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芯”快速崛起,美國瘋狂阻擊,趕超就在路上!

當華為的麒麟970晶片準備跟蘋果的A11展開手機AI新時代爭奪戰時,很多人都在驚呼國產晶片進步的神速。當所有的巨頭還在為10nm,7nm技術大肆進軍的時候,中國中微正式宣佈掌握5 nm技術,

讓對手措手不及,難以置信!而就在今年6月,採用了國產晶片“申威 26010”眾核處理器的我國超級電腦“神威·太湖之光”榮獲世界超算領域的三連冠。原來一直在這一領域沒有任何話語權的中國晶片產業已經開始彎道超車,強勢超越!

美國坐不住了,早在奧巴馬總統任期,

美國就公佈一項限制中國在美半導體行業投資的法案,同一天,美國12名參議員還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對一樁中資收購案叫停。美國商務部部長普利茨克(Penny Pritzker)甚至對中國政府對積體電路的支援表示抗議,豈有此理!2016年12月,美國還強行阻撓了中國福建宏芯收購德國愛思強,而此前德國政府本已批准了這項收購案。

為什麼美國如此百般阻撓中國積體電路行業的發展與擴張?

積體電路行業處於整個電子產業鏈的最上游,是電子,AI,ICT等行業的基礎,它生產的晶片驅動著電腦、智慧手機、汽車、高鐵、飛機、導彈、衛星和能源網路等關鍵領域。晶片是所有電子硬體的基石,舉個例子,別看中國手機產業風風火火,如果美國停止供應晶片,

中國手機產業分分鐘玩完。中國目前每年進口最多的工業品,不是石油,不是汽車及其零部件,是小小的積體電路晶片!

積體電路進口遙遙領先所有其他工業品,排在第一位,其進口金額高達2271億美元,是第二名的汽車及其零部件746億美元的三倍!

如果中國積體電路產業發展起來了,受到衝擊最大的當然是美國,這是美國的核心領域之一。

世界積體電路三強:英特爾,三星,高通。光是高通和英特爾兩家,每年就能帶給美國八九百億美元的營收,養活數萬美國工程師,還能帶來一百多億美元的淨利潤。

除了英特爾和高通,美國還有德州儀器,Nvidia,博通,美光等一大票半導體公司。這個產業對美國的重要可想而知。

在這個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是美國,它強在哪裡,看看美國那些百億美元利潤級別的公司就知道。

除開能源和金融行業以外,百億美元利潤級別的公司有大約17家左右。Facebook,通用電氣,IBM,思科,英特爾,寶潔,強生,微軟,蘋果,沃爾瑪,迪士尼,通用汽車,甲骨文,Alphabet(穀歌母公司),Verizon,AT&T,Comcast。

ICT領域呢,11家! 17家百億美元淨利潤公司有11家在ICT領域,因此可以說,ICT產業已經成了美國的立國之本了。

Facebook,谷歌,亞馬遜,臉書,思科,IBM,英特爾,微軟,甲骨文,Verizon,AT&T為美國貢獻了巨大的利潤。

美國的強大是什麼撐起來的?是這些偉大的公司。反過來說,這些公司沒有了,強大的美國也就不存在了。1945年,日本和德國都還有幾千萬人,日軍在戰場上不過陣亡了二百多萬人,為什麼完全無力抵抗了?因為本土的工業公司都被摧毀了,工業生產持續不下去了,強大的力量也就不存在了。

中國的經濟升級,最大的兩個領域是汽車製造工業和積體電路工業。反過來說,我們要實現最終打垮西方列強,也就是要在這兩個超級產業完成逆襲。

未來的十年,我們要做好長期戰鬥的準備, 如果我們成功了,那中國就是真正的超級大國。如果這兩個領域我們失敗了,中華民族復興就不能稱之為成功。

我們可以看到,在美帝立國之本的ICT領域,非常顯然中國是美國的最大挑戰者,中國移動,華為,中興,阿裡,百度,騰訊,網易,小米,浪潮,紫光等不僅在中國本土獲得了優勢,而且在對外擴張中,同時這些公司大多數淨利潤超過10億美元,要知道全球淨利潤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全部算在一起也就是三四百家。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對中國積體電路產業如此關注的原因!

