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年初列計畫時,Google、Intel、Facebook等矽谷公司在忙什麼

又到新年,大家都在忙著寫規劃、預算執行情況,編制明年預算,而HR和管理者們忙著開始進行考核,評選先進。工作做了哪些,取得了哪些成績,存在什麼問題,主要原因是什麼,如何改進?新年重點工作是什麼,

如何開展?層層開會,層層檢查,層層交報告,到處出差,一派繁忙。

與此同時,在矽谷的創新公司都在忙什麼呢?

Google、Intel、Facebook、LinkedIn這些公司,將年度目標設定安排在每年第4季度的11月初就開始。11月時,他們集思廣益下一年第一季度的目標,然後在分系統內部分享、溝通;到12月,在公司層面溝通下一年及第一季度的目標。員工結合組織目標,起草個人目標。

而到了第二年的1月初,

會召開全員大會,確定年度目標及第一季度的目標,在公司、團隊不同層級會議上,彙報團隊和個人目標。

為什麼他們是這樣的安排?因為他們都在用一套全新的目標管理方法——OKR,這個方法是繼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提出目標管理法後的一大創新,除他們以外,Amazon、Dropbox、YouTube、Twitter、Oracle也都在用OKR。

OKR是什麼?是怎麼橫空出世的?

OKR是一套定義和跟蹤目標及其完成情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O代表Objectives,意思是目標,

KR代表Key Results,意思是關鍵成果、關鍵結果,合在一起就是“為確保達成目標的關鍵結果分解與實施”。簡言之:O是“我想要完成什麼”,KR是“我如何實現目標”,也就是實現目標的路徑。

OKR最早是由時任Intel總裁的Andy Grove(安迪·格魯夫)發明並推行的。20世紀70年代,Intel正在從一家存儲晶片公司轉型為微處理器公司,

而當時的管理團隊頭兒安迪·格魯夫希望他的員工能專注在最要緊的事務上以便公司成功轉型,OKR就在這個時候誕生了。同一時期Oracle的老闆Larry Ellison(拉裡·埃裡森),也在Oracle提出MOKRs(使命、目標和關鍵結果)。

曾為Intel效力的John Doerr(約翰·杜爾)對OKR這個工具深以為然。他於1999年把這套流程帶給了Google的Larry Page(拉裡·佩奇)和Sergey Brin(謝爾蓋·布林)。由於Google取得巨大成功,OKR開始在Linkedin、Zynga等公司風靡。後來,據杜爾本人介紹,

Google在所有它所投資的企業都要專門進行OKR系統的培訓和實施。

OKR的發展可以用下面這張圖來解讀。

為什麼現在是用OKR來管理?

管理學發展至今,經歷了很多理論,從這張圖可以看出,自MBO以來,我們熟悉的戰略管理、品質管制、KPI(關鍵績效指標)、BSC(平衡記分卡),以及OKR,

這些管理思想和工具都來自於MBO,而這些管理思想和理論已應用了幾十年,在工業化的社會時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那些曾經的世界500強公司,通過設計、品質、生產、品牌宣傳、服務等全方位的體系,為客戶提供了滿意的產品和服務。而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企業的發展已不是靠有形的製造產品,更多的是靠創意、概念、設想來驅動,通過設計新的商業模式、贏利模式、資本孵化,而得到全新的快速發展,形成了互聯網行業,這是一個無形的但又在各方面深刻影響我們生活的行業,而我們的管理思維和工具卻沒有與時俱進,因此就造成了目前管理工具落後於“互聯網+”行業的局面。

OKR和KPI的區別和聯繫是什麼

一開頭我們說到,年底了國內大多數公司都在忙著考核,這是因為目前國內大部分公司是採用KPI,年終總結時,大家更多的是進行結果的陳述,是對結果的總結。

這裡就能看出 OKR 和 KPI 的區別: KPI 讓大家朝前走,因為每年的指標就在那裡;而 OKR 用於保證大家朝正確的方向走。在Intel做轉型時,新老業務是都有的,如何讓公司成功轉型,必須保證大家都能保持對焦。不光是公司轉型時,平時大家工作時也會遇到,有新舊工作的接替,或者轉崗期間的身兼多項職責。這個時候清楚自己往正確方向走就格外重要。有些人拼命想往前走,不希望落後於別人,這時候 OKR可以幫助這些人少走彎路。而有些人本來就不想走,喜歡待在舒適區,這時候就可以用 KPI行使手段。

OKR是如何運行的?

