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深度|剖析世界石雕之都的起源與發展

惠安石雕於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號:民間美術335 Ⅶ-36 )。它對於惠安人來說,無疑是一張名片與一份榮耀。但關於惠安石雕的起源,許多人卻無從說起,

有的說起源于唐末開閩三王,有的說起源于五代“青山王”張悃,有的說起源於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

關於惠安石雕歷史,雖然眾說紛紜,卻有個共識,這個共識就是惠安政府部門一直以來的宣傳口徑——“惠安石雕1600多年前由中原傳入惠安”,而中原石雕起源於石器時代。但是,1600多年前是如何由從中原傳入惠安的,或者誰是惠安石雕的奠基人?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定論,到底是世代口口相傳,

還是另有其證呢?

考古研究!據考究,惠安塗嶺九龍崗林祿陵石刻至今有1600多年歷史,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惠安石雕。

林祿何許人也?陵園為何有1600多年前的石刻?他與惠安石雕又有何關係?後來惠安石雕又是如何發展的?筆者多次拜謁林祿陵,並走訪了陵園管委會,查閱了諸多林氏通譜和有關歷史文獻,對於惠安石雕的起源與發展階段,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1600多年前,

林祿(西元265~333年,又一說法是西元289~356年)最早將石雕技術從中原帶到晉安郡,是惠安石雕的奠基人。

晉安郡,今福建,東晉時期福建尚未統一,主要轄地為福建東部和南部,包括現在的福州、莆田、泉州的大部分地區,當時稱為泉州,以現在的晉江北岸南安市豐州一帶為行政中心。1994年版《中國志》記載泉州開創于晉太康二年(西元281年),屬晉安郡;隋朝初稱泉州,州治設在今福州市;唐初,

分泉州南部設武榮州,改原泉州為閩州,武榮州為泉州。

據《中華林氏人文史綱》記載,林祿出生於西晉泰始元年,司馬衷於西元290年登基稱為晉惠帝,林祿時任太子太傅(太子的老師),永嘉之亂(西元307年),林祿任司馬睿的參軍(王府幕僚參謀),後極力贊成王導建議,主張南遷健康(南京)稱帝,任招遠將軍。司馬睿建立東晉幾年後,晉室王弱臣強、禍亂內興,未能平定王敦之亂,憂憤成疾,臨終前令林祿率領林、黃、陳、鄭、詹、邱、何、胡等八族衣冠卿相入閩拓疆避難。

林祿于東晉太守三年(西元325年)詔歸,奉敕鎮守晉安郡,旗下士兵不泛各行各業,首次將中原習俗文化與農桑工農技術傳入惠安,包括石雕木雕與種桑養蠶技術等。林祿率八族衣冠相入閩,史稱“衣冠南渡,八姓入閩”,福建故稱為“八閩”。林祿駐守晉安郡,遷家居晉安,繁衍生息,為林姓開閩始祖,也是最早開閩的朝廷主政官員。
其卒後葬于惠安塗嶺九龍崗,林祿陵石刻有著簡單古樸的中原北派雕刻風格,為惠安石雕何時由中原傳入惠安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中國志》記載了晉朝此次遷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潮。

晉安郡王林祿陵 《中國志》記載晉朝人口南遷

但是,作為最早開閩的朝廷主政官員,為何在後來歷代官方的國史中沒有記載呢?筆者分析原因有二:

1、整個晉朝,包括西東晉,從西元265年到420年,前後才155年,連年戰火不息,整部晉史幾乎是部戰爭史和篡奪史,戰亂與篡奪之中,對於國史的修訂難免存有錯漏之處。

2、晉王朝的建立本身就是曹魏王朝相國、晉王司馬昭的長子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位而改國號為“晉”,後來歷代王朝忌諱相國篡位之事,少見宣揚晉朝國史。再加上朝代短暫、年代久遠,後朝編纂也存在遺漏可能性。

海內外兩千多萬人口的林氏宗譜中充分記載了林祿入閩,後被追封為“晉安郡王”之說,林祿陵的考古研究也為此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1998年版《惠安縣誌》記載林祿于晉建武元年(西元317年)南渡,授招遠將軍,敕守晉安,卒後追封為晉安郡王。《比干閩林文化》記載,明嘉慶年間林祿墓被潘姓恃轄阻修,後人訴至縣衙,經知縣查勘並出告示“惠安縣十三都龍頭嶺下林厝墓系晉安郡王祿公暨夫人孔氏合葬”。海神媽祖林默娘、民族英雄林則徐等林氏名人大典與宗譜均記載了林祿入閩肇基,受封“晉安郡王”之史實。

《惠安縣誌》記載林祿墓,系惠安最早王爺墓明代惠安知縣對林祿墓界斷處告示

二、唐末,“開閩三王”統一福建,閩將張悃(“靈安尊王”)調戍惠安青山,惠安石雕得到進一步發展。光啟元年(西元885年),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于河南光州固始縣率領農民起義軍入閩,統一福建。梁開平三年(909),梁太祖封王審知為閩王,閩正式建立。《十國春秋》記載了王審知發展農工、興教辦學、通商貿易的功績,為當時福建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發展農工包括種植茶樹、石木雕刻等。光啟三年(西元887年),張悃生於閩,其父系王潮軍隊偏將,隨王緒軍南下入閩。後樑乾化二年(西元912年),張悃作為閩將,調戍惠安青山(相當於現在的軍分區司令員),卒後葬于螺陽之山,後設置惠安縣衙,遷至山霞青山。其因抵禦海寇有功,歿後鄉人"廟而祀之",景炎元年(1276年)被朝廷封為“靈安尊王”。張悃調戍惠安青山期間,治理有方,為青山一帶創造了特有的太平盛景,其軍隊後人駐居青山一帶,數者從事雕刻行業,惠安石雕得到進一步發展,並廣泛用於宗教廟宇建築。唐宋時期的惠安石雕雖然保留著中原北派簡單古樸的風格,但已經融匯吸取閩越文化,如泉州開元寺東西石塔、九日山石刻、洛陽古石橋等。

