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完終於知道了 為啥國內進口車那麼貴了

對於進口車瞭解的朋友都知道,進口車在我們國內的市場中售價都是比較的高昂。最近就有朋友問小編,為什麼進口車在中國那麼貴?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

英菲尼迪G系列車型是國內目前比較受歡迎的車型,

以轎車版為例,國內的英菲尼迪G級轎車版的售價為G25豪華運動版39.8萬、G37 49.1萬。相同的車型在美國的售價為G25高配車型3.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4萬)、G37 3.6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2.9萬)。

英國一直是歐洲稅負比較高的國家,英國的汽車價格比美國要高,

是由於英國已經在車價中加入了17.5%的消費稅。下面我們看看英國英菲尼迪G級的售價是多少,目前我們在英菲尼迪英國官網查到的只有G37一款車型,兩驅版售價為3.49萬英鎊(約合人民幣34.8萬元)、四驅版車型3.9萬英鎊(38.9萬元)。

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出,英菲尼迪G25豪華運動版在國內的售價已經足以在稅負很高的英國買到一輛四驅版的頂配G37。國內兩驅版G37與美國和英國相比分別高出了114%和41%。

我們再以國內暢銷的奧迪Q7 3.0T為例。Q7低功率版(272馬力)國內售價區間為82.1萬-110.6萬,Q7高功率版(333馬力版本)售價區間109.5萬-131.9萬。

Q7美國低功率版車型4.62萬-5.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9萬-33萬元)、高功率版車型6.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7.8萬元)。英國市場Q7低功率版售價區間為4.26萬-5.17萬英鎊(約合人民幣42.5萬-51.6萬元)、高功率版售價區間4.55萬-5.58萬英鎊(45.4萬-55.6萬元)。

以國內低功率/高功率最低配車型為標準,與美國市場和英國市場相比分別高出了183%和93%。

進口車價格構成

那麼為什麼我們的進口車價格比國外會貴那麼多呢?進口車關稅已經降到了車輛到岸價的25%了,為什麼還會那麼貴呢。這是因為進口車不僅僅只繳納關稅,進口車需要繳納的主要稅種包括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

其中關稅為車輛到岸價的25%,消費稅根據排氣量的不同在1%-40%間浮動,其中排氣量3.0到4.0之間為25%,排氣量4.0升以上為40%。增值稅稅率為17%(增值稅是在車輛到岸價加上關稅和消費稅基礎上再乘以17%得來的)。所以通過計算我們得出汽車進口到岸綜合稅率為47.7%-143.7%,其中3.0升以上4.0升以下排氣量的的綜合稅率為95.4%,排氣量4.0升以上的綜合稅率為143.7%。

進口所需繳納的稅費=關稅(25%)+消費稅(1-40%)+增值稅(車價加上前兩項稅費的17%)

進口車在在國內貴的原因:

1、流通成本

這個流通成本包括,繁多的配件運輸費用。中國的收費站比肯德基的廣告都多。汽車配件的運輸、成品車型的物流運送到4S終端,都要花費不菲的物流費用,這些最終都要由消費者買單。

2、身份標識

這個大家也明白,在我國,汽車絕不是代步工具那麼簡單,更多時候,它要扮演一個身份地位的標識角色。買一款車,就是彰顯自己品位和地位的目的。

我國的部分汽車消費行為,是一種“有閑消費”,有錢,一是靠不勞動來表現,二是靠工具。汽車,在中國最初的叫法是“轎子車”。轎子是古代官老爺有錢人的工具,可見這種文化暗示還在支配、影響著我們現在的購車行為。當然,對有錢人來說,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不過,這種消費心理被有些汽家所利用,你喜歡面子,不在乎裡子,那麼我就給你面子(我牌子口碑硬)。這個因素對某些品牌車價的抬高不無作用。

3、價格體系

我國汽車市場發展還不成熟,政府的價格監管體系更是不完善,還有設計專利問題,山寨層出不窮,政府偏袒國內企業,看著是好意,其實對自主來說,是助紂為虐。

4、中西合資利潤疊加

在我國,合資車企都是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共同控股。這樣一來,同一款車就得分出兩份利潤來,你拿一份,我拿一份。這與一款車在它的本國直接銷售來說,多出了一份利潤。利潤從哪裡來,消費者最終買單。

5、汽車角色的不同

在中國和發達國家,汽車扮演的角色不一樣,這點前面也提到過了。在我國是面子身份的象徵,在歐美發達國家,汽車的角色更多帶有使命屬性,就是代步工具、生活工具。高度發達的汽車工業和相對便宜的價格和高收入,讓汽車在他們那裡擁有起來比較容易,所以其身份象徵意義被削弱和淡化了。汽車逐漸成為一種和日常消費品差不很多的物品,一件商品一旦不稀缺(追求意義上的稀缺),也就不那麼昂貴了。

6、到岸價格

到岸價格往往來講並不單單指的是車的價格,一般來講會包括車價格、國外離港、國外運輸費、國外保險費等價格的合成。一般來講也得有幾萬人民幣不等。

我國的部分汽車消費行為,是一種“有閑消費”,有錢,一是靠不勞動來表現,二是靠工具。汽車,在中國最初的叫法是“轎子車”。轎子是古代官老爺有錢人的工具,可見這種文化暗示還在支配、影響著我們現在的購車行為。當然,對有錢人來說,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不過,這種消費心理被有些汽家所利用,你喜歡面子,不在乎裡子,那麼我就給你面子(我牌子口碑硬)。這個因素對某些品牌車價的抬高不無作用。

3、價格體系

我國汽車市場發展還不成熟,政府的價格監管體系更是不完善,還有設計專利問題,山寨層出不窮,政府偏袒國內企業,看著是好意,其實對自主來說,是助紂為虐。

4、中西合資利潤疊加

在我國,合資車企都是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共同控股。這樣一來,同一款車就得分出兩份利潤來,你拿一份,我拿一份。這與一款車在它的本國直接銷售來說,多出了一份利潤。利潤從哪裡來,消費者最終買單。

5、汽車角色的不同

在中國和發達國家,汽車扮演的角色不一樣,這點前面也提到過了。在我國是面子身份的象徵,在歐美發達國家,汽車的角色更多帶有使命屬性,就是代步工具、生活工具。高度發達的汽車工業和相對便宜的價格和高收入,讓汽車在他們那裡擁有起來比較容易,所以其身份象徵意義被削弱和淡化了。汽車逐漸成為一種和日常消費品差不很多的物品,一件商品一旦不稀缺(追求意義上的稀缺),也就不那麼昂貴了。

6、到岸價格

到岸價格往往來講並不單單指的是車的價格,一般來講會包括車價格、國外離港、國外運輸費、國外保險費等價格的合成。一般來講也得有幾萬人民幣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