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60秒ICO募資2.35億,AI+區塊鏈概念,這個風口上的公司有點怪

問耕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36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35億。

募集這樣一筆錢,需要多久?

在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的世界,一家主打“AI+區塊鏈”概念的初創公司SingularityNET(奇點網路),不久前就完成了一次這樣的募資。

這個數字雖然比不上李笑來Press.one的2億美元,但應該在速度上取勝了。

總用時不到60秒。

不尋常的新公司

SingularityNET到底是幹嘛的?

去年10月,SingularityNET才首次粉墨登場,其自我描述就像是熱詞集中營:首先是一個庫茲韋爾式的公司名,以及AI、區塊鏈、開源開放、交易市場……

SingularityNET的想法,是在(乙太坊)區塊鏈上建立一個分散式AI平臺,每個區塊鏈節點都是AI演算法的備份,AI研究人員和開發者可以將自己的AI產品分發給SingularityNET的使用者,用戶則通過專用的虛擬貨幣為服務付費。

例如圖像識別、機器翻譯等演算法,通過區塊鏈連接起來,便於不同的AI Agent(可以理解為AI程式)相互通訊,甚至合作。

比如說機器翻譯應用在翻譯一個文檔的時候遇到了一張圖片,它就可以自動請求一個電腦視覺程式來識別它。

SingularityNET主要提供三方面的服務:

為AI Agent之間的交易提供了一個API和一套智慧合約

一個以代幣為基礎的經濟體系

為調整經濟參數而構建的的治理機制

此外,SingularityNET還將為AI Agent建立信用評級體系,現階段一切交易都不收取任何費用等等。(感覺有點像一個AI淘寶)

不過SingularityNET的宣傳功力,並不局限於熱詞,還有一個代言人:機器人索菲婭。

索菲婭還是SingularityNET公司的Chief Humanoid,類似首席機器人吧可能。

索菲婭,去年底大肆炒作了一番。其中包括獲得沙特公民身份、參與聯合國會議、在臺上對話時懟馬斯克等等。坦白講,索菲婭作為機器人,在問答中表現得太好了。以至於很多人產生了質疑,以目前的對話技術,根本做不到這個程度。

不信你試試蘋果Siri、Google Assistant、亞馬遜Alexa。所以索菲婭那些驚天的對話言論,也被質疑是寫好的腳本。

不過,總歸索菲婭是SingularityNET的加分項。它們之所以緊密捆綁,是因為老闆是同一撥人。

說到這裡,不知道你看懂SingularityNET沒有?如果還是覺得不清楚,可以前往官網查看更多。如果還不清楚,那也很正常。

畢竟,一切還都是紙上談兵。

按計劃,SingularityNET最早要在今年第二季度才會推出。如果不跳票的話。

不尋常的創始人

SingularityNET的創始人們也不尋常。

這家公司的CEO是Ben Goertzel,機器人主管是David Hanson。

在2016年騰訊科技的一次採訪中,Ben Goertzel被描述為“美國通用人工智慧會議主席、Humanity+世界超人協會副主席”。

△ 美國通用人工智慧會議官網

美國通用人工智慧會議官網地址在此:http://agi-conf.org/。這個大會看起來也是每年一屆,去年的於8月召開,但是官網一直沒更新內容。

去年大會的贊助商列的就是Ben Goertzel旗下的兩個公司。大會也沒有實際內容傳播出來。

△ Ben Goertzel狂放不羈的個人主頁

另外,Ben Goertzel還是金融人工智慧企業Aidyia的首席科學家。在Aidyia的官網上,也有關於Ben Goertzel的簡介,例如說他是“全球公認的AI領袖,AI子領域通用人工智慧(AGI)的開創者……撰寫了100多篇科學論文”等等。

厲害了。

其他的不想多說了。通過Google學術搜索,能看到Ben Goertzel一些相關的作品,其中引用最多的是關於智慧、通用人工智慧的書籍。

至於論文,可以看看Ben Goertzel去年三月作為唯一作者發佈在arxiv上的這篇Toward a Formal Model of Cognitive Synergy。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703.04361

以及Ben Goertzel、David Hanson等一起發表的Humanoid Robots as Agents of Human Consciousness Expansion。基本就是一個關於機器人索菲婭的介紹,好像不涉及數學推演。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709.07791

而David Hanson一直熱衷於做機器人,大學畢業後曾在迪士尼擔任藝術創作類的工作,包括為環球影城、MTV等設計開發機器人。

對了,上面提到的主角們,也似乎很愛中國。

例如,Hanson Robotics雖然是外國人創辦的公司,但是總部卻設在香港。而Aidyia公司的官網上,還列有一條中文新聞報導的連結。

以上。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整個專案很先鋒,但也有一些奇怪的之處。總之,期待看到SingularityNET真正上線運行的那天。

相關材料

如果你對SingularityNET還想瞭解更多,可以查看一下他們的白皮書。

在量子位後臺回復:“奇點網路”四個字,即可獲取。

— 完 —

誠摯招聘

但是官網一直沒更新內容。

去年大會的贊助商列的就是Ben Goertzel旗下的兩個公司。大會也沒有實際內容傳播出來。

△ Ben Goertzel狂放不羈的個人主頁

另外,Ben Goertzel還是金融人工智慧企業Aidyia的首席科學家。在Aidyia的官網上,也有關於Ben Goertzel的簡介,例如說他是“全球公認的AI領袖,AI子領域通用人工智慧(AGI)的開創者……撰寫了100多篇科學論文”等等。

厲害了。

其他的不想多說了。通過Google學術搜索,能看到Ben Goertzel一些相關的作品,其中引用最多的是關於智慧、通用人工智慧的書籍。

至於論文,可以看看Ben Goertzel去年三月作為唯一作者發佈在arxiv上的這篇Toward a Formal Model of Cognitive Synergy。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703.04361

以及Ben Goertzel、David Hanson等一起發表的Humanoid Robots as Agents of Human Consciousness Expansion。基本就是一個關於機器人索菲婭的介紹,好像不涉及數學推演。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709.07791

而David Hanson一直熱衷於做機器人,大學畢業後曾在迪士尼擔任藝術創作類的工作,包括為環球影城、MTV等設計開發機器人。

對了,上面提到的主角們,也似乎很愛中國。

例如,Hanson Robotics雖然是外國人創辦的公司,但是總部卻設在香港。而Aidyia公司的官網上,還列有一條中文新聞報導的連結。

以上。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整個專案很先鋒,但也有一些奇怪的之處。總之,期待看到SingularityNET真正上線運行的那天。

相關材料

如果你對SingularityNET還想瞭解更多,可以查看一下他們的白皮書。

在量子位後臺回復:“奇點網路”四個字,即可獲取。

— 完 —

誠摯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