三、明清時期,惠安當地雕刻工匠與抗擊倭患的各地士兵後人在雕刻工藝上互相交流融合,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惠安南派雕刻風格,並遠傳東南亞。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禦倭寇興建了崇武古城。崇武古城採用丁字型石砌結構,各個城門與武神關帝廟都附有石木雕刻。明隆慶元年(西元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親臨崇武古城,指揮剿倭。十年倭亂平定後,崇武成了東南沿海的重鎮,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包括惠安石雕在內的各行各業也得到長足發展。明永樂年間,鄭和前後28年七次下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時崇武古城已建成十八年,後來古城除了用於抗擊倭患外,還為當時的通商貿易起了重要作用。古城附近的“崇武古渡”遺址見證了明清時期惠安石雕與茶葉、瓷器一起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遠傳東南亞。惠安石雕自此開始融合海絲文化與西洋文化,逐漸形成細緻、精美的南派雕刻風格,惠安影雕——“針黑白”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

四、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惠安石雕得到快速發展,惠安南派傳統雕刻風格日趨成熟,直至今日領航世界石雕行業。建國初期北京十大建築物、著名僑領陳嘉庚的集美鼇園等建築的石雕都出自惠安工匠之手。改革開放後雕刻世家與石雕名匠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雕刻世家有如王文生家族、陳國平家族、八祥堂家族等,石雕名匠有如劉碧蘭、王向榮、王經民、蔣惠民、吳德強、孔武戰、李雅華等等。其中劉碧蘭與李雅華的影雕作品作為國禮贈送多國領導人,王向榮的鼎立藝術館接待了海內外數以萬計的各界領導與雕刻藝術家,為惠安石雕與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二十年來,惠安石雕進入鼎盛時期,宗教雕像、建築石雕、現代城市雕塑與石雕收藏品等遍及世界各地,為此各級社會組織與政府部門紛紛給予惠安石雕各種榮譽,較具代表性的榮譽有以下幾項:

1、2003年,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惠安縣“中國石雕之都”稱號。

2、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惠安石雕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2013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惠安縣“中國雕刻藝術傳承基地”。

4、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惠安縣“世界石雕之都”的稱號。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世界石雕之都”。

5、2017年,中華文化促進會授予惠安縣“中國佛教藝術產業基地”。

惠安石雕自林祿入閩首次引進中原北派石雕工藝至今,經歷了1600多年的歷史洗禮,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惠安南派傳統雕刻體系,以細緻、精美著稱於世。今後傳統雕刻如何與現代雕塑進一步融合協調發展,將是我們努力探索的方向!

惠安石雕於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號:民間美術335 Ⅶ-36 )。它對於惠安人來說,無疑是一張名片與一份榮耀。但關於惠安石雕的起源,許多人卻無從說起,有的說起源于唐末開閩三王,有的說起源于五代“青山王”張悃,有的說起源於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

關於惠安石雕歷史,雖然眾說紛紜,卻有個共識,這個共識就是惠安政府部門一直以來的宣傳口徑——“惠安石雕1600多年前由中原傳入惠安”,而中原石雕起源於石器時代。但是,1600多年前是如何由從中原傳入惠安的,或者誰是惠安石雕的奠基人?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定論,到底是世代口口相傳,還是另有其證呢?

考古研究!據考究,惠安塗嶺九龍崗林祿陵石刻至今有1600多年歷史,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惠安石雕。

林祿何許人也?陵園為何有1600多年前的石刻?他與惠安石雕又有何關係?後來惠安石雕又是如何發展的?筆者多次拜謁林祿陵,並走訪了陵園管委會,查閱了諸多林氏通譜和有關歷史文獻,對於惠安石雕的起源與發展階段,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1600多年前,林祿(西元265~333年,又一說法是西元289~356年)最早將石雕技術從中原帶到晉安郡,是惠安石雕的奠基人。

晉安郡,今福建,東晉時期福建尚未統一,主要轄地為福建東部和南部,包括現在的福州、莆田、泉州的大部分地區,當時稱為泉州,以現在的晉江北岸南安市豐州一帶為行政中心。1994年版《中國志》記載泉州開創于晉太康二年(西元281年),屬晉安郡;隋朝初稱泉州,州治設在今福州市;唐初,分泉州南部設武榮州,改原泉州為閩州,武榮州為泉州。

據《中華林氏人文史綱》記載,林祿出生於西晉泰始元年,司馬衷於西元290年登基稱為晉惠帝,林祿時任太子太傅(太子的老師),永嘉之亂(西元307年),林祿任司馬睿的參軍(王府幕僚參謀),後極力贊成王導建議,主張南遷健康(南京)稱帝,任招遠將軍。司馬睿建立東晉幾年後,晉室王弱臣強、禍亂內興,未能平定王敦之亂,憂憤成疾,臨終前令林祿率領林、黃、陳、鄭、詹、邱、何、胡等八族衣冠卿相入閩拓疆避難。林祿于東晉太守三年(西元325年)詔歸,奉敕鎮守晉安郡,旗下士兵不泛各行各業,首次將中原習俗文化與農桑工農技術傳入惠安,包括石雕木雕與種桑養蠶技術等。林祿率八族衣冠相入閩,史稱“衣冠南渡,八姓入閩”,福建故稱為“八閩”。林祿駐守晉安郡,遷家居晉安,繁衍生息,為林姓開閩始祖,也是最早開閩的朝廷主政官員。其卒後葬于惠安塗嶺九龍崗,林祿陵石刻有著簡單古樸的中原北派雕刻風格,為惠安石雕何時由中原傳入惠安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中國志》記載了晉朝此次遷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潮。

晉安郡王林祿陵 《中國志》記載晉朝人口南遷

但是,作為最早開閩的朝廷主政官員,為何在後來歷代官方的國史中沒有記載呢?筆者分析原因有二:

1、整個晉朝,包括西東晉,從西元265年到420年,前後才155年,連年戰火不息,整部晉史幾乎是部戰爭史和篡奪史,戰亂與篡奪之中,對於國史的修訂難免存有錯漏之處。

