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太監也能當皇帝,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太監皇帝

歷史上,被正式授予正統王朝皇帝稱號的宦官,僅曹騰一人而已,可謂空前絕後。《三國志·武帝紀》裴注和《後漢書》,均載有《曹騰傳》。宋代詩人劉克莊有首詩《雜詠一百首?曹騰》這樣寫他:“費亭侯在日,

亂已有萌芽。養得螟蛉種,猶能覆漢家。”

曹騰是曹操的祖父,字季興,東漢著名的宦官。曹騰的父親是曹節,字元偉,生有三子。曹騰排行第三,從小就被送入皇宮當宦官。司馬彪的《續漢書》記載一段曹節的小故事,曹節的鄰居丟了一頭豬,到曹節家尋找,

指認曹家的一頭豬就是他走失的豬,曹節不與他爭執,讓鄰居將豬牽回去。後來鄰居家走失的豬自己跑回家來,鄰居感到羞愧,趕忙登門道歉,送還曹家的豬。曹節也不責怪,笑著接受了。於是鄉里之間都稱讚曹節是一位仁慈敦厚的人。從這個故事來看,曹節應是個普通的鄉下農戶,也許因為經濟因素,才會將曹騰送到宮中當宦官吧。

宦官,俗稱太監或“老公”。文書上的稱謂很多,

例如有閹人、閹宦、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太監、內監等等。這些男子生☆禁☆殖☆禁☆器官被閹割後失去性功能而成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這批人是歷代王朝在宮廷內侍奉皇帝及其家屬的奴僕。據記載,我國先秦和西漢時期的宦官並非全是閹人;自東漢開始,才全部用閹人。這是由於在皇宮內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後、妃以及宮女等,女眷較多,如果允許男侍出入,難免會發生穢亂宮帷的事。
所以絕不允許有其他成年男性在宮內當差。

曹操

東漢安帝時,入宮為宦。鄧太后認為他年輕、溫順、忠厚,選他倍伴太子(順帝劉保)在東宮讀書。由於他為人恭謹,很受太子的喜愛。後與女子吳氏結為“對食”夫妻,並收養夏侯家少年為子,

即曹操父親曹嵩。

太和三年(229年)六月二十六日,魏明帝追尊其高祖父曹騰為高皇帝,其夫人吳氏為高皇后。直到西晉代魏,這個稱號都一直保存著。曹騰也成為曹魏王朝六個擁有帝號的人物之一(魏高皇帝曹騰,魏太皇帝曹嵩,魏武皇帝曹操,魏文皇帝曹丕,魏明皇帝曹叡、魏元帝曹奐,曹芳和曹髦未能享有帝號)。

曹操

在中國歷史上,被正式授予正統王朝皇帝稱號的宦官,僅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