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甲午戰爭清朝為什麼會失敗?戰後對待俘虜的手段更讓人心寒

1894年發動了甲午戰爭,本以為大清帝國能夠完勝日本小國,可是誰能料到,大清最後竟是那麼的不堪一擊,在這場屈辱的戰爭中,大清一共死傷了4萬人,而到底又打死了多少日軍呢?

在該戰爭發動之前,大清還是挺有信心來打敗日本的,所以在當時的大清軍隊中,大部分人都是對日軍不屑一顧, 畢竟自古以來,日本就有向中國學習的歷史,就算是當時的日本有所發展,但其實力相比大清來說,還是有些差距的。再說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雖說大清末期統治者們腐敗無能,但總的來說,大清的綜合實力依然是要強於日本的,因此當時的西方國家都是認為大清能夠打敗日本,而日本的這種行為簡直就是以卵擊石。

而日本方面也是有些自知之明,所以為了打敗大清,日本也是舉全國之力,

也要拼死一戰,甚至還做好了要是戰敗後,日本便立刻就會堅守本土,不讓中國趁機踏入日本本土。畢竟在歷史當中,日本就和中國打過好幾次大戰,可結果無不是日本戰敗,既然有了這前車之鑒,日本人對這場戰爭也沒有多大的把握,要想真正的撼動大清帝國,還是有點難度的。

日本1887年開始由川上操六少將主持,小川又次大佐制定的“征清大作戰構想”。這個構想的制定花了四年時間,到最後變成了甲乙兩套方案,乙方案是對付俄國人的,甲方案是對付大清國的。甲方案中想定,第一階段派第五師團出兵朝鮮,牽制清軍。然後看三種情況來繼續進行第二階段。所謂三種情況就是指:

日本聯合艦隊取得黃海渤海的制海權;

2.以及北洋水師取得黃海渤海制海權這三種情況。

3.聯合艦隊不能取得黃海渤海的制海權,但北洋水師也取得不了;

第一種情況,日軍在直隸附近平原地帶和清軍決戰; 第二種情況在援助第五師團的同時完成本土的防禦; 第三種情況,日軍力爭確保朝鮮半島,以作後續打算;

所以日本早就做好了戰爭的準備,就等著找機會和大清開戰了。1893年初朝鮮半島的“東學黨之變”給日本人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因為當時的朝鮮是中國的附屬國,而且北洋水師的的平遠艦曾幫過朝鮮運兵,所以日本人知道大清不會置身事外。根據《天津條約》,一旦中國出兵,日本也有權出兵。

但是甲午戰爭的結果卻讓清朝上下大為震驚,北洋海軍全軍覆沒,賠款2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後贖回)和臺灣兩省。

其中,有兩個細節值得注意,黃海大戰雖然清軍慘敗,但是主力尚存,只是退入海軍基地,不再出戰。這其實沒啥問題,就和陸上的守城戰一樣,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死守城池。

但是接下來的戰爭進程卻讓人大跌眼鏡。1894年9月到10月日軍在遼東半島的花園口登陸,切斷北洋海軍旅順基地與內陸的聯繫,從背後佔領了旅順,並在旅順展開大屠殺。1895年1月~2月,日軍如法炮製,2.5萬人從北洋海軍總部所在地威海衛背後的榮成灣登陸,消滅了幾千守軍佔領了威海衛。

也就是說,旅順和威海衛兩大海軍基地都是被日本陸軍從背後登陸完成佔領的。海軍基地的選擇極為講究,一般都有天然屏障外加人工修建的防禦工事,可是北洋海軍的軍事基地卻被敵方陸軍佔領。雖然有很多因素導致,比如清朝對日軍的登陸地點判斷錯誤。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卻是,清朝沒有強大的陸軍,說的更具體點就是沒有西式陸軍。此時,清朝的陸軍還是淮軍和湘軍等舊式軍隊,這些舊式軍隊鎮壓國內農民起義表現尚可,面對西方軍隊和日本軍隊卻不堪一擊。

這就是清朝在洋務運動中和對日備戰中犯的一個重大錯誤,沒有訓練新式陸軍。海軍艦船比陸軍槍械要貴的多。清朝只要拿出編練海軍一半的經費來訓練新式陸軍,就可以獲得巨大的效果。

相比海軍,陸軍不但花費更少,而且一旦練成,就可以大規模擴編,是性價比最高作用最大的軍種。海軍再強大,取得制海權以後,必須有強大的陸軍才能佔領敵國。海軍弱小,只要有強大的陸軍也可以保障國家主權。

假如在甲午戰爭中,中國有20萬新式陸軍,中國在所有重要的陸戰中就會立於不敗之地;假如中國有50萬新式陸軍,甚至可以輕鬆反攻日本本土。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深感舊式陸軍已經不堪用,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練兵,編成“定武軍”。隨後改派袁世凱訓練新軍。袁世凱仿照德、日陸軍建制和操典條令,對定武軍進行改編,由4000餘人擴編至7300人,定名“新建陸軍”,即北洋新軍。