2、晉王朝的建立本身就是曹魏王朝相國、晉王司馬昭的長子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位而改國號為“晉”,後來歷代王朝忌諱相國篡位之事,少見宣揚晉朝國史。再加上朝代短暫、年代久遠,後朝編纂也存在遺漏可能性。

海內外兩千多萬人口的林氏宗譜中充分記載了林祿入閩,後被追封為“晉安郡王”之說,林祿陵的考古研究也為此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1998年版《惠安縣誌》記載林祿于晉建武元年(西元317年)南渡,授招遠將軍,敕守晉安,卒後追封為晉安郡王。《比干閩林文化》記載,明嘉慶年間林祿墓被潘姓恃轄阻修,後人訴至縣衙,經知縣查勘並出告示“惠安縣十三都龍頭嶺下林厝墓系晉安郡王祿公暨夫人孔氏合葬”。海神媽祖林默娘、民族英雄林則徐等林氏名人大典與宗譜均記載了林祿入閩肇基,受封“晉安郡王”之史實。

《惠安縣誌》記載林祿墓,系惠安最早王爺墓明代惠安知縣對林祿墓界斷處告示

二、唐末,“開閩三王”統一福建,閩將張悃(“靈安尊王”)調戍惠安青山,惠安石雕得到進一步發展。光啟元年(西元885年),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于河南光州固始縣率領農民起義軍入閩,統一福建。梁開平三年(909),梁太祖封王審知為閩王,閩正式建立。《十國春秋》記載了王審知發展農工、興教辦學、通商貿易的功績,為當時福建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發展農工包括種植茶樹、石木雕刻等。光啟三年(西元887年),張悃生於閩,其父系王潮軍隊偏將,隨王緒軍南下入閩。後樑乾化二年(西元912年),張悃作為閩將,調戍惠安青山(相當於現在的軍分區司令員),卒後葬于螺陽之山,後設置惠安縣衙,遷至山霞青山。其因抵禦海寇有功,歿後鄉人"廟而祀之",景炎元年(1276年)被朝廷封為“靈安尊王”。張悃調戍惠安青山期間,治理有方,為青山一帶創造了特有的太平盛景,其軍隊後人駐居青山一帶,數者從事雕刻行業,惠安石雕得到進一步發展,並廣泛用於宗教廟宇建築。唐宋時期的惠安石雕雖然保留著中原北派簡單古樸的風格,但已經融匯吸取閩越文化,如泉州開元寺東西石塔、九日山石刻、洛陽古石橋等。

三、明清時期,惠安當地雕刻工匠與抗擊倭患的各地士兵後人在雕刻工藝上互相交流融合,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惠安南派雕刻風格,並遠傳東南亞。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禦倭寇興建了崇武古城。崇武古城採用丁字型石砌結構,各個城門與武神關帝廟都附有石木雕刻。明隆慶元年(西元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親臨崇武古城,指揮剿倭。十年倭亂平定後,崇武成了東南沿海的重鎮,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包括惠安石雕在內的各行各業也得到長足發展。明永樂年間,鄭和前後28年七次下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時崇武古城已建成十八年,後來古城除了用於抗擊倭患外,還為當時的通商貿易起了重要作用。古城附近的“崇武古渡”遺址見證了明清時期惠安石雕與茶葉、瓷器一起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遠傳東南亞。惠安石雕自此開始融合海絲文化與西洋文化,逐漸形成細緻、精美的南派雕刻風格,惠安影雕——“針黑白”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

四、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惠安石雕得到快速發展,惠安南派傳統雕刻風格日趨成熟,直至今日領航世界石雕行業。建國初期北京十大建築物、著名僑領陳嘉庚的集美鼇園等建築的石雕都出自惠安工匠之手。改革開放後雕刻世家與石雕名匠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雕刻世家有如王文生家族、陳國平家族、八祥堂家族等,石雕名匠有如劉碧蘭、王向榮、王經民、蔣惠民、吳德強、孔武戰、李雅華等等。其中劉碧蘭與李雅華的影雕作品作為國禮贈送多國領導人,王向榮的鼎立藝術館接待了海內外數以萬計的各界領導與雕刻藝術家,為惠安石雕與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二十年來,惠安石雕進入鼎盛時期,宗教雕像、建築石雕、現代城市雕塑與石雕收藏品等遍及世界各地,為此各級社會組織與政府部門紛紛給予惠安石雕各種榮譽,較具代表性的榮譽有以下幾項:

1、2003年,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惠安縣“中國石雕之都”稱號。

2、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惠安石雕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2013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惠安縣“中國雕刻藝術傳承基地”。

4、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惠安縣“世界石雕之都”的稱號。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世界石雕之都”。

5、2017年,中華文化促進會授予惠安縣“中國佛教藝術產業基地”。

惠安石雕自林祿入閩首次引進中原北派石雕工藝至今,經歷了1600多年的歷史洗禮,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惠安南派傳統雕刻體系,以細緻、精美著稱於世。今後傳統雕刻如何與現代雕塑進一步融合協調發展,將是我們努力探索的方向!惠安石雕於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號:民間美術335 Ⅶ-36 )。它對於惠安人來說,無疑是一張名片與一份榮耀。但關於惠安石雕的起源,許多人卻無從說起,有的說起源于唐末開閩三王,有的說起源于五代“青山王”張悃,有的說起源於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

關於惠安石雕歷史,雖然眾說紛紜,卻有個共識,這個共識就是惠安政府部門一直以來的宣傳口徑——“惠安石雕1600多年前由中原傳入惠安”,而中原石雕起源於石器時代。但是,1600多年前是如何由從中原傳入惠安的,或者誰是惠安石雕的奠基人?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定論,到底是世代口口相傳,還是另有其證呢?

