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期間日軍為啥只生產小豆坦克?先別看笑話,真實原因讓人痛心

在上世紀20-30年代,世界範圍出現非常流行的小豆坦克,就連當時的德國、英國、義大利等強國也紛紛裝備,而在亞洲,日本也是第一個裝備這樣的坦克,但日本的小豆坦克比歐洲的就顯的品質差,

體形更小,根本不像是一輛坦克,充其量就是輕型裝甲車,看到這裡你想大笑的話那你就錯了,日本這款小豆坦克其實是針對中國戰場開發的。

在當時的中國,條件非常落後,沒有像樣的道路和橋樑,也沒有石油經濟來源,所以小日本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下開闢戰場,

坦克如果太重,很多田間道路、山路、木質橋樑根本過不去,針對這樣的戰場特點,日軍才想到了歐洲的小豆坦克,並在原來基礎上繼續縮小和減少重量。

令人痛心的是,我國當時只有幾百門反坦克炮,而且都是集中了某個區域內,

這樣一來,日軍在實戰中就很難遭遇反坦克炮的攻擊,所以日本認為只要能防普通的子彈就可以了,就是這樣一款看似坦克的裝備,在中國戰場上足足稱霸了十四年,不過,現在再也不用擔心這樣的恥辱發生了,東方沉睡的巨龍終於蘇醒了,巨龍醒後的咆哮聲不僅讓小日本發抖,更讓千里之外的米國也坐立不安!

(以上配圖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