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優速正式發佈“全·新·優速+”戰略,將建大包裹快遞共用平臺

1月1日,優速快遞八周年慶典活動在上海舉行。活動期間,優速發佈了“全·新·優速+”戰略。

據優速快遞董事長余聯兵介紹,“全”即全鏈條解耦、全環節開放、全流程可視和全系統貫通,“新”就是新的起點、新的連接、新的體驗和新的模式。


相關資料顯示,從2017到2021年,中國快遞業年均複合增長率約33%,到2021年,大包裹行業收入預測將達2663億元。一邊是行業保持高度增長的態勢,一邊則是快遞企業不斷攀高的成本。這也是優速此次推出“全·新·優速+”戰略的初衷,希望通過大資料、雲計算和智慧演算法等技術手段,不斷降低人工、運輸和場地的成本。

發佈“全·新·優速+”用科技賦能大包裹

隨著互聯網+的持續推進,消費升級步伐加快,社會化大協同趨勢形成,快遞行業尤其是大件市場將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變革機遇。2017年以來,業內開始紛紛佈局快運業務,新業態、新應用、新技術等風起雲湧,大件快遞成為快遞業繼小件包裹之後的又一爭搶地。新進入者的紛紛湧入,與當下消費升級和實體經濟提振密不可分,這也同時說明了,大包裹的春天已經到來。

在小件市場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優速獨闢蹊徑,以前瞻性的眼光佈局了大包裹差異化發展之路。歷經兩年多的市場練兵,優速大包裹開始在快遞市場嶄露頭角,差異化轉型,使優速抓住大包裹的市場先機。

在優速轉型大包裹的兩年間,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迎來發展浪潮期。無人倉、自提櫃、分揀機器人等各智慧設備紛紛搬進了快遞行業,運用新技術手段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已是業內共識。

智慧時代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過去的人力、物力、運輸、收派的任務模式即將過去。隨著行業加快大件快運的步伐,作為“大包裹快遞”的提出者,優速正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

值得一提的是,在優速快遞八周年慶典活動上,優速快遞總裁袁萌和高級副總裁王元聯合發佈了“全·新·優速+”未來發展戰略。

未來優速將走一條科技驅動下的大包裹發展道路,通過資訊技術的手段全面實現成本的降低和品質的保證。

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輸贏的關鍵在於核心競爭力的強弱,而實現核心競爭力更新的惟一途徑就是創新。與兩年前轉型大包裹決心相同,優速再一次提出了基於大包裹的價值新主張:用科技賦能大包裹,

借助技術的力量重組和構建新的大包裹快遞模式。在優速看來,這是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更是立足大包裹藍海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打一場成本降低和品質提升的雙贏戰役

“全·新·優速+”的提出,與時下“互聯網+”思維一致,在全新優速發展趨勢下,未來任何人、貨、車、網點、場地,甚至商業模式都可以接入優速埠。王元表示,優速利用技術手段,完成整個任務的動態化,提高運營效率,從而改變以往大包裹快遞鏈上的固定成本。

人力方面,建立管理標準化、任務動態化、操作自動化降低人力成本。

運輸方面,基於大資料、智慧演算法和雲計算的高效處理能力,通過優化運輸路線、提高裝載率、調整運力結構,合理調度車輛和運輸結構,最終降低運輸成本。

場地方面,使用優速智慧演算法後臺,將使用者訂單資訊化前置,分時多執行緒排班,經過動態路由資料進行削峰平谷,使得每輛車到達中心的時間是相對平均的,最大化啟動場地活力。

基於貨物計畫路由和時效,做到限時和送達承諾,保障時效的可預期,通過路由的動態調整和環節可控,做到承諾可兌現,在“全·新·優速+”的戰略實施下,優速大包裹將實現全程可控,送達可預期,節點可干預。

大包裹平臺:運力共用與穩定可預期的服務

儘管快遞行業正發生著變革,眾多的智慧終端機被製造出來並應用到各個環節。但縱觀過去的20多年,傳統快遞的任務與資源的匹配方式並沒有發生改變,快遞的資訊化程度依然很低。

余聯兵告訴記者,“全·新·優速+”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基於貨量、時效、位置、車輛、運輸等資訊的線上化,打破傳統資訊零散、孤立、分散的窘境,用科技的手段實現任務和資源的高效匹配,形成新的資源組合方式,解決傳統快遞資訊不對稱問題。

