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記嵐山區中樓鎮劉家峪村“第一書記”莊磊的一天

2017年3月30日,這是莊磊被日照市紀委選派到嵐山區中樓鎮劉家峪村任職“第一書記”的第283天。自2016年6月20日駐村以來,已過去將近一年的時間。這位被鄉親們稱之為“小莊”的駐村幹部,在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創業的一天天裡,

經歷著人生中的一次蛻變。

08:30,一天的工作早已經開始了,在中樓鎮黨委一樓會議室裡,莊磊正和其他省市定貧困村的“第一書記”們圍繞扶貧小額信貸“委託經營,保底收益”摸底工作、2017年產業扶貧專案方案等話題討論的熱火朝天。

中樓鎮位於嵐山區西北部,地處山區、庫區,共有5個省定貧困村、10個市定貧困村。日照市直部門單位、嵐山區直部門單位共選派17名“第一書記”到中樓鎮省市定貧困村任職。為了方便彼此更好地開展工作,莊磊每週都會召集這些“第一書記”們聚在一起,聊聊村裡最新的工作進展,分享扶貧工作最新政策,討論各自工作中遇到的困難……

09∶30,莊磊在劉家峪村召集村“兩委”幹部開例會,主要議題有三項:一是總結扶貧小額信貸“委託經營,保底收益”摸底工作開展情況;二是細化2017年產業扶貧專案實施方案;三是推進林水荒山綠化工程和塘壩引水灌溉工程。

莊磊所任職的劉家峪村是省定貧困村,位於中樓鎮駐地西南12公里處。

全村由劉家峪和石屋子後兩個自然村組成。該村地處山區、庫區,有耕地530畝,山場4000畝。全村共有275戶,78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54戶,353人。

劉家峪村委會院子不大,一輛校車停放在這裡,占去了院子一半的面積。一角的一間小屋子,便是村委辦公室,一張辦公桌,幾把凳子,就是全部家當。桌子上攤開著一本已經泛黃了的《“第一書記”雙向直通記錄簿》,扉頁上寫著“找准定位,不忘初心”。

10∶00,例會結束後,莊磊帶著劉家峪村支部書記王京福驅車到林水荒山綠化工程和大口井和塘壩灌溉工程項目現場督導工作。每到一處,莊磊都要仔細問一下專案推進進度,認真瞭解專案推進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困難。

村北山,200畝荒山綠化工作已完成了一大半,

剩下的裸☆禁☆露部分與完工的披綠部分對比十分明顯。把村北荒山變綠山,把綠山變金山,是他駐村以來的願望。經過不斷努力,2017年他終於爭取到了林業部門扶持資金10萬元、綠化器材、水泵、苗木等。“兩年等板栗成材後,咱們就承包出去,這樣不但解決了北山的生態環境,村集體一年還能增加一部分收入”莊磊高興地說。

村東大口井已經完工,村西一個塘壩已經建設完成,另一個塘壩正在編制項目方案。這是莊磊2017年爭引的塘壩引水灌溉工程,專案完成後可解決劉家峪村100畝良田灌溉難題,使村民再也不用為農田灌溉發愁。

12∶20,莊磊驅車從工程現場直接趕到峪子社區大院就餐。為了節省時間,五個省定貧困村“第一書記”一般都集中在社區吃大鍋菜。蔬菜和麵食都是五個“第一書記”輪流購買,飯菜也是五個“第一書記”輪流著做。

看到主持辦理小額信貸業務的嵐山農商行中樓支行主任申同部還在峪子社區,他上前握了握手說,“現在我們村小額信貸業務已集中辦理了90來戶,剩下的都是不能到村委大院集中辦理業務的老弱病殘戶。得麻煩你安排業務員和我們村支部委員一起入戶辦理,咱們一個也不能落下”。

“沒問題,下午我讓牟經理帶著材料跟著村幹部入戶辦業務”申同部說。

14:00,劉家峪、王家峪、馬家峪子、崔家峪、兩山口、彭家峪等6個村“第一書記”、支部書記聚在一起,研究細化2017年產業扶貧項目方案,進一步明確項目受益貧困戶。

2016年,莊磊聯合崔家峪等其他6個村“第一書記”,本著“選准產業、抱團發展、誰投資誰受益”的理念,統籌這7個省市定貧困村“第一書記”扶貧資金103.64萬元,在商家溝廢棄的小學場地建成了占地2000平方米,總裝機容量148千瓦,年可發電19萬度,實現收益18.6萬元的“第一書記”光伏產業扶貧示範項目,探索出了一條整合資源,抱團推進產業扶貧項目的新路子,使扶貧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2017年,他們已初步形成共識,按照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安排,在整合資源、抱團推進產業扶貧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產業扶貧+旅遊扶貧”的新路子,依託日照玉村高效農業示範園專案建設冬暖式蔬菜大棚22個、觀光棚2個。專案建成後,採取承包取利扶貧模式,租賃給日照市玉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專案收益用於幫扶貧困戶和發展村集體公益事業。

