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外國人不穿秋褲”到底是誰造的謠?!老外都把秋褲誇上天了

據說,穿秋褲的原因只有兩個,一是你覺得冷了,二是你媽覺得你冷了。

所以,各位的秋褲都穿上了嗎?

在國內,很多年輕人都拒穿秋褲,認為它們是屬於奶奶輩的時尚終結者。因為秋褲顯腿粗,不美觀,一不小心露出來邊邊,還有可能被小夥伴嘲笑“身體不好”、“小小年紀就養生”。

時尚雜誌《時尚芭莎》主編蘇芒曾在節目中稱:“我從不允許自己周圍的人穿秋褲。”

當然,這些都是對於那些生活在0度以上地區、允許你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寶寶而言的,而在冬天戶外撒泡尿都可能當場凍上的大北方…要風度or溫度?!對不起,我只要命…

外國人不穿秋褲?!

在秋褲圈,除了各種關於秋褲的段子,

還有“外國人不穿秋褲”這樣的流言…

要想搞清這個問題,得先界定一下“外國”這個概念。

這裡說的“外國”,想必是不包括那些常年氣溫在10度以上的地方了,人家想穿秋褲也得不怕熱啊~

先說咱的鄰居日本,根據朕的調研,他們的年輕人確實跟中國一樣,再冷的大雪天,很多妹子還是絲襪配短裙。不過,日本有很多改良版秋褲,雖然薄但是效果一點不比秋褲差。

在韓國,秋褲的處境比在中國還悲慘,多悲慘呢?

2012年,韓國時任總統李明博曾在廣播演說中呼籲民眾“穿上秋褲,節約能源”。不過大部分人還是不習慣秋衣秋褲,為了節能,他們寧願在辦公室的時候,上面穿羽絨服和毛衣,腿上蓋小毯子來禦寒。

那麼,歐美人民穿不穿秋褲呢?

其實,這種略緊身、以保暖為目的的秋衣秋褲,本來就是一個洋貨,在英語裡叫做Long underwear、long johns或者thermal underwear。最早於17世紀出現在歐洲,18世紀作為睡衣一度很流行,後來才成為保暖內衣。

一些詞源學家認為,秋褲之所以被稱為long johns

是因為19世紀末期美國著名拳擊手約翰•L•沙利文(John L. Sullivan)

在比賽時總喜歡穿秋褲

至於現代樣式的秋褲,則是1915年一個名叫弗蘭克·斯坦菲爾德的加拿大人發明的,並申請了專利。

二戰時期,為了抵禦歐洲戰場的寒冷,秋衣和秋褲還曾是美國陸軍的標配。

到了現代,無論是亞馬遜還是各大百貨,都有各種款式的秋衣秋褲,以此可以證明,老外確實是穿秋褲的,有人還把它們誇上了天。

歐美人習慣穿秋褲嗎?

據朕的研究,這主要取決於三點:

1. 所處地域的溫度

拿美國來說,美國北部冬天非常寒冷,如果又常常需要去戶外,不穿秋褲就是腦子有坑了;

但在美國南部,冬天氣溫也不太低,自然也就不需要秋褲。

一位美國的網友說:

我不知道所有美國人和歐洲人穿不穿,反正我是穿的,因為我住在美國的東北部,超冷的下雪天我也要在室外工作。

秋褲在冬天對我來說就是寶貝,不過也只是在很冷的時候

我媽有件連體式秋褲,可以套住整個身子的那種

穿秋褲以後就不用把暖氣開那麼大,能省錢

我寧願要溫度不要風度

2. 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

倫敦人出行主要靠地鐵或者私家車,車裡都有暖氣,到了目的地,室內也有暖氣,真正暴露在室外的時間很短。對於供暖系統發達的地方來說,穿秋褲並不普遍,否則到了室內就會很熱。

但是如果你的工作性質是要長期呆在室外的,那一條秋褲會讓你輕鬆很多。

3. 是不是個時尚達人

秋褲在歐美國家普遍會被認為是比較土的東西。除了在有保暖需要的人眼中,它是個寶貝,追求時尚的人,對它都是不待見的。

對於可穿可不穿的情況,年輕人一般是不會穿秋褲的,因為他們也覺得秋褲土,顯得很弱雞,老人才喜歡穿。

連身秋褲在歐美老一輩當中曾經很流行

一位英國網友在Quora上這樣回答:

作為一個英國人,我是不穿秋褲的,我也從沒聽過其他英國人承認他們穿秋褲。我家就我爺爺會穿,秋褲這玩意兒在60、70年代就過時了。

我覺得秋褲在歐洲中部和南部也不流行,不過斯堪的納維亞島(包括挪威和瑞典、丹麥、芬蘭、冰島等北歐國家)上的人還是會穿的,因為那裡超級冷。

不過,隨著秋褲的設計越來越簡約時髦,悄咪咪穿一條在外褲裡,也不是那麼不能接受,畢竟是真暖和啊。小貝給H&M的秋褲代言後,英國秋褲的銷量陡增了140%。(這部分人以前大概一直在死撐)

