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神秘莫測的海洋世界大揭秘:海水“粘”船之謎

海水“粘”船之謎

100 多年前,在大西洋西北洋面上,有一艘漁船正在進行捕撈作業。漁船把網撒到海裡,便拖著漁網前進。突然,船速明顯降低,仿佛從沙灘上奔向大海的人一下水就走不動似的。

船員們大吃一驚,腦海裡立刻閃現出一系列海怪的傳說,莫非自己的船被海怪攫住了,恐怖感立刻籠罩全船。

船長命令全速前進。可是任憑機器怎麼吼,螺旋槳怎麼轉,這船卻一步也不能移動了。會不會是漁網拖住了什麼東西?

船長下令:“收網!”

船員們拼命地往上拉漁網。可是,越拉,大家越害怕:從來都是撒開的漁網,今天卻被卷成長長的一縷,仿佛有一隻巨手扯著漁網,

要把漁船拖向可怕的深淵。

“棄網!”船長膽怯地下令。

船員們操起斧頭,三下兩下就把漁網砍斷了。然而,這一切都無濟於事,漁船仿佛被粘性無窮的膠水粘住了,一點也動彈不了。

船員們驚恐萬狀,有的祈禱上帝保佑,有的哀求海怪寬恕……

正當船員們絕望的時候,

突然有人發現漁船開始動彈了,起先是慢慢移動,接著越來越快,終於脫離了這個令人恐怖的地方。

漁船返港了。船員們向親人訴說著這次奇遇。可船為什麼會被海水“粘”住?他們除了解釋是海怪作祟外,誰也說不清到底是怎麼回事。

無獨有偶,海水“粘”船的事也被挪威著名探險家南森遇到了。

自小就立志做一個北極探險者的南森,為了證實北冰洋裡有一條向西的海流經過北極再流到格陵蘭島的東岸,

不顧親人的勸阻,設計製造了一條沒有龍骨、沒有機器的漂流船。這條船好像切成兩半的椰子殼,船壁堅厚,船頭上伸出一根又粗又硬的長角。南森給船命名為“弗雷姆”號,翻譯成中文就是“前進”號。

1893年6 月19日,

南森乘船從奧斯陸港出發向北極方向駛去。8 月29日,當船行駛到俄國喀拉海的泰梅爾半島沿岸時,突然走不動了,船被海水“粘”住了。

頓時,船上一片混亂,有的船員在絕望地呻吟,有的在祈禱:“死水,死亡之水呀,我們就要葬身在這裡了,上帝救救我們吧!”

畢竟是探險家,南森卻沒有一絲驚慌的表情。他環視了海面,只見四周鳳平浪靜,離岸也很遠,不是擱淺,也沒有觸礁。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南森想,

可能就是碰上傳說中的“死水”了。他認真測量了不同深度的海水,記錄下了觀測的結果。

船員們對南森的行動不解,有人問:“隊長,你在海水裡測了半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海水裡有海怪嗎?”

南森回答道:“不是海怪作祟。這‘死水’的奧秘總有一天會弄明白的。”

不一會兒,海上刮起了風,“弗雷姆”號風滿帆張又開始移動。船員們歡呼雀躍,慶倖自己死裡逃生。

此時,南深仍在琢磨著。他發現,當船停在“死水”區不能挪動一步時,那裡的海水是分層的,靠近海面是一層不深的淡水,下面才是鹹鹹的海水。他想,船被海水“粘”住的原因可能在此。

南森在寒冷的北極海洋中漂流了3年零2個月,終於弄清了北冰洋中心區的冰層和極地冷水下面,確實有大西洋流來的一條海流;同時,他還總結了浮冰的規律。

1896年8月 15日,南森經歷了千辛萬苦之後,終車回到了挪威。他沒有陶醉在一片恭維聲中,而是請來了海洋學家埃克曼,共同探索“死水”的奧秘,終於弄清了其中的道理。

