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貧困戶劉大永,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把愛心獻給脫貧致富者

文/袁華忠

選稿:中鄉美駐桂林選稿基地主編 綠蔭

文圖編輯:丁錄年 柳絲青青

貧困戶劉大永,走上脫貧致富之路,在當地民眾中傳為佳話。

劉大永是四川省合江縣五通鎮李嘴村人,

該村是合江縣民政局的重點幫扶對象。劉大永人生的轉變,是民政工作者孫俊瑤用心扶貧,讓劉大永洗心革面,摘掉貧窮的帽子,邁進致富行業。

劉大永過去的大半人生,在貧窮中度過,沒房,居無定所,無錢無米,吃了上頓沒下頓,好在“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過去,當地人討厭他,因為他好吃懶做,“手腳不乾淨”,還經常惹事生非。

因為劉大永愛上訪告狀,

所以,在當地領導看來,他是一位又窮又懶又偷,遊手好閒的山民。

但是,今天的劉大永變了。變得精神煥發,勤勞致富,遲睡早起,勞動強度大大超過常人。

新修了住房,磚混結構。

組合了新家,結束了多年的單身孤獨生活。

與遠在外鄉打工失聯多年的兒子恢復了父子關係,感情逐步升溫。

飼養了三頭水牛,四頭豬,二十多隻土雞,二十多隻鴨子。

代耕五畝多地,今年收穀子三仟餘斤,

挖紅苕兩仟餘斤。

五通鎮李嘴村系川南黔北結合部的高山地區,該村被列為貧困村,合江縣民政局的重點幫扶村,今年春,孫俊瑤作為幫扶工作者,深入到李嘴村,劉大永是她幫扶物件之一。過去,劉大永遊手好閒和經常上訪的惡習,早已名聲在外。孫俊瑤在見劉大永前,通過各種管道收集到對方的相關資訊,作好了見面的思想準備。

那是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劉大永正在自家破土屋前的壩子邊,“沐浴”著春的陽光。孫俊瑤見到劉大永,首先自我介紹:劉大哥,我是孫俊瑤,合江縣民政局來此開展幫扶工作的,望得到你的配合支持。

近年來,劉大永頻繁上訪,見過的大小幹部很多,對眼前的這位“黃毛丫頭”,有些不在乎。

“今後咱交往的時間還長,

你有什麼困難和問題,跟我說出來,我會協同其他駐村幹部幫助解決,真心幫助你,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聽到眼前這位年輕姑娘一番肺腑之言,劉大永心中為之一振,過去,在他見過的工作人員中,很少有像她這樣和藹可親,他的心靈深處受到觸動。立即站起來說道:只要能幫我辦實事,我樂意。

孫俊瑤從尊重對方作為突破口,與劉大永建立起親人關係,用政策溫暖其心,

跟他講解黨的扶貧政策的好處和重要性,讓他吃透政策,瞭解自巳所享受到的實惠。漸漸地,劉大永的思想解放了,認識到了他過去的所作所為對社會,對自已的危害性,決心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以後的日子裡,孫俊瑤每次下鄉,必須去劉大永家,關心他的思想變化和生產生活情況,遇到困難,盡心盡力幫助解決。春耕生產中,買種子肥料,養牛養豬養雞鴨,新建住房等等,需要資金,劉大永“白手起家”,一切都是從頭開始,自己一籌莫展。孫俊瑤知道情況後,把問題向村鎮和縣局領導彙報,然後去相關部門與其對接,經過她的努力,為劉大永爭取到了一定數量的政策扶貧資金,支農小額貸款。使劉大永有了種養植(殖)和建房的啟動資金,從而解了“燃眉之急”。

劉大永的兒子已過“而立”之年,常年在外打工,多年未回家。過去,由於看不慣其父遊手好閒的德性,父子矛盾重重,外出後,一直與父親失聯,基本上斷了父子關係。

孫俊瑤得知此情後,心中十分著急,決心想方設法,力爭讓劉大永父子重歸於好。孫俊瑤找到劉大永兒子劉定彬的電話,先跟他直接通話,告訴對方,父親已徹底改掉了過去的惡習,一天到晚起早貪黑,一個人幹了幾個人的活,這對於一個六十多歲的人來說,多不容易。孫俊瑤還把他父親修了房子,養了豬牛雞鴨,種了地,今年喜獲豐收,家庭環境大大改變等好消息傳遞給劉定彬。並特別叮囑對方,父親十分想念他,希望今年春節回家看看。劉定彬知情後,大為感動,決心放棄前嫌,表示不但要對父親敬孝,還要在經濟上給予支援。後來的日子裡,父子倆經常通話,父子感情恢復後不斷升溫。如今,提起兒子劉定彬,劉大永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劉大永從一個過去好吃懶做,經常上訪,與鄰里常鬧矛盾的貧困戶,經過扶貧工作者孫俊瑤的愛心幫扶,使得其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得到徹底改變。看到劉大永的變化,孫俊瑤認為,自己所付出的愛心沒有白費。她覺得,一年來,風裡來雨裡去,奔波勞累,把辛勤的汗水灑在扶貧攻堅路上,值得!

作者:袁華忠,媒體工作者,愛好寫作,攝影,書法,習作常見報刊雜誌,獲過獎。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新建住房等等,需要資金,劉大永“白手起家”,一切都是從頭開始,自己一籌莫展。孫俊瑤知道情況後,把問題向村鎮和縣局領導彙報,然後去相關部門與其對接,經過她的努力,為劉大永爭取到了一定數量的政策扶貧資金,支農小額貸款。使劉大永有了種養植(殖)和建房的啟動資金,從而解了“燃眉之急”。

劉大永的兒子已過“而立”之年,常年在外打工,多年未回家。過去,由於看不慣其父遊手好閒的德性,父子矛盾重重,外出後,一直與父親失聯,基本上斷了父子關係。

孫俊瑤得知此情後,心中十分著急,決心想方設法,力爭讓劉大永父子重歸於好。孫俊瑤找到劉大永兒子劉定彬的電話,先跟他直接通話,告訴對方,父親已徹底改掉了過去的惡習,一天到晚起早貪黑,一個人幹了幾個人的活,這對於一個六十多歲的人來說,多不容易。孫俊瑤還把他父親修了房子,養了豬牛雞鴨,種了地,今年喜獲豐收,家庭環境大大改變等好消息傳遞給劉定彬。並特別叮囑對方,父親十分想念他,希望今年春節回家看看。劉定彬知情後,大為感動,決心放棄前嫌,表示不但要對父親敬孝,還要在經濟上給予支援。後來的日子裡,父子倆經常通話,父子感情恢復後不斷升溫。如今,提起兒子劉定彬,劉大永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劉大永從一個過去好吃懶做,經常上訪,與鄰里常鬧矛盾的貧困戶,經過扶貧工作者孫俊瑤的愛心幫扶,使得其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得到徹底改變。看到劉大永的變化,孫俊瑤認為,自己所付出的愛心沒有白費。她覺得,一年來,風裡來雨裡去,奔波勞累,把辛勤的汗水灑在扶貧攻堅路上,值得!

作者:袁華忠,媒體工作者,愛好寫作,攝影,書法,習作常見報刊雜誌,獲過獎。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