許多情況下,穿不穿秋褲更多的是自己的選擇,但對於某一個群體的中人來說,比如學校裡的學生,則很容易迫于群體亞文化的壓力而不穿秋褲。

歐美的孩子普遍不穿秋褲,甚至大冬天還是短裙短褲,吃霜淇淋,似乎誰穿的少,就代表誰更強壯,在學校裡就更有話語權。

曾經有一個新聞,一個中國孩子因為穿了秋褲,遭到了英國同學的圍觀和嘲笑,於是這個孩子死活也不肯穿秋褲上學了。

總之,老外是絕對會穿秋褲的。在寒冷的地域,冬天穿秋褲很普遍,而在可穿可不穿的時候,一般不穿。而隨著秋褲逐漸摘掉“土”帽子,越來越多人開始接受秋褲了。

Jean Paul Gaultier, Dolce & Gabbana and D&G.秋褲T台秀

那個說“老外不穿秋褲”的,朕真的想請你不穿秋褲,到芬蘭陪聖誕老人一起跨年。

朕想,明明已經凍手凍腳了,可還是好多中國年輕人堅持不穿秋褲,不是因為不冷,而是因為穿秋褲“弱雞”、“土”、“會被笑話”,也許就是受到了西方人對秋褲觀念的影響。

在我們眼中,西方人是強壯、時尚的代表,正因為他們的強勢文化,才讓我們中國人對秋褲產生了一種羞恥感。

俗話說,If you don't wear 秋褲,you will get 老寒腿。

在冷天,還是聽媽媽的話,穿上秋褲吧~

這主要取決於三點:

1. 所處地域的溫度

拿美國來說,美國北部冬天非常寒冷,如果又常常需要去戶外,不穿秋褲就是腦子有坑了;

但在美國南部,冬天氣溫也不太低,自然也就不需要秋褲。

一位美國的網友說:

我不知道所有美國人和歐洲人穿不穿,反正我是穿的,因為我住在美國的東北部,超冷的下雪天我也要在室外工作。

秋褲在冬天對我來說就是寶貝,不過也只是在很冷的時候

我媽有件連體式秋褲,可以套住整個身子的那種

穿秋褲以後就不用把暖氣開那麼大,能省錢

我寧願要溫度不要風度

2. 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

倫敦人出行主要靠地鐵或者私家車,車裡都有暖氣,到了目的地,室內也有暖氣,真正暴露在室外的時間很短。對於供暖系統發達的地方來說,穿秋褲並不普遍,否則到了室內就會很熱。

但是如果你的工作性質是要長期呆在室外的,那一條秋褲會讓你輕鬆很多。

3. 是不是個時尚達人

秋褲在歐美國家普遍會被認為是比較土的東西。除了在有保暖需要的人眼中,它是個寶貝,追求時尚的人,對它都是不待見的。

對於可穿可不穿的情況,年輕人一般是不會穿秋褲的,因為他們也覺得秋褲土,顯得很弱雞,老人才喜歡穿。

連身秋褲在歐美老一輩當中曾經很流行

一位英國網友在Quora上這樣回答:

作為一個英國人,我是不穿秋褲的,我也從沒聽過其他英國人承認他們穿秋褲。我家就我爺爺會穿,秋褲這玩意兒在60、70年代就過時了。

我覺得秋褲在歐洲中部和南部也不流行,不過斯堪的納維亞島(包括挪威和瑞典、丹麥、芬蘭、冰島等北歐國家)上的人還是會穿的,因為那裡超級冷。

不過,隨著秋褲的設計越來越簡約時髦,悄咪咪穿一條在外褲裡,也不是那麼不能接受,畢竟是真暖和啊。小貝給H&M的秋褲代言後,英國秋褲的銷量陡增了140%。(這部分人以前大概一直在死撐)

許多情況下,穿不穿秋褲更多的是自己的選擇,但對於某一個群體的中人來說,比如學校裡的學生,則很容易迫于群體亞文化的壓力而不穿秋褲。

歐美的孩子普遍不穿秋褲,甚至大冬天還是短裙短褲,吃霜淇淋,似乎誰穿的少,就代表誰更強壯,在學校裡就更有話語權。

曾經有一個新聞,一個中國孩子因為穿了秋褲,遭到了英國同學的圍觀和嘲笑,於是這個孩子死活也不肯穿秋褲上學了。

總之,老外是絕對會穿秋褲的。在寒冷的地域,冬天穿秋褲很普遍,而在可穿可不穿的時候,一般不穿。而隨著秋褲逐漸摘掉“土”帽子,越來越多人開始接受秋褲了。

Jean Paul Gaultier, Dolce & Gabbana and D&G.秋褲T台秀

那個說“老外不穿秋褲”的,朕真的想請你不穿秋褲,到芬蘭陪聖誕老人一起跨年。

朕想,明明已經凍手凍腳了,可還是好多中國年輕人堅持不穿秋褲,不是因為不冷,而是因為穿秋褲“弱雞”、“土”、“會被笑話”,也許就是受到了西方人對秋褲觀念的影響。

在我們眼中,西方人是強壯、時尚的代表,正因為他們的強勢文化,才讓我們中國人對秋褲產生了一種羞恥感。

俗話說,If you don't wear 秋褲,you will get 老寒腿。

在冷天,還是聽媽媽的話,穿上秋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