考古研究!據考究,惠安塗嶺九龍崗林祿陵石刻至今有1600多年歷史,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惠安石雕。

林祿何許人也?陵園為何有1600多年前的石刻?他與惠安石雕又有何關係?後來惠安石雕又是如何發展的?筆者多次拜謁林祿陵,並走訪了陵園管委會,查閱了諸多林氏通譜和有關歷史文獻,對於惠安石雕的起源與發展階段,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1600多年前,林祿(西元265~333年,又一說法是西元289~356年)最早將石雕技術從中原帶到晉安郡,是惠安石雕的奠基人。

晉安郡,今福建,東晉時期福建尚未統一,主要轄地為福建東部和南部,包括現在的福州、莆田、泉州的大部分地區,當時稱為泉州,以現在的晉江北岸南安市豐州一帶為行政中心。1994年版《中國志》記載泉州開創于晉太康二年(西元281年),屬晉安郡;隋朝初稱泉州,州治設在今福州市;唐初,分泉州南部設武榮州,改原泉州為閩州,武榮州為泉州。

據《中華林氏人文史綱》記載,林祿出生於西晉泰始元年,司馬衷於西元290年登基稱為晉惠帝,林祿時任太子太傅(太子的老師),永嘉之亂(西元307年),林祿任司馬睿的參軍(王府幕僚參謀),後極力贊成王導建議,主張南遷健康(南京)稱帝,任招遠將軍。司馬睿建立東晉幾年後,晉室王弱臣強、禍亂內興,未能平定王敦之亂,憂憤成疾,臨終前令林祿率領林、黃、陳、鄭、詹、邱、何、胡等八族衣冠卿相入閩拓疆避難。林祿于東晉太守三年(西元325年)詔歸,奉敕鎮守晉安郡,旗下士兵不泛各行各業,首次將中原習俗文化與農桑工農技術傳入惠安,包括石雕木雕與種桑養蠶技術等。林祿率八族衣冠相入閩,史稱“衣冠南渡,八姓入閩”,福建故稱為“八閩”。林祿駐守晉安郡,遷家居晉安,繁衍生息,為林姓開閩始祖,也是最早開閩的朝廷主政官員。其卒後葬于惠安塗嶺九龍崗,林祿陵石刻有著簡單古樸的中原北派雕刻風格,為惠安石雕何時由中原傳入惠安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中國志》記載了晉朝此次遷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潮。

晉安郡王林祿陵 《中國志》記載晉朝人口南遷

但是,作為最早開閩的朝廷主政官員,為何在後來歷代官方的國史中沒有記載呢?筆者分析原因有二:

1、整個晉朝,包括西東晉,從西元265年到420年,前後才155年,連年戰火不息,整部晉史幾乎是部戰爭史和篡奪史,戰亂與篡奪之中,對於國史的修訂難免存有錯漏之處。

2、晉王朝的建立本身就是曹魏王朝相國、晉王司馬昭的長子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位而改國號為“晉”,後來歷代王朝忌諱相國篡位之事,少見宣揚晉朝國史。再加上朝代短暫、年代久遠,後朝編纂也存在遺漏可能性。

海內外兩千多萬人口的林氏宗譜中充分記載了林祿入閩,後被追封為“晉安郡王”之說,林祿陵的考古研究也為此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1998年版《惠安縣誌》記載林祿于晉建武元年(西元317年)南渡,授招遠將軍,敕守晉安,卒後追封為晉安郡王。《比干閩林文化》記載,明嘉慶年間林祿墓被潘姓恃轄阻修,後人訴至縣衙,經知縣查勘並出告示“惠安縣十三都龍頭嶺下林厝墓系晉安郡王祿公暨夫人孔氏合葬”。海神媽祖林默娘、民族英雄林則徐等林氏名人大典與宗譜均記載了林祿入閩肇基,受封“晉安郡王”之史實。

《惠安縣誌》記載林祿墓,系惠安最早王爺墓明代惠安知縣對林祿墓界斷處告示

二、唐末,“開閩三王”統一福建,閩將張悃(“靈安尊王”)調戍惠安青山,惠安石雕得到進一步發展。光啟元年(西元885年),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于河南光州固始縣率領農民起義軍入閩,統一福建。梁開平三年(909),梁太祖封王審知為閩王,閩正式建立。《十國春秋》記載了王審知發展農工、興教辦學、通商貿易的功績,為當時福建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發展農工包括種植茶樹、石木雕刻等。光啟三年(西元887年),張悃生於閩,其父系王潮軍隊偏將,隨王緒軍南下入閩。後樑乾化二年(西元912年),張悃作為閩將,調戍惠安青山(相當於現在的軍分區司令員),卒後葬于螺陽之山,後設置惠安縣衙,遷至山霞青山。其因抵禦海寇有功,歿後鄉人"廟而祀之",景炎元年(1276年)被朝廷封為“靈安尊王”。張悃調戍惠安青山期間,治理有方,為青山一帶創造了特有的太平盛景,其軍隊後人駐居青山一帶,數者從事雕刻行業,惠安石雕得到進一步發展,並廣泛用於宗教廟宇建築。唐宋時期的惠安石雕雖然保留著中原北派簡單古樸的風格,但已經融匯吸取閩越文化,如泉州開元寺東西石塔、九日山石刻、洛陽古石橋等。

三、明清時期,惠安當地雕刻工匠與抗擊倭患的各地士兵後人在雕刻工藝上互相交流融合,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惠安南派雕刻風格,並遠傳東南亞。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禦倭寇興建了崇武古城。崇武古城採用丁字型石砌結構,各個城門與武神關帝廟都附有石木雕刻。明隆慶元年(西元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親臨崇武古城,指揮剿倭。十年倭亂平定後,崇武成了東南沿海的重鎮,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包括惠安石雕在內的各行各業也得到長足發展。明永樂年間,鄭和前後28年七次下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時崇武古城已建成十八年,後來古城除了用於抗擊倭患外,還為當時的通商貿易起了重要作用。古城附近的“崇武古渡”遺址見證了明清時期惠安石雕與茶葉、瓷器一起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遠傳東南亞。惠安石雕自此開始融合海絲文化與西洋文化,逐漸形成細緻、精美的南派雕刻風格,惠安影雕——“針黑白”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