智慧時代撲面而來,中國對晶片的需求日益劇增。消耗了全球超過四成的晶片,但中國的晶片自給率卻很低,嚴重依賴進口。不掌握晶片,科技強國終究是鏡花水月,企業也被跨國巨頭扼住咽喉。“缺屏少芯”一直是領導層和中國科技界內心的傷痛。中國政府實施了“中國芯”工程,研發生產了一系列中國芯。通用晶片有:龍芯系列、威盛系列、神威系列、飛騰系列、申威系列;嵌入式晶片有:星光系列、北大眾志系列、湖南中芯系列、萬通系列、方舟系列、神州龍芯系列。但這一切系列還是在追趕的路上,需要全中國人民集體為她加油!

今天的中國,發展晶片製造業已擁有三個縱深:市場縱深、資本縱深、人才縱深。中國市場已經足夠大,錢也足夠多,人才的層次和水平正快速提升。如今的中國迎來了躋身世界晶片巨頭行列的機遇。

Alphabet(穀歌母公司),Verizon,AT&T,Comcast。

ICT領域呢,11家! 17家百億美元淨利潤公司有11家在ICT領域,因此可以說,ICT產業已經成了美國的立國之本了。

Facebook,谷歌,亞馬遜,臉書,思科,IBM,英特爾,微軟,甲骨文,Verizon,AT&T為美國貢獻了巨大的利潤。

美國的強大是什麼撐起來的?是這些偉大的公司。反過來說,這些公司沒有了,強大的美國也就不存在了。1945年,日本和德國都還有幾千萬人,日軍在戰場上不過陣亡了二百多萬人,為什麼完全無力抵抗了?因為本土的工業公司都被摧毀了,工業生產持續不下去了,強大的力量也就不存在了。

中國的經濟升級,最大的兩個領域是汽車製造工業和積體電路工業。反過來說,我們要實現最終打垮西方列強,也就是要在這兩個超級產業完成逆襲。

未來的十年,我們要做好長期戰鬥的準備, 如果我們成功了,那中國就是真正的超級大國。如果這兩個領域我們失敗了,中華民族復興就不能稱之為成功。

我們可以看到,在美帝立國之本的ICT領域,非常顯然中國是美國的最大挑戰者,中國移動,華為,中興,阿裡,百度,騰訊,網易,小米,浪潮,紫光等不僅在中國本土獲得了優勢,而且在對外擴張中,同時這些公司大多數淨利潤超過10億美元,要知道全球淨利潤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全部算在一起也就是三四百家。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對中國積體電路產業如此關注的原因!

智慧時代撲面而來,中國對晶片的需求日益劇增。消耗了全球超過四成的晶片,但中國的晶片自給率卻很低,嚴重依賴進口。不掌握晶片,科技強國終究是鏡花水月,企業也被跨國巨頭扼住咽喉。“缺屏少芯”一直是領導層和中國科技界內心的傷痛。中國政府實施了“中國芯”工程,研發生產了一系列中國芯。通用晶片有:龍芯系列、威盛系列、神威系列、飛騰系列、申威系列;嵌入式晶片有:星光系列、北大眾志系列、湖南中芯系列、萬通系列、方舟系列、神州龍芯系列。但這一切系列還是在追趕的路上,需要全中國人民集體為她加油!

今天的中國,發展晶片製造業已擁有三個縱深:市場縱深、資本縱深、人才縱深。中國市場已經足夠大,錢也足夠多,人才的層次和水平正快速提升。如今的中國迎來了躋身世界晶片巨頭行列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