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家裡沒有克稱,新手該如何掌握白茶的投茶量?(建議收藏)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說到白茶沖泡,有一些細節一定是要注意的。

如沖泡白茶的水溫,一定要用100℃的沸水沖泡,若是沒有用沸水沖泡,無法將白茶中的物質充分激發,一些沸點高的香氣物質無法全部釋放,如此一來,我們喝到的茶就寡淡,沒有香氣。

再比如沖泡時,對沖泡的茶具也有要求。

為了從最大程度上體會白茶的香氣與滋味,通常建議茶友們用白瓷蓋碗沖泡。蓋碗的材質特別,

不會吸收白茶的香氣與滋味,能夠完整保留白茶的滋味,讓我們充分體味白茶的香氣與滋味。

同時呢,蓋碗不建議用容量太大的,太大容量的蓋碗,不容易控制出水。若是沒有在恰當控制好白茶的出水時間容易造成茶湯的苦澀,從而會影響白茶的滋味。

諸如此類的小細節有不少,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除此之外,白茶的投茶量也至關重要,不論是新茶、老茶還是散茶、餅茶,都不可忽視投茶量。

一般我們泡茶,都會建議茶友們用家庭克稱稱出對應的分量,然後再沖泡。可對於新手來說,並沒有買克稱,那這個情況下要怎麼辦呢?

《2》

在沒有克稱的情況下,那就只能憑往日喝茶經驗投茶啦。

好在村姑陳是一個喜歡觀察細節的人,

早早把各種白茶的投茶量做了一個標記,來看看具體該怎麼投茶吧。

本文的投茶量,均以容量約為120ml、碗口直徑約為8.5cm、碗身高約5cm的白瓷蓋碗為例,為新手茶友們解讀不用稱該如何投茶。

通常,這個體積大小的蓋碗,投茶量控制在5克即可,若是放太多,

茶湯容易出現苦澀。

白茶的體積大小,根據不同形態和不同採摘標準有所區別。

根據形態,可見白茶分為散茶和餅茶;

根據採摘標準,可將白茶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和壽眉。

來看具體的投茶量。

《3》

一、形態篇——餅茶

餅茶,是在散茶的形態基礎上,經過簡單的塑形而成,在形態上發生了變化。

經過壓餅後,白茶的體積被壓縮,一餅350克重的白茶,直徑約為18釐米,高度約為3釐米。大大地節約了空間。

要想沖泡餅茶,就要先學會撬茶。

關於撬茶的攻略和方法,可查看文章:

掌握了這3點,輕鬆撬動任何一款白茶餅!

撬茶餅,一定要一層一層、一片一片地撬開。這樣能夠方便白茶餅滋味的釋放。

若是一整塊地撬取,沖泡方面就會比較吃力,一般要衝泡到3-4沖茶餅才會散開,滋味方面自然稍遜一些。

5克的茶餅(不論是壽眉、白牡丹還是白毫銀針)體積都不大,甚至有些小。

投入茶餅,一般只要鋪滿蓋碗底部即可。

記住大概的投茶位置,茶葉可不用撬太多。若是擔心茶葉的分量不夠,可以搭配一些撬碎的茶葉,這樣就能保證茶葉的口感。

《4》

二、不同採摘標準——散茶

喝白茶,一定要接觸白茶的散茶形態。

白茶的散茶,是茶青經過萎凋、乾燥之後收集而來的樣子。沒有經過塑形,是白茶最原始的狀態。

1、白毫銀針的投茶量

散茶白毫銀針,全部是用芽頭製作而成,表面覆蓋著密集的白毫,看起來銀光熠熠的。

因為用的是芽頭製作而成,沒有葉子,也沒有茶梗,5克的分量並不會特點多。

用稱稱取5克,同樣會發現白毫銀針只要將蓋碗的底部覆蓋滿即可,通常占蓋碗碗身的1/5左右。

是不是覺得白毫銀針的分量並不多呢?