原來,海水的密度各處不同。一般說來,溫度高的海水密度小,而溫度低的海水密度大;鹽度低的海水密度小,而鹽度高的海水密度大。如果一個海域裡有兩種密度的海水同時存在,那麼,密度小的海水就會集聚在密度大的海水上面,使海水成層分佈。這上下層之間形成一個屏障,叫“密度樓中樓”。這“密度樓中樓”有的厚達幾米。這種穩定的“密度樓中樓”可以把海水分成兩種水團,分別位於樓中樓的上下,並以樓中樓作為介面。如果有某種外力(如月亮、太陽的引潮力,風、海流的摩擦力等)作用在介面上,介面就會產生波浪。這種波浪處於海面以下,人的肉眼完全看不見,因此稱之為內波。

在海岸附近,江河入海口處,常常形成“沖淡水”,鹽度和密度顯著降低,它們的下面如果是密度大、鹽度高的海水,就會形成“密度樓中樓”。夏季寒冷地區海上浮冰融化了,含鹽低的水層浮動在高鹽高密度的海水之上時,也會形成“密度樓中樓”。南森遇到的就是後一種情況。

一旦上層水的厚度等於船隻的吃水深度時,如果船的航速比較低,船的螺旋槳的攪動就會在“密度樓中樓”上產生內波,內波的運動方向同船航行方向相反,內波的阻力就會迅速增加,船速就會減低下來,船就像被海水“粘”住似的寸步難行。當年南森的“弗雷姆”號被“粘”住時,船速就由4.5節突然降低到1 節。後來,是風的推力超過了內波的“粘”力,才使南森的船脫險。

此時,南深仍在琢磨著。他發現,當船停在“死水”區不能挪動一步時,那裡的海水是分層的,靠近海面是一層不深的淡水,下面才是鹹鹹的海水。他想,船被海水“粘”住的原因可能在此。

南森在寒冷的北極海洋中漂流了3年零2個月,終於弄清了北冰洋中心區的冰層和極地冷水下面,確實有大西洋流來的一條海流;同時,他還總結了浮冰的規律。

1896年8月 15日,南森經歷了千辛萬苦之後,終車回到了挪威。他沒有陶醉在一片恭維聲中,而是請來了海洋學家埃克曼,共同探索“死水”的奧秘,終於弄清了其中的道理。

原來,海水的密度各處不同。一般說來,溫度高的海水密度小,而溫度低的海水密度大;鹽度低的海水密度小,而鹽度高的海水密度大。如果一個海域裡有兩種密度的海水同時存在,那麼,密度小的海水就會集聚在密度大的海水上面,使海水成層分佈。這上下層之間形成一個屏障,叫“密度樓中樓”。這“密度樓中樓”有的厚達幾米。這種穩定的“密度樓中樓”可以把海水分成兩種水團,分別位於樓中樓的上下,並以樓中樓作為介面。如果有某種外力(如月亮、太陽的引潮力,風、海流的摩擦力等)作用在介面上,介面就會產生波浪。這種波浪處於海面以下,人的肉眼完全看不見,因此稱之為內波。

在海岸附近,江河入海口處,常常形成“沖淡水”,鹽度和密度顯著降低,它們的下面如果是密度大、鹽度高的海水,就會形成“密度樓中樓”。夏季寒冷地區海上浮冰融化了,含鹽低的水層浮動在高鹽高密度的海水之上時,也會形成“密度樓中樓”。南森遇到的就是後一種情況。

一旦上層水的厚度等於船隻的吃水深度時,如果船的航速比較低,船的螺旋槳的攪動就會在“密度樓中樓”上產生內波,內波的運動方向同船航行方向相反,內波的阻力就會迅速增加,船速就會減低下來,船就像被海水“粘”住似的寸步難行。當年南森的“弗雷姆”號被“粘”住時,船速就由4.5節突然降低到1 節。後來,是風的推力超過了內波的“粘”力,才使南森的船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