不像傳統的一次設定目標的方式,OKR有個特點,是對下一季度的目標設定先起草,待實際運行一段時間(約3周)後,通過討論再最終確定。這樣做的目的在於,我們生活在VUCA(不穩定、不確定、複雜、模糊)的時代,互聯網資訊變化太快,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太多,所列的KR可能會因為項目變化而變化,因此需要對設定的KR先試運行下,運行幾周以確定專案沒有變化,可以具體落實。經過幾周的試運行後,如要做修改或調整,不是調整KR的難度係數,而是就項目是否有變化而做的調整。

下面這幅圖描述了OKR的運行週期。

OKR的另外一個特點是,OKR的員工大會是在每個季度的中間(2、5、8、11月)舉行,目的是總結上個季度的KR得分,以及展現本季度的KR目標,還有就是評選本季度的最佳OKR獎(以最具有野心為排序)。員工大會是整個OKR在實施過程中的高☆禁☆潮,通過全員公開的方式,以OKR的實際執行情況回顧,可以點評每位員工的工作成果,指出不足,並給予更多的期望,希望在本季度有明顯的改進,同時又表彰了OKR的TOP 10的員工,用他們的事例來激勵大家,並當場給予重獎,號召大家向榜樣看齊。這樣一種氛圍,是最有激勵效果的。

OKR是如何設定目標的?

(1)第一階段:確定OKR

目標務必是具體的、可衡量的,例如不能籠統地說“我想讓我的網站更好”,而是要提出諸如“讓網站速度加快30%”或者“融入度提升15%”之類的具體目標;不能說“使Gmail達到成功”而是“在9月上線Gmail並在11月有100萬用戶”。

其中O,目標要是有野心的,有一些挑戰的,有些讓你不舒服的。而KR是可量化的,支持O這個方向的有邏輯的,能評分的。一般來說,1為總分的評分,達到0.6~0.7是較好的了,這樣你才會不斷為目標而奮鬥,而不會出現期限不到就完成目標的情況。員工通常每季度會制定4~到6個目標,目標太多也會令人感到焦慮,不知如何開展。

目標必須達成共識,目標必須是在管理者與員工直接充分溝通後達成的共識。沒有達成共識的目標不能算作目標,目標的設定以達成共識為終點。

從上至下,目標的設立順序應該是從公司到部門再到組裡個人。個人自己想做什麼和管理者希望個人做什麼,一般來說是不完全相同的。個人可以通過先查閱上層的目標,在自己想做的事情範圍內找到能對公司目標有利的部分,將其拿出來和自己的管理者進行討論,做權衡取捨。某種情況下,很有可能這個自己想做的事情會變成公司今後改變的發展方向。

(2)第二階段:公示OKR

公示並不只是把確定好的OKR知會到全員,而是要就為什麼定了這些目標,實現這些目標對公司的意義,一起完成這些目標需要大家分別做什麼等問題做詳細的溝通,確保大家對目標的理解一致。

公示在公司的公共伺服器上,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其他人的OKR,包括高管和CEO的OKR。通過瞭解別人的OKR,個人就可以清晰地評估出與別人相比,自己的OKR是在O上更有野心了還是更保守了,方向是一致的還是有偏離的,管理層再與當事人溝通探討,個人就會進行自動修復了。

(3)第三階段:執行OKR

當有了關鍵結果(期望的結果)後,要圍繞具體目標分解任務。每項關鍵結果都會派生出一系列的任務,交給不同的同事負責。關鍵結果負責人成為專案經理來組織協調大家。因此,關鍵結果的項目經理應當是團隊非常重要的成員,他們能夠調度和影響企業資源,如果他還不具備這個能力,就把這個權力給他。至少,項目經理和企業決策者之間應當保持絕對通暢的溝通。