沒辦法,誰讓白毫銀針全部是芽頭製作而成的,濃縮就是精華。

2、白牡丹的投茶量

待春暖花開,茶樹進一步生長,芽頭漸漸長大,此時採摘的茶青,就不能劃分到白毫銀針的標準當中,而是屬於白牡丹的範疇。

採摘白牡丹的要求也與白毫銀針大為不同。

白牡丹採摘,是一芽一二葉的標準,採摘白牡丹時,就帶有葉片和短小的茶梗。

整體看起來,比白毫銀針蓬鬆。

投茶5克,觀察白牡丹的位置,可發現,白牡丹因為蓬鬆的體積,已經到了蓋碗碗身約3/4處。

3、壽眉的投茶量

壽眉,茶友們一定不陌生。

是的,它是白茶裡長相“最醜”的,有著粗大的茶梗、肥厚的葉片,看起來張牙舞爪的。

雖說長相不是很俊俏,也不屬於俊秀類型,但它也有自己的採摘標準——一芽三四葉、芽葉連枝。

在這種標準下,壽眉的投茶量也是最不好控制的。

尤其是秋茶,經過一個夏季的生長,茶梗更加粗大、葉片更加肥厚,稱取5克的蓋碗,往往會超出蓋碗約1釐米的高度。

相比之下,春壽眉的體積會小巧一些,但同樣會覆蓋蓋碗的碗口。

是以,在沖泡壽眉這類茶梗多的茶時,建議茶友們換一個比較高的蓋碗。

同樣是120ml的容積,碗身約10釐米,碗口直徑約為7釐米的蓋碗即可。

這樣的蓋碗,整體高度夠,沖泡時更加容易。

在此友情提醒各位,沖泡壽眉一定要用100℃沸水,沖泡時,沸水要衝到茶葉上。

沸水作用後,壽眉的葉片就會變軟,從而利於出水。

《5》

雖說這些經驗也能夠較為準確地投茶,但還是不如克稱來的準確。

尤其是含水量在3%~5%的白茶,幹茶是極為乾燥的,稍微用力一捏就容易破碎,此時葉子的形態也發生了變化。

若此情況下,依舊使用過往的經驗投茶,往往泡出的茶滋味濃烈,影響喝茶心情。

是以,還是建議茶友們買一個小型的家庭克稱,能夠讓我們的投茶量更為準確,從而能保證茶湯滋味更加純正。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一般只要鋪滿蓋碗底部即可。

記住大概的投茶位置,茶葉可不用撬太多。若是擔心茶葉的分量不夠,可以搭配一些撬碎的茶葉,這樣就能保證茶葉的口感。

《4》

二、不同採摘標準——散茶

喝白茶,一定要接觸白茶的散茶形態。

白茶的散茶,是茶青經過萎凋、乾燥之後收集而來的樣子。沒有經過塑形,是白茶最原始的狀態。

1、白毫銀針的投茶量

散茶白毫銀針,全部是用芽頭製作而成,表面覆蓋著密集的白毫,看起來銀光熠熠的。

因為用的是芽頭製作而成,沒有葉子,也沒有茶梗,5克的分量並不會特點多。

用稱稱取5克,同樣會發現白毫銀針只要將蓋碗的底部覆蓋滿即可,通常占蓋碗碗身的1/5左右。

是不是覺得白毫銀針的分量並不多呢?

沒辦法,誰讓白毫銀針全部是芽頭製作而成的,濃縮就是精華。

2、白牡丹的投茶量

待春暖花開,茶樹進一步生長,芽頭漸漸長大,此時採摘的茶青,就不能劃分到白毫銀針的標準當中,而是屬於白牡丹的範疇。

採摘白牡丹的要求也與白毫銀針大為不同。

白牡丹採摘,是一芽一二葉的標準,採摘白牡丹時,就帶有葉片和短小的茶梗。

整體看起來,比白毫銀針蓬鬆。

投茶5克,觀察白牡丹的位置,可發現,白牡丹因為蓬鬆的體積,已經到了蓋碗碗身約3/4處。

3、壽眉的投茶量

壽眉,茶友們一定不陌生。

是的,它是白茶裡長相“最醜”的,有著粗大的茶梗、肥厚的葉片,看起來張牙舞爪的。

雖說長相不是很俊俏,也不屬於俊秀類型,但它也有自己的採摘標準——一芽三四葉、芽葉連枝。

在這種標準下,壽眉的投茶量也是最不好控制的。

尤其是秋茶,經過一個夏季的生長,茶梗更加粗大、葉片更加肥厚,稱取5克的蓋碗,往往會超出蓋碗約1釐米的高度。

相比之下,春壽眉的體積會小巧一些,但同樣會覆蓋蓋碗的碗口。

是以,在沖泡壽眉這類茶梗多的茶時,建議茶友們換一個比較高的蓋碗。

同樣是120ml的容積,碗身約10釐米,碗口直徑約為7釐米的蓋碗即可。

這樣的蓋碗,整體高度夠,沖泡時更加容易。

在此友情提醒各位,沖泡壽眉一定要用100℃沸水,沖泡時,沸水要衝到茶葉上。

沸水作用後,壽眉的葉片就會變軟,從而利於出水。

《5》

雖說這些經驗也能夠較為準確地投茶,但還是不如克稱來的準確。

尤其是含水量在3%~5%的白茶,幹茶是極為乾燥的,稍微用力一捏就容易破碎,此時葉子的形態也發生了變化。

若此情況下,依舊使用過往的經驗投茶,往往泡出的茶滋味濃烈,影響喝茶心情。

是以,還是建議茶友們買一個小型的家庭克稱,能夠讓我們的投茶量更為準確,從而能保證茶湯滋味更加純正。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