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主題誦讀|豆腐乳、牛和粽子「總第47期」

每晚9點 | 誦讀經典 | 不忘初心 | 牢記使命

作品:豆腐乳、牛和粽子 | 朗誦: 黃新新

選送:信豐縣委組織部

在信豐縣油山鎮坑口村,有一處山坑名叫滴水壟。過去,這裡山深林密,交通閉塞。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中央分局書記項英、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陳毅等曾較長時期在這裡搭草棚居住,領導南方三年遊擊革命。

1936年6月,兩廣事變發生後,贛粵邊地區形勢稍微緩和,項英、陳毅等在油山潭塘坑滴水壟分析形勢,研究對策。油山地下黨員李紹仁得知項英喜歡吃當地老表自製的豆腐乳,

就經常送一些來。次數多了,項英關切地問:“豆腐乳是從哪里弄來的?花了多少錢?”李紹仁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豆腐乳這東西,山裡群眾家家戶戶都有。過年的時候做,又好保存,可以一年吃到頭。給你們的這一點點,都是群眾真心實意送的,不必花錢。”項英聽了,嚴肅地說:“不要錢,那我和大老劉以後就不吃這豆腐乳了。”

有一天,油山遊擊隊沒收了土豪的一頭牛。

項英知道後,及時指示:“你們瞭解一下,看附近群眾耕田缺不缺牛,如果缺,就把牛送給群眾。”遊擊隊到駐地附近瞭解情況後,向項英、陳毅反映,目前群眾不缺牛,建議把這頭牛殺掉,改善一下生活。項英、陳毅表示,牛可以殺,但要有福大家享,遊擊隊吃一半,群眾吃一半。坑村裡的老百姓家家戶戶都吃上了牛肉。

1936年端午節這天,油山的群眾做了一些粽子托李紹仁送給紅軍遊擊隊。

李紹仁知道項英喜歡吃沒有鹹味的白水棕子,便特地專門為項英做了幾個白水粽子,一起送到了滴水壟。項英吃著香噴噴的白水粽子,忽然發現別人吃的粽子與自己的不一樣,就問這是怎麼回事?李紹仁微笑地回答:“你喜歡吃沒有鹹味的粽子,這是我特意給你做的。”項英聽了,非常高興,邊吃邊對李紹仁說:“感謝你們,感謝你們對我們的關懷和支持。

是啊!在這片灑滿熱血蕩漾激情的紅土地上,多少紅土兒女奉獻青春踏上征程,多少樸實的人民捐物支援前線,我們將永遠銘記。革命前輩培育起來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永遠是我們在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偉大革命精神。

編輯:謝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