每個季度和年度都有OKR,並保持這樣一個節奏。每個季度都打分,到年度的時候,OKR不是一下就敲定的。比如在12月設了下個季度和年度的OKR,往後集中精力在實施季度OKR上,畢竟這是眼前的目標。而過了一段時間,可以驗證年度OKR是不是正確的,並不斷修訂它。年度的OKR是指導性的,並不是約束。

(4)第四階段:溝通與打分

每個季度做回顧。到了季度末,員工需要給自己KR的完成情況和完成品質打分——打分過程只需花費幾分鐘時間,分數的範圍在0到1分之間。OKR鼓勵員工制定有挑戰性的目標,走出舒適區突破自我,所以目標100%完成不一定是最好的,最理想的得分是在0.6到0.7之間,高分不一定得到表揚,說明目標設定的野心不夠,下個週期需要調整。低分也不一定受到批評,如果低於0.4分,說明可能存在問題,應通過工作分析,找到下一週期OKR的改進方法。

除了打分以外,每半年公司還會進行一次績效評估,主要是評估員工過去半年的績效,並根據績效評估的結果變更業務職級和薪酬。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個人的績效評估的成就內容及級別都是在全公司共用公開的。

好了,介紹完了OKR的來歷和設定過程,希望能給你一些新的啟發,原來創新公司的目標是可以這樣設定的,當然了OKR不光適用於IT、互聯網、高科技企業,還適用於想轉型的傳統企業。更多詳情,可以看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目標與關鍵成果法:盛行于矽谷創新公司的目標管理方法》一書。

而得到全新的快速發展,形成了互聯網行業,這是一個無形的但又在各方面深刻影響我們生活的行業,而我們的管理思維和工具卻沒有與時俱進,因此就造成了目前管理工具落後於“互聯網+”行業的局面。

OKR和KPI的區別和聯繫是什麼

一開頭我們說到,年底了國內大多數公司都在忙著考核,這是因為目前國內大部分公司是採用KPI,年終總結時,大家更多的是進行結果的陳述,是對結果的總結。

這裡就能看出 OKR 和 KPI 的區別: KPI 讓大家朝前走,因為每年的指標就在那裡;而 OKR 用於保證大家朝正確的方向走。在Intel做轉型時,新老業務是都有的,如何讓公司成功轉型,必須保證大家都能保持對焦。不光是公司轉型時,平時大家工作時也會遇到,有新舊工作的接替,或者轉崗期間的身兼多項職責。這個時候清楚自己往正確方向走就格外重要。有些人拼命想往前走,不希望落後於別人,這時候 OKR可以幫助這些人少走彎路。而有些人本來就不想走,喜歡待在舒適區,這時候就可以用 KPI行使手段。

OKR是如何運行的?

不像傳統的一次設定目標的方式,OKR有個特點,是對下一季度的目標設定先起草,待實際運行一段時間(約3周)後,通過討論再最終確定。這樣做的目的在於,我們生活在VUCA(不穩定、不確定、複雜、模糊)的時代,互聯網資訊變化太快,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太多,所列的KR可能會因為項目變化而變化,因此需要對設定的KR先試運行下,運行幾周以確定專案沒有變化,可以具體落實。經過幾周的試運行後,如要做修改或調整,不是調整KR的難度係數,而是就項目是否有變化而做的調整。

下面這幅圖描述了OKR的運行週期。

OKR的另外一個特點是,OKR的員工大會是在每個季度的中間(2、5、8、11月)舉行,目的是總結上個季度的KR得分,以及展現本季度的KR目標,還有就是評選本季度的最佳OKR獎(以最具有野心為排序)。員工大會是整個OKR在實施過程中的高☆禁☆潮,通過全員公開的方式,以OKR的實際執行情況回顧,可以點評每位員工的工作成果,指出不足,並給予更多的期望,希望在本季度有明顯的改進,同時又表彰了OKR的TOP 10的員工,用他們的事例來激勵大家,並當場給予重獎,號召大家向榜樣看齊。這樣一種氛圍,是最有激勵效果的。

OKR是如何設定目標的?