戰爭中被俘虜的1790名清軍戰俘,他們命運如何呢?其實在戰爭爆發前,日本就制定了戰俘政策,當時的日本極力脫歐入亞,凡是向西方看齊,為了讓西方承認其為文明國家,日本費盡了心思。尤其是在戰爭中的表現,即使是做給洋人看的,在戰爭中日本向戰場上派了數百名戰地記者,而且是有選擇地拍,將清軍的野蠻和日軍的文明展示給世界。

1886年,日本已加入國際紅十字會和《日內瓦公約》,誓約在戰爭中保障戰俘的基本人權,履行文明戰爭的職責和義務。1894年8月22日下發的《戰俘管理之件》,如戰俘營的設置、戰俘糧食和被服寢具的發放、病患戰俘的治療、戰俘的移動等,也確實都符合當時國際法中有關戰俘待遇的條款規定。戰後日軍將1000名戰俘運到日本,其餘關押在中國的戰俘營,這些戰俘的命運是相對好一點的,因為日軍為了向西方展示自己的文明,給予了這批戰俘極大的照顧,分發衣物,免費治傷,甚至這些人可以給中國的親人寫信報平安。被關押期間,一些清軍俘虜因被日軍優待,而感動地落淚,並向日軍作揖致謝。

但是在雙方簽訂協約後,日方只向中國返還了1539名戰俘,其餘的除了一名宣誓歸化日本外,剩下的下落不明,日本也含糊其辭。很多人好奇,清政府就不追究嗎?清廷的做法簡直令80萬清軍寒心,清廷統治者巴不得這些人死在國外不,永遠別回來。一方面這些人大部分是李鴻章的海軍,朝中政敵認為這些人全消失了才好,可以削弱李鴻章的勢力,因此對他們不管不問,任由其自生自滅。

另一方面,清廷認為這些人是不祥之人,對於太后過大壽是不吉利的,因此將這1000多名清軍俘虜革職的革職,遣散的遣散,甚至將一批軍官隔離審查。北洋海軍操江號管帶王永發上書朝廷,請求給予陣亡將士撫恤,被清廷一通臭駡,很多返回國的清軍戰俘一分錢的撫恤領不到不說,還受到了同鄉甚至是曾經朋友的淩辱,最後悲慘離世。清廷的做法完全是沒開化的野蠻國家的做法,而日本做法確實文明,最起碼在西方人看來是如此。

經過甲午海戰,清廷失去了唯一的海外據點:朝鮮,遼東和山東的海軍基地被全部拔除,岸防火炮及彈藥均被虜去,渤海沿岸的海防蕩然無存;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福建的南洋水師門戶洞開,以通商之名,日本間諜日趨活躍,近海水文資料被查得一清二楚,整個東部沿海都直接暴露在聯合艦隊的監視和威脅之下,等於是讓對手開了全地圖模式,試問你在哪兒發展海軍?昆明湖嗎?

最重要的一點當然要留到最後說啦。訓練一支過得去的陸軍不難,每人手裡塞一支槍,天天踹他們的屁股就可以。但是培養一支海軍需要相當程度的積累,人才-裝備-技術,需要不斷磨合,耗時是以十年為單位的。北洋水師本來就人才奇缺,很多技術性崗位只能直接雇傭外國人,甲午海戰之後,北洋水師參將級別以上的高級軍官,除了葉祖珪和邱寶仁兩人以外,全部戰死或自盡。這批人,大多經過了船政學堂學習4年,留洋4年,上艦實習2年之後,才具備了指揮艦艇的能力,這支海軍軍官隊伍的損失才是北洋水師,乃至中國近代海軍真正的致命傷。

但是甲午戰爭的結果卻讓清朝上下大為震驚,北洋海軍全軍覆沒,賠款2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後贖回)和臺灣兩省。

其中,有兩個細節值得注意,黃海大戰雖然清軍慘敗,但是主力尚存,只是退入海軍基地,不再出戰。這其實沒啥問題,就和陸上的守城戰一樣,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死守城池。

但是接下來的戰爭進程卻讓人大跌眼鏡。1894年9月到10月日軍在遼東半島的花園口登陸,切斷北洋海軍旅順基地與內陸的聯繫,從背後佔領了旅順,並在旅順展開大屠殺。1895年1月~2月,日軍如法炮製,2.5萬人從北洋海軍總部所在地威海衛背後的榮成灣登陸,消滅了幾千守軍佔領了威海衛。

也就是說,旅順和威海衛兩大海軍基地都是被日本陸軍從背後登陸完成佔領的。海軍基地的選擇極為講究,一般都有天然屏障外加人工修建的防禦工事,可是北洋海軍的軍事基地卻被敵方陸軍佔領。雖然有很多因素導致,比如清朝對日軍的登陸地點判斷錯誤。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卻是,清朝沒有強大的陸軍,說的更具體點就是沒有西式陸軍。此時,清朝的陸軍還是淮軍和湘軍等舊式軍隊,這些舊式軍隊鎮壓國內農民起義表現尚可,面對西方軍隊和日本軍隊卻不堪一擊。

