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是晚清頂樑柱,收復新疆 大敗法國,臨終前卻大罵:李鴻章誤國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經歷過晚清時期的很多大事件,在收復新疆的戰役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沒有左宗棠可能新疆已經被分裂出去了。

但是如此一個封疆大吏,為何史書上對於左宗棠的死卻只是一筆帶過呢?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平叛陝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歷史事件。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戰爭時,自請赴福建督師,光緒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歲。追贈太傅,諡號“文襄”,併入祀昭忠祠、賢良祠。

左宗棠是清朝末期的重臣,於1885年逝世,關於左宗棠的死史書上說的是病死的,但是對於病情卻沒有任何的描述,而根據左宗棠同時代的吳光耀《紀左恪靖侯軼事》記載,原來左宗棠是在中法戰爭期間,因憂憤時局過度而暴病嘔血辭世的,而且在臨終之前,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中法戰爭爆發後,左宗棠於1884年9月奉命前往福建督師,指揮閩海戰役,他一到防地,

就日夜奔走各營地之間,加緊訓練作戰部隊。他每到一地,即高呼“娃子們快造飯,料理裹腳草鞋,跟我去打洋人!”諄諄不絕於口,很快使軍心大振,士氣大增。

中法戰爭最後以中國在中越邊境重創法國侵略軍而告終,豈料腐敗透頂的清政府卻以勝為敗,

竟於1885年6月與法國簽了喪權辱國的和約,打了勝仗反而賠償戰敗者所謂“損失”。左宗棠得知消息後大失所望,氣得全身發抖。他一邊大罵“李鴻章不是個東西”,一邊仍然不停高呼“出隊!出隊!有了和約我還要打,從南邊打到北邊,看皇帝奈我何!”說罷渾身顫慄不止,突然口噴很多血塊,昏迷不省人事,幾天後就離開了人世,壯烈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