(1)第一階段:確定OKR

目標務必是具體的、可衡量的,例如不能籠統地說“我想讓我的網站更好”,而是要提出諸如“讓網站速度加快30%”或者“融入度提升15%”之類的具體目標;不能說“使Gmail達到成功”而是“在9月上線Gmail並在11月有100萬用戶”。

其中O,目標要是有野心的,有一些挑戰的,有些讓你不舒服的。而KR是可量化的,支持O這個方向的有邏輯的,能評分的。一般來說,1為總分的評分,達到0.6~0.7是較好的了,這樣你才會不斷為目標而奮鬥,而不會出現期限不到就完成目標的情況。員工通常每季度會制定4~到6個目標,目標太多也會令人感到焦慮,不知如何開展。

目標必須達成共識,目標必須是在管理者與員工直接充分溝通後達成的共識。沒有達成共識的目標不能算作目標,目標的設定以達成共識為終點。

從上至下,目標的設立順序應該是從公司到部門再到組裡個人。個人自己想做什麼和管理者希望個人做什麼,一般來說是不完全相同的。個人可以通過先查閱上層的目標,在自己想做的事情範圍內找到能對公司目標有利的部分,將其拿出來和自己的管理者進行討論,做權衡取捨。某種情況下,很有可能這個自己想做的事情會變成公司今後改變的發展方向。

(2)第二階段:公示OKR

公示並不只是把確定好的OKR知會到全員,而是要就為什麼定了這些目標,實現這些目標對公司的意義,一起完成這些目標需要大家分別做什麼等問題做詳細的溝通,確保大家對目標的理解一致。

公示在公司的公共伺服器上,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其他人的OKR,包括高管和CEO的OKR。通過瞭解別人的OKR,個人就可以清晰地評估出與別人相比,自己的OKR是在O上更有野心了還是更保守了,方向是一致的還是有偏離的,管理層再與當事人溝通探討,個人就會進行自動修復了。

(3)第三階段:執行OKR

當有了關鍵結果(期望的結果)後,要圍繞具體目標分解任務。每項關鍵結果都會派生出一系列的任務,交給不同的同事負責。關鍵結果負責人成為專案經理來組織協調大家。因此,關鍵結果的項目經理應當是團隊非常重要的成員,他們能夠調度和影響企業資源,如果他還不具備這個能力,就把這個權力給他。至少,項目經理和企業決策者之間應當保持絕對通暢的溝通。

每個季度和年度都有OKR,並保持這樣一個節奏。每個季度都打分,到年度的時候,OKR不是一下就敲定的。比如在12月設了下個季度和年度的OKR,往後集中精力在實施季度OKR上,畢竟這是眼前的目標。而過了一段時間,可以驗證年度OKR是不是正確的,並不斷修訂它。年度的OKR是指導性的,並不是約束。

(4)第四階段:溝通與打分

每個季度做回顧。到了季度末,員工需要給自己KR的完成情況和完成品質打分——打分過程只需花費幾分鐘時間,分數的範圍在0到1分之間。OKR鼓勵員工制定有挑戰性的目標,走出舒適區突破自我,所以目標100%完成不一定是最好的,最理想的得分是在0.6到0.7之間,高分不一定得到表揚,說明目標設定的野心不夠,下個週期需要調整。低分也不一定受到批評,如果低於0.4分,說明可能存在問題,應通過工作分析,找到下一週期OKR的改進方法。

除了打分以外,每半年公司還會進行一次績效評估,主要是評估員工過去半年的績效,並根據績效評估的結果變更業務職級和薪酬。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個人的績效評估的成就內容及級別都是在全公司共用公開的。

好了,介紹完了OKR的來歷和設定過程,希望能給你一些新的啟發,原來創新公司的目標是可以這樣設定的,當然了OKR不光適用於IT、互聯網、高科技企業,還適用於想轉型的傳統企業。更多詳情,可以看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目標與關鍵成果法:盛行于矽谷創新公司的目標管理方法》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