這就是清朝在洋務運動中和對日備戰中犯的一個重大錯誤,沒有訓練新式陸軍。海軍艦船比陸軍槍械要貴的多。清朝只要拿出編練海軍一半的經費來訓練新式陸軍,就可以獲得巨大的效果。

相比海軍,陸軍不但花費更少,而且一旦練成,就可以大規模擴編,是性價比最高作用最大的軍種。海軍再強大,取得制海權以後,必須有強大的陸軍才能佔領敵國。海軍弱小,只要有強大的陸軍也可以保障國家主權。

假如在甲午戰爭中,中國有20萬新式陸軍,中國在所有重要的陸戰中就會立於不敗之地;假如中國有50萬新式陸軍,甚至可以輕鬆反攻日本本土。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深感舊式陸軍已經不堪用,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練兵,編成“定武軍”。隨後改派袁世凱訓練新軍。袁世凱仿照德、日陸軍建制和操典條令,對定武軍進行改編,由4000餘人擴編至7300人,定名“新建陸軍”,即北洋新軍。

戰爭中被俘虜的1790名清軍戰俘,他們命運如何呢?其實在戰爭爆發前,日本就制定了戰俘政策,當時的日本極力脫歐入亞,凡是向西方看齊,為了讓西方承認其為文明國家,日本費盡了心思。尤其是在戰爭中的表現,即使是做給洋人看的,在戰爭中日本向戰場上派了數百名戰地記者,而且是有選擇地拍,將清軍的野蠻和日軍的文明展示給世界。

1886年,日本已加入國際紅十字會和《日內瓦公約》,誓約在戰爭中保障戰俘的基本人權,履行文明戰爭的職責和義務。1894年8月22日下發的《戰俘管理之件》,如戰俘營的設置、戰俘糧食和被服寢具的發放、病患戰俘的治療、戰俘的移動等,也確實都符合當時國際法中有關戰俘待遇的條款規定。戰後日軍將1000名戰俘運到日本,其餘關押在中國的戰俘營,這些戰俘的命運是相對好一點的,因為日軍為了向西方展示自己的文明,給予了這批戰俘極大的照顧,分發衣物,免費治傷,甚至這些人可以給中國的親人寫信報平安。被關押期間,一些清軍俘虜因被日軍優待,而感動地落淚,並向日軍作揖致謝。

但是在雙方簽訂協約後,日方只向中國返還了1539名戰俘,其餘的除了一名宣誓歸化日本外,剩下的下落不明,日本也含糊其辭。很多人好奇,清政府就不追究嗎?清廷的做法簡直令80萬清軍寒心,清廷統治者巴不得這些人死在國外不,永遠別回來。一方面這些人大部分是李鴻章的海軍,朝中政敵認為這些人全消失了才好,可以削弱李鴻章的勢力,因此對他們不管不問,任由其自生自滅。

另一方面,清廷認為這些人是不祥之人,對於太后過大壽是不吉利的,因此將這1000多名清軍俘虜革職的革職,遣散的遣散,甚至將一批軍官隔離審查。北洋海軍操江號管帶王永發上書朝廷,請求給予陣亡將士撫恤,被清廷一通臭駡,很多返回國的清軍戰俘一分錢的撫恤領不到不說,還受到了同鄉甚至是曾經朋友的淩辱,最後悲慘離世。清廷的做法完全是沒開化的野蠻國家的做法,而日本做法確實文明,最起碼在西方人看來是如此。

經過甲午海戰,清廷失去了唯一的海外據點:朝鮮,遼東和山東的海軍基地被全部拔除,岸防火炮及彈藥均被虜去,渤海沿岸的海防蕩然無存;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福建的南洋水師門戶洞開,以通商之名,日本間諜日趨活躍,近海水文資料被查得一清二楚,整個東部沿海都直接暴露在聯合艦隊的監視和威脅之下,等於是讓對手開了全地圖模式,試問你在哪兒發展海軍?昆明湖嗎?

最重要的一點當然要留到最後說啦。訓練一支過得去的陸軍不難,每人手裡塞一支槍,天天踹他們的屁股就可以。但是培養一支海軍需要相當程度的積累,人才-裝備-技術,需要不斷磨合,耗時是以十年為單位的。北洋水師本來就人才奇缺,很多技術性崗位只能直接雇傭外國人,甲午海戰之後,北洋水師參將級別以上的高級軍官,除了葉祖珪和邱寶仁兩人以外,全部戰死或自盡。這批人,大多經過了船政學堂學習4年,留洋4年,上艦實習2年之後,才具備了指揮艦艇的能力,這支海軍軍官隊伍的損失才是北洋水師,乃至中國近代海軍真正的致命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