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0歲高齡的她拍出了震驚世界的影片,單創意就該給滿分!

你們有沒有想過自己到了90歲會變得怎麼樣?會過怎麼樣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夢想?

小編覺得自己能活到70歲已經謝天謝地了。如果僥倖到了80歲還苟延殘喘著,那應該是端個凳子,

天天在社區大樹底下曬著太陽,看兒童嬉鬧,貓狗追逐,然後等死吧!

夢想就是看孫子娶媳婦兒,抱上重孫子。

好庸俗的生活和夢想是吧!

然而有一個老太太,在自己89歲高齡時,卻活出了無與倫比的精彩。

這頭獨特的奶奶灰+橘色帽檐的蘑菇頭,讓人一眼就看出她不是個普通老太太。

她是法國"新浪潮祖母"(不知道啥是新浪潮沒關係,知道她很牛逼就行)。

從26歲起開始拍電影,直到現在拍了整整63年。

奧斯卡、坎城、威尼斯、洛迦諾等等電影節大獎拿到手軟,是個很牛逼的導演。

12年的時候,她來到上海,為棚戶區的老人們留下了最後關於老房子的記憶。

她將老人的照片列印出來,貼在斷壁殘垣上。

這些照片最大的特色就是大大大大大。

大到撐滿一堵牆,占滿一棟樓,老人的眼睛有一個人那麼大,一顆牙有一條狗那麼大。

這些被老人大幅照片佔據的牆,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告自己在這裡生活過的證明。

講述著這裡曾發生的故事,讓普通人不再平凡。

她就是我們今天要安利的這部紀錄片《臉龐,村莊》的導演兼主角——阿涅斯·瓦爾達

臉龐,村莊

Visages, villages

這部《臉龐,村莊》是她17年的新作,拍攝時已89歲高齡,影片已申報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豆瓣評分9.5,好於92%的紀錄片。

影片講述了瓦爾達奶奶和從不脫下墨鏡的街頭藝術家JR一起,

開著一輛能列印巨型照片的小貨車,隨意穿梭在法國各地的村莊。

沒有計劃,沒有行程,只有任性的說走就走。

為這些普通人留下不平凡的回憶。

小貨車就像個巨型立得拍穿梭在風景如畫的鄉間小路上。

人們從車廂裡拍完照片,就可以直接在車身沖印出來。

一張普通的吃法式長棍麵包的照片,在奶奶手裡就成了一件藝術品。

在村莊的道路上貼成一排,每個人都是村裡最耀眼的明星。

默默無聞,辛勞付出的礦工,因為他們受到了別人的矚目。

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讚美著這些礦工。

這位老太太的家是方圓十裡唯一一棟房子。

曾經的鄰居都搬走了,兒女也離開了。

只有她,因為對這裡有特殊的回憶,遲遲不肯搬走。

奶奶將她的照片貼在了牆上,乍一看有種帝王的霸氣。

她第一次見到貼了自己照片的房子時,表情是這樣的。

驚喜,感動,情緒複雜,滿滿的回憶湧上心頭。

這是一個為了家庭辛勤勞作的農民。

一個人獨自耕種200公頃土地(相當於200萬平方米,2平方公里)。

原先還有三四個工人幫他,但農業技術現代化後,方圓200萬平方米,就他一個人。

但他不覺得孤獨,不覺得辛苦,只要想到家裡每天等著他的妻兒,就覺得很甜蜜。

奶奶把他的照片貼在了穀倉上。

他驕傲的說,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我是這穀倉的主人了,我成了鎮裡的明星。

這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咖啡館服務員。

有些自卑,拿著微薄的薪水,沒有漂亮的衣服。

就連拍照也是脫了自己的鞋才敢上,因為覺得自己的鞋太醜。

但當奶奶把她的照片貼上牆後,村民和遊客爭著和她合影。

包括她的一雙兒女,也為自己媽媽成了鎮裡明星感到高興。

以前聽過一個段子,說逢年過節覺得自己一個人太孤獨怎麼辦?

那就看部鬼片吧,很快你就覺得屋子裡全是“人”了。

奶奶為了讓一個無人居住的村子有“人”氣。

在牆上貼滿了紙片人!

甚至還把人頭一個個剪下來疊加在一起,顯得特別熱鬧。

對於三個在碼頭做了一輩子的碼頭工妻子。

她把她們的照片貼在了集裝箱上。

坐在自己胸口的碼頭工妻子,那一刻快樂得像只鳥。

這是一個普通的牧民。

如果說有什麼特別的,就是當村裡其他牧民為了防止羊打架而割羊角時,只有她選擇了保留羊的天性。

即便羊打架會帶來利益損失也無所謂。

她就是想保留羊的天性。

奶奶為了讚美她,把她的帶角羊印上了牆頭。

這是些這輩子都默默無聞的人,也許這是她們這輩子最難忘的回憶,也是那是她們最開心的一天。

而這一切,只要發揮想像力,用廉價的紙片就能做到。

如果單看某一副作品,我們一定覺得藝術家的思維難以理解。

這TM也能算藝術?

把照片放大貼上牆有什麼難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藝術家。

但是這樣把腦袋放到比屋頂還大,除了半夜嚇人,還有什麼用。

又不是明星,又不是偉人,有必要如此高調的宣誓存在感嗎?

