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阿波羅”登月計畫之後 月球的下一位新訪客是中國太空人?

在中國,絕美的“嫦娥奔月”傳說讓月球在吃瓜群眾心中的地位一直很“穩”。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也是宇宙中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因此它也成為人類探測次數最多的天體。

近日,英國《觀察家報》網站以“中國2018年的探月工程大膽地更進一步”為題報導了中國在探月方面的進展。報導稱,中國可能會嘗試其他航太大國從未做過的事情——在月球的背面著陸。

外媒稱,中國將於2018年執行嫦娥四號計畫的兩大任務,今年6月中國將發射升空第一元件,

這是一顆定位在距離月球背面6萬公里處的中繼衛星,它將提供地球與月球背面的通信;建立連接後,中國將向月球背面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

在月球背面著陸是以前從未有人嘗試過的事情。報導引用專家布賴恩·哈威的分析:“中國正在通過技術上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開拓新的領域。

中國是月球探測的後來者,姑且不論美蘇冷戰時期的各種探測器,日本在1990年發射了飛天號月球探測器,歐洲的“智慧一號”器拍攝,顯示了月球表面的真色及壯觀的細節。

中國公佈的月面照片。

英國《獨立報》則直接被“圈粉”,稱月兔號月面巡視器是20世紀70年代後蘇聯的月球車停止任務之後,首個在月球表面執行任務的月球車,如今創造了月球車在月球表面工作時間最長紀錄。

這組月面照片還引發了外媒對中國探月計畫的一波關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表示,中國擁有一個登陸月球的雄心勃勃的計畫,未來兩年,將由兩台“機器人”實施登月,這將為之後的載人登月計畫奠定基礎。

《獨立報》曾報導,中國官員在2016年透露中國希望在2036年之前將宇航員送到月球,這也是中國第一次確認開展載人登月計畫。哈威說:“有理由推斷中國將在21世紀30年代初實現載人登月計畫。”這將使中國國家航天局遙遙領先美國航空航天局。

資料圖片: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太空人進入天宮二號實驗艙。

由於財政預算緊縮等種種原因,“阿波羅”計畫之後的幾十年間,美國的探月活動完全沉寂。

美國總統特朗普前不久表示要兌現其在競選中提到的“重返月球”計畫。他在2017年12月11日簽署了“1號太空政策指令”,宣佈美國宇航員將重返月球。但目前為止,美國航空航天局仍未有確定的新載人登月計畫。

中國的探月計畫也吸引了很多國際科研機構和航天局的關注。

2017年4月20日,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托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在海南文昌發射升空。

歐洲航天局也將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展開試驗性會談,以確定未來就機器人探測任務和建立“月球村”展開合作的可能性。

資料圖片:在月球遠側建造基地。

很多中國網友表示,希望不久的將來,月球能看到來自中國的“訪客”。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楊蓉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朱瓅宣佈美國宇航員將重返月球。但目前為止,美國航空航天局仍未有確定的新載人登月計畫。

中國的探月計畫也吸引了很多國際科研機構和航天局的關注。

2017年4月20日,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托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在海南文昌發射升空。

歐洲航天局也將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展開試驗性會談,以確定未來就機器人探測任務和建立“月球村”展開合作的可能性。

資料圖片:在月球遠側建造基地。

很多中國網友表示,希望不久的將來,月球能看到來自中國的“訪客”。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楊蓉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