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5歲的孩子是否可以自己閱讀故事書?孩子到底多大開始認字呢?

5歲半的寶寶現在已經開始進入認字階段了

以前講故事,是看圖講,現在是一邊念字,一邊組合圖片拼湊一個故事。

那麼,到底寶寶什麼時候認字才是最有效的呢?

今天小飯團兒和大家一起聊聊,

關於寶寶認字。

視頻載入中...

三大識字誤區

事實上,關於幼兒學識字的利弊爭論雙方都有一定的道理,關鍵是家長如何予以正確引導。學前的孩子已經具備了識字的客觀條件,在孩子4歲時,詞彙量顯著增大,他們願意學習,喜歡讀書,能分清上下左右,擁有一定的空間知覺能力。有正確發音、區別字音和聲調的能力,能聽懂家長的指令,有說出完整句和清楚地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

但如果家長對於幼兒識字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識字的弊端就極容易產生。

 1.不可強迫學習

強迫孩子識字的做法是不科學也是不可取的。因為每個孩子對文字發生興趣的時間不一樣,有的早,有的晚,所以家長一定不可在幼兒識字的早晚及多少上互相攀比。

家長還要尊重孩子的需要。當孩子有自己的需要時,學習效果也比較好。如果孩子對識字非常好奇,喜歡認字,他看見了環境中的字,想知道是什麼意思,這時就可以對孩子開展識字教育。

 2.長時間教習

孩子天生“喜新厭舊”,喜歡認識各種各樣的東西,需要利用各種物品做遊戲,他們對周圍的世界時刻充滿著好奇。如果長時間讓孩子識字,

他就會失去興趣,反而使孩子對於識字產生厭惡和排斥心理。

 3.為識字而識字

讓孩子學識字,並不是讓孩子一定要學到多少字,而是讓他掌握一些與將來閱讀活動有關的技能,培養閱讀的興趣,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從而促進其今後的正式閱讀。在教孩子識字的時候,家長應隨時注意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態,當孩子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或興趣平平的時候,就應該讓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

據瞭解,英國的心理學家查德·林博士曾對英、美、法、西德、日本五國兒童智商進行測試發現,歐美四國的兒童智商平均為100,而日本兒童平均智商為111,原因是日本兒童學習了漢字。日本東京有多所教幼兒識字的幼稚園,據他們從1967年開始的一項研究顯示,5歲開始學部分漢字的孩子智商可達95,4歲時開始學的可達120,而3歲時開始學的可達130

小飯團觀點:中文是母語,
家長不必太刻意讓寶寶認字,在4歲的左右,可以讓寶寶認字卡,當做遊戲,寶寶一邊認字,一邊玩遊戲。

幼兒語彙發展規律

一般說來,兒童在3~4歲時詞彙量迅速增長,詞彙量可達近2000個;

4~5歲時言語交往異常活躍,發音明顯準確,詞彙量大約為2500個;

5~6歲時詞彙、句子品質已有顯著提高,詞彙量可超過3500個。

小飯團總結經過兩年學習,一般能認識1200個字左右。專家分析,如果兒童在6歲前學會2000個漢字,一般就無閱讀障礙。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的小飯團兒麻麻

希望和大家在育兒的道路上,一起分享更多的成長經歷。

一般就無閱讀障礙。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的小飯團兒麻麻

希望和大家在育兒的道路上,一起分享更多的成長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