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開發商積極補倉,國土部嚴防囤地,2018樓市開局暗示了什麼?

點擊上方藍字“問房有道”關注我

在樓市調控的持續加碼下,2017年各地也開始加大土地的供應量,力求改善部分地區住宅供需緊張的問題。

全國50城賣地收入漲34% 創歷史新記錄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資料顯示,

全國50個大中城市賣地收入均刷新了歷史同期記錄,累計賣地金額達3.57萬億元,較2016年全年的2.65萬億元,上漲了34%。其中13個城市賣地金額上漲幅度超過100%。

上述50個大中城市中,有2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超過了2000億元。其中北京為2796億元,杭州為2272億元、另有包括南京、蘇州、重慶、上海、天津、成都、鄭州等11個城市的土地出讓收入也超過了1000億元。

而超過500億元的城市則達到了22個,

全國賣地收入超過200億元的城市更是高達56個,創造下同期歷史新高。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從全國主要城市賣地情況看,2017年在多個方面刷新了歷史記錄,供應量明顯增加,特別是限價房與租賃房用地供應的增加,將對2018年房地產市場帶來明顯影響。

房企積極補倉 三四線城市成拿地重心

在主要的大中城市紛紛增加土地供應的情況下,50家百億級代表房企2017年招拍掛拿地金額也達到了22420.3億元,同比增長74.4%;拿地面積3754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1.4%;而受結構調整影響,拿地樓面價均值為7778.4元/平方米,同比減少19.1%。

據悉,2017年大型房企的拿地城市重心開始由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下沉。50家百億級代表房企2017年三、四線城市拿地面積同比增長145%,

樓面價同比增長53.9%;一線、二線城市拿地面積同比增長63.0%、46.7%,占比則分別降低0.7%、11.3%,受制於“限價、競配建、競自持”等政策影響,樓面價均也有所降低。

不過,百億級房企在重點城市拿地集中度仍較高,500億元以上房企拿地金額前20的城市占城市土地成交金額比重均值近6成。其中溫州、南通、福州、合肥、無錫、寧波等城市的占比超七成。

同時,部分熱點一線及二線城市拿地門檻逐漸提升,

拿地企業多為國企及大型民企,中小企業拿地機會較少。

如北京拿地企業多為碧桂園、萬科、保利、中海、龍湖等千億級以上房企及遠洋、首開、中鐵置業等國企;廣州土地則多被碧桂園、萬科、保利、招商蛇口、綠城等房企收錄囊中,僅碧桂園在廣州拿地金額占比已超兩成。

此外,5000億元以上陣營、1000億元-5000億元房企、500億元-1000億元房企拿地金額占銷售額比重均值超40%,開疆拓土態勢加劇,

拿地結構更趨均衡;300億元-500億元、100億元-300億元房企拿地金額占銷售額比重均值分別為35.9%、26.8%,與500億元以上房企差距拉大,且拿地城市更集中於二線城市,拿地競爭力相對較弱。

國土部嚴防房企囤地 111城市五萬宗宅地被查

2017年12月29日,國土部公佈了檢查工作的情況匯總。

此次檢查內容是2013年以來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情況,重點是按時開工、竣工情況和出讓價款繳納情況。

國土部明確了三個檢查工作環節,包括城市開展自查,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指導、現場抽查核實和督導,以及國土資源部調研、督導。

國土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檢查目的是促進已供應住宅用地儘快形成住房有效供給。通過檢查督促加快住宅用地開發建設,有助於改善住房供求關係,穩定市場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檢查結果表明,全國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情況良好。總計檢查了2013年1月1日以來出讓的住宅用地52285宗、面積170404.7公頃,合同正常履約比例達到81.8%,安徽等8個省級行政區正常履約合同超過90%,表明出讓的住宅用地多數能夠得到順利和有效開發。

按照相關政策規定,原則上一個商品住宅專案的開發時間最長不得超過三年。

過往樓市低迷時,一些房地產開發企業會選擇延遲開工竣工的方式,來減少低價入市的風險。而樓市火爆時,也會有房地產開發企業預期未來樓市走高,便將項目拖延入市,謀求後期以更高的價格出售資產,來獲取更高的利潤。

這些延遲開工竣工的地塊,一旦閒置數年,外界就往往將之視為開發商“囤地”,而“囤地”的項目多了,按時入市的商品住宅項目就會相對減少,這在熱點城市就會加劇市場中的供需矛盾,推高房價上漲預期。

一些開發企業的囤地行為雖然時常被輿論所抨擊,但因相關法規並不十分完善,對囤地行為的認定還存在一些障礙。此外,由於地方政府是房地產開發用地的主要供應方,同時也是房地產開發中的主要監管方,其對住宅用地的開發進程也有很大的影響。

國土部表示,此次檢查發現,影響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的因素,除了個別合同約定不合理及不可控因素外,主要是受讓方資金短缺或利益驅動、規劃調整、出讓方沒有按約交付土地,以及行政審批環節多、週期長。

國土部表示,本次檢查對存在問題的宗地逐宗整改,目前已經對一半以上違約宗地制定整改措施。

在追繳土地出讓價款方面,採取催繳、仲裁、提起訴訟等方式,按照合同約定對超期未支付價款的受讓方徵收違約金。在督促開工、竣工方面,採取了向受讓方發開竣工提醒通知書、約談督促、啟動閒置土地處置程式等方式,督促加快開發建設進度。地方國土部門將進一步規範管理,強化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監管。