“兩年前,我們佈局了大包裹發展方向,現在我們必須深挖這口井,通過‘全·新·優速+’的實施,把優速建成一個面對社會開放的大包裹業務合作共用平臺,”餘聯兵如是說。

依託大資料、智慧演算法等資訊技術,優速已經著手在成本端、體驗端、效率端和品質端上開始佈局。

在體驗端,其官方微信平臺,通過資訊前置採集,使用者在下單時,實現包裹視覺化、位址智慧解析和時效可保障,同時給平臺賦能數碼運單,為用戶提供更便捷和高效的自助包裹寄遞體驗。

在成本端和效率端,優速日前相繼運行和推出了“優拼貨的”和“優速寶”平臺系統。

在品質端,已經上線的產品包括優數坊、統一日誌監控平臺與地圖服務等。

在“全·新·優速+”的頂層設計下,優速的設想是通過大包裹業務鏈的解耦和開放,打通內部和外部系統,打破每個節點環節的孤立現象,並將每個環節都標準化,形成整個資訊流、資料流程和計算流的最優組合解,最終降低大包裹運營成本,從而為用戶提供穩定、可預期的服務。

從目前看,優速正在進行一場華麗的“變身”,從起初的單一大包裹快遞模式,逐步演變成大包裹的社會化共用快遞平臺。的確,未來的行業資源只有更大程度地被打開和開放,才能形成更大的生態圈,產生更大的市場價值,最終實現互利共贏。

物流時代週刊:有著先發優勢的優速,將如何成為大包裹快遞的領導者?

餘聯兵:電商的迅猛發展加速了貨物的碎片化,物流快遞化已經成為一種消費趨勢。隨著大件商品電商化,這方面增長也會越來越多,還會釋放出更多的市場空間。儘管優速存在先發優勢,但為了更具競爭性,大件快遞業務也要實現“承諾達”。想要成為大包裹快遞的領導者,優速會將發展重心放在大力提高服務品質上。資本的注入為優速的發展錦上添花,但優速不會去燒錢打“價格戰”。因為使用者越來越看中的是服務品質,與品質相比,價格位列第二。

物流時代週刊:應如何解讀“全·新·優速+”戰略?

餘聯兵:“全·新·優速+”是優速提出的價值新主張,主張優速未來將在成本領先、產品卓越、客戶定制三方面發力,把優速打造為科技驅動下的成本領先和品質保證的大包裹快遞領導者。具體而言,優速將利用大資料、雲計算及演算法引擎,降低和優化人工、運輸和場地成本問題,達到整個業務鏈上的全鏈條解耦、全環節開放、全流程可視、全系統貫通的目標,讓優速最終成長為高性價比的快遞企業。

2018年優速要從末端的“最後一公里”入手,用車來加盟作為網點和移動的服務站點。這些概念都需要“全·新·優速+”的落地來實施,整個過程會優化傳統的快遞業。

物流時代週刊: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優速如何構建自身的競爭壁壘?

餘聯兵:優速非常願意與競爭對手同分一杯羹。因為市場體量非常龐大,巨頭入局大包裹市場搶食是必然的,畢竟發展趨勢擺在這裡。在更多的市場空間仍在釋放的過程中,專注做大包裹的優速還是有很大競爭力的。

任何事情只要專注,就會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做到一定程度,就是專家。當重量足夠大時,一樣可以產生規模效應。3年後的大包裹市場,只要優速踏踏實實地走下去,就能成為專家,成為領導者。

物流時代週刊:大包裹市場的未來趨勢如何?優速發展的方向又在哪兒?

餘聯兵:目前,我國快遞業的業務量增速從50%的高速增長降到30%左右,快遞業的增速已放緩。但是大包裹快遞的市場,在未來3年的時間裡,增速不會低於40%且增速會愈來愈高。新零售時代下的消費升級,線上和線下的增量市場為大包裹快遞創造了更多的可能。

未來的兩年對優速而言至關重要,我的目標就是把優速打造成帶有明顯科技烙印的大包裹快遞企業,提供性價比最優的大包裹快遞產品。

提高運營效率,從而改變以往大包裹快遞鏈上的固定成本。

人力方面,建立管理標準化、任務動態化、操作自動化降低人力成本。

運輸方面,基於大資料、智慧演算法和雲計算的高效處理能力,通過優化運輸路線、提高裝載率、調整運力結構,合理調度車輛和運輸結構,最終降低運輸成本。

場地方面,使用優速智慧演算法後臺,將使用者訂單資訊化前置,分時多執行緒排班,經過動態路由資料進行削峰平谷,使得每輛車到達中心的時間是相對平均的,最大化啟動場地活力。

基於貨物計畫路由和時效,做到限時和送達承諾,保障時效的可預期,通過路由的動態調整和環節可控,做到承諾可兌現,在“全·新·優速+”的戰略實施下,優速大包裹將實現全程可控,送達可預期,節點可干預。