如果自己把自己照片貼到自家牆頭,顯得有點傻逼。

但當一個藝術家來做這些事,並把多部這樣的作品和背後的故事拍成影片時,我們發現居然還挺感動。

特別是影片最後,瓦爾達奶奶不遠千里去看望老友,卻發現對方已經過世。

提起死亡,她沒有絲毫恐懼。

反而期待那一天來臨。

而在那一天來臨前,她要不浪費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

去冒險,去浪,去年輕人紮堆的地方,盡情狂歡。

限制我們想像力的不止貧窮,還有勇氣。

89歲的老奶奶活得像19歲一樣活力四射,而我們卻活得像個89歲等死的老太太。

等我退休以後,就去環遊世界。

等我六十歲了,我就去學門樂器。

······

聽過無數這樣的豪言壯語。

有些事,別說老了以後,怎樣怎樣,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去做。

向89歲還在說走就走的瓦爾達奶奶和她的作品致敬!

文章來源丨影青庸(ID:filmqy)

「 關注劇角 」

搜索 劇角映畫 或 magilm_forever

關於電影,你總想知道更多

人們從車廂裡拍完照片,就可以直接在車身沖印出來。

一張普通的吃法式長棍麵包的照片,在奶奶手裡就成了一件藝術品。

在村莊的道路上貼成一排,每個人都是村裡最耀眼的明星。

默默無聞,辛勞付出的礦工,因為他們受到了別人的矚目。

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讚美著這些礦工。

這位老太太的家是方圓十裡唯一一棟房子。

曾經的鄰居都搬走了,兒女也離開了。

只有她,因為對這裡有特殊的回憶,遲遲不肯搬走。

奶奶將她的照片貼在了牆上,乍一看有種帝王的霸氣。

她第一次見到貼了自己照片的房子時,表情是這樣的。

驚喜,感動,情緒複雜,滿滿的回憶湧上心頭。

這是一個為了家庭辛勤勞作的農民。

一個人獨自耕種200公頃土地(相當於200萬平方米,2平方公里)。

原先還有三四個工人幫他,但農業技術現代化後,方圓200萬平方米,就他一個人。

但他不覺得孤獨,不覺得辛苦,只要想到家裡每天等著他的妻兒,就覺得很甜蜜。

奶奶把他的照片貼在了穀倉上。

他驕傲的說,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我是這穀倉的主人了,我成了鎮裡的明星。

這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咖啡館服務員。

有些自卑,拿著微薄的薪水,沒有漂亮的衣服。

就連拍照也是脫了自己的鞋才敢上,因為覺得自己的鞋太醜。

但當奶奶把她的照片貼上牆後,村民和遊客爭著和她合影。

包括她的一雙兒女,也為自己媽媽成了鎮裡明星感到高興。

以前聽過一個段子,說逢年過節覺得自己一個人太孤獨怎麼辦?

那就看部鬼片吧,很快你就覺得屋子裡全是“人”了。

奶奶為了讓一個無人居住的村子有“人”氣。

在牆上貼滿了紙片人!

甚至還把人頭一個個剪下來疊加在一起,顯得特別熱鬧。

對於三個在碼頭做了一輩子的碼頭工妻子。

她把她們的照片貼在了集裝箱上。

坐在自己胸口的碼頭工妻子,那一刻快樂得像只鳥。

這是一個普通的牧民。

如果說有什麼特別的,就是當村裡其他牧民為了防止羊打架而割羊角時,只有她選擇了保留羊的天性。

即便羊打架會帶來利益損失也無所謂。

她就是想保留羊的天性。

奶奶為了讚美她,把她的帶角羊印上了牆頭。

這是些這輩子都默默無聞的人,也許這是她們這輩子最難忘的回憶,也是那是她們最開心的一天。

而這一切,只要發揮想像力,用廉價的紙片就能做到。

如果單看某一副作品,我們一定覺得藝術家的思維難以理解。

這TM也能算藝術?

把照片放大貼上牆有什麼難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藝術家。

但是這樣把腦袋放到比屋頂還大,除了半夜嚇人,還有什麼用。

又不是明星,又不是偉人,有必要如此高調的宣誓存在感嗎?

如果自己把自己照片貼到自家牆頭,顯得有點傻逼。

但當一個藝術家來做這些事,並把多部這樣的作品和背後的故事拍成影片時,我們發現居然還挺感動。

特別是影片最後,瓦爾達奶奶不遠千里去看望老友,卻發現對方已經過世。

提起死亡,她沒有絲毫恐懼。

反而期待那一天來臨。

而在那一天來臨前,她要不浪費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

去冒險,去浪,去年輕人紮堆的地方,盡情狂歡。

限制我們想像力的不止貧窮,還有勇氣。

89歲的老奶奶活得像19歲一樣活力四射,而我們卻活得像個89歲等死的老太太。

等我退休以後,就去環遊世界。

等我六十歲了,我就去學門樂器。

······

聽過無數這樣的豪言壯語。

有些事,別說老了以後,怎樣怎樣,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去做。

向89歲還在說走就走的瓦爾達奶奶和她的作品致敬!

文章來源丨影青庸(ID:filmqy)

「 關注劇角 」

搜索 劇角映畫 或 magilm_forever

關於電影,你總想知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