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80多歲老夫妻,年輕時分居33年數千封書信,退休後捐資助學超百萬

剛剛過去的央視元旦跨年晚會上,主持人陳魯豫介紹的那對《兩地書》的主人公,

已經結婚61年的那對老夫妻,他們分別坐在舞臺的兩頭,平靜的讀著年輕時各自寫給對方的書信,隨著這些書信內容的展開,也見證了他們從工作到退休的主要人生經歷。最後兩人面對面跳舞的時候,真有點馮小剛電影《芳華》的意境,感動了電視機前的好多觀眾。

丈夫陳榮超85歲,妻子楊玉仙83歲,一對看似普通的夫妻,其實一點也不普通,他們都是退伍軍人,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退休職工,北京榜樣、中華慈善獎獲得者。1950年,他們在四川雅安參加過“清匪反霸鬥爭”,後來又奔赴抗美援朝戰場,凱旋之後跟著部隊留在了北京。為了新中國建設,從結婚到退休,兩地分居33年,靠數千封書信聯絡感情,“工作需要,

保密”,“工作重要,兒子女兒想你了”……

經常收看央視節目的朋友,應該對這對老夫妻的愛情故事並不陌生。他們2017年上過CCTV-3的七夕特別節目《天下有情人》,參與過大型浪漫情景魔術秀《穿越時空的戀人》,只不過當時讀書信的是陳鐸。還上過撒貝南做評委的CCTV-1《歡樂中國人》選秀,

這對耄耋老人無論站在哪個舞臺上,無論聽他們講多少次,捐資助學百萬餘元背後的別樣愛情故事,都很受感動。

捐款時毫不吝嗇的夫婦倆,每一筆捐款都是他們省吃儉用來的。家中非常簡樸,沒有像樣的家電,平時在家穿的衣服補了又補,眼鏡腿壞了拿根繩子系著將就用。為了給孩子們多省錢買書,他們坐火車時經常吃速食麵,連十幾塊錢的盒飯都捨不得買。2000年他們花20萬捐建第一所希望學校時,恰逢兒子下崗孫子上學,是他們家最艱難的時光。

丈夫陳榮超身患心梗留給老伴楊玉仙的遺囑是:兩個人的任務,需要你一個人去完成。遺產捐獻希望工程,遺體捐獻醫學研究,這是我一個老黨員最後的一筆黨費。

現在楊玉仙與陳榮超兩位老人,還繼續在用自己的心力和財力,幫助更多的孩子求學圓夢。他們不僅有60多年對彼此不離不棄的小愛,也有18年來堅持對貧困地區孩子捐資助學的大愛。

對於物質至上潮流下的現代婚姻,妻子楊玉仙也有一句話要分享給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鼓勵和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它並不重要。

現在楊玉仙與陳榮超兩位老人,還繼續在用自己的心力和財力,幫助更多的孩子求學圓夢。他們不僅有60多年對彼此不離不棄的小愛,也有18年來堅持對貧困地區孩子捐資助學的大愛。

對於物質至上潮流下的現代婚姻,妻子楊玉仙也有一句話要分享給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鼓勵和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它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