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造食品的謠,法院判你的刑

視頻出現後,各涉事企業以及晉江市紫菜加工行業協會相繼發表聲明闢謠,

強調紫菜符合標準,相關視頻為謠言。不過,截止到3月底,黑龍江、廣西、甘肅等地出現多家超市紫菜下架、經銷商退貨等現象。據估計,該謠言對福建紫菜產業造成近億元的損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CFDA)協調天津、福建、北京等地監管部門進行核查,並對謠言進行回應。

在這種形勢下,2017年4月25日,王某祥在食用晉江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紫菜後,自我猜疑紫菜是塑膠做的,

在沒有依據、未向相關部門反映、未經調查核實的情況下,錄製“紫菜是塑膠做的”視頻並發佈朋友圈。而後,王某詳主動聯繫被害公司,並向被害公司工作人員陳某索要人民幣10萬元,威脅稱若公司不想解決,就把事情鬧大。4月26日,被害公司迫于壓力向王某祥匯款5.3萬元。

公安機關出手了。截至 2017年6 月 6 日,抓獲了 18 名製造、傳播“塑膠紫菜”謠言以及實施敲詐勒索的違法犯罪人員,

分別為實施敲詐勒索人員5名,製造“塑膠紫菜”謠言人員 5 名,傳播謠言資訊人員 8 名。案發後,被告人王某祥主動投案,其家屬代其向被害公司退還贓款5.3萬元。2017年11 月 30 日,晉江法院判決被告人王某祥犯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晉江法院提醒廣大消費者勿輕信謠言,以訛傳訛,如果捏造並散佈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信譽,

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可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若還有其他違法行為,則可能擇一重罪定罪或者數罪並罰。本案被告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視頻威脅受害公司,並強行索要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敲詐勒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