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她是《芳華》原型,初戀愛錯了人,當過戰地記者,人生比芳華精彩

文/大頭妹

《芳華》上映真是一波三折,在經歷了被撤檔後,12月15日終於跟觀眾見面了。上映僅14天,票房就突破10億,評分高達9.1。網友們更是給出了很高的評價:《芳華》是2017年最好的電影。

《芳華》根據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上世紀70年代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充滿變數的人生命運。

大家可能不知道,《芳華》女主的原型,正是《芳華》的作者和編劇嚴歌苓。

嚴歌苓是著名作家,有很多經典的文學作品,很多都被國內知名大導演翻拍成了電視劇。

例如孫儷主演的《小姨多鶴》,趙薇主演的《一個女人的史詩》,李安導演的《少女小漁》,還有觀眾熟悉的張藝謀導演的《金陵十三釵》等等。

提到《芳華》的誕生,嚴歌苓說4年前,馮小剛找到她說:“我們倆拍一個文工團的電影吧,你我都是文工團的,

我現在特別懷念那段生活。”

嚴歌苓懷念起了自己在部隊的那段青春歲月,當即表示:“如果讓我寫,就只能寫我自己的故事。劇本出來後你滿意就用,不喜歡我就當自己的新書出版。”

《芳華》小說出來後,馮小剛特別感動。而這部小說裡的故事,也正是嚴歌苓自己的一段青春經歷,裡面的人物都是她從小到大接觸的戰友們的影子。

其實瞭解了嚴歌苓的人生經歷,會發現她的人生比《芳華》女主們更加跌宕起伏。

嚴歌苓出身于書香門第,祖父嚴恩春是留美博士,父親嚴敦勳是作家。嚴歌苓小時候能歌善舞,卻不愛說話,沒事就喜歡在父親的書房裡看書。

13歲時嚴歌苓考進了成都軍區,加入了部隊文工團,成了一名優秀的芭蕾舞演員。但沒想到命運給她開了一個大玩笑。

15歲那年,她愛上了比自己大很多的排長。當時部隊禁止談戀愛,兩個人只能偷偷摸摸眉目傳情,嚴歌苓還給他寫了160多封情書。碰面的時候,嚴歌苓摸一摸第二顆紐扣,給對方發個暗號,讓心上人去看情書。

後來上級覺察到兩個人之間的異樣。男友為了跟她撇清關係,居然把她偷偷寫下的情書作為檢舉材料交給組織……戀人的背叛讓她絕望,曾經美好的初戀頓時像噩夢一般。

後來嚴歌苓遭遇了家庭變故,她的父親為了別的女人離開了他們,母親帶著她和弟弟獨自生活。初戀的重創,父母的離異,成了嚴歌苓內心深處無法抹去的痛。

後來她逃離了這個讓她傷心絕望的文工團,逃離了家,主動要求上前線,成了一名戰地記者。野戰醫院裡,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炸得慘不忍睹,殘酷的戰爭讓她瞬間長大。

退伍後,嚴歌苓遇到了她的第一任丈夫李克威。李克威是著名作家李准的兒子,同樣出身書香門第。兩人很快相戀並結婚,婚後她想去美國繼續念書,而李克威則去了澳大利亞。分居兩地的兩人慢慢分歧越來越大,3年後終究遺憾分手。

當時嚴歌苓30歲,離異的重創讓她再次陷入低谷。在美國的日子特別艱辛,經常是剛交完學費就身無分文,她拒絕了家裡的幫助,獨立打工養活自己。她當服務員,做過保姆,每天清晨就開始打工,白天繼續去學校上課,夜裡還要寫作到淩晨。

為了拿到全額獎學金,她陸續飛往三個不同的城市參加託福考試,終於以577分的成績,成為哥倫比亞大學小說寫作系百年史上的第一個外籍學生。

在美國求學的她化悲憤為力量,她用一年多時間考託福,又用5年時間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碩士研究生和寫作MFA雙學位。那是她人生中最艱難的幾年,也是成長最快的幾年。

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嚴歌苓認識了她現在的丈夫勞倫斯。勞倫斯對嚴歌苓一見鍾情,開始不顧一切地追求嚴歌苓。

勞倫斯是美國很出色的外交官,精通九國語言,尤其是漢語。他還是個幽默的男人,經常逗得嚴歌苓咯咯大笑。

但因為嚴歌苓來自“共產主義國家”,遭到了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各種調查,勞倫斯也被美國政府監控起來。最終在愛情和事業之間,勞倫斯毅然放棄了做外交官而選擇和嚴歌苓結婚,他們的這段感情也被傳為佳話。

