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變更消失的舊地名,皖南徽州最可惜

中國的城市數以千計,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中國的歷史上下五千年,並不是每個城市在誕生之出就叫現在的名字。隨著歷史朝代的更替,很多城市的名字也隨著變更,

有些改得很好聽,比如雲南迪慶改成香格里拉,但很多城市變得卻並不盡如人意,今天就來說說典型的幾個名字變更並不算成功的城市吧!

舊時地名

1、安徽黃山市:黃山市原名徽州,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州文化的發源地。徽州舊時所轄市縣在現今的黃山市基礎上還包含了江西的婺源(1949年劃出)和安徽宣城的績溪(1987年劃出),

現黃山市管轄3區4縣。徽州由於境內著名的中國第一山黃山而在1987年更名為黃山市,雖然這一做法大大提升了黃山的旅遊名聲,但是卻也間接冷落了徽文化的影響力。安徽省本是取自安慶和徽州的首字而得名,失去了徽州這一地名,雖然增添了不少自然之韻,卻少了不少古典的人文氣息。
近年來不少人都呼籲恢復徽州之名,也許大家所追求的是那份”一生癡絕處 無夢到徽州“的意境之美吧!

徽州

2、安徽合肥市:合肥市舊稱廬州,其所孕育的廬州文化是安徽省四大文化圈之一。廬州府在1912年1月被廢止,改名合肥沿用至今。廬州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比較文雅,

而合肥一聽就感覺比較直白口語化,還有一個與之相關的地名謎語:兩個胖子,打一城市,指的就是合肥。不過合肥這地名也是古已有之,早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就有記載:“夏水暴漲,施(今南淝河)合於肥(今東淝河),故曰”合肥“。這裡的“肥”並不是現在所理解的胖之意,而是淝水之“淝”。

廬州府

3、河南駐馬店市:駐馬店地區古時有過汝南、汝甯、汝陽等稱謂,而駐馬店不過是其下轄的一個過路的驛站小村莊而已。1913年,汝寧府改稱豫南道,1918年改為汝陽道,1927年廢道設河南省行政第八區專員公署,駐地汝南。1949年正式設立了駐馬店市,後期進行的調整雖有改動,但駐馬店這一名字最終保留。駐馬店這名以現代人的眼光看,

確實充滿了濃濃的鄉土氣息,直白點就是土氣,當地也曾在90年代申請改名為天中市,但並未被採納。

汝甯府

其實名字這個東西雖然只是一個代號,但在向來講究稱呼的中國,一個好的名字還是能帶來不少的驚喜。比如湖南的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後聲名鵲起,成了湖南省乃至中國的一道旅遊名片。

成了湖南省乃至中國的一道旅遊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