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度福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最美人物”揭曉,你認識他們嗎?

昨天,福建2017年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最美人物”揭曉,10位來自全省各行業基層的工作者獲此殊榮,你認識他們嗎?

2017年度福建省踐行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基層“最美人物”

最美職工

林智勇(國網福建漳浦縣供電有限公司深土供電所所長)

最美農民

繆帶弟(甯德市五姐妹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最美教師

楊利(泉州市第七中學教研室副主任)

最美醫生

倪筱蓉(三明市清流縣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最美員警

江濤(廈門市公安局翔安分局馬巷派出所第一警務隊副隊長)

最美村官

袁雲機(南平市政和縣石屯鎮松源村黨支部書記)

最美生態建設者

嚴道清(三明市環境監測站站長)

最美志願者

錢宏偉(福州市台江區房地產徵收工程處副主任、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創始人)

最美社區工作者

汪麗玉(泉州市鯉城區開元街道東北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已故)

最美文化工作者

張敏(三明市尤溪縣廣播電視臺台長)

福建2017年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最美人物”評選活動從今年年7月開始,10位獲獎者是經過設區市推薦、省直主管部門推選、媒體公示、網路投票、組委會綜合評定等環節層層篩選評定出來的。

“最美人物”頒獎發佈會將在2018年1月5號晚上20:00在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

點擊視頻,跟著我們的新聞報導,一起去頒現場看看吧↓

2017年度福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最美人物”揭曉

他們做了什麼,被評為最美?一起看看他們的故事吧!

最美職工

林智勇 男,國網漳浦縣供電公司職工

林智勇,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05年退伍後憑著一股軍人敢於“亮劍”的精神,一路摸爬滾打,從一名電力行業的“門外漢”,

成長為專業的行家裡手。肯吃苦能奉獻,零下10度嚴寒,主動請纓抗擊閩西北冰雪災害;舍小家顧大家,傾力服務客戶,憑著對電力的執著和熱愛,用青春汗水點亮萬家燈火。2016年獲“省五一勞動獎章”,2017年獲評“福建向上向善好青年”“2016年省級十大(傑出)青年崗位能手”。

最美農民

繆帶弟 女,柘榮縣城郊鄉際頭村農民,甯德市五姐妹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她2012年大學畢業後返鄉創業,

從12只母豬開始,慢慢地把老式養殖場改為現代化、標準化養殖場,年出欄生豬達到4400頭。她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並重,走綠色、生態、環保、節能、無污染之路。她發展“豬-沼-果-蔬”生態迴圈農業模式,利用養殖場廢棄物轉變成有機肥、沼液,給周邊果樹、荷花堆肥,發展生態迴圈農業,打造“花果山”,形成“一欄豬、一池花、一片林、五大園”的鄉村休閒旅遊格局,達到了一產帶三產的成效。

她助力精准扶貧工作,帶動百人就業,幫助1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她致力於對2000多畝荒山進行綜合開發,打造出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從而帶動更多的農戶共奔致富路。

最美教師

楊利 男,泉州市第七中學物理教師

在科技教育領域,他是個傳奇人物,指導學生獲得兩項世界機器人奧賽金牌、17項全國金牌,累計獲得298個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大賽和機器人競賽獎項。這些業績也撐起了泉州七中“全國科技教育創新十佳學校”及“創新之星”學校稱號。

卓越的成績背後,是卓絕的努力。2001年起,他負責學校科技創新領域的工作。作為高中物理教師,他承擔著滿負荷的教學工作。他像一個強大的磁場,吸引著學子們圍繞在身邊,廢寢忘食地研究新專案,探尋新領域。

他運用“做中學”的現代教育理論和“四動”教學法指導學生科技創新與機器人社團活動;他主編《機器人本體製作和程式設計實踐》和《機器人研究與實踐案例》兩套教材,達到國內先進水準;他主持的機器人教育課題研究獲得全國一等獎。

最美醫生

倪筱蓉 女,清流縣總醫院婦產科主任

倪筱蓉從醫33年來,以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對病人滿腔的愛心,默默地踐行一名醫師的職責。

1984年,剛畢業于三明衛校的倪筱蓉被分配到了鄧家衛生院工作,從此便與潔白的工作服、鮮紅的紅十字結下了不解之緣。1987年,在基層磨練了3年的倪筱蓉被調入了清流縣醫院婦產科工作。為了病人她犧牲了許多的休息時間,節假日更是堅守崗位,她已記不清有多少年春節未回父母家過年了。

她付出了很多很多,但也贏得了群眾的普遍尊敬與愛戴,得到社會的肯定。她曾先後多次被評為醫院服務之星、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省、市、縣“巾幗建功”標兵,省“三八紅旗手”。

