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經典回顧:十大空戰片之《空軍一號》

文/大洋飛虎

出品: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上映時間:1997年7月25日,

票房收入:3.7億美元

空戰經典鏡頭:美軍戰機捨身擋導彈、首次拍攝空軍一號接受空中加油、螺旋槳運輸機和噴氣式飛機的滑索營救

該片講述了美國總統馬歇爾乘坐的專機“空軍一號”遭到了恐怖主義分子的劫持,儘管他的妻兒都被綁架,但他仍然斷然拒絕妥協的建議,並決定與恐怖分子周旋到底的故事。

美國“空軍一號”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一架飛機。這架藍白兩色的巨型飛機除了運送美國總統出行外,

還是美國力量最明顯的標誌。“空中一號”上的服務與設施,也是其他民航班機無法比擬的。

影片拍攝得到了美國軍方各部門和俄亥俄州及加州國民警衛隊的大力協助,軍方提供的技術顧問和裝備有效提升了影片情節的可信度。除了一架扮作空軍一號的波音747和六架護航的F-15之外,劇組還要在飛機嘗試著陸時動用數十架直升機以及大量的軍隊和車輛,

而且一切都在移動當中。

劇組用哥倫布市的一所空軍基地替代了片中所說的德國拉姆斯泰因機場,並在那裡完成了一系列空中特技的拍攝。現實中的空軍一號是改良版的波音747-200型,為了摹仿它,攝製組租了一架波音747-146型,

並重新噴漆,改造飛機的相關工作一共花費了30萬美元。

片中空軍一號的內景全部在索尼電影公司的15號攝影棚拍攝完成,該攝影棚是美國最大的攝影棚,雖然空軍一號的內景出自全尺寸佈景,可有限的空間仍構成了不小的挑戰。哈里森·福特、導演彼德森和藝術指導威廉·山德爾曾獲准參觀真正的空軍一號。不過出於安全原因,空軍不允許他們拍照,參觀區域也受到了限制。

片中747型飛機在拉姆施坦因空軍基地突然轉向的鏡頭,是在行進速度減半的時候拍攝的,在拍攝過程中,747型飛機由於壓力過大而導致輪胎過熱,從而觸發了安全裝置,使所有輪胎放氣以防止爆炸的危險。

出現在片中的空軍裝備包括佛羅里達恩格林空軍基地的六架F-15戰鬥機,赫伯特空軍基地的一架MC-130E特種作戰運輸機、加州特拉維斯空軍基地的一架C-5A運輸機、新澤西麥奎爾空軍基地的一架C-141運輸機、俄亥俄和加州國民警衛隊的兩架“黑鷹”直升機和兩架C-130運輸機。

【虎記點評】影片的編劇手法沒有越雷池一步,是地道的好萊塢套路:前奏埋下伏筆,幾分鐘時故事展開第一個環節,何時升溫到第二個高☆禁☆潮,如此等等,一環緊扣一環。

哈里森·福特扮演的動作英雄有別于史泰龍或施瓦辛格的角色,他不但能鬥勇,還能鬥智。當他說話時,沒有那種漫畫式或戲曲化的居高臨下和威風凜凜,他的權威是從骨子裡滲出來的。蓋瑞·歐得曼扮演的恐怖分子頭目倒有幾分誇張,他一邊搜尋總統,一邊發表愛國高論,那神情讓你捉摸不透他到底信不信自己的話,抑或只是用來嚇唬別人的。

《空軍一號》是導演彼得森正式接手指導的第一部大製作影,他將其擅長的緊張連貫氣氛發揮到了極致,全長124分鐘的影片看下來一氣呵成,沒有一點多餘情節,而片中從美國總統的一舉一動更表現出一種美國式的英雄主義氣概。

雖然這部電影仍然是好萊塢傳統的類似于史泰龍和施瓦辛格等人主演的個人英雄主義的影片,但這一英雄形象加在了一位美國總統這一特殊身份的人物身上,則更加增加了觀眾對這一英雄的景仰。當總統奮力同恐怖份子搏鬥時,每取得一個勝利時出現的歡呼雀躍時的場面,則更加容易令觀眾產生一種為英雄慶祝的共鳴。

影片特效:★★★★

空戰場面:★★★★

人物演技:★★★☆

劇情安排:★★★☆

綜合指數:★★★★

哈里森·福特扮演的動作英雄有別于史泰龍或施瓦辛格的角色,他不但能鬥勇,還能鬥智。當他說話時,沒有那種漫畫式或戲曲化的居高臨下和威風凜凜,他的權威是從骨子裡滲出來的。蓋瑞·歐得曼扮演的恐怖分子頭目倒有幾分誇張,他一邊搜尋總統,一邊發表愛國高論,那神情讓你捉摸不透他到底信不信自己的話,抑或只是用來嚇唬別人的。

《空軍一號》是導演彼得森正式接手指導的第一部大製作影,他將其擅長的緊張連貫氣氛發揮到了極致,全長124分鐘的影片看下來一氣呵成,沒有一點多餘情節,而片中從美國總統的一舉一動更表現出一種美國式的英雄主義氣概。

雖然這部電影仍然是好萊塢傳統的類似于史泰龍和施瓦辛格等人主演的個人英雄主義的影片,但這一英雄形象加在了一位美國總統這一特殊身份的人物身上,則更加增加了觀眾對這一英雄的景仰。當總統奮力同恐怖份子搏鬥時,每取得一個勝利時出現的歡呼雀躍時的場面,則更加容易令觀眾產生一種為英雄慶祝的共鳴。

影片特效:★★★★

空戰場面:★★★★

人物演技:★★★☆

劇情安排:★★★☆

綜合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