16∶20,莊磊推開了賈恩中家的門,“小莊來了,快到堂屋來坐”,賈恩中的老伴王明三老人熱情地招呼。賈恩中前些年酗酒如命,現在身體狀況很不好,家裡四個閨女都出嫁到外村,日子過得都不富裕,其中還有一個閨女患有精神病。老賈的老伴王明三,娘家就是劉家峪本村的,王明三還有個患有精神病的光棍子弟弟叫王連三,一家人日子過得很困難。逢年過節和平常日子沒事莊磊就去他家裡看看,去年年初王連三已經年滿60歲,但因為3年的養老保險未交齊,一直沒有領到每月100塊錢的養老金,說家裡實在沒錢,莊磊當時就掏了300塊錢,讓王明三老人再想想辦法把剩下的缺口給補上,這樣從今年開始王連三除了低保之外每月又有了100塊錢的收入。

17:40,莊磊回到宿舍,今天晚上他要根據下午討論的結果,進一步完善2017年產業扶貧項目方案、明確2017年產業扶貧專案受益貧困物件,完成這些工作後還要撰寫“第一書記”雙向直通記錄。今晚又要工作到幾點,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化玉軍

編輯 虎子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另一個塘壩正在編制項目方案。這是莊磊2017年爭引的塘壩引水灌溉工程,專案完成後可解決劉家峪村100畝良田灌溉難題,使村民再也不用為農田灌溉發愁。

12∶20,莊磊驅車從工程現場直接趕到峪子社區大院就餐。為了節省時間,五個省定貧困村“第一書記”一般都集中在社區吃大鍋菜。蔬菜和麵食都是五個“第一書記”輪流購買,飯菜也是五個“第一書記”輪流著做。

看到主持辦理小額信貸業務的嵐山農商行中樓支行主任申同部還在峪子社區,他上前握了握手說,“現在我們村小額信貸業務已集中辦理了90來戶,剩下的都是不能到村委大院集中辦理業務的老弱病殘戶。得麻煩你安排業務員和我們村支部委員一起入戶辦理,咱們一個也不能落下”。

“沒問題,下午我讓牟經理帶著材料跟著村幹部入戶辦業務”申同部說。

14:00,劉家峪、王家峪、馬家峪子、崔家峪、兩山口、彭家峪等6個村“第一書記”、支部書記聚在一起,研究細化2017年產業扶貧項目方案,進一步明確項目受益貧困戶。

2016年,莊磊聯合崔家峪等其他6個村“第一書記”,本著“選准產業、抱團發展、誰投資誰受益”的理念,統籌這7個省市定貧困村“第一書記”扶貧資金103.64萬元,在商家溝廢棄的小學場地建成了占地2000平方米,總裝機容量148千瓦,年可發電19萬度,實現收益18.6萬元的“第一書記”光伏產業扶貧示範項目,探索出了一條整合資源,抱團推進產業扶貧項目的新路子,使扶貧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2017年,他們已初步形成共識,按照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安排,在整合資源、抱團推進產業扶貧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產業扶貧+旅遊扶貧”的新路子,依託日照玉村高效農業示範園專案建設冬暖式蔬菜大棚22個、觀光棚2個。專案建成後,採取承包取利扶貧模式,租賃給日照市玉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專案收益用於幫扶貧困戶和發展村集體公益事業。

16∶20,莊磊推開了賈恩中家的門,“小莊來了,快到堂屋來坐”,賈恩中的老伴王明三老人熱情地招呼。賈恩中前些年酗酒如命,現在身體狀況很不好,家裡四個閨女都出嫁到外村,日子過得都不富裕,其中還有一個閨女患有精神病。老賈的老伴王明三,娘家就是劉家峪本村的,王明三還有個患有精神病的光棍子弟弟叫王連三,一家人日子過得很困難。逢年過節和平常日子沒事莊磊就去他家裡看看,去年年初王連三已經年滿60歲,但因為3年的養老保險未交齊,一直沒有領到每月100塊錢的養老金,說家裡實在沒錢,莊磊當時就掏了300塊錢,讓王明三老人再想想辦法把剩下的缺口給補上,這樣從今年開始王連三除了低保之外每月又有了100塊錢的收入。

17:40,莊磊回到宿舍,今天晚上他要根據下午討論的結果,進一步完善2017年產業扶貧項目方案、明確2017年產業扶貧專案受益貧困物件,完成這些工作後還要撰寫“第一書記”雙向直通記錄。今晚又要工作到幾點,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化玉軍

編輯 虎子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