國土部表示,將繼續推進住宅用地有效開發利用,調研督導問題整改及住宅用地監管機制建設,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同時將推動解決合同執行及監管的體制機制性障礙,規範房地產用地秩序,促進住宅用地有效供給。

樓市密集調控一年 2018或開啟租賃時代

除了土地市場的火熱以及監管加強外,樓市的調控也是一大亮點。

過去20年中,沒有哪一年的調控政策密集發佈程度接近2017年。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房地產行業已從高速增長的“黃金十年”進入到政策週期波動幅度較大的“白銀時代”。

最重要的是,“房住不炒、租購並舉”預示著我國房地產市場格局真的要變了。2017年以來,租售並舉、共有產權、限售等房地產長效機制已經逐漸落地。

比如三亞等城市,取得不動產登記證後5年才可以上市,這就使得新房疊加兩年左右的拿房本時間,杜絕了炒房可能性。

北京市住建委也表示,今後五年本市將完成25萬套共有產權住房供地,通過增加中小套型住房供應,合理制定價格,有效推動本市住房價格平穩健康運行。這些做法的核心是“房住不炒”,房地產回歸平穩。

可以預見,租賃市場發展將成為2018年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未來相關配套政策,比如土地、金融和供應模式等政策有望進一步細化並出臺。與此同時,2018年房地產短期調控不會放鬆,同時長效機制建設加快,調控效果將進一步顯現。

- End -

©本文素材來源於新京報、澎湃、一財網,轉發文章的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圖片)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無法查實原作者姓名,還望諒解。如覺侵權,或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後臺聯繫小編,多謝

國土部明確了三個檢查工作環節,包括城市開展自查,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指導、現場抽查核實和督導,以及國土資源部調研、督導。

國土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檢查目的是促進已供應住宅用地儘快形成住房有效供給。通過檢查督促加快住宅用地開發建設,有助於改善住房供求關係,穩定市場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檢查結果表明,全國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情況良好。總計檢查了2013年1月1日以來出讓的住宅用地52285宗、面積170404.7公頃,合同正常履約比例達到81.8%,安徽等8個省級行政區正常履約合同超過90%,表明出讓的住宅用地多數能夠得到順利和有效開發。

按照相關政策規定,原則上一個商品住宅專案的開發時間最長不得超過三年。

過往樓市低迷時,一些房地產開發企業會選擇延遲開工竣工的方式,來減少低價入市的風險。而樓市火爆時,也會有房地產開發企業預期未來樓市走高,便將項目拖延入市,謀求後期以更高的價格出售資產,來獲取更高的利潤。

這些延遲開工竣工的地塊,一旦閒置數年,外界就往往將之視為開發商“囤地”,而“囤地”的項目多了,按時入市的商品住宅項目就會相對減少,這在熱點城市就會加劇市場中的供需矛盾,推高房價上漲預期。

一些開發企業的囤地行為雖然時常被輿論所抨擊,但因相關法規並不十分完善,對囤地行為的認定還存在一些障礙。此外,由於地方政府是房地產開發用地的主要供應方,同時也是房地產開發中的主要監管方,其對住宅用地的開發進程也有很大的影響。

國土部表示,此次檢查發現,影響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的因素,除了個別合同約定不合理及不可控因素外,主要是受讓方資金短缺或利益驅動、規劃調整、出讓方沒有按約交付土地,以及行政審批環節多、週期長。

國土部表示,本次檢查對存在問題的宗地逐宗整改,目前已經對一半以上違約宗地制定整改措施。

在追繳土地出讓價款方面,採取催繳、仲裁、提起訴訟等方式,按照合同約定對超期未支付價款的受讓方徵收違約金。在督促開工、竣工方面,採取了向受讓方發開竣工提醒通知書、約談督促、啟動閒置土地處置程式等方式,督促加快開發建設進度。地方國土部門將進一步規範管理,強化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監管。

國土部表示,將繼續推進住宅用地有效開發利用,調研督導問題整改及住宅用地監管機制建設,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同時將推動解決合同執行及監管的體制機制性障礙,規範房地產用地秩序,促進住宅用地有效供給。

樓市密集調控一年 2018或開啟租賃時代

除了土地市場的火熱以及監管加強外,樓市的調控也是一大亮點。

過去20年中,沒有哪一年的調控政策密集發佈程度接近2017年。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房地產行業已從高速增長的“黃金十年”進入到政策週期波動幅度較大的“白銀時代”。

最重要的是,“房住不炒、租購並舉”預示著我國房地產市場格局真的要變了。2017年以來,租售並舉、共有產權、限售等房地產長效機制已經逐漸落地。

比如三亞等城市,取得不動產登記證後5年才可以上市,這就使得新房疊加兩年左右的拿房本時間,杜絕了炒房可能性。

北京市住建委也表示,今後五年本市將完成25萬套共有產權住房供地,通過增加中小套型住房供應,合理制定價格,有效推動本市住房價格平穩健康運行。這些做法的核心是“房住不炒”,房地產回歸平穩。

可以預見,租賃市場發展將成為2018年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未來相關配套政策,比如土地、金融和供應模式等政策有望進一步細化並出臺。與此同時,2018年房地產短期調控不會放鬆,同時長效機制建設加快,調控效果將進一步顯現。

- End -

©本文素材來源於新京報、澎湃、一財網,轉發文章的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圖片)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無法查實原作者姓名,還望諒解。如覺侵權,或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後臺聯繫小編,多謝