四、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惠安石雕得到快速發展,惠安南派傳統雕刻風格日趨成熟,直至今日領航世界石雕行業。建國初期北京十大建築物、著名僑領陳嘉庚的集美鼇園等建築的石雕都出自惠安工匠之手。改革開放後雕刻世家與石雕名匠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雕刻世家有如王文生家族、陳國平家族、八祥堂家族等,石雕名匠有如劉碧蘭、王向榮、王經民、蔣惠民、吳德強、孔武戰、李雅華等等。其中劉碧蘭與李雅華的影雕作品作為國禮贈送多國領導人,王向榮的鼎立藝術館接待了海內外數以萬計的各界領導與雕刻藝術家,為惠安石雕與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二十年來,惠安石雕進入鼎盛時期,宗教雕像、建築石雕、現代城市雕塑與石雕收藏品等遍及世界各地,為此各級社會組織與政府部門紛紛給予惠安石雕各種榮譽,較具代表性的榮譽有以下幾項:

1、2003年,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惠安縣“中國石雕之都”稱號。

2、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惠安石雕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2013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惠安縣“中國雕刻藝術傳承基地”。

4、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惠安縣“世界石雕之都”的稱號。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世界石雕之都”。

5、2017年,中華文化促進會授予惠安縣“中國佛教藝術產業基地”。

惠安石雕自林祿入閩首次引進中原北派石雕工藝至今,經歷了1600多年的歷史洗禮,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惠安南派傳統雕刻體系,以細緻、精美著稱於世。今後傳統雕刻如何與現代雕塑進一步融合協調發展,將是我們努力探索的方向!

但是,作為最早開閩的朝廷主政官員,為何在後來歷代官方的國史中沒有記載呢?筆者分析原因有二:

1、整個晉朝,包括西東晉,從西元265年到420年,前後才155年,連年戰火不息,整部晉史幾乎是部戰爭史和篡奪史,戰亂與篡奪之中,對於國史的修訂難免存有錯漏之處。

2、晉王朝的建立本身就是曹魏王朝相國、晉王司馬昭的長子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位而改國號為“晉”,後來歷代王朝忌諱相國篡位之事,少見宣揚晉朝國史。再加上朝代短暫、年代久遠,後朝編纂也存在遺漏可能性。

海內外兩千多萬人口的林氏宗譜中充分記載了林祿入閩,後被追封為“晉安郡王”之說,林祿陵的考古研究也為此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1998年版《惠安縣誌》記載林祿于晉建武元年(西元317年)南渡,授招遠將軍,敕守晉安,卒後追封為晉安郡王。《比干閩林文化》記載,明嘉慶年間林祿墓被潘姓恃轄阻修,後人訴至縣衙,經知縣查勘並出告示“惠安縣十三都龍頭嶺下林厝墓系晉安郡王祿公暨夫人孔氏合葬”。海神媽祖林默娘、民族英雄林則徐等林氏名人大典與宗譜均記載了林祿入閩肇基,受封“晉安郡王”之史實。

《惠安縣誌》記載林祿墓,系惠安最早王爺墓明代惠安知縣對林祿墓界斷處告示

二、唐末,“開閩三王”統一福建,閩將張悃(“靈安尊王”)調戍惠安青山,惠安石雕得到進一步發展。光啟元年(西元885年),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于河南光州固始縣率領農民起義軍入閩,統一福建。梁開平三年(909),梁太祖封王審知為閩王,閩正式建立。《十國春秋》記載了王審知發展農工、興教辦學、通商貿易的功績,為當時福建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發展農工包括種植茶樹、石木雕刻等。光啟三年(西元887年),張悃生於閩,其父系王潮軍隊偏將,隨王緒軍南下入閩。後樑乾化二年(西元912年),張悃作為閩將,調戍惠安青山(相當於現在的軍分區司令員),卒後葬于螺陽之山,後設置惠安縣衙,遷至山霞青山。其因抵禦海寇有功,歿後鄉人"廟而祀之",景炎元年(1276年)被朝廷封為“靈安尊王”。張悃調戍惠安青山期間,治理有方,為青山一帶創造了特有的太平盛景,其軍隊後人駐居青山一帶,數者從事雕刻行業,惠安石雕得到進一步發展,並廣泛用於宗教廟宇建築。唐宋時期的惠安石雕雖然保留著中原北派簡單古樸的風格,但已經融匯吸取閩越文化,如泉州開元寺東西石塔、九日山石刻、洛陽古石橋等。

三、明清時期,惠安當地雕刻工匠與抗擊倭患的各地士兵後人在雕刻工藝上互相交流融合,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惠安南派雕刻風格,並遠傳東南亞。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禦倭寇興建了崇武古城。崇武古城採用丁字型石砌結構,各個城門與武神關帝廟都附有石木雕刻。明隆慶元年(西元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親臨崇武古城,指揮剿倭。十年倭亂平定後,崇武成了東南沿海的重鎮,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包括惠安石雕在內的各行各業也得到長足發展。明永樂年間,鄭和前後28年七次下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時崇武古城已建成十八年,後來古城除了用於抗擊倭患外,還為當時的通商貿易起了重要作用。古城附近的“崇武古渡”遺址見證了明清時期惠安石雕與茶葉、瓷器一起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遠傳東南亞。惠安石雕自此開始融合海絲文化與西洋文化,逐漸形成細緻、精美的南派雕刻風格,惠安影雕——“針黑白”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

四、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惠安石雕得到快速發展,惠安南派傳統雕刻風格日趨成熟,直至今日領航世界石雕行業。建國初期北京十大建築物、著名僑領陳嘉庚的集美鼇園等建築的石雕都出自惠安工匠之手。改革開放後雕刻世家與石雕名匠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雕刻世家有如王文生家族、陳國平家族、八祥堂家族等,石雕名匠有如劉碧蘭、王向榮、王經民、蔣惠民、吳德強、孔武戰、李雅華等等。其中劉碧蘭與李雅華的影雕作品作為國禮贈送多國領導人,王向榮的鼎立藝術館接待了海內外數以萬計的各界領導與雕刻藝術家,為惠安石雕與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二十年來,惠安石雕進入鼎盛時期,宗教雕像、建築石雕、現代城市雕塑與石雕收藏品等遍及世界各地,為此各級社會組織與政府部門紛紛給予惠安石雕各種榮譽,較具代表性的榮譽有以下幾項:

