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據說,現在流行“佛系”理財……

時光荏苒,2017已經載入史冊,三天的元旦假期已經過完。

今天是假期後的第一天上班,也是2018年的第一天上班。

而我們今年的目標依然是:賺錢。

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毫無疑問,2017年末,

我們都不約而同地被“佛系青年”殺出重圍成為大眾口頭禪。

沒有什麼事是一句「阿彌陀佛」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再加一句「四大皆空」。

那就是“佛系”理財,看淡輸贏。

01

我們先嘮嘮啥叫「佛系」。

簡單說就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那麼佛系到底是什麼系呢?一看這個詞就能感受到一種平和之氣!

總的來說就是:「看淡一切,用平靜之心笑看雲起雲落,追求這一種愛與和諧的精神狀態。」

通俗點來說,就是你怎麼說我都可以是矮還是胖,是窮死了還是頭禿了,我全不care!秉持著超脫的態度,全然不理流言蜚語。

有媒體報導,“佛系”最早出處有據可考,是來自於2014年日本某雜誌介紹最近流行的一種男性新品種——佛系男子。

指的就是一種“一切隨緣”的生活方式。

比如:

佛系乘客:給司機打電話,你不要動,我來找你。

佛系好友:在朋友圈隨緣點贊,都是愛的鼓勵。

佛系戀愛:我們談戀愛吧?都行,看你。

佛系購物:遇到合適的就買了,不合適我也留著吧。

02

其實在投資圈裡,也一直有「佛系理財」派的存在...

——摘自《做一個聰明的“佛系”理財者》

公司同事小吳,今年9月配置了一個半年期理財產品,原本自己算下來收益能達到8%,然而再看理財說明書,發現自己錯將年化收益理解成了年收益。

如此一來,他最終能獲得的收益將會打一半的折扣。

對此,他卻表示,算了算了,收益少也好,多也好,有收益就行。

同事小吳就是屬於一種積極的“佛系”理財者。

而消極一點的“佛系”理財則是:我不理財,

財不理我,我理財,財也未必理我。

他們認為理財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有錢就存銀行活期,想花就全花。

中e小編的話,放著風險係數相當、流動性超群的互聯網“寶寶”們,以及收益高出一截的理財產品不買,而特地要存入定期儲蓄,就想要追求一種“穩穩的幸福”。

03

話說回來,投資理財是個漫長的過程,不管是投資房產還是買投資產品,都不可以貪心賺快錢。

所謂得到得快,失去得也就快了,這兩種心理都會讓人一味追逐利益,當面對高收益時,就會失去理智。

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盲目的投資只會造成失敗。

所以,只有對自己的財富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才能均衡風險和利潤。

像中e財富物權眾籌理財這樣安全省心的平臺絕對是佛系投資人的心頭好。

佛系其實是喪文化的一種表現,如果把「佛系」理解成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這確實是很喪。

但如果說「佛系」是一種追求情緒穩定,那麼就是可取的。

處處不堅持,事事隨大流,那只能是淹沒於人潮、迷失掉自我。

同樣理財理念也是因人而異。

佛系理財追求淡定的心態,值得參考和借鑒!具體怎麼投資理財,一切決定權在你手上。

佛系其實是喪文化的一種表現,如果把「佛系」理解成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這確實是很喪。

但如果說「佛系」是一種追求情緒穩定,那麼就是可取的。

處處不堅持,事事隨大流,那只能是淹沒於人潮、迷失掉自我。

同樣理財理念也是因人而異。

佛系理財追求淡定的心態,值得參考和借鑒!具體怎麼投資理財,一切決定權在你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