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所謂的奮鬥,簡單可行的方法,只不過是多在你生活的地方走一走!

現在的人們都愛談奮鬥,而奮鬥是個很空虛的詞彙,啥叫奮鬥?如何奮鬥?談到奮鬥,就像獅子吃天,無從下口。但我認為的奮鬥,就是你在你生活的城市,多出去走走看看,僅此而已。

古人雲,行動有三分財氣。我認為,奮鬥不是在屋裡看看書,不是在屋裡悶頭學習,紙上談來終覺淺。在屋裡再奮鬥也是方寸之地,難以有大啟發。

而多出去走走看看,接觸的環境多了,思維開闊了,或者碰到機會,或者想到發財致富的門路,總歸這些不是在屋裡空想能獲得的。

坐在電腦前的工作不能叫做奮鬥,只是為了完成工作而已。工作之餘出去的開闊視野是奮鬥的一種。有時候出去聽到別人的一句話就點撥開了你多年的心結,都是很經常的事情。別人的一句話或許都能給你帶來財富,或者未來的結婚物件也是出去走走的過程中發現的呢?

關於機會,機會長什麼樣子,希臘哲學家曾做過比喻,機會是一個把臉長到腦後巴的人,迎面朝我們走來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他的腦後巴,當我們回過頭看到機會的時候,看到了他的臉,但已經失之交臂。

但是,與其我們被動等待機會,不如我們主動出擊去尋找機會。而這個尋找機會的過程,就叫奮鬥,但不出去走走不行,

機會不會跑到屋裡找我們。

所以,人們談奮鬥,一定要談到走出屋門。出去闖闖,自己想辦法找機會。遇到不同的環境,碰上不同的人,都是受啟發的過程,機會就在這個過程中產生。這個過程就叫奮鬥的過程,所以我覺得奮鬥這麼虛妄的詞兒,倒不如被闖一闖替代。

改變自己命運的途徑只有一條,就是走出去。大山裡的孩子想改變命運,絕對不是待在山裡一輩子。

生活中,工作上的勤勉只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而工作之外的闖闖看看才是奮鬥。

多出去看看,也不用走遠,就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裡先看看,你會發現很多自己平時根本沒去琢磨的但很有意思的地方。

調查就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答案就在調查的末端。

當你走走看看發現了生活中的不便利之處,去解決這個不方便的辦法就是一個新的機會。共用單車的想法也就是如此誕生了。我們生活中所有的用品都是為了更便利的生活所被發明出來的。

而當下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未曾發現的機會。

趁著你心中有火,正青春,多出去走走看看。與君共勉。

趁著你心中有火,正青春,多出去走走看看。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