1、2003年,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惠安縣“中國石雕之都”稱號。

2、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惠安石雕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2013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惠安縣“中國雕刻藝術傳承基地”。

4、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惠安縣“世界石雕之都”的稱號。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世界石雕之都”。

5、2017年,中華文化促進會授予惠安縣“中國佛教藝術產業基地”。

惠安石雕自林祿入閩首次引進中原北派石雕工藝至今,經歷了1600多年的歷史洗禮,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惠安南派傳統雕刻體系,以細緻、精美著稱於世。今後傳統雕刻如何與現代雕塑進一步融合協調發展,將是我們努力探索的方向!

惠安石雕於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號:民間美術335 Ⅶ-36 )。它對於惠安人來說,無疑是一張名片與一份榮耀。但關於惠安石雕的起源,許多人卻無從說起,有的說起源于唐末開閩三王,有的說起源于五代“青山王”張悃,有的說起源於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

關於惠安石雕歷史,雖然眾說紛紜,卻有個共識,這個共識就是惠安政府部門一直以來的宣傳口徑——“惠安石雕1600多年前由中原傳入惠安”,而中原石雕起源於石器時代。但是,1600多年前是如何由從中原傳入惠安的,或者誰是惠安石雕的奠基人?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定論,到底是世代口口相傳,還是另有其證呢?

考古研究!據考究,惠安塗嶺九龍崗林祿陵石刻至今有1600多年歷史,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惠安石雕。

林祿何許人也?陵園為何有1600多年前的石刻?他與惠安石雕又有何關係?後來惠安石雕又是如何發展的?筆者多次拜謁林祿陵,並走訪了陵園管委會,查閱了諸多林氏通譜和有關歷史文獻,對於惠安石雕的起源與發展階段,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1600多年前,林祿(西元265~333年,又一說法是西元289~356年)最早將石雕技術從中原帶到晉安郡,是惠安石雕的奠基人。

晉安郡,今福建,東晉時期福建尚未統一,主要轄地為福建東部和南部,包括現在的福州、莆田、泉州的大部分地區,當時稱為泉州,以現在的晉江北岸南安市豐州一帶為行政中心。1994年版《中國志》記載泉州開創于晉太康二年(西元281年),屬晉安郡;隋朝初稱泉州,州治設在今福州市;唐初,分泉州南部設武榮州,改原泉州為閩州,武榮州為泉州。

據《中華林氏人文史綱》記載,林祿出生於西晉泰始元年,司馬衷於西元290年登基稱為晉惠帝,林祿時任太子太傅(太子的老師),永嘉之亂(西元307年),林祿任司馬睿的參軍(王府幕僚參謀),後極力贊成王導建議,主張南遷健康(南京)稱帝,任招遠將軍。司馬睿建立東晉幾年後,晉室王弱臣強、禍亂內興,未能平定王敦之亂,憂憤成疾,臨終前令林祿率領林、黃、陳、鄭、詹、邱、何、胡等八族衣冠卿相入閩拓疆避難。林祿于東晉太守三年(西元325年)詔歸,奉敕鎮守晉安郡,旗下士兵不泛各行各業,首次將中原習俗文化與農桑工農技術傳入惠安,包括石雕木雕與種桑養蠶技術等。林祿率八族衣冠相入閩,史稱“衣冠南渡,八姓入閩”,福建故稱為“八閩”。林祿駐守晉安郡,遷家居晉安,繁衍生息,為林姓開閩始祖,也是最早開閩的朝廷主政官員。其卒後葬于惠安塗嶺九龍崗,林祿陵石刻有著簡單古樸的中原北派雕刻風格,為惠安石雕何時由中原傳入惠安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中國志》記載了晉朝此次遷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潮。

晉安郡王林祿陵 《中國志》記載晉朝人口南遷

但是,作為最早開閩的朝廷主政官員,為何在後來歷代官方的國史中沒有記載呢?筆者分析原因有二:

1、整個晉朝,包括西東晉,從西元265年到420年,前後才155年,連年戰火不息,整部晉史幾乎是部戰爭史和篡奪史,戰亂與篡奪之中,對於國史的修訂難免存有錯漏之處。

2、晉王朝的建立本身就是曹魏王朝相國、晉王司馬昭的長子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位而改國號為“晉”,後來歷代王朝忌諱相國篡位之事,少見宣揚晉朝國史。再加上朝代短暫、年代久遠,後朝編纂也存在遺漏可能性。

海內外兩千多萬人口的林氏宗譜中充分記載了林祿入閩,後被追封為“晉安郡王”之說,林祿陵的考古研究也為此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1998年版《惠安縣誌》記載林祿于晉建武元年(西元317年)南渡,授招遠將軍,敕守晉安,卒後追封為晉安郡王。《比干閩林文化》記載,明嘉慶年間林祿墓被潘姓恃轄阻修,後人訴至縣衙,經知縣查勘並出告示“惠安縣十三都龍頭嶺下林厝墓系晉安郡王祿公暨夫人孔氏合葬”。海神媽祖林默娘、民族英雄林則徐等林氏名人大典與宗譜均記載了林祿入閩肇基,受封“晉安郡王”之史實。