最美員警

江濤 男,廈門市公安局馬巷派出所中心警務隊副隊長

他入警五年來,負責社區警務時通過細緻排查,端掉轄區多個組織容留賣淫團夥。他宣導成立了分局所隊中的首支志願服務隊,為轄區16戶孤寡殘疾老人和軍烈屬家庭提供多方服務和説明。五年來他參與各類公益活動85場次,找回走失兒童15人。2015年下半年起負責派出所研判抓捕隊工作,一年多時間裡共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196名,其中逃犯11名,破獲刑事案件253起。

2016年4月20日,他帶領便衣輔警前往伏擊抓捕毒販,追捕過程中被嫌疑人突然抽出尖刀刺中右胸,他手捂鮮血噴濺的傷口繼續猛追,最終將嫌疑人抓獲。被送往醫院搶救時才發現他右胸被刺穿,肺部被刺傷,氣胸,第四根肋骨骨折。

今年廈門會晤安保工作啟動以來,他帶領研判抓捕隊夜以繼日地開展治安整治。

最美村官

袁雲機 女,政和縣石屯鎮松源村黨支部書記、村婦聯主席

2013年9月,她帶領九個姐妹,成立了石圳“巾幗美麗家園”建設理事會,開始轟轟烈烈的美麗家園建設。組織村民學習,確定了石圳“一山、二水、三殿、四巷、五阪”的建設方案,激發創業和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情。

在她的帶領下,石圳村建設成為一個乾淨秀美的村落。她注重石圳的精神文明建設與傳統文化的宣傳,積極舉辦參與白茶鬥茶賽、紫薇文化節、傳統廟會、百家宴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動,組織開展石圳“最美家庭”評選。

為實現“村莊美,百姓富”目標,她聯合農戶投資建設葡萄和草莓採摘園,示範引領村裡和周邊掀起了投資發展現代休閒農業的熱潮。她在石圳灣內採取“公司+農戶+合作社”的模式,大力發展旅遊業態,帶動村民和村財收入實現年增長翻番目標。

最美生態建設者

嚴道清 男,三明市環境監測站站長

嚴道清三十年如一日,鑽研技術,先後獨立開發了多種類氣相色譜檢測器應用,並傳幫帶培養了一批年輕技術人員。他開發建設了市環境監測資訊系統,使環境監測全過程實現數位化、資訊化;推動市區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實現了全因數、24小時自動連續監測、線上上報資料、與省和國家中心聯網,使這項工作提前達到國家新標準要求。他身先士卒,帶頭戰高溫、搬設備、爬煙囪,指導工作人員完成監測任務;親自擔任第一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採樣工作組組長,按時圓滿地完成了調查任務;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中,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敏銳的判斷力,快速定位污染源,為應急處理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援。

他先後獲得省、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被環保部授予首批“國家環境監測技術骨幹”稱號。

最美志願者

錢宏偉 男,福州市台江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監察室副主任

錢宏偉,退伍軍人,1994年12月入伍空軍部隊,2011年轉業。從1995年起每月不間斷地助學助困,轉業後,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仍然堅持投身公益事業,建立“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組織志願者為貧困孩子、殘疾人、孤寡老人和災區群眾捐款捐物。參與志願服務時間達7721小時,個人義務獻血26次10400毫升,“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幫扶困難群眾12000餘人。他參與協助福建省讀書協會援建八閩愛心書屋,2014年12月,牽頭用籌集募捐的15萬元為龍岩市連城縣朋口鎮中學援建多媒體愛心書屋。他參與道德講堂和党的惠民政策宣講活動230餘場,聆聽觀眾125670余人。錢宏偉曾獲評中華慈善獎、福建省首屆八閩慈善獎、福建省新長征突擊手、第四屆福州市助人為樂道德模範等榮譽。

最美社區工作者

汪麗玉(已故) 女,泉州市鯉城區開元街道東北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她,身在醫院的病床上,承受著癌症病痛的折磨,心卻奔波在“創城”和構建美麗和諧社區的征途上,用手機微信指揮社區工作者去完成一項項上級下達的任務,去做好服務群眾的每一件事。

她勇於創新、甘於奉獻,舍小家為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區的管理和建設中。她帶著腰肌勞損的病痛,堅持投入熱火朝天的“創衛”工作。她帶領黨員幹部開展社區黨員聯動服務、志願者服務、結對幫扶、走訪慰問等活動,實實在在地為居民群眾排憂解難,做好事辦實事。她身先士卒,防抗颱風,疏散群眾,搶修危房。她建設完善社區服務中心,讓社區服務中心以全新的形象成為連接人民群眾的紐帶、便民服務的視窗,實行全方位服務。她盡心盡力地服務,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以此獲得社區居民的擁戴。