大包裹平臺:運力共用與穩定可預期的服務

儘管快遞行業正發生著變革,眾多的智慧終端機被製造出來並應用到各個環節。但縱觀過去的20多年,傳統快遞的任務與資源的匹配方式並沒有發生改變,快遞的資訊化程度依然很低。

余聯兵告訴記者,“全·新·優速+”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基於貨量、時效、位置、車輛、運輸等資訊的線上化,打破傳統資訊零散、孤立、分散的窘境,用科技的手段實現任務和資源的高效匹配,形成新的資源組合方式,解決傳統快遞資訊不對稱問題。

“兩年前,我們佈局了大包裹發展方向,現在我們必須深挖這口井,通過‘全·新·優速+’的實施,把優速建成一個面對社會開放的大包裹業務合作共用平臺,”餘聯兵如是說。

依託大資料、智慧演算法等資訊技術,優速已經著手在成本端、體驗端、效率端和品質端上開始佈局。

在體驗端,其官方微信平臺,通過資訊前置採集,使用者在下單時,實現包裹視覺化、位址智慧解析和時效可保障,同時給平臺賦能數碼運單,為用戶提供更便捷和高效的自助包裹寄遞體驗。

在成本端和效率端,優速日前相繼運行和推出了“優拼貨的”和“優速寶”平臺系統。

在品質端,已經上線的產品包括優數坊、統一日誌監控平臺與地圖服務等。

在“全·新·優速+”的頂層設計下,優速的設想是通過大包裹業務鏈的解耦和開放,打通內部和外部系統,打破每個節點環節的孤立現象,並將每個環節都標準化,形成整個資訊流、資料流程和計算流的最優組合解,最終降低大包裹運營成本,從而為用戶提供穩定、可預期的服務。

從目前看,優速正在進行一場華麗的“變身”,從起初的單一大包裹快遞模式,逐步演變成大包裹的社會化共用快遞平臺。的確,未來的行業資源只有更大程度地被打開和開放,才能形成更大的生態圈,產生更大的市場價值,最終實現互利共贏。

物流時代週刊:有著先發優勢的優速,將如何成為大包裹快遞的領導者?

餘聯兵:電商的迅猛發展加速了貨物的碎片化,物流快遞化已經成為一種消費趨勢。隨著大件商品電商化,這方面增長也會越來越多,還會釋放出更多的市場空間。儘管優速存在先發優勢,但為了更具競爭性,大件快遞業務也要實現“承諾達”。想要成為大包裹快遞的領導者,優速會將發展重心放在大力提高服務品質上。資本的注入為優速的發展錦上添花,但優速不會去燒錢打“價格戰”。因為使用者越來越看中的是服務品質,與品質相比,價格位列第二。

物流時代週刊:應如何解讀“全·新·優速+”戰略?

餘聯兵:“全·新·優速+”是優速提出的價值新主張,主張優速未來將在成本領先、產品卓越、客戶定制三方面發力,把優速打造為科技驅動下的成本領先和品質保證的大包裹快遞領導者。具體而言,優速將利用大資料、雲計算及演算法引擎,降低和優化人工、運輸和場地成本問題,達到整個業務鏈上的全鏈條解耦、全環節開放、全流程可視、全系統貫通的目標,讓優速最終成長為高性價比的快遞企業。

2018年優速要從末端的“最後一公里”入手,用車來加盟作為網點和移動的服務站點。這些概念都需要“全·新·優速+”的落地來實施,整個過程會優化傳統的快遞業。

物流時代週刊: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優速如何構建自身的競爭壁壘?

餘聯兵:優速非常願意與競爭對手同分一杯羹。因為市場體量非常龐大,巨頭入局大包裹市場搶食是必然的,畢竟發展趨勢擺在這裡。在更多的市場空間仍在釋放的過程中,專注做大包裹的優速還是有很大競爭力的。

任何事情只要專注,就會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做到一定程度,就是專家。當重量足夠大時,一樣可以產生規模效應。3年後的大包裹市場,只要優速踏踏實實地走下去,就能成為專家,成為領導者。

物流時代週刊:大包裹市場的未來趨勢如何?優速發展的方向又在哪兒?

餘聯兵:目前,我國快遞業的業務量增速從50%的高速增長降到30%左右,快遞業的增速已放緩。但是大包裹快遞的市場,在未來3年的時間裡,增速不會低於40%且增速會愈來愈高。新零售時代下的消費升級,線上和線下的增量市場為大包裹快遞創造了更多的可能。

未來的兩年對優速而言至關重要,我的目標就是把優速打造成帶有明顯科技烙印的大包裹快遞企業,提供性價比最優的大包裹快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