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曾經另西方聞風喪膽的鋼鐵洪流,如今卻身首異處,不禁感到惋惜

冷戰時期的“鋼鐵洪流”就是北約的噩夢,而如今當紅色帝國轟然倒下,這些裝甲洪流也在日漸銹蝕。

​昔日T系主戰坦克,不僅是性能先進,而且數量規模也是驚人。

​也因此也在昔日的蘇聯全境分佈著大大小小的修理廠。只不過當這一切都成過往,當這些規模的“鋼鐵洪流”不再需要,它們也就被忘記,遺留在空曠的雜草底、遺留在廢棄的廠區中。

​在寬敞高大的廠房內,這些破銅爛鐵,在昔日剛出廠之初也是陸戰之王。


坦克墳場的場景,

詮釋了前蘇聯膨脹”的重工業、軍事工業實力。名副其實的鋼鐵洪流。
​遺棄的坦克與柴油發動機
​對於這些廢棄坦克,只是冰山一角。
前蘇聯最鼎盛時期擁有幾萬輛坦克。這樣的規模,昔日是會有多燒錢,可想而知。
​這些廢棄前的廠區,過去每月都要大修四五十輛坦克。但由於當時資金問題和產能過剩,許多工廠都已廢棄。畫面中看到當時蘇聯裝甲部隊的精銳T-64,這很可能是曾部署到東歐或東德的,
在冷戰對抗的最前沿。
​而如今,雖說就算是廢銅爛鐵也有著回收回爐的價值,但已經沒有人“理”了。昔日陸戰之王已是身首異處。正是蘇聯解體後,大量“過剩”養不起的武器裝備早早退役,或被遺忘在角落,也才有了如“戰爭之王”中的走私場景。
如今它們的有的被出口到世界其他國家,有的則被廢棄至此。
​蘇聯解體後,這樣“年久失修”廢棄的坦克,也不只是烏克蘭境內,在俄羅斯境內也分佈不少,包括邊遠的西伯利亞。看到這樣的場景,不禁有一種時代變遷的滄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