《惠安縣誌》記載林祿墓,系惠安最早王爺墓明代惠安知縣對林祿墓界斷處告示

二、唐末,“開閩三王”統一福建,閩將張悃(“靈安尊王”)調戍惠安青山,惠安石雕得到進一步發展。光啟元年(西元885年),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于河南光州固始縣率領農民起義軍入閩,統一福建。梁開平三年(909),梁太祖封王審知為閩王,閩正式建立。《十國春秋》記載了王審知發展農工、興教辦學、通商貿易的功績,為當時福建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發展農工包括種植茶樹、石木雕刻等。光啟三年(西元887年),張悃生於閩,其父系王潮軍隊偏將,隨王緒軍南下入閩。後樑乾化二年(西元912年),張悃作為閩將,調戍惠安青山(相當於現在的軍分區司令員),卒後葬于螺陽之山,後設置惠安縣衙,遷至山霞青山。其因抵禦海寇有功,歿後鄉人"廟而祀之",景炎元年(1276年)被朝廷封為“靈安尊王”。張悃調戍惠安青山期間,治理有方,為青山一帶創造了特有的太平盛景,其軍隊後人駐居青山一帶,數者從事雕刻行業,惠安石雕得到進一步發展,並廣泛用於宗教廟宇建築。唐宋時期的惠安石雕雖然保留著中原北派簡單古樸的風格,但已經融匯吸取閩越文化,如泉州開元寺東西石塔、九日山石刻、洛陽古石橋等。

三、明清時期,惠安當地雕刻工匠與抗擊倭患的各地士兵後人在雕刻工藝上互相交流融合,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惠安南派雕刻風格,並遠傳東南亞。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禦倭寇興建了崇武古城。崇武古城採用丁字型石砌結構,各個城門與武神關帝廟都附有石木雕刻。明隆慶元年(西元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親臨崇武古城,指揮剿倭。十年倭亂平定後,崇武成了東南沿海的重鎮,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包括惠安石雕在內的各行各業也得到長足發展。明永樂年間,鄭和前後28年七次下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時崇武古城已建成十八年,後來古城除了用於抗擊倭患外,還為當時的通商貿易起了重要作用。古城附近的“崇武古渡”遺址見證了明清時期惠安石雕與茶葉、瓷器一起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遠傳東南亞。惠安石雕自此開始融合海絲文化與西洋文化,逐漸形成細緻、精美的南派雕刻風格,惠安影雕——“針黑白”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

四、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惠安石雕得到快速發展,惠安南派傳統雕刻風格日趨成熟,直至今日領航世界石雕行業。建國初期北京十大建築物、著名僑領陳嘉庚的集美鼇園等建築的石雕都出自惠安工匠之手。改革開放後雕刻世家與石雕名匠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雕刻世家有如王文生家族、陳國平家族、八祥堂家族等,石雕名匠有如劉碧蘭、王向榮、王經民、蔣惠民、吳德強、孔武戰、李雅華等等。其中劉碧蘭與李雅華的影雕作品作為國禮贈送多國領導人,王向榮的鼎立藝術館接待了海內外數以萬計的各界領導與雕刻藝術家,為惠安石雕與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二十年來,惠安石雕進入鼎盛時期,宗教雕像、建築石雕、現代城市雕塑與石雕收藏品等遍及世界各地,為此各級社會組織與政府部門紛紛給予惠安石雕各種榮譽,較具代表性的榮譽有以下幾項:

1、2003年,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惠安縣“中國石雕之都”稱號。

2、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惠安石雕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2013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惠安縣“中國雕刻藝術傳承基地”。

4、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惠安縣“世界石雕之都”的稱號。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世界石雕之都”。

5、2017年,中華文化促進會授予惠安縣“中國佛教藝術產業基地”。

惠安石雕自林祿入閩首次引進中原北派石雕工藝至今,經歷了1600多年的歷史洗禮,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惠安南派傳統雕刻體系,以細緻、精美著稱於世。今後傳統雕刻如何與現代雕塑進一步融合協調發展,將是我們努力探索的方向!惠安石雕於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號:民間美術335 Ⅶ-36 )。它對於惠安人來說,無疑是一張名片與一份榮耀。但關於惠安石雕的起源,許多人卻無從說起,有的說起源于唐末開閩三王,有的說起源于五代“青山王”張悃,有的說起源於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

關於惠安石雕歷史,雖然眾說紛紜,卻有個共識,這個共識就是惠安政府部門一直以來的宣傳口徑——“惠安石雕1600多年前由中原傳入惠安”,而中原石雕起源於石器時代。但是,1600多年前是如何由從中原傳入惠安的,或者誰是惠安石雕的奠基人?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定論,到底是世代口口相傳,還是另有其證呢?

考古研究!據考究,惠安塗嶺九龍崗林祿陵石刻至今有1600多年歷史,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惠安石雕。

林祿何許人也?陵園為何有1600多年前的石刻?他與惠安石雕又有何關係?後來惠安石雕又是如何發展的?筆者多次拜謁林祿陵,並走訪了陵園管委會,查閱了諸多林氏通譜和有關歷史文獻,對於惠安石雕的起源與發展階段,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1600多年前,林祿(西元265~333年,又一說法是西元289~356年)最早將石雕技術從中原帶到晉安郡,是惠安石雕的奠基人。

晉安郡,今福建,東晉時期福建尚未統一,主要轄地為福建東部和南部,包括現在的福州、莆田、泉州的大部分地區,當時稱為泉州,以現在的晉江北岸南安市豐州一帶為行政中心。1994年版《中國志》記載泉州開創于晉太康二年(西元281年),屬晉安郡;隋朝初稱泉州,州治設在今福州市;唐初,分泉州南部設武榮州,改原泉州為閩州,武榮州為泉州。

據《中華林氏人文史綱》記載,林祿出生於西晉泰始元年,司馬衷於西元290年登基稱為晉惠帝,林祿時任太子太傅(太子的老師),永嘉之亂(西元307年),林祿任司馬睿的參軍(王府幕僚參謀),後極力贊成王導建議,主張南遷健康(南京)稱帝,任招遠將軍。司馬睿建立東晉幾年後,晉室王弱臣強、禍亂內興,未能平定王敦之亂,憂憤成疾,臨終前令林祿率領林、黃、陳、鄭、詹、邱、何、胡等八族衣冠卿相入閩拓疆避難。林祿于東晉太守三年(西元325年)詔歸,奉敕鎮守晉安郡,旗下士兵不泛各行各業,首次將中原習俗文化與農桑工農技術傳入惠安,包括石雕木雕與種桑養蠶技術等。林祿率八族衣冠相入閩,史稱“衣冠南渡,八姓入閩”,福建故稱為“八閩”。林祿駐守晉安郡,遷家居晉安,繁衍生息,為林姓開閩始祖,也是最早開閩的朝廷主政官員。其卒後葬于惠安塗嶺九龍崗,林祿陵石刻有著簡單古樸的中原北派雕刻風格,為惠安石雕何時由中原傳入惠安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中國志》記載了晉朝此次遷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潮。

