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70歲老人拿出傳家寶,出價800萬,專家看後表情嚴肅

清朝被推翻後,末代皇帝溥儀處境兩難,但是身為大統,皇帝還是曾經的皇帝,所以待遇方面自然也不能太差,溥儀單方面向袁世凱提出,必須依舊留在紫禁城,且國民政府每年必須進貢300萬兩白銀歲供。

袁世凱算是答應了,不過直到他倒臺也沒有給溥儀,算是給了張空頭支票。

然而,諾大的紫禁皇城,每日每月開銷都巨大,溥儀知道等不來袁世凱的300萬兩了,只能迫不得已將宮中寶物或變賣或賞賜給了工人,以作開銷。要知道,紫禁城皇宮內的寶物都是歷朝歷代的名家大作或者是精美工藝品,文物價值之高難以想像。這也是解放後直到現在,我國文物流落海外、民間,

幾經易手的原因之一。

時間過了將近一百年後,新中國成立,舊制不再。當初受溥儀賞賜的老一輩人已然去世了,但是他們手中的文物卻得以保留下來。比如東北一李姓老人,他的手上就還有當初溥儀賞賜給他父親所保留下來的一幅名畫。

這幅畫,老人平時秘不示人,以防露白盜竊。

只是礙於80高齡,子女也都成年,只想著分家,7個子女,就家裡這點小產,太難。但是平日裡這些子女都很孝順,老人無意偏袒,只能把家傳名畫拿去拍賣行拍賣換些財產了。

老人隻身來到北京瀚海拍賣行,

經接待見到了拍賣行的經理。當經理詢問老人要拍賣什麼寶物時,老人從隨身包裹中取出精心包裝好的畫,並告訴經歷這是北宋名畫家張先的《十詠圖》。

拍賣行經理一聽,驚訝的下巴都幾乎掉地上!要知道張西安市北宋著名的婉約派詞人,詩詞歌賦畫,樣樣精通,才氣比肩董永。尤其善作詞和作畫,山水畫特別精通,也與蘇軾私下交好。要知道,張先的作品,存世不多,

一經發現,那都是價值連城。所以經理將信將疑,安頓好老人家,叫來了文物界的“五老”專家鑒定,這其中就有享譽古玩界的徐邦達、啟功和劉九庵。

五老先聽經理竟然叫他們去鑒定張先的《十詠圖》都紛紛激動的快程趕來。只看畫,見畫上有十幾首詩,還有乾隆的手書“誦芬寫妙”,

並且還有歷代多位大家的私印。一經鑒定,證明這幅畫的確是張先的《十詠圖》。

這件事可以說是轟動了國內文物界和古玩界,連國家文物局也干涉進來,想將這幅畫收入故宮博物院,只是出價太少,老人沒有答應,明言家裡七個子女加上自己,每人100萬,沒有800萬不給。其實也能理解,畢竟這畫按照法律確實屬於老人祖上傳下來的私人財產。所以老人還是交給了瀚海拍賣行。

所以當時拍賣,故宮博物院以1800萬的天價買下了這幅畫,這可比老人當初的估計高出太多了!

每人100萬,沒有800萬不給。其實也能理解,畢竟這畫按照法律確實屬於老人祖上傳下來的私人財產。所以老人還是交給了瀚海拍賣行。

所以當時拍賣,故宮博物院以1800萬的天價買下了這幅畫,這可比老人當初的估計高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