最美文化工作者

張敏 男,尤溪縣廣播電視臺台長

2004年,張敏同志擔任尤溪縣電視臺台長以來,帶領全台員工多次對本台新聞節目進行改版,改版後的《尤溪新聞》收視率屢創新高。他立足地方特色,帶領採編人員,以品牌欄目推動電視臺整體實力,打造了《鄉村大舞臺》等十餘檔有特色的精品節目。他注重新媒體融合,朝著影視化、綜藝化方向發展,在全省乃至全國開創了一條縣級台的全新發展之路,創造了“小舞臺,大故事”的奇跡。

尤溪縣電視臺從默默無聞的縣級電視臺成為全國首個中國市縣電視臺影視研發基地、福建省市縣電視臺融合發展實訓基地、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市縣電視委員會福建分會、浙江傳媒學院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並榮獲全國市縣20強電視臺、全國縣級十佳電視臺等集體榮譽稱號。他本人也先後被評為全國縣(市、區)級廣播電視優秀台長、全國縣級廣播電視系統百名優秀新聞工作者、全國新聞宣傳傳媒實踐學術成果最佳編導、福建省十佳新聞工作者、福建省2015年度新春走基層先進個人、首屆福建省十佳縣域青年電視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福建新聞聯播綜合

帶動百人就業,幫助1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她致力於對2000多畝荒山進行綜合開發,打造出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從而帶動更多的農戶共奔致富路。

最美教師

楊利 男,泉州市第七中學物理教師

在科技教育領域,他是個傳奇人物,指導學生獲得兩項世界機器人奧賽金牌、17項全國金牌,累計獲得298個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大賽和機器人競賽獎項。這些業績也撐起了泉州七中“全國科技教育創新十佳學校”及“創新之星”學校稱號。

卓越的成績背後,是卓絕的努力。2001年起,他負責學校科技創新領域的工作。作為高中物理教師,他承擔著滿負荷的教學工作。他像一個強大的磁場,吸引著學子們圍繞在身邊,廢寢忘食地研究新專案,探尋新領域。

他運用“做中學”的現代教育理論和“四動”教學法指導學生科技創新與機器人社團活動;他主編《機器人本體製作和程式設計實踐》和《機器人研究與實踐案例》兩套教材,達到國內先進水準;他主持的機器人教育課題研究獲得全國一等獎。

最美醫生

倪筱蓉 女,清流縣總醫院婦產科主任

倪筱蓉從醫33年來,以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對病人滿腔的愛心,默默地踐行一名醫師的職責。

1984年,剛畢業于三明衛校的倪筱蓉被分配到了鄧家衛生院工作,從此便與潔白的工作服、鮮紅的紅十字結下了不解之緣。1987年,在基層磨練了3年的倪筱蓉被調入了清流縣醫院婦產科工作。為了病人她犧牲了許多的休息時間,節假日更是堅守崗位,她已記不清有多少年春節未回父母家過年了。

她付出了很多很多,但也贏得了群眾的普遍尊敬與愛戴,得到社會的肯定。她曾先後多次被評為醫院服務之星、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省、市、縣“巾幗建功”標兵,省“三八紅旗手”。

最美員警

江濤 男,廈門市公安局馬巷派出所中心警務隊副隊長

他入警五年來,負責社區警務時通過細緻排查,端掉轄區多個組織容留賣淫團夥。他宣導成立了分局所隊中的首支志願服務隊,為轄區16戶孤寡殘疾老人和軍烈屬家庭提供多方服務和説明。五年來他參與各類公益活動85場次,找回走失兒童15人。2015年下半年起負責派出所研判抓捕隊工作,一年多時間裡共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196名,其中逃犯11名,破獲刑事案件253起。

2016年4月20日,他帶領便衣輔警前往伏擊抓捕毒販,追捕過程中被嫌疑人突然抽出尖刀刺中右胸,他手捂鮮血噴濺的傷口繼續猛追,最終將嫌疑人抓獲。被送往醫院搶救時才發現他右胸被刺穿,肺部被刺傷,氣胸,第四根肋骨骨折。

今年廈門會晤安保工作啟動以來,他帶領研判抓捕隊夜以繼日地開展治安整治。

最美村官

袁雲機 女,政和縣石屯鎮松源村黨支部書記、村婦聯主席

2013年9月,她帶領九個姐妹,成立了石圳“巾幗美麗家園”建設理事會,開始轟轟烈烈的美麗家園建設。組織村民學習,確定了石圳“一山、二水、三殿、四巷、五阪”的建設方案,激發創業和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情。