或許正是從小經歷的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才讓嚴歌苓筆下的小人物個個有血有肉、生動飽滿。就像《芳華》,正是她真正在戰爭火線上經歷過生死,才能把人性中的陰暗面刻畫得尤為細緻,才有了《芳華》裡的蕭穗子、何小萍和劉峰。

現在的嚴歌苓依舊保持著每年至少一部的高產。每天5點起床,練完功,一杯咖啡後,便開始了她雷打不動的寫作時間。她把寫作當成一種信仰,她說寫作是最快樂的修行。

從跳芭蕾的文藝女兵到戰地記者,再到旅美作家,如今成為華人第一女編劇,嚴歌苓的人生比《芳華》還要精彩!

13歲時嚴歌苓考進了成都軍區,加入了部隊文工團,成了一名優秀的芭蕾舞演員。但沒想到命運給她開了一個大玩笑。

15歲那年,她愛上了比自己大很多的排長。當時部隊禁止談戀愛,兩個人只能偷偷摸摸眉目傳情,嚴歌苓還給他寫了160多封情書。碰面的時候,嚴歌苓摸一摸第二顆紐扣,給對方發個暗號,讓心上人去看情書。

後來上級覺察到兩個人之間的異樣。男友為了跟她撇清關係,居然把她偷偷寫下的情書作為檢舉材料交給組織……戀人的背叛讓她絕望,曾經美好的初戀頓時像噩夢一般。

後來嚴歌苓遭遇了家庭變故,她的父親為了別的女人離開了他們,母親帶著她和弟弟獨自生活。初戀的重創,父母的離異,成了嚴歌苓內心深處無法抹去的痛。

後來她逃離了這個讓她傷心絕望的文工團,逃離了家,主動要求上前線,成了一名戰地記者。野戰醫院裡,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炸得慘不忍睹,殘酷的戰爭讓她瞬間長大。

退伍後,嚴歌苓遇到了她的第一任丈夫李克威。李克威是著名作家李准的兒子,同樣出身書香門第。兩人很快相戀並結婚,婚後她想去美國繼續念書,而李克威則去了澳大利亞。分居兩地的兩人慢慢分歧越來越大,3年後終究遺憾分手。

當時嚴歌苓30歲,離異的重創讓她再次陷入低谷。在美國的日子特別艱辛,經常是剛交完學費就身無分文,她拒絕了家裡的幫助,獨立打工養活自己。她當服務員,做過保姆,每天清晨就開始打工,白天繼續去學校上課,夜裡還要寫作到淩晨。

為了拿到全額獎學金,她陸續飛往三個不同的城市參加託福考試,終於以577分的成績,成為哥倫比亞大學小說寫作系百年史上的第一個外籍學生。

在美國求學的她化悲憤為力量,她用一年多時間考託福,又用5年時間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碩士研究生和寫作MFA雙學位。那是她人生中最艱難的幾年,也是成長最快的幾年。

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嚴歌苓認識了她現在的丈夫勞倫斯。勞倫斯對嚴歌苓一見鍾情,開始不顧一切地追求嚴歌苓。

勞倫斯是美國很出色的外交官,精通九國語言,尤其是漢語。他還是個幽默的男人,經常逗得嚴歌苓咯咯大笑。

但因為嚴歌苓來自“共產主義國家”,遭到了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各種調查,勞倫斯也被美國政府監控起來。最終在愛情和事業之間,勞倫斯毅然放棄了做外交官而選擇和嚴歌苓結婚,他們的這段感情也被傳為佳話。

或許正是從小經歷的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才讓嚴歌苓筆下的小人物個個有血有肉、生動飽滿。就像《芳華》,正是她真正在戰爭火線上經歷過生死,才能把人性中的陰暗面刻畫得尤為細緻,才有了《芳華》裡的蕭穗子、何小萍和劉峰。

現在的嚴歌苓依舊保持著每年至少一部的高產。每天5點起床,練完功,一杯咖啡後,便開始了她雷打不動的寫作時間。她把寫作當成一種信仰,她說寫作是最快樂的修行。

從跳芭蕾的文藝女兵到戰地記者,再到旅美作家,如今成為華人第一女編劇,嚴歌苓的人生比《芳華》還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