晉安郡王林祿陵 《中國志》記載晉朝人口南遷

但是,作為最早開閩的朝廷主政官員,為何在後來歷代官方的國史中沒有記載呢?筆者分析原因有二:

1、整個晉朝,包括西東晉,從西元265年到420年,前後才155年,連年戰火不息,整部晉史幾乎是部戰爭史和篡奪史,戰亂與篡奪之中,對於國史的修訂難免存有錯漏之處。

2、晉王朝的建立本身就是曹魏王朝相國、晉王司馬昭的長子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位而改國號為“晉”,後來歷代王朝忌諱相國篡位之事,少見宣揚晉朝國史。再加上朝代短暫、年代久遠,後朝編纂也存在遺漏可能性。

海內外兩千多萬人口的林氏宗譜中充分記載了林祿入閩,後被追封為“晉安郡王”之說,林祿陵的考古研究也為此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1998年版《惠安縣誌》記載林祿于晉建武元年(西元317年)南渡,授招遠將軍,敕守晉安,卒後追封為晉安郡王。《比干閩林文化》記載,明嘉慶年間林祿墓被潘姓恃轄阻修,後人訴至縣衙,經知縣查勘並出告示“惠安縣十三都龍頭嶺下林厝墓系晉安郡王祿公暨夫人孔氏合葬”。海神媽祖林默娘、民族英雄林則徐等林氏名人大典與宗譜均記載了林祿入閩肇基,受封“晉安郡王”之史實。

《惠安縣誌》記載林祿墓,系惠安最早王爺墓明代惠安知縣對林祿墓界斷處告示

二、唐末,“開閩三王”統一福建,閩將張悃(“靈安尊王”)調戍惠安青山,惠安石雕得到進一步發展。光啟元年(西元885年),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于河南光州固始縣率領農民起義軍入閩,統一福建。梁開平三年(909),梁太祖封王審知為閩王,閩正式建立。《十國春秋》記載了王審知發展農工、興教辦學、通商貿易的功績,為當時福建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發展農工包括種植茶樹、石木雕刻等。光啟三年(西元887年),張悃生於閩,其父系王潮軍隊偏將,隨王緒軍南下入閩。後樑乾化二年(西元912年),張悃作為閩將,調戍惠安青山(相當於現在的軍分區司令員),卒後葬于螺陽之山,後設置惠安縣衙,遷至山霞青山。其因抵禦海寇有功,歿後鄉人"廟而祀之",景炎元年(1276年)被朝廷封為“靈安尊王”。張悃調戍惠安青山期間,治理有方,為青山一帶創造了特有的太平盛景,其軍隊後人駐居青山一帶,數者從事雕刻行業,惠安石雕得到進一步發展,並廣泛用於宗教廟宇建築。唐宋時期的惠安石雕雖然保留著中原北派簡單古樸的風格,但已經融匯吸取閩越文化,如泉州開元寺東西石塔、九日山石刻、洛陽古石橋等。

三、明清時期,惠安當地雕刻工匠與抗擊倭患的各地士兵後人在雕刻工藝上互相交流融合,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惠安南派雕刻風格,並遠傳東南亞。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禦倭寇興建了崇武古城。崇武古城採用丁字型石砌結構,各個城門與武神關帝廟都附有石木雕刻。明隆慶元年(西元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親臨崇武古城,指揮剿倭。十年倭亂平定後,崇武成了東南沿海的重鎮,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包括惠安石雕在內的各行各業也得到長足發展。明永樂年間,鄭和前後28年七次下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時崇武古城已建成十八年,後來古城除了用於抗擊倭患外,還為當時的通商貿易起了重要作用。古城附近的“崇武古渡”遺址見證了明清時期惠安石雕與茶葉、瓷器一起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遠傳東南亞。惠安石雕自此開始融合海絲文化與西洋文化,逐漸形成細緻、精美的南派雕刻風格,惠安影雕——“針黑白”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

四、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惠安石雕得到快速發展,惠安南派傳統雕刻風格日趨成熟,直至今日領航世界石雕行業。建國初期北京十大建築物、著名僑領陳嘉庚的集美鼇園等建築的石雕都出自惠安工匠之手。改革開放後雕刻世家與石雕名匠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雕刻世家有如王文生家族、陳國平家族、八祥堂家族等,石雕名匠有如劉碧蘭、王向榮、王經民、蔣惠民、吳德強、孔武戰、李雅華等等。其中劉碧蘭與李雅華的影雕作品作為國禮贈送多國領導人,王向榮的鼎立藝術館接待了海內外數以萬計的各界領導與雕刻藝術家,為惠安石雕與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二十年來,惠安石雕進入鼎盛時期,宗教雕像、建築石雕、現代城市雕塑與石雕收藏品等遍及世界各地,為此各級社會組織與政府部門紛紛給予惠安石雕各種榮譽,較具代表性的榮譽有以下幾項:

1、2003年,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惠安縣“中國石雕之都”稱號。

2、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惠安石雕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2013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惠安縣“中國雕刻藝術傳承基地”。

4、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惠安縣“世界石雕之都”的稱號。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世界石雕之都”。

5、2017年,中華文化促進會授予惠安縣“中國佛教藝術產業基地”。

惠安石雕自林祿入閩首次引進中原北派石雕工藝至今,經歷了1600多年的歷史洗禮,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惠安南派傳統雕刻體系,以細緻、精美著稱於世。今後傳統雕刻如何與現代雕塑進一步融合協調發展,將是我們努力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