利用線下現有的POS機實現動態二維碼功能,不需要另外增加投入,但是微信和支付寶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進行很大的投入,這個投入有多大?每個使用者一部新的POS機低標準產品價格約600元,這相當於無形中大大提高了競爭對手的成本。

另外全新的備付金規定不僅提高了備付金的比例,而且備付金也不再產生利息。

這麼做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毫無疑問是減低了風險。到了2018年4月份的時候,央行會把備付金比例提升到50%,並且最終目標是實現100%比例的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並且客戶備付金將不再產生利息,對於微信和支付寶來說,會面臨更大的壓力,也許這是一次銀行業在支付領域的突圍機會,我們期待著銀行有更好的表現。

而理論上來說,銀行可以利用線下現有的POS機實現動態二維碼功能,不需要另外增加投入,但是微信和支付寶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進行很大的投入,這個投入有多大?每個使用者一部新的POS機低標準產品價格約600元,這相當於無形中大大提高了競爭對手的成本。

另外全新的備付金規定不僅提高了備付金的比例,而且備付金也不再產生利息。

這麼做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毫無疑問是減低了風險。到了2018年4月份的時候,央行會把備付金比例提升到50%,並且最終目標是實現100%比例的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並且客戶備付金將不再產生利息,對於微信和支付寶來說,會面臨更大的壓力,也許這是一次銀行業在支付領域的突圍機會,我們期待著銀行有更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