在她的帶領下,石圳村建設成為一個乾淨秀美的村落。她注重石圳的精神文明建設與傳統文化的宣傳,積極舉辦參與白茶鬥茶賽、紫薇文化節、傳統廟會、百家宴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動,組織開展石圳“最美家庭”評選。

為實現“村莊美,百姓富”目標,她聯合農戶投資建設葡萄和草莓採摘園,示範引領村裡和周邊掀起了投資發展現代休閒農業的熱潮。她在石圳灣內採取“公司+農戶+合作社”的模式,大力發展旅遊業態,帶動村民和村財收入實現年增長翻番目標。

最美生態建設者

嚴道清 男,三明市環境監測站站長

嚴道清三十年如一日,鑽研技術,先後獨立開發了多種類氣相色譜檢測器應用,並傳幫帶培養了一批年輕技術人員。他開發建設了市環境監測資訊系統,使環境監測全過程實現數位化、資訊化;推動市區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實現了全因數、24小時自動連續監測、線上上報資料、與省和國家中心聯網,使這項工作提前達到國家新標準要求。他身先士卒,帶頭戰高溫、搬設備、爬煙囪,指導工作人員完成監測任務;親自擔任第一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採樣工作組組長,按時圓滿地完成了調查任務;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中,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敏銳的判斷力,快速定位污染源,為應急處理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援。

他先後獲得省、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被環保部授予首批“國家環境監測技術骨幹”稱號。

最美志願者

錢宏偉 男,福州市台江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監察室副主任

錢宏偉,退伍軍人,1994年12月入伍空軍部隊,2011年轉業。從1995年起每月不間斷地助學助困,轉業後,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仍然堅持投身公益事業,建立“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組織志願者為貧困孩子、殘疾人、孤寡老人和災區群眾捐款捐物。參與志願服務時間達7721小時,個人義務獻血26次10400毫升,“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幫扶困難群眾12000餘人。他參與協助福建省讀書協會援建八閩愛心書屋,2014年12月,牽頭用籌集募捐的15萬元為龍岩市連城縣朋口鎮中學援建多媒體愛心書屋。他參與道德講堂和党的惠民政策宣講活動230餘場,聆聽觀眾125670余人。錢宏偉曾獲評中華慈善獎、福建省首屆八閩慈善獎、福建省新長征突擊手、第四屆福州市助人為樂道德模範等榮譽。

最美社區工作者

汪麗玉(已故) 女,泉州市鯉城區開元街道東北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她,身在醫院的病床上,承受著癌症病痛的折磨,心卻奔波在“創城”和構建美麗和諧社區的征途上,用手機微信指揮社區工作者去完成一項項上級下達的任務,去做好服務群眾的每一件事。

她勇於創新、甘於奉獻,舍小家為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區的管理和建設中。她帶著腰肌勞損的病痛,堅持投入熱火朝天的“創衛”工作。她帶領黨員幹部開展社區黨員聯動服務、志願者服務、結對幫扶、走訪慰問等活動,實實在在地為居民群眾排憂解難,做好事辦實事。她身先士卒,防抗颱風,疏散群眾,搶修危房。她建設完善社區服務中心,讓社區服務中心以全新的形象成為連接人民群眾的紐帶、便民服務的視窗,實行全方位服務。她盡心盡力地服務,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以此獲得社區居民的擁戴。

最美文化工作者

張敏 男,尤溪縣廣播電視臺台長

2004年,張敏同志擔任尤溪縣電視臺台長以來,帶領全台員工多次對本台新聞節目進行改版,改版後的《尤溪新聞》收視率屢創新高。他立足地方特色,帶領採編人員,以品牌欄目推動電視臺整體實力,打造了《鄉村大舞臺》等十餘檔有特色的精品節目。他注重新媒體融合,朝著影視化、綜藝化方向發展,在全省乃至全國開創了一條縣級台的全新發展之路,創造了“小舞臺,大故事”的奇跡。

尤溪縣電視臺從默默無聞的縣級電視臺成為全國首個中國市縣電視臺影視研發基地、福建省市縣電視臺融合發展實訓基地、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市縣電視委員會福建分會、浙江傳媒學院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並榮獲全國市縣20強電視臺、全國縣級十佳電視臺等集體榮譽稱號。他本人也先後被評為全國縣(市、區)級廣播電視優秀台長、全國縣級廣播電視系統百名優秀新聞工作者、全國新聞宣傳傳媒實踐學術成果最佳編導、福建省十佳新聞工作者、福建省2015年度新春走基層先進個人、首屆福建省十佳縣